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殖民主义的再现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1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战争时代,西方国家以怎样的方式来影响非西方国家?电影《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而且,还描绘出了西方国家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对外殖民史。
  
  一
  
  好莱坞电影中的格列佛是当下美国曼哈顿某企业的一个小职员,在一次旅行中游船出事,漂流到了小人国。小人国有一套稳定、严格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与16世纪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制度构建和文化模式上的相似,比如骑士制度、国王权威、讲究忠诚荣誉等。格列佛到来之后,在一系列事件中成为这个小人国的英雄,得到小人国从国王到平民的拥护和爱戴。习惯了美式生活的格列佛与这个讲究秩序、缺乏活力的小人国格格不入。然后格列佛按照自己的设想,将小人国的文化模式、建筑风格变成了美国曼哈顿式,乃至小人国的英国纯正腔调在格列佛到来之后,也变得美式化。在格列佛的改造之下,小人国的大剧院上演的不再是传统的剧目,《泰坦尼克号》《星球大战》取代了莎士比亚戏剧:肃整、规范的服装风格被舒适、自然、宽松的服装(牛仔装、裙子等)所取代,并且戴上了墨镜以及非常时尚(如Lady Gaga潮流)的配饰;广场上开起了音乐会,狂欢的人群、迷乱的霓虹灯和巨大的广告箱将小人国彻彻底底地变成了另一个美国。在这个讲究秩序、等级的社会,稳定和平静曾经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原本一年一次的狂欢却成为小人国社会生活的常态。
  在结构主义视角下,小人国原来的稳定秩序是不正常的,是以压制平等、自由与正义来取得的。而格列佛的到来为小人国带来了短暂的混乱,同时也为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消除提供了契机。接着,在格列佛谎言的撒播与戳穿、爱德华骑士身份的忠诚与背叛、小人国与布莱福国的对峙与战争、公主婚约的建立与破坏等系列事件中,格列佛大展身手,控制了局面。于是,混乱的秩序得以稳定下来,失衡的秩序又重新取得了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又能持续多久呢?在松动的传统和新的思想激流的冲突中,这种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能够经受得起另一次风吹雨打吗?
  
  二
  
  格列佛是小人国编制之外的成员,他来自另外一个世界,注定要回到自己生存的所在地——美国。美国是经过了两百多年来的立国才换来了今天社会秩序的稳固,其价值观、文化模式早已经化为美国人意识的一部分。(然而可疑的是,当格列佛还在曼哈顿做一个小职员的时候,美国核心价值观为何没有变成格列佛的动力呢?是否可以说明,以自由、平等、正义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已经无法作为一种正面力量催美国人上进?美国的稳固结构已经压抑了很多格列佛式的人群,从而形成了对秩序打破的要求?)因而,对于小人国而言,他不过是一朵浮云。但是,对于小人国之后的走向来说,格列佛也许是一朵黑色的浮云。他带来的是短暂的改变和暂时的平衡,等待小人国的将是结构松动之后的变革、革命,也许小人国将走上一条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但是代价将是惨重的。
  因而,从小人国的社会进程和格列佛的影响来看,电影《格列佛游记》是美式殖民主义的再现,与过去打着迪士尼游乐园等幌子相比,这是文化殖民主义的赤裸裸再现,而好莱坞电影《格列佛游记》成为了美国文化殖民主义的共谋,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美式中心主义。格列佛作为美国一个小市民,只是某企业收发室中的一员,既无显赫的身份,也没有做出特殊的贡献,几乎是美国社会中的“无名者”。但是,正是这个“无名者”,当他到达另一个不同制度和文化模式的国家时,却成为了这个国家的英雄和守护者。在格列佛的视角下,小人国的制度是封建、落后的,社会是缺乏活力的,人民是欠缺自由、缺乏平等的。可以说,小人国之于美国,正如落后之于文明。这种狂妄、自负的美式中心主义不言自明。
  其二、美式殖民主义。格列佛对这个国家从物理层面的改造到精神层面的“启蒙”(比如他教导何瑞修要抛开权威和等级的束缚,勇敢地追求公主,实现自己的幸福),均折射出格列佛所代表的美式文化殖民。美式文化是“自由、正义、平等”的代表,这正是美国《独立宣言》所宣扬的核心价值观。格列佛作为美式文化的代言人,当他身在美国社会的时候,却并没有体现出这种核心价值观,而是非常自卑地恪守自己的低微职位,在收发员这个职位上工作了十年,没有得到任何升迁机会,也没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所爱。当他到达小人国的时候,这种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的核心价值观却成为了格列佛的身份标签和行动逻辑。从而令其扮演了一个伟大的启蒙者,将这些伟大的观念传输给“蒙昧、无知、落后”的小人国,激活了小人国的活力。但是,很讽刺的是,这种核心价值观是以格列佛的谎言作为开始的,比如他对小人国皇室和市民宣称自己是美国的总统,有一位美丽而高贵的公主,在美国非常受国民尊敬,诸如此类。从福柯的话语分析以及后殖民主义批评中可知,对西方的“中心化”树立,通常是以非西方——尤其是亚非拉的“边缘化”作为参照对象的。近两个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对他国的殖民化既通过武力的模式来实现,同时也包括了文化殖民势力的渗透。
  冷战之后,这种文化殖民的手段更是诉诸好莱坞电影、音乐、书籍、理论、电视、教育、奖项、饮食文化(KFc/McD0nald’s)等层面,通过这种文化包装的软暴力方式,渗透于东方各国。从而使得东方各国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了这种文化模式,以此作为“现代性”的参照对象。对此,斯皮瓦克、赛义德、霍尔·巴巴等学者都有过详细而深刻的分析,此处不表。需要指出的是,影片《格列佛游记》是对西方从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的一次呈现与渗透,并且这种渗透超出了荧幕范围,走入了现实生活之中。比如,当我们观看本片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文化殖民的渗透,反而为格列佛“有情人终成眷属”、获得升迁等鼓掌。我想,文化批判的意义也许就在此时开始说话。
  其三、美式乌托邦主义。借助这部电影,透射出美国社会对不同制度、不同文明形态温情脉脉的道德关怀和价值张扬。以为借由美式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颂扬就能达到消除混乱,实现他种国度的和平之演变。这不正是乌托邦主义的表现吗?在电影的最后,格列佛和他的达西为取得胜利,消除了邪恶势力开始翩翩起舞,歌词中唱出了“消除战争,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望。小人国的人民此时团结在和平、喜悦的氛围之中,将格列佛的胜利推向高潮。而此时,格列佛和他的达西也在小人国依依不舍的悲情告别中,离开了小人国。
  其四、美式霸权主义。格列佛是以;中突的战争形式来取得小人国的平衡的,而他摧毁的不仅仅是那个机械化了的爱德华将军,他击败的也不仅仅是布莱福人的敌对势力,而是一套社会制度,一套文化模式,一种文明生态。我想,如果按照格列佛在片中的所为,大概只有消除了所有现存世界中的不同制度、不同文明、不同信仰的敌人,才能彻底消除战争,取得和平吧?但是,这种消除差异,追求同一的平面化、消费化文明会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大 同”社会吗?
  
  三
  
  好莱坞电影《格列佛游记》是根据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改编的。原著讲述了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神奇的海外游历,其中涉及小人国、大人国、飞国、马国等地,以及对耶胡(yahoo)种群的描述。
  在诙谐、光怪陆离以及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斯威夫特对英国的嘲讽和批判。斯威夫特在小说中曲笔表达了他对英国的党派之争的批评,对疯狂、嫉妒、贪婪和伪善的英国历史的辛辣讽刺。比如在大人国中,格列佛向国王吹嘘英国火炮威力无穷,能使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并希望可以将这种军火制造技术献给国王。国王惊诧万分:“他那样一个卑微无能的小虫!竟然有如此残忍的想法!”于是,国王将格列佛的同胞视作“自然界中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虫里最有害的一类”。此外,小说还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科技的种种忧虑,影射了作者对当时资本主义扩张带来诸种弊端的批评。
  改编自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的好莱坞同名电影,对原著加以剪裁,改写了原著中格列佛18世纪的社会背景,将其置于21世纪的美国大都市社会,处处显示出格列佛的文明使者身份和美国文化代言人角色,并与小人国的英式封建秩序形成鲜明的对比。围绕着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突出格列佛的改革家和启蒙者形象和美国的价值观、消费主义和生活方式。实际上,这种盲目自大的美国中心主义是非常可疑的。
  小说文本与好莱坞电影交叉的部分是格列佛流落小人国,并卷入两个小人国之间的冲突的经历。而文本在电影中脱离的部分是:格列佛由始至终都没有对小人国进行符合自我意愿和价值观念的改造,反而是在尊重小人国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传统前提下,约束自己的行为;电影所凸显的恰恰是格列佛的文化改造工程,通过展示格列佛这个伟大的改革家给小人国带来的“美国文化的福音”,显示了格列佛的“人道主义”和“现实关怀。
  从小说文本的叙述视角来看,斯威夫特是站在捍卫爱尔兰民族的立场上,反对来自英国的压制和殖民。斯威夫特以辛辣的文笔和正直的立场著称,他拒绝接受来自英国官方的荣誉和奖励,在小说中他点名批评了英国的执政措施、政坛的斗争和殖民行径。而改编的好莱坞电影中,格列佛的身份变成来自美国的现代公民。他游历的是一个有着森严秩序和相对封闭的君主体制国家,这种体制正是18世纪英国的写照。借美国公民格列佛的视角,电影嘲讽了小人国的封闭、封建和落后。尽管在批判对象上,文本和电影都有相似性,但是二者的持论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文本批判的对象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的贪婪、物欲和剥削:电影吹嘘的则是美国文化的优越性、资本主义文明的现代性、美式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充实性。比如小人国剧院上演的好莱坞大片,在格列佛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微缩型曼哈顿大街和到处轰鸣着的流行音乐等等。通过格列佛与小人国国民在外表上的悬殊形象,暗示着文化优劣的论调。这正是好莱坞电影《格列佛游记》的后殖民主义再现。
  
  四
  
  从18世纪《格列佛游记》的文本形式到21世纪的好莱坞电影改编,展现了西方殖民主义从旧式殖民主义到文化殖民主义的变迁,它是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地位的内部让渡和竞争而发生的,是以当前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影响为标志的。
  近代以来的西方殖民主义,大体上经历了产生、发展、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殖民主义的推行以武力、暴力等粗暴、强硬的殖民手段为主,以文化手段为辅,对亚非拉以及少数西方落后国家进行了长达四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英国是老牌殖民主义的宗主国,自从17世纪打败荷兰成为海上霸主后,英国利用其强大的海军实力和坚船利炮,先后占领了东印度群岛的牙买加、巴巴多斯等岛屿和亚洲、北美洲等部分重要区域。爱尔兰是英国的“第一个殖民地”(恩格斯语),在斯威夫特生活的年代,英国对爱尔兰的发展一直采取打压手段,导致爱尔兰经济陷于停滞,工商业凋敝,人民生活极为贫穷。斯威夫特对爱尔兰怀有深厚情感,他的《格列佛游记》即影射了早期英国的殖民主义行径。比如在对另一个小人国不来夫斯古的战争中,格列佛将敌国的大部分船舰俘虏过来,迫使不来夫斯古国遣使求和。但是利立浦特皇帝却贪婪无度,要求格列佛把对方的剩余船舰全部俘虏,使该国变成利立浦特的行省,即影射了英国企图通过军事、武力的打压手段,扩张殖民地盘的野心。
  “二战”之后,许多亚非拉国家在反殖民主义和争取民族独立战争中取得胜利,终结了西方世界长达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西方殖民主义者旧式的、粗暴的殖民手段也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本质并没有消除,只是采取了一种潜在、隐性的方式,通过文化渗透、消费方式的推广以及西方社会美好图景的放大等软性手段向纵深推进。它们企图通过西方文化(影视、音乐、时尚、餐饮、消费方式乃至居住习惯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新生代中确立起西方文化的优越性,从而形成新殖民主义阶段(也有学者将此阶段称为后殖民主义),或者文化殖民主义阶段,其中美国是文化殖民主义的代表。
  前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取代了英国的殖民宗主国地位。文化宣传和输出在旧式殖民主义阶段中作为辅助手段,此时则成为主要的殖民手段。但是,新殖民主义并没有取消武力和军事打击的粗暴方式,而是在局部展开军事打击,在全球推行文化殖民,从而使得新殖民主义呈现混杂性。比如美国就以特有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一方面对中东国家发动所谓的“正义”战争,先后对南斯拉夫、科威特、阿富汗和当下的利比亚进行直接的军事打击,或间接的军事资源支持:另一方面通过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以及影视、音乐、时尚、饮食等文化输出,对外推广美式文化,并建立以美国为标准的奖项、设定研究计划,以吸纳全球的知识分子和人力资源,从而形成了西方国家政权和跨国公司的文化殖民支柱。美国经济学家森克尔曾指出:“在左右(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性质和活动上,跨国公司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们是一种第五纵队。”
  通过斯威夫特小说与好莱坞电影的比较,我们发现后者对文本进行符合其价值观的取舍和裁剪。好莱坞导演基于文本的改造,正如电影中的格列佛对小人国的改造一样,显得咄咄逼人。例如小说文本中的格列佛并没有试图改变小人国的生活方式,更加没有试图改变小人国的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反而是作为外来者的格列佛,在小人国的规则、条令下生活,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尽管格列佛也意识到很多条例和规定是不合理的,但是主人公却始终保持着高度清醒的意识,没有试图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改造对方——即便他具备这个能力。反观好莱坞电影中的格列佛却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小人国进行符合自己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改造,这正是文化殖民的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经济、教育、体育和文化等领域展开多层次的交流(如官方、民间、学术、技术、科研等),从而使得各国的文化传统、价值、信仰在对话中得以相互尊重、相互了解,促进了彼此间的沟通,消除了争端。在这种对话和交流中出现的文化主导或者文化认同并非是文化殖民或者后殖民主义。比如当前各国都同意在平等、尊重、对话的框架下反对恐怖主义,倡导和平主义和环保主义,不管是哪个国家先提出,都符合人类普遍利益的共同需求。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各国在对话中的话语权失衡乃至失语。那些企图垄断话语权,在文化交流和经济活动中,企图歧视、压制乃至改写他种文化,将他者文化纳入自身文化的改造过程,树立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中心地位,形成他者及其文化的边缘化,这些文化霸权行为则是文化殖民主义的表现。
其他文献
麦卡锡被誉为“美国当代四大一流小说家之一”,他拥有的才情让很多人为之羡慕、嫉妒。他的小说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其中《老无所依》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一举囊括了第8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另一部小说《路》,曾连续获得第91届普利策最佳小说奖,最佳“鹅毛笔奖”及美国独立书商协会Book 5en5e年度图书奖。尽管如此,他为人却非常低调,行踪也十分隐蔽,他不会出现在图
《蓝白红三部曲》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与生命意义探寻的成功之作,《蓝》作为三部曲的首部,由于影片对于色彩的运用和影片的主题相得益彰,成为同类电影的典范。  在人类的视觉世界里,色彩不仅可以再现自然,还是情感的象征。它能传达人的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化的表现,是指涉人类精神世界的无形之物的符号。至于在电影中,色彩的运用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但是这种社会性非常低,电影人与受众由于个人经历、民族习惯、国别时
1830年夏天,16岁的少年诗人莱蒙托夫跟着外祖母来到莫斯科近郊的谢列德尼科夫庄园。在这里,他爱上了18岁的少女苏什科娃。这可能是诗人的第三次恋爱,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任谁也没有能抚慰我,/正当排解扰人的忧愁!/爱么?——我曾爱过三回,/三次播撒爱颗粒无收。”我国的莱蒙托夫专家、这首诗的译者顾蕴璞先生注释:这首诗纯属自传性质。诗中所说“我曾爱过三回”,指的是与以下三个对象的爱情纠葛:一个不记得姓
位于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于2012年10月拉开了年度摄影展的帷幕,展览将持续到2013年2月。这次展览选定了6位具代表性的摄影师,分别是米歇尔·埃伯利斯、季炜煜和宋涛的摄影组合“鸟头”、安妮·科利尔、佐伊·克拉舍尔和史拉娜·沙巴兹,他们不同的背景和摄影技巧呈现出了当今摄影的多样性和生动性。每年一届的新摄影展旨在发现摄影界新人,展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当代摄影新貌。自从1985年开始,新摄影
库布里克和提克威都不是高产的导演,但他们对电影艺术有着深刻的创意和近乎病态的追求,《全金属外壳》和《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奇特的构思,切入的角度,彻底颠覆了你的视觉——,在“思考”中沉默,在“意外”中震惊。    在世界电影大师的行列中,他们都不是高产的导演——英国的斯坦利·库布里克和德国的汤姆·提克威,但是他们的每一部电影都给人惊异的视觉震撼。他们不但是电影视觉的制造者。也是电影视觉的颠覆者
回首21世纪的头9年,最有影响的国际大事莫过于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这起恐怖袭击与其后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西班牙马德里3·11火车连环大爆炸、英国伦敦7·7公交系统连环大爆炸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直接导致美国的历史、文化裂变为所谓的“前9·11”时代与“后9·11”时代,恐怖袭击与反恐战争也因此成了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文学是时代的反映。如果我们对9·11事件后的英美
格拉斯哥河畔交通博物馆  格拉斯哥是苏格兰第一大城市,坐落于该市的河畔交通博物馆被冠以“格拉斯哥古根海姆博物馆”, 展馆是一座由金属框架和玻璃建成的形状奇特的现代建筑,它的设计者是扎哈?哈迪迪, 伦敦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的设计者。  这座博物馆建在了流经格拉斯哥的克莱德河与开尔文河的交汇处,因此,自2011年6月开馆以来,将近70%的格拉斯哥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里的展品有蒸汽机、摩托车、格
一个误杀了无赖前夫的女人,得到隔壁数学天才的帮助,顺利制造出完美的不在场证明,避开了杀人嫌疑。由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是一部从开始就知道结果但猜不到过程的推理片,是一部讲述极致爱情的爱情片,是一部天才之间惺惺相惜的剧情片,也是一部身为天才却被现实所埋没的现实主义影片。当然,我们还能从更多的角度把这部影片划到不同的类型。  一、当理性遇到感性,当犯罪遇到“爱”  汤川教授是东野
阿尔及尔位于阿尔及利亚北部,南靠雄伟的泰勒阿特拉斯山脉北麓,介于乌艾德·哈腊和乌艾德·马扎法兰两海湾之间,坐落在半山坡上,面向阿尔及尔湾,背靠布查利亚群山,宛如一个半圆形剧场。走出阿尔及尔市,越过泰勒阿特拉斯山,再往南走便是举世闻名的撒哈拉大沙漠。  阿尔及尔气候温和,终年绿草如茵,林木茂盛,花开不断,站在高处俯视全城,近处郁郁葱葱,远处水天相接,景色优美迷人,素有“花园城市”之称。阿尔及尔既有鳞
自古以来,人类的好奇心不断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类不仅把目光投向数万光年之外的星空,也把视野推进到微纳尺寸的微观世界。对生命的细节看得越仔细,就越有利于人们知晓生命的本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微技术成为热门的科研领域,相关科学家也多次荣获诺贝尔奖。瑞士科学家雅克·杜波谢、美国科学家阿希姆·弗兰克、英国科学家理查德·亨德森,也因在冷冻显微电镜领域的突出贡献,而分享了2017年诺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