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叠字指将两个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在中国古代的书面文学中,叠字的使用历史悠久。追溯叠字的源头,当滥觞于《诗经》,《诗经》中的叠字俯拾皆是,名句很多,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卫风·硕人》更是连用六组叠字“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让人印象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叠字在更多的文学体裁中获得了运用,且技巧日益纯熟。在古代的不同文学体裁中,叠字的使用都很频繁,解析这些运用叠字的作品,趣味无穷,下面本文拟就具体材料加以简析。
一.叠字诗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诗用叠字最难。”经过历代诗人的不懈探索,叠字诗涌现了大量的佳作。《诗经》中的名句已谈及,故不再赘言。另外像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用了六组叠字。到了唐代,随着唐诗的繁盛,诗中叠字的运用更为常见,且更为成熟,下面谨录几首有代表性的诗作,如王建的《宛转曲》:“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每句皆用叠字。再如刘驾的《望月》“清秋新霁与君同,江上高楼倚碧空。酒尽露零宾客散,更更更漏月明中。”结尾连用三叠字,很有特点。唐以后的叠字诗也有不少。如明代诗人马钰的《西江月》:“物物般般认认,常常战战兢兢。心心念念恐沉沉,得得来来损损。日日清清净净,时时湛湛澄澄。惺惺洒洒这灵灵,灿灿辉辉永永。”可谓把叠字用的登峰造极,但也走向了一个极端。
二.叠字词
叠字词在唐代便已有萌蘖,如《敦煌曲子词》中无名氏的《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经过五代一直到宋,叠字在词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名句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出现了古今不能有二的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在词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成熟,除了大量的两叠字外,还用了相同的三叠字,如欧阳修的《蝶恋花》中“庭院深深深几许”,陆游《钗头凤》的““错错错”、“莫莫莫”,更有在一首词中连用相同的四叠字的,如周密《醉落魄》的“忆忆忆忆,官罗褶褶销金色。”
三.叠字曲
叠字在曲中也有运用,例如为我们所熟知的王实甫《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段中的《叨叨令》一支曲:“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形象的表现了崔莺莺分别时的难舍、痛苦。又如乔吉的《天净沙即事》四首的第四首:“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更是全用叠字,叮叮当当,如环佩作响,让人印象深刻。
四.叠字联
叠字在对联尤其是楹联中更是找到了最大的用武之地。叠字联蔚为大观,而且佳作迭出。其中的一些佳作构思巧妙,用字奇特,内涵深邃,别有情趣,如浙江奉化休休亭叠字联:“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何妨。”从形式上看,声情并茂,很有节奏感,在内容上则很有人情味。也有全联都用叠字的,如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对联:“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更有上下联只用一个字的绝对:“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上联1、3、5、6字读Cháng,余读Zhǎng;下联读音则完全相反),此联据说是一教书先生为村里一卖豆芽的人所写,可谓绝倒古今。
经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叠字的运用是多么的广泛。从字数上来看,有相同二字、三字、四字以至更多字连用的;从篇幅上来看,既有部分篇幅采用叠字的,也有整篇作品采用叠字的。文学作品中叠字的采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音乐性,而且有助于文章内容的表达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朗读这些叠字作品,耳畔不由得回响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优美旋律,叠字,真的是趣味无穷。
程治国,教师,现居江苏淮安。
一.叠字诗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诗用叠字最难。”经过历代诗人的不懈探索,叠字诗涌现了大量的佳作。《诗经》中的名句已谈及,故不再赘言。另外像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用了六组叠字。到了唐代,随着唐诗的繁盛,诗中叠字的运用更为常见,且更为成熟,下面谨录几首有代表性的诗作,如王建的《宛转曲》:“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每句皆用叠字。再如刘驾的《望月》“清秋新霁与君同,江上高楼倚碧空。酒尽露零宾客散,更更更漏月明中。”结尾连用三叠字,很有特点。唐以后的叠字诗也有不少。如明代诗人马钰的《西江月》:“物物般般认认,常常战战兢兢。心心念念恐沉沉,得得来来损损。日日清清净净,时时湛湛澄澄。惺惺洒洒这灵灵,灿灿辉辉永永。”可谓把叠字用的登峰造极,但也走向了一个极端。
二.叠字词
叠字词在唐代便已有萌蘖,如《敦煌曲子词》中无名氏的《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经过五代一直到宋,叠字在词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名句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出现了古今不能有二的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在词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成熟,除了大量的两叠字外,还用了相同的三叠字,如欧阳修的《蝶恋花》中“庭院深深深几许”,陆游《钗头凤》的““错错错”、“莫莫莫”,更有在一首词中连用相同的四叠字的,如周密《醉落魄》的“忆忆忆忆,官罗褶褶销金色。”
三.叠字曲
叠字在曲中也有运用,例如为我们所熟知的王实甫《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段中的《叨叨令》一支曲:“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形象的表现了崔莺莺分别时的难舍、痛苦。又如乔吉的《天净沙即事》四首的第四首:“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更是全用叠字,叮叮当当,如环佩作响,让人印象深刻。
四.叠字联
叠字在对联尤其是楹联中更是找到了最大的用武之地。叠字联蔚为大观,而且佳作迭出。其中的一些佳作构思巧妙,用字奇特,内涵深邃,别有情趣,如浙江奉化休休亭叠字联:“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何妨。”从形式上看,声情并茂,很有节奏感,在内容上则很有人情味。也有全联都用叠字的,如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对联:“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更有上下联只用一个字的绝对:“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上联1、3、5、6字读Cháng,余读Zhǎng;下联读音则完全相反),此联据说是一教书先生为村里一卖豆芽的人所写,可谓绝倒古今。
经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叠字的运用是多么的广泛。从字数上来看,有相同二字、三字、四字以至更多字连用的;从篇幅上来看,既有部分篇幅采用叠字的,也有整篇作品采用叠字的。文学作品中叠字的采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音乐性,而且有助于文章内容的表达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朗读这些叠字作品,耳畔不由得回响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优美旋律,叠字,真的是趣味无穷。
程治国,教师,现居江苏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