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育理念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新的教育观、课程观和学生观正指导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成为教学改革的流行语。于是,在课堂上实践“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练习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它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给了学生一定的尝试、探究的空间。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全过程。课堂上经常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而压缩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匆匆忙忙走过场,真正的思维还没有启动起来,就转入了交流汇报阶段,由于没有很好的思考,交流也浮于表面,使自主探究流于形式;要么就是尊重学生的探究过程,留给学生较多的探究时间,也挤占了巩固练习的时间,造成了基本技能不扎实,课后作业充斥着大量机械模仿性练习。
问题二:独立思考被弱化。课堂上,当学生面临一个新问题时,由于个体的思维差异造成思考速度的快慢不同,而课堂又是一个集体学习的场所,因此,课堂进程往往被少数思维快的学生所控制,而绝大部分学生还没来得及认真思考就被带到了合作交流的环节中。没有独立思考作为支撑,交流讨论便是空中楼阁,很多学生就这样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的时机。
问题三:上课之前,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无所知,思想上毫无准备的进入课堂,所有内容都依赖于课上引导、理解、熟悉、掌握,往往造成课堂启动慢,效率低。
问题四:教师对教学环节、步骤的设计安排依赖于个体的教学经验,依赖于对学生情况的推测,经常是教师估计学生会在某个环节处出现问题或思维障碍,然后根据这一估计来设计安排突破的策略和方法,很少能听到来自于学生的内心的真实困惑,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观意愿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因素。
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思考并不是在打了上课铃之后才开始的,对课本中所呈现出的有趣内容的探究欲望也并不是老师让打开书时才有的,这种思索和求知是与生俱来的,是充斥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的,我们不能人为的将其割裂为课上、课下,更不能简单的认为只有在课上,在老师的带领下才会思考。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活动应该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中完成,课前、课中、课下,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我们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操作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根据时间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自主初探——交流研讨——内化提升。与之相对应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组织引导——关注发展。
自主初探——课前准备阶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开展探究学习之前如果没有思考,没有疑问,这样的学习只能沦为被动的接受,而课前的预习初探给了每位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里的自学,并不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必须学会什么,教师不能把应由教师讲解、指导、点拨的任务全部推给学生,以一个“自学”一推了之。它只是拉长了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的时间,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看重的是学生是否会尝试着梳理自己的思路,能否真实的叩问自己,提出内心真正的疑惑。看不懂新课是很正常的,布置的试做题目不会解也是很正常的,但要知道自己遇到的困难是什么?走到哪一步时遇到了困难?记录下来,可试着先行查阅一些资料,如果不能独立解决,就带到课堂上与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确立了培养学生课前自主探究的分段目标及实施措施。低年级着重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想”“会问”。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建立与培养,对学生今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培养孩子们认真倾听的习惯,能大胆并较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能清楚地表达心中的疑惑,尝试带着问题去想,带着思考去问。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地模仿或遵循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个课题,通过看书、调查、搜集、观察、测量等方式,对课题展开尝试性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提前看看书,了解一下学习内容,而是让学生走进教材,用研究的方法与课本对话、质疑。高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训练,已经具备了初步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提纲,帮助学生提炼出自主学习内容的一般要求,即思考几个问题:书上讲的知识点,我看懂了吗?能模仿着解答一些题目吗?这个知识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我能说出理由吗?这个知识点与我以前学习的哪个内容比较相似?它们的区别是什么?明天的课堂上我想与伙伴们讨论些什么?我还有什么疑惑?有什么新的思考?
我们来欣赏几组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
第二,教师在这一阶段主要完成这样几项任务:设置问题,引发思考;做好预设,选择策略;了解学情,把握起点。指导学生预习初探,然后,教师要做的两项重要工作:一是深入研读教材、分析学生,清楚的知道哪些内容是学生能够独立看懂的,哪些是学生有困难的,哪些是学生不可能想到的,课堂上哪些应是交流的重点,通过交流研讨要让学生弄清什么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这些思考即是教师的备课过程;二是通过多种方式迅速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把握好起点,使随后的课堂教学活动展开的有条不紊。
交流质疑——课上探究阶段 班级学习的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可以有效地进行同伴互助、交流启发和资源共享。由于课前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自己的思考,课上最迫切要做的就是与同伴分享初探成果,可采取互看、互辩、互练的形式展开探究。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学生,指导纠正;实施策略,组织探究;合理练习,当堂检测。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及学生课前预习初探的情况,采取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交流汇报,如:展示汇报法、组内讨论法、任务检测法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还应抓住时机,采取多样的、有效的策略适时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及核心问题,使交流讨论变得深刻。如:为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的情境中进行体验、交流;利用教具、课件等手段增加直观性,使抽象空洞的讨论变得直观具体;或根据学生汇集的问题以生生、师生答辩的方式一一解惑;还可以在学生汇集的问题的基础上,选择综合性强且易混淆的知识点开展主题辩论;或将有一定思考性的相关练习融入在学生的交流体验中,促其思维走向深刻。 内化提升——课外延伸阶段 对新知的探究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层面上,还应该知道它与旧知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在新的问题面前灵活应用。当探究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回过头来看一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要让学生养成勤于反思、主动寻找差异点的习惯。今天所探究的新知与以前学习的哪部分知识有密切联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我能找到正确掌握它的核心点是什么吗?在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时可以运用到它?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反思和应用,可通过梳理总结、多层次的练习和实践应用来达成目标,形成技能,并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问题引发学生新的思考,为新一轮的自主探究点燃导火索。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打通脉络,帮助内化;分层练习,拓展视野;收集问题,确立新思考点。
实践带来的变化
学生的变化 ①学习方式的变化——个性化、自助式。以往的课堂,更多的是学生按照老师设定好的程序和进度全班齐步往前走,而现在,从课前的初探开始,就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课上的自主交流更是尊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针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个性化地发表和交流个人观点,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基础、经验、认知出发找到自己的生长点,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和提高。②学习态度的变化——积极主动 、敢于质疑。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跟着老师的既定方案发展,而是在有了一定的自我思考的基础之上,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成了真正主宰课堂的主人,在互相交流思辨的过程中推进教学。观察所有的实验班级,学生发言的机会更多了,表现的欲望更强烈。③思维状态的变化——有条理、抓本质。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状态也明显的理性了。思考的问题不再是浅显的、表面化的,提出的问题也不再是零散的、偏离目标的。而是紧紧围绕着核心内容展开。
下面是学生在认识了负数之后的思考:①负数的运算与以往的四则运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②在负数和正数中绝对值是什么?③为什么不是正数?④正数的相反数一定都是负数吗?⑤负数有相反数吗?⑥有比-1大的负数吗?⑦负数是自然数吗?⑧负数有无限小数吗?⑨最小的负数是什么?⑩为什么两号相同为正,两号不同是负……
上边的这些问题既能反映出学生们对后续知识的探求欲望,也能反映出对当堂课的学习还存在着一些疑惑,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开,这正是学生思想深处最真实的反应,也是我们教师最宝贵的信息资源,为我们后续的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教师的变化 ①教学思想的变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课堂上教师不再像原来那样泛泛讲解了,而是在引导上下功夫,既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又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并且更愿意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活动场景和研究的空间,体现了数学学习过程的“活动性”。②备课角度的变化。原来的备课主要是备老师讲什么,怎么讲,依托教材、教学参考书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教学设计,要编写大量的导入语、过渡语及讲解语言。而现在,更多的是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了解所包含的数学思想,考虑学生在自学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提出什么问题,他们的思维会达到什么程度;要思考课堂的讨论点是什么,该采取何种策略才符合学生的需要,如何才能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其在互相思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理解到位,思考深刻。③教研水平的提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同时给教师带来了前进的动力。为了能尽可能的满足课堂学生的需求,教师必须想学生所想,帮学生所需。照搬教材、按部就班的少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多了,合理开发教材资源的多了;以自我为中心,一问一答的少了,留给学生一定探究空间的多了,积极思考有效教学策略的多了;只关注结果和技能的少了,重过程、重能力培养的多了;学生讨论时手足无措的、引导不得力的少了,适时地插入、睿智提升的多了;空乏、笨拙的讲解少了,科学巧妙、不落痕迹的帮助多了;安于现状、不求发展的少了,积极反思、主动改进的多了。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室)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全过程。课堂上经常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而压缩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匆匆忙忙走过场,真正的思维还没有启动起来,就转入了交流汇报阶段,由于没有很好的思考,交流也浮于表面,使自主探究流于形式;要么就是尊重学生的探究过程,留给学生较多的探究时间,也挤占了巩固练习的时间,造成了基本技能不扎实,课后作业充斥着大量机械模仿性练习。
问题二:独立思考被弱化。课堂上,当学生面临一个新问题时,由于个体的思维差异造成思考速度的快慢不同,而课堂又是一个集体学习的场所,因此,课堂进程往往被少数思维快的学生所控制,而绝大部分学生还没来得及认真思考就被带到了合作交流的环节中。没有独立思考作为支撑,交流讨论便是空中楼阁,很多学生就这样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的时机。
问题三:上课之前,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无所知,思想上毫无准备的进入课堂,所有内容都依赖于课上引导、理解、熟悉、掌握,往往造成课堂启动慢,效率低。
问题四:教师对教学环节、步骤的设计安排依赖于个体的教学经验,依赖于对学生情况的推测,经常是教师估计学生会在某个环节处出现问题或思维障碍,然后根据这一估计来设计安排突破的策略和方法,很少能听到来自于学生的内心的真实困惑,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观意愿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因素。
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思考并不是在打了上课铃之后才开始的,对课本中所呈现出的有趣内容的探究欲望也并不是老师让打开书时才有的,这种思索和求知是与生俱来的,是充斥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的,我们不能人为的将其割裂为课上、课下,更不能简单的认为只有在课上,在老师的带领下才会思考。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活动应该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中完成,课前、课中、课下,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我们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操作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根据时间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自主初探——交流研讨——内化提升。与之相对应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组织引导——关注发展。
自主初探——课前准备阶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开展探究学习之前如果没有思考,没有疑问,这样的学习只能沦为被动的接受,而课前的预习初探给了每位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里的自学,并不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必须学会什么,教师不能把应由教师讲解、指导、点拨的任务全部推给学生,以一个“自学”一推了之。它只是拉长了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的时间,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看重的是学生是否会尝试着梳理自己的思路,能否真实的叩问自己,提出内心真正的疑惑。看不懂新课是很正常的,布置的试做题目不会解也是很正常的,但要知道自己遇到的困难是什么?走到哪一步时遇到了困难?记录下来,可试着先行查阅一些资料,如果不能独立解决,就带到课堂上与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确立了培养学生课前自主探究的分段目标及实施措施。低年级着重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想”“会问”。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建立与培养,对学生今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培养孩子们认真倾听的习惯,能大胆并较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能清楚地表达心中的疑惑,尝试带着问题去想,带着思考去问。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地模仿或遵循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个课题,通过看书、调查、搜集、观察、测量等方式,对课题展开尝试性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提前看看书,了解一下学习内容,而是让学生走进教材,用研究的方法与课本对话、质疑。高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训练,已经具备了初步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提纲,帮助学生提炼出自主学习内容的一般要求,即思考几个问题:书上讲的知识点,我看懂了吗?能模仿着解答一些题目吗?这个知识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我能说出理由吗?这个知识点与我以前学习的哪个内容比较相似?它们的区别是什么?明天的课堂上我想与伙伴们讨论些什么?我还有什么疑惑?有什么新的思考?
我们来欣赏几组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
第二,教师在这一阶段主要完成这样几项任务:设置问题,引发思考;做好预设,选择策略;了解学情,把握起点。指导学生预习初探,然后,教师要做的两项重要工作:一是深入研读教材、分析学生,清楚的知道哪些内容是学生能够独立看懂的,哪些是学生有困难的,哪些是学生不可能想到的,课堂上哪些应是交流的重点,通过交流研讨要让学生弄清什么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这些思考即是教师的备课过程;二是通过多种方式迅速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把握好起点,使随后的课堂教学活动展开的有条不紊。
交流质疑——课上探究阶段 班级学习的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可以有效地进行同伴互助、交流启发和资源共享。由于课前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自己的思考,课上最迫切要做的就是与同伴分享初探成果,可采取互看、互辩、互练的形式展开探究。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学生,指导纠正;实施策略,组织探究;合理练习,当堂检测。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及学生课前预习初探的情况,采取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交流汇报,如:展示汇报法、组内讨论法、任务检测法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还应抓住时机,采取多样的、有效的策略适时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及核心问题,使交流讨论变得深刻。如:为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的情境中进行体验、交流;利用教具、课件等手段增加直观性,使抽象空洞的讨论变得直观具体;或根据学生汇集的问题以生生、师生答辩的方式一一解惑;还可以在学生汇集的问题的基础上,选择综合性强且易混淆的知识点开展主题辩论;或将有一定思考性的相关练习融入在学生的交流体验中,促其思维走向深刻。 内化提升——课外延伸阶段 对新知的探究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层面上,还应该知道它与旧知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在新的问题面前灵活应用。当探究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回过头来看一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要让学生养成勤于反思、主动寻找差异点的习惯。今天所探究的新知与以前学习的哪部分知识有密切联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我能找到正确掌握它的核心点是什么吗?在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时可以运用到它?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反思和应用,可通过梳理总结、多层次的练习和实践应用来达成目标,形成技能,并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问题引发学生新的思考,为新一轮的自主探究点燃导火索。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打通脉络,帮助内化;分层练习,拓展视野;收集问题,确立新思考点。
实践带来的变化
学生的变化 ①学习方式的变化——个性化、自助式。以往的课堂,更多的是学生按照老师设定好的程序和进度全班齐步往前走,而现在,从课前的初探开始,就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课上的自主交流更是尊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针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个性化地发表和交流个人观点,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基础、经验、认知出发找到自己的生长点,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和提高。②学习态度的变化——积极主动 、敢于质疑。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跟着老师的既定方案发展,而是在有了一定的自我思考的基础之上,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成了真正主宰课堂的主人,在互相交流思辨的过程中推进教学。观察所有的实验班级,学生发言的机会更多了,表现的欲望更强烈。③思维状态的变化——有条理、抓本质。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状态也明显的理性了。思考的问题不再是浅显的、表面化的,提出的问题也不再是零散的、偏离目标的。而是紧紧围绕着核心内容展开。
下面是学生在认识了负数之后的思考:①负数的运算与以往的四则运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②在负数和正数中绝对值是什么?③为什么不是正数?④正数的相反数一定都是负数吗?⑤负数有相反数吗?⑥有比-1大的负数吗?⑦负数是自然数吗?⑧负数有无限小数吗?⑨最小的负数是什么?⑩为什么两号相同为正,两号不同是负……
上边的这些问题既能反映出学生们对后续知识的探求欲望,也能反映出对当堂课的学习还存在着一些疑惑,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开,这正是学生思想深处最真实的反应,也是我们教师最宝贵的信息资源,为我们后续的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教师的变化 ①教学思想的变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课堂上教师不再像原来那样泛泛讲解了,而是在引导上下功夫,既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又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并且更愿意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活动场景和研究的空间,体现了数学学习过程的“活动性”。②备课角度的变化。原来的备课主要是备老师讲什么,怎么讲,依托教材、教学参考书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教学设计,要编写大量的导入语、过渡语及讲解语言。而现在,更多的是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了解所包含的数学思想,考虑学生在自学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提出什么问题,他们的思维会达到什么程度;要思考课堂的讨论点是什么,该采取何种策略才符合学生的需要,如何才能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其在互相思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理解到位,思考深刻。③教研水平的提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同时给教师带来了前进的动力。为了能尽可能的满足课堂学生的需求,教师必须想学生所想,帮学生所需。照搬教材、按部就班的少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多了,合理开发教材资源的多了;以自我为中心,一问一答的少了,留给学生一定探究空间的多了,积极思考有效教学策略的多了;只关注结果和技能的少了,重过程、重能力培养的多了;学生讨论时手足无措的、引导不得力的少了,适时地插入、睿智提升的多了;空乏、笨拙的讲解少了,科学巧妙、不落痕迹的帮助多了;安于现状、不求发展的少了,积极反思、主动改进的多了。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