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寒露霜降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_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不能没有除夕的年饭、新年的爆竹、清明的扫墓、中秋的赏月,没有了它们,就没有了我们的日子……相应的民族元素背后都有丰富的形成史,而根据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论,人体与大自然存在一种相互协调、同消同长的关系,“顺着节气去养生”就成为古人的一种生活智慧。这种智慧,在今天看来,非但没有过时,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其有效性和针对性。
  寒露:宜食麻以润燥
  寒露,月色清冷,树叶变黄。
  二十四节气中寒露排列十七,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到来了,天气由热转寒,寒气滋生,万物逐渐萧落,阳气渐退,阴气渐生。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这时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缺失水分,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毛发干燥易脱落、咽喉燥痛等不适症状。因此,秋季应补充足够的水分。我们的身体也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确保体内生理平衡。寒露饮食养生方面,多食些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因季节引起的咽干口燥等症,如梨、柿、香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中医学认为,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阴生津。秋季气候干燥,因此适宜多食酸、甘、润之品,如蜂蜜、甘蔗、牛奶、银耳、百合、莲子、核桃、花生、黑芝麻等食品,以养阴、生津、润燥,缓解人体干燥症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其实“秋冻”是指在秋天应慢慢添衣,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为适应寒冷的冬天做好准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在生活起居方面,应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
  寒露到来,夜晚温度降低,老人、小孩要特别注意保暖。最重要的是注意脚部的保暖,“寒从足生”,“寒露不露脚”,正是这个道理。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脂肪层薄,容易受凉。因此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热水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能缓解一天的疲劳,同时还能提高免疫力。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秋风起树叶落,环境对人起到暗示作用,常引人们的凄凉之感,易生忧郁的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豁达乐观是寒露时节不可缺少的心理保健。
  唐张九龄曾在《晨坐斋中偶而成咏》中写道,“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寒露时节,秋高气爽,远山可瞩,正是登山赏景的佳期。孤独是老年人的大敌,所以老年人这时多参加社交活动,这样不仅免得独居的寂寞,还使自己眼界开阔。约上家人或好友,俯瞰满山红叶黄叶,层林尽染,领会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从心理上调适自己,因为养生贵在养心。
  霜降:补冬不如补霜降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因为霜,枫叶红了,秋菊黄了。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这时夜晚温度会骤降到0度以下,地面或植物上落满六角形的霜花。
  霜降时节,常有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霜降”前后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感等。老年人这时极易患上“老寒腿”,也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首先要注意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对呼吸道的刺激。其次,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多做些广播操、太极拳、散步、慢跑、登山等运动。
  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受到贼风的侵袭,往往会感觉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一方面,注意穿衣、盖被,不要随意减衣;另一方面,不要过早地穿上棉衣,俗话说“春捂秋冻”。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霜降时节,秋燥明显,燥易伤津防秋燥。秋燥表現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中医强调进补前一定要调理好脾胃,健脾最好的是山药,还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芡实。
  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这时吃些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
  “霜降”是进补的好时候,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白薯、山芋、山药、藕、荸荠,都是这个时节适宜吃的食物。此外,还可以多吃些百合、大枣、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此时应少吃寒凉的食物,如海鱼、虾、各种冷饮等,以免伤肺引发疾病。
  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霜打过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霜降时节吃柿子能补筋骨,但柿子不能多吃,也不能空腹吃。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
  宋代养生学家陈直曾说“秋时凄风残雨,老人多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悦其心神,则忘其忧思”,意思说秋天的萧瑟容易使人伤感,情绪不好,要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忙碌会使心情变好,让自己忙起来,多劳动,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孙荔,编辑、记者,著有散文集《虞美人》,随笔集《不是风动,是你的心在动》,小小说集《青衣阿伶》等。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忧”的繁体字写做“夏”,是会意字。上“页”(xiR,即人头)下“心”,加“欠”(suU,行走)表示心动,含义是有了忧的心理活动,必然在脸上反映出来,翻译成worry,be worried。  焦虑是期待将来要发生的事,而忧是担心、恐惧将来要发生的事,二者都是妄想。  外忧源于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古代社会动荡不安,内部征伐,外族入侵,五千年的历史,持续和平年月往往不足百年,使得人们“生年不满百,常怀
期刊
导引的历史非常悠久,由于早期人类生活条件极其简陋,人的身体常常受到外界生活条件的影响而致病,而导引术就是用于祛病的。  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在远古氏族部落时代,由于天常阴雨,水道嵌塞,沼泽遍地,先民们常年居住在这种潮湿阴冷的地方,气血淤滞,筋骨萎缩,腿脚发肿,行动困难,于是当时一个叫陶唐氏(即尧帝)的部落首领便创编了一种舞蹈,教人用舞蹈来宣导气血,通利关节,消除腿脚肿痛之病,这种“舞”大概就
期刊
至今始终如一的人生楷模就是五柳先生陶渊明,我的追求就是梦境里的桃花源。“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再次忠告世人和自己,既然你已经感觉到身心枯竭,形神分离,心识被物欲、生活、苦难所驱使,而理想国的田园已经在枯萎荒芜,一直等待你归来的桃花源正在逐渐死去。还惆怅什么时运不济?还嘀咕什么这个那个
期刊
讲记  修行七要:知、止、定、静、安、虑、得。知,是智慧,知道明道。大学的核心修为一个字“止”,人最大的业障就是不知止,不知道放下、舍得、安住。知止,才能去贪心、妄心、痴心。当下人的欲望被打开,欲壑难填,人心不足蛇吞象。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吃喝拉撒名食睡,很多人热衷竞争、贪婪,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见利忘义。贪官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知止,不知足。迷恋权势,为了攀爬更高官位,工于心计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甚
期刊
讲记  一切修为人世求学治世事务,一般看来都有轻重缓急先后本末,修行都有次第。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之所以大学之道,必须牢牢抓住三纲,就是要举一反三,要举重若轻。发菩提心,初心非常重要,没有明明德、亲民至善的心,一切修行都是外道,都是修炼自私自利的心,争名夺利的偏门。所以这就是本,本来,本源,就是究竟的智慧。纲举目张,只有纲领确定,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人类目前面临的很多困惑都是因为本末倒置的原因,
期刊
初识李里先生,是八年前的夏天。醒狮国学院邀请先生来大庆讲学,乘电梯上楼,电梯门一开,我一眼便认出了正准备下楼的先生,身着淡青色长衫,笑意温暖。会后拜访先生,所言所感,记忆犹新,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他13岁开始着长衫,自始至终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15岁开始传播国学,造访无数名师高人,曾提十块腊肉奇迹般敲开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家的大门,这便是李里先生,这个夏天,与读
期刊
秋日食蟹,在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一书里似乎是一种既能品尝美味又能展示才情的雅事。螃蟹虽然以其横行而得名“螃蟹”,虽然以其得声而得名“郭掌”,虽然以其外骨而得名“介士”,虽然以其内空而得名“无肠”,但是,因蟹黄味美,螃蟹又被称为“内黄侯”,并获得了“从来叹赏内黄侯,风味樽前第一流”的赞誉。《红楼梦》里写的吃螃蟹,有始有终,有起有伏,有诗有笑,热闹开心,欢乐的情趣四处弥漫。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里,
期刊
“春风如酒,夏风如茗”,每到春夏时节我常常会想起张潮的这句话,有时也会想若风如此,那花又如何?春花开时万物初醒,嫩叶未萌,大片大片的花开地恣意张扬,如一笔笔浓墨重彩妆点着山河。而夏花开时,草木正盛,深深浅浅的绿色里花开的低眉婉目,如深闺女子浅笑嫣然。我想若让我来形容春夏之花,那当是春花如妆,夏花如笑吧。  夏花如笑,是一朵一朵的笑靥,令人见之忘忧,而花中名为忘忧的就是萱草。家中种过萱草,秀挺如兰的
期刊
物有本末  事有終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期刊
说到“后”和“司”这两个字,不能不让人想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青铜国宝“后母戊鼎”来,稍上年纪的人都知道,我们当年学的历史课本上,有一个“司母戊大方鼎”,无论名字还是图画,都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但从2011年开始,媒体上却有了“后母戊鼎”之说——2011年3月6日,央视《新闻30分》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将“司母戊鼎”读成“后母戊鼎”,引发了不少观众和网友的质疑。那么,“司母戊鼎”和“后母戊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