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袖珍诗丛·青年诗辑》
刚从海上归来,眼前还不时闪现着大海汹涌的波涛,激溅的浪花,和多少不同风貌、不同色彩的大小岛屿的影子。喘息未停,书案上送来了湖南人民出版社新出的《袖珍诗丛·青年诗辑》,为那简明雅洁的装帧所吸引。于是我又好象航行到了另一个大海——诗歌的大海上了。虽然这仅是大海的一角,但同样可以感到汹涌的波涛,激溅的浪花,一本本小册子,如同一个个小岛,呈现着不同的风貌,不同的色彩,心神为之摇撼。
这是青年诗人的十本诗集:刘国萍的《在国际饭店大门前》、聂鑫森的《地面和地底的开拓》、高伐林的《年轻的心》、骆耕野的《不满》、骆晓戈的《乡村的风》、梅绍静的《唢呐声声》、叶延滨的《不悔》、杨牧的《夕阳和我》、章德益的《大漠和我》、周涛的《牧人集》。
这十位诗人,除了刘国萍还第一次读到他的作品外,其他九位,由于工作关系,几年来多多少少都读过他们的手稿;而有一半人,或者在“青春诗会”上,或者在诗歌评奖会上相晤过、倾谈过。但读他们结集的诗集,则大部分还是第一次。
刘国萍,并没有轰轰烈烈的生活经历,写诗的技巧也许还不免生涩,但他给我们带来了《在国际饭店大门前》这样昂扬的作品,怎能不为之欣快?他曾经是上海国际饭店的工作人员,一个服务员,工作岗位够平凡的了,他却从这里发现了诗,发现了值得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的诗。
穿着有店标的服装,一年到头站在店门前看门,每天站足十小时,不仅不自卑,相反的,“我仍然是生活的主角/一个首先被世界所认识的中国公民/我多么自豪/在祖国给我的位置上/与世界并立于同一高度……”作者联想到,在旧社会,称为“冒险家的乐园”的上海,在殖民者统治之下,站在同一位置的那看门小郎的遭遇,以及整个旧上海的情景,对比着今天,迎送国外来的宾客,“堂堂正正”地“管辖着中国的第一扇大门”的工作,感到无比庄严的责任。
革命工作,只有岗位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把个人和祖国联结在一起,把平凡的位置和神圣的使命联结在一起,不仅深化了工作的意义,也深化了诗的主题。有的长期生活在工厂和农村的业余诗作者,提出那里没有什么可写或是不知怎么提高的疑问,也许从这里多少可以得到一点启发吧。
聂鑫森的诗,正如他的集名所标示的,主要是写地面和地底的开拓,即是工厂和矿山的“开拓”。写工厂如果停留在生产过程的描绘上,是不能赢得读者的,作者写物质生产,更着重的是写精神面貌。通过物质生产,闪耀着工人阶级的崭新姿态,他们奋发的精神力量,创造新社会的宏大气魄。
写《取样》,是“舀起一勺通红的钢/——一个跳动的音符/——一个凝重的思想”。写《造型》,则说“这一代需要定型/从外观到精神/再不颓丧,再不狂热”,“然后脚踏实地/去跋涉生命的旅程。”写《角度》,则写“无数把刀,无数个角度/开垦着现代化的处女地/让每一天发出特有的光亮和喧响。”写进刀,是“刀的角度/就是我认识世界的角度/就是我走向生活的角度。”……
在机器上,在操作中,在没有生命的物质里,跳跃着工人(诗人)的心,流动着工人的血液,灌注着工人的意志、愿望、感情、力量,这也给诗灌注了可以触摸的生命。
当有的青年诗作者刻意追求晦涩朦胧,标榜表现自我,对于做革命机器上的螺丝钉表示怀疑的时候,聂鑫森的《螺丝钉》却歌唱螺丝钉“在共和国庞大的机器上/象一颗明亮的小星”,“不屑于‘自我’的膨胀/怎甘于醉眼的朦胧”“一经拧紧,便终生相守/叙说着不锈的坚贞。”和前者的态度,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这并非是偶然的巧合吧。
如果说聂鑫森写工业,善于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反映人的情绪的话,那末同样是写了工业的高伐林,则主要着力于综合概括,从中提炼主题,凝聚到一点,加以发挥,加以舒展。它可以驰骋得很远,而又倏忽收拢,如写葛洲坝的《黄》、《红》、《蓝》,或者还可以加上《灰沙、灰沙……》的灰。
作者是敏感的,以新鲜的意象见长。一些意想不到的比拟、联想,能正确地、恰如其分的表现,而不流于怪诞,无疑将使作品更加鲜灵生动。
《一位盲人说》,写一位穷乡僻壤的盲人来到北京,由于群众的帮助,他看到了天安门的红旗,颐和园的长廊,……“今天,我拥有了眼睛/一千双会唱歌的眼睛”,因为“所有的北京人都把眼睛赠给了我”。它使人感到了新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新的风气,新的精神文明。写工读学校的诗也是如此,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找到复苏的心灵。
由《不满》一诗为诗歌界注意的骆耕野,善于把个人的感情和时代的感受相呼应,通过具体的形象,抒发作者的认识和意绪,一腔激情,常用排句的手法来倾泻,有如春水泛滥,不可阻拦,回肠荡气,奋发昂扬。
《帆》,是为了深沉的爱,才去搏风击浪。《船夫颂》,“脚印,深化着民族的性格”,让祖国“从我们的肩膊上起航。”《不满》,那是“象舰队告别港湾的头一阵鸣笛”,“象雄鸡向往黎明的第一声啼唤。”《自白》:“我是一株多刺的有血有肉的玫瑰/向邪恶投以尖矛/为人民捧出心花!”
正如作者在《竹笋的梦》里讲的:“感伤的时代已经过去,怀旧在重复中渐渐变质。诗人需要从个人的经历,跨入民族的经历;从个人与环境的冲突,跨入命运与历史的冲途。”这是对自己的道路,也是诗的道路的回顾和领悟,也是对未来应负责任的誓言。
有些青年,包括有些爱好诗歌的青年,经过了“文革”的风暴,抚摩创伤,由狂热而冷却、而颓丧、而绝望,但那是没有出路,毫不足取的。只有从中汲取教训,猛然觉醒,和人民、和时代一同奋然前行的,才有宽广的前途。生活的道路是这样,诗歌的道路也是这样。
骆晓戈的诗,饱含着女性的温柔和乡野的质朴,有如一道山泉,虽然细细浅浅,却清清澈澈,涓涓汩汩,给人亲切之感。
她的诗主要写的橡胶林和农村,胶林深处的泥砖房,门口小鸡“沾水的脚写着无数个‘丫’字/我成了橡胶林的丫头了。”写轻烟,写扬火,写晨割,写夜归,都离不开胶林生活。有些细腻的场景,决不是对那种生活没有长期体会的人所能写得出的。当然,并不是熟悉的都是诗的,要是不经过提炼,堆砌所有的琐事,那反会减弱纯净的诗意了。
我喜欢《乡村的风》,作者形容乡村的风是湿漉漉的,“沾着鸡埘上散落的羽毛/沾着墙壁巴着的一块一块干粪疙瘩”,乡村的风是闹哄哄的,“沾着大母猪撅嘴拱地的呼吸/沾着缕缕炊烟飘出的泡坛子菜味……”。我喜欢《冬米糖》,那些富有泥土气息的农家生活的特征,构成了一曲悠扬的田园牧歌。“我的故乡的淡蓝色的炊烟里/此刻,正炒着香喷喷的冬米糖”的一再重复的旋律,增强了淳厚的气氛。
这里没有风云激荡,没有壮怀激烈,作者只是从田野的土路上走来,随手摘下一点小花小草,读者对此并不苛求。但是以后的路子怎样,如何坚实深化,如何开拓扩大,是值得作者考虑的。
另一位青年女诗人梅绍静,我认识她,是在一九八○年夏参加“青春诗会”的时候。她温文朴质,由于谦逊,显得不如别的参加者那么活跃。其实她七三年就出版过一本陕北民歌情调的叙事诗集《兰珍子》了,但我还是以后才读到。她在延安劳动、生活已十多年,写的诗也主要是表现陕北农村的。
这些年来,每读到她新写的诗,感到她在一步步坚实地前进。她跳开了陕北民歌的形式,但保持并发扬了黄土高原的敦实、诚朴的本质,她象家常絮语一样述说她同群众特别是同妇女的关系、对老根据地那种深厚的感情,真挚而亲切,它使我想起那不显眼的开着绿色小花的枣林的香味,那新磨的金黄金黄的小米的香味。
那唢呐,那腰鼓,那窑洞,那一再写到的小饭罐……,把我们带到了黄土高原,带到了曾是贫穷而又慷慨,以她的乳汁养育了革命的老根据地,教人多么怀念、多么神往啊!小饭罐象信天游似的代代流传,记叙了母亲全部的艰辛和苦难,它不仅是一首延续了几千年的诗篇,更使人联想到自己是这伟大民族的一员。
作者把自己的命运和高原紧紧联结在一起,暂时的离别,也不免深深的怀念。《收留我吧,高原》、《我的心儿在高原》(这使我想起彭斯的同样题目的诗)、《高高的山塬》,流露出多少骨肉之情,血脉之爱呵。“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人民爱得深沉,才有诗的感情的深沉、内涵的丰富与深沉。
同样以写陕北农村为题材的叶延滨,在“青春诗会”期间,写出了他的《干妈》,获得了一九七九——一九八○全国优秀诗歌奖,他写的是亲身的感受。在那狂暴的年代,一个“黑帮”的“狗崽子”到延安插队,人们“象躲避瘟疫一样讨厌”他时,一位正直的老大娘收留了他,给他关怀,给他温暖,给他无私的爱。
我第一次读他原稿的时候,曾为之激动,今天重读,依然感到一种燃烧的情愫,干妈虽然没有自己的名字,却具有伟大的母性的力量。她给知青的是金黄的米饭,喷香的酸菜洋芋,留给自己的,却是“一碟苦苦菜,一碗清米汤,一个窝头半把糠。”诗人写道:“我用颤抖的双手捧着碗/象婴儿捧着母亲干瘪的乳房。”为了让知青晚上可以读书,干妈风雪天跑三十里路去买盏灯。诗人写道:“天哪,年轻人,为照亮人走的路/你为什么没有胆量象丹柯/——掏出你燃烧的心?!”当大叔使唤脏了知青的毛巾,干妈把它搓净后满怀歉意地说:“娃娃别嫌弃你大叔/他这个一辈子粪土里滚的受苦人/心,还净……”于是诗人写道,“我不敢看干妈的眼睛,/怕在这镜子里照出一个并不干净的灵魂。”
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些撼人的细节,生动地加以描绘,而这一切,正是通过自我表达出来的,(而这“自我”,绝不同于有些人所崇奉的“表现自我”)。另外还有几首写陕北的诗,或者风趣而真挚,或者沉郁而感奋。我认为这样来写诗,沿着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走下去,是正确的。
今年一月,叶延滨给我的信里说:“《干妈》是我前期作品的高峰,回过头来看,八○年以前的作品,包括《干妈》在内,在艺术上还是不成熟的,手法单一,直接地摹写现实,描写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生活圈子。”他认为他八一,八二年的作品,从他的创作经历来看,是走向成熟的阶段,在生活视野和艺术表现上较大的改变了自己,努力开拓了一些新的方面。
当然,不为自己已经达到的成绩满足,不断作新的探索,这精神可嘉。但为什么如叶延滨说的,“以后的作品在社会的反响上不象《干妈》的轰动”,我想,感情的真挚深厚,是任何别的东西——无论是艺术上的成熟、手法的多样等等所代替不了的。
诗丛里有三个集子是生活在新疆的诗人写的,这三位诗人是:杨牧、章德益、周涛。他们的诗有着共同的特点,旷达,就象大自然所铸炼他们的那样;但他们又有着各自不同的风貌:杨牧多作哲理的思考,章德益有着开拓者的气概,周涛具有牧人的豪放。
我知道,杨牧近年的诗,还有着另外的结集,比起来,《夕阳和我》不能概括他诗歌的全貌。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这里感到他是怎样去理解生活,和从生活中捕捉诗情的。他的诗里有形象的哲理,“放大的影子/贴在昨天的门槛前/我很高大/我知道,夕阳的光/只能够着我的下巴。”(《夕阳和我》)“为了一个晶莹的信念/织一个网,又咬破这个网。”(《蚕和我》)
诗剧《在新世纪的朝霞里》,以奇特的构思,奇特的想象,描写在新的巨大的变动中一些角色的表现。时间是二○○○年元旦之晨,人物有春燕(新世纪的报春者)、飞天(倚云而飞的歌女)、舞乐(抚琴而舞的乐女)、窟蝠(莫高窟的蝙蝠)、经鼠(藏经洞的鼹鼠),各具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风度,刻画世态,凸露灵魂,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波诡云谲。这是一部新的神话,一支丰富的幻想曲。写的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却又充满了可能有的情,实际只是作者托物寓意、借景抒怀而已。正如杨牧自己说的:“文学是要虚构的,但,这是虚构又不是虚构。”
没有对事物作过深邃的探索,没有恢宏阔大的思想境界,没有驾驭艺术的能力,是不容易写出这样的作品,也不容易写得成功的。
章德益说过,介绍他结识诗的是瀚海,是天山,是篝火,是镢头,是青春,是理想。瀚海给了他的诗以风格与气质。大漠、天山、荒原,成了他喜欢吟咏的题材,他为我们展现出它们特有的风姿,和它们所特有的美。
《风的肖像》、《地球的译员》、《天空是会分娩的》,从这些诗题,你就可以体味到作者意象的驰骋,不是故意眩奇,而是探求不同于一般、而只属于作者自己的诗的努力。试看《我与大漠的形象》,大漠和我都设计着应该和自己相象的对方的形象,“于是,我的额头上,有了风沙的凿纹/于是,我的胸廓中,有了风暴的回响。”大漠呢,“于是,叶脉里,有了我的笑纹/于是,花粉里,有了我的幻想。”从侧面,从一个具有特征的角度,烘托出了开拓者的形象。
作者誓愿“能够做荒漠中的/第一张绿叶”,一角荒原,如“大漠万里的铁砧/托起我赤心的锻件,燃烧在砧面。”慷慨高歌,谱写着荒原的开拓的歌,播种者的歌。“一副马鞍,一副马镫,一条绳缰/组成了人世间最豪壮的生涯”,(《驭者》)“我多么向往这一/辽阔的人生,飞驰的生命,奔腾着的生涯。”胸中积储的,心里向往的,那苍凉、寥廓而又豪迈壮丽的情调,只有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方法才能表达于万一,作者正是力图寻找着这合拍的节奏。
从描写的内容、对象来说,周涛的集子具有更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生活的特色,那广阔无垠的草原,那用潮湿的松枝燃起的篝火,那房,羊群,驾驭着烈马奔驰的牧人,放鹰的情景,转场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哈萨克牧场那种粗犷雄健的气氛中去。
生活给诗增加了诱人的力量,诗又给生活涂上了浓重的色彩。无论是写放鹰,写纵马,甚至象写《鸦群》这样枯燥的题材,作者都能展开他想象的翅膀,思路开扩奔逸,笔墨酣畅饱满,展现出新的意境。
让它高飞,这思想的大鸟、想象的雄禽!
背负太空,浩渺的天宇没有止境
腹垫雄风,温暖的人间生气熏熏
翅膀总要在起落升沉中变得强劲,
雷电疾风造就一副冒险的灵魂
《放鹰》有着庄子的大鹏的气概。而鸦群,“象一伙穿着绅土风衣的掮客/放肆地喧嚷,傲慢又愚蠢”它们“在灾难的温床上孵化/在死亡的废墟上蜕生”,痛快淋漓地揭露了恶棍们的本质。“我甘愿是一匹竭力驰骋的奔马/失蹄于不可攀援的险峰”,“我愿手臂成为前进的路标/也决不在历史的长途上阻挡后人”,“岁月刻下每一笔皱纹/都是耐人寻味的人生辙印……”即使是写《对衰老的回答》吧,也充满激情,充满凝练的警句,充满积极的情愫。
……由于喜悦,信手写来,不免絮叨,却未必能将每一位青年诗人的特点说透。我只是在园圃里一路走一路欣赏着花的美丽。自然,在这个园圃里也不免有冗枝败叶,这里只能提一点粗浅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我们不断探索新的主题,新的意象,新的联想……这是重要的。但必要在一定的生活基础上,要合乎一定的逻辑!而不是为新奇而新奇,凭空臆造,毫无根据;更不能象断线的风筝,失去控制;不能支离破碎,失去联缀。与其如七宝楼台,徒然教人眼花缭乱,不如象蓬壁窑洞,朴质坚实的为美。我们有句老话:“与其奢也宁俭”,在某种意义上,未始不能作为我们的借鉴。
二、深入生活,如只着眼于生活的具体事象,满足于表面现象,或为琐事所囿,容易变得烦琐、平庸,怎样从中挖掘深意,提炼诗美,是值得我们致力的。另一种情况,如只着眼于抽象纵览,飘荡翱翔,无根无凭,水分远多于生活的油分,发展下去,也可能成为新的假、大、空的吧。
三、诗要耐人咀嚼,抒情中能得出理性的认识,警辟的语言里饱含有哲理。但这要自然,要水到渠成,而不是生拼硬凑,牛头不对马嘴。不点明而读者可以意会,可以获得启发而自加阐释。作者并不刻意追求箴诫,而能巧妙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读者自能从中得到体会,这应是诗的上乘。
(《袖珍诗丛·青年诗辑》第一辑(十册),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九月出版,2.00元)
刚从海上归来,眼前还不时闪现着大海汹涌的波涛,激溅的浪花,和多少不同风貌、不同色彩的大小岛屿的影子。喘息未停,书案上送来了湖南人民出版社新出的《袖珍诗丛·青年诗辑》,为那简明雅洁的装帧所吸引。于是我又好象航行到了另一个大海——诗歌的大海上了。虽然这仅是大海的一角,但同样可以感到汹涌的波涛,激溅的浪花,一本本小册子,如同一个个小岛,呈现着不同的风貌,不同的色彩,心神为之摇撼。
这是青年诗人的十本诗集:刘国萍的《在国际饭店大门前》、聂鑫森的《地面和地底的开拓》、高伐林的《年轻的心》、骆耕野的《不满》、骆晓戈的《乡村的风》、梅绍静的《唢呐声声》、叶延滨的《不悔》、杨牧的《夕阳和我》、章德益的《大漠和我》、周涛的《牧人集》。
这十位诗人,除了刘国萍还第一次读到他的作品外,其他九位,由于工作关系,几年来多多少少都读过他们的手稿;而有一半人,或者在“青春诗会”上,或者在诗歌评奖会上相晤过、倾谈过。但读他们结集的诗集,则大部分还是第一次。
刘国萍,并没有轰轰烈烈的生活经历,写诗的技巧也许还不免生涩,但他给我们带来了《在国际饭店大门前》这样昂扬的作品,怎能不为之欣快?他曾经是上海国际饭店的工作人员,一个服务员,工作岗位够平凡的了,他却从这里发现了诗,发现了值得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的诗。
穿着有店标的服装,一年到头站在店门前看门,每天站足十小时,不仅不自卑,相反的,“我仍然是生活的主角/一个首先被世界所认识的中国公民/我多么自豪/在祖国给我的位置上/与世界并立于同一高度……”作者联想到,在旧社会,称为“冒险家的乐园”的上海,在殖民者统治之下,站在同一位置的那看门小郎的遭遇,以及整个旧上海的情景,对比着今天,迎送国外来的宾客,“堂堂正正”地“管辖着中国的第一扇大门”的工作,感到无比庄严的责任。
革命工作,只有岗位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把个人和祖国联结在一起,把平凡的位置和神圣的使命联结在一起,不仅深化了工作的意义,也深化了诗的主题。有的长期生活在工厂和农村的业余诗作者,提出那里没有什么可写或是不知怎么提高的疑问,也许从这里多少可以得到一点启发吧。
聂鑫森的诗,正如他的集名所标示的,主要是写地面和地底的开拓,即是工厂和矿山的“开拓”。写工厂如果停留在生产过程的描绘上,是不能赢得读者的,作者写物质生产,更着重的是写精神面貌。通过物质生产,闪耀着工人阶级的崭新姿态,他们奋发的精神力量,创造新社会的宏大气魄。
写《取样》,是“舀起一勺通红的钢/——一个跳动的音符/——一个凝重的思想”。写《造型》,则说“这一代需要定型/从外观到精神/再不颓丧,再不狂热”,“然后脚踏实地/去跋涉生命的旅程。”写《角度》,则写“无数把刀,无数个角度/开垦着现代化的处女地/让每一天发出特有的光亮和喧响。”写进刀,是“刀的角度/就是我认识世界的角度/就是我走向生活的角度。”……
在机器上,在操作中,在没有生命的物质里,跳跃着工人(诗人)的心,流动着工人的血液,灌注着工人的意志、愿望、感情、力量,这也给诗灌注了可以触摸的生命。
当有的青年诗作者刻意追求晦涩朦胧,标榜表现自我,对于做革命机器上的螺丝钉表示怀疑的时候,聂鑫森的《螺丝钉》却歌唱螺丝钉“在共和国庞大的机器上/象一颗明亮的小星”,“不屑于‘自我’的膨胀/怎甘于醉眼的朦胧”“一经拧紧,便终生相守/叙说着不锈的坚贞。”和前者的态度,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这并非是偶然的巧合吧。
如果说聂鑫森写工业,善于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反映人的情绪的话,那末同样是写了工业的高伐林,则主要着力于综合概括,从中提炼主题,凝聚到一点,加以发挥,加以舒展。它可以驰骋得很远,而又倏忽收拢,如写葛洲坝的《黄》、《红》、《蓝》,或者还可以加上《灰沙、灰沙……》的灰。
作者是敏感的,以新鲜的意象见长。一些意想不到的比拟、联想,能正确地、恰如其分的表现,而不流于怪诞,无疑将使作品更加鲜灵生动。
《一位盲人说》,写一位穷乡僻壤的盲人来到北京,由于群众的帮助,他看到了天安门的红旗,颐和园的长廊,……“今天,我拥有了眼睛/一千双会唱歌的眼睛”,因为“所有的北京人都把眼睛赠给了我”。它使人感到了新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新的风气,新的精神文明。写工读学校的诗也是如此,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找到复苏的心灵。
由《不满》一诗为诗歌界注意的骆耕野,善于把个人的感情和时代的感受相呼应,通过具体的形象,抒发作者的认识和意绪,一腔激情,常用排句的手法来倾泻,有如春水泛滥,不可阻拦,回肠荡气,奋发昂扬。
《帆》,是为了深沉的爱,才去搏风击浪。《船夫颂》,“脚印,深化着民族的性格”,让祖国“从我们的肩膊上起航。”《不满》,那是“象舰队告别港湾的头一阵鸣笛”,“象雄鸡向往黎明的第一声啼唤。”《自白》:“我是一株多刺的有血有肉的玫瑰/向邪恶投以尖矛/为人民捧出心花!”
正如作者在《竹笋的梦》里讲的:“感伤的时代已经过去,怀旧在重复中渐渐变质。诗人需要从个人的经历,跨入民族的经历;从个人与环境的冲突,跨入命运与历史的冲途。”这是对自己的道路,也是诗的道路的回顾和领悟,也是对未来应负责任的誓言。
有些青年,包括有些爱好诗歌的青年,经过了“文革”的风暴,抚摩创伤,由狂热而冷却、而颓丧、而绝望,但那是没有出路,毫不足取的。只有从中汲取教训,猛然觉醒,和人民、和时代一同奋然前行的,才有宽广的前途。生活的道路是这样,诗歌的道路也是这样。
骆晓戈的诗,饱含着女性的温柔和乡野的质朴,有如一道山泉,虽然细细浅浅,却清清澈澈,涓涓汩汩,给人亲切之感。
她的诗主要写的橡胶林和农村,胶林深处的泥砖房,门口小鸡“沾水的脚写着无数个‘丫’字/我成了橡胶林的丫头了。”写轻烟,写扬火,写晨割,写夜归,都离不开胶林生活。有些细腻的场景,决不是对那种生活没有长期体会的人所能写得出的。当然,并不是熟悉的都是诗的,要是不经过提炼,堆砌所有的琐事,那反会减弱纯净的诗意了。
我喜欢《乡村的风》,作者形容乡村的风是湿漉漉的,“沾着鸡埘上散落的羽毛/沾着墙壁巴着的一块一块干粪疙瘩”,乡村的风是闹哄哄的,“沾着大母猪撅嘴拱地的呼吸/沾着缕缕炊烟飘出的泡坛子菜味……”。我喜欢《冬米糖》,那些富有泥土气息的农家生活的特征,构成了一曲悠扬的田园牧歌。“我的故乡的淡蓝色的炊烟里/此刻,正炒着香喷喷的冬米糖”的一再重复的旋律,增强了淳厚的气氛。
这里没有风云激荡,没有壮怀激烈,作者只是从田野的土路上走来,随手摘下一点小花小草,读者对此并不苛求。但是以后的路子怎样,如何坚实深化,如何开拓扩大,是值得作者考虑的。
另一位青年女诗人梅绍静,我认识她,是在一九八○年夏参加“青春诗会”的时候。她温文朴质,由于谦逊,显得不如别的参加者那么活跃。其实她七三年就出版过一本陕北民歌情调的叙事诗集《兰珍子》了,但我还是以后才读到。她在延安劳动、生活已十多年,写的诗也主要是表现陕北农村的。
这些年来,每读到她新写的诗,感到她在一步步坚实地前进。她跳开了陕北民歌的形式,但保持并发扬了黄土高原的敦实、诚朴的本质,她象家常絮语一样述说她同群众特别是同妇女的关系、对老根据地那种深厚的感情,真挚而亲切,它使我想起那不显眼的开着绿色小花的枣林的香味,那新磨的金黄金黄的小米的香味。
那唢呐,那腰鼓,那窑洞,那一再写到的小饭罐……,把我们带到了黄土高原,带到了曾是贫穷而又慷慨,以她的乳汁养育了革命的老根据地,教人多么怀念、多么神往啊!小饭罐象信天游似的代代流传,记叙了母亲全部的艰辛和苦难,它不仅是一首延续了几千年的诗篇,更使人联想到自己是这伟大民族的一员。
作者把自己的命运和高原紧紧联结在一起,暂时的离别,也不免深深的怀念。《收留我吧,高原》、《我的心儿在高原》(这使我想起彭斯的同样题目的诗)、《高高的山塬》,流露出多少骨肉之情,血脉之爱呵。“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人民爱得深沉,才有诗的感情的深沉、内涵的丰富与深沉。
同样以写陕北农村为题材的叶延滨,在“青春诗会”期间,写出了他的《干妈》,获得了一九七九——一九八○全国优秀诗歌奖,他写的是亲身的感受。在那狂暴的年代,一个“黑帮”的“狗崽子”到延安插队,人们“象躲避瘟疫一样讨厌”他时,一位正直的老大娘收留了他,给他关怀,给他温暖,给他无私的爱。
我第一次读他原稿的时候,曾为之激动,今天重读,依然感到一种燃烧的情愫,干妈虽然没有自己的名字,却具有伟大的母性的力量。她给知青的是金黄的米饭,喷香的酸菜洋芋,留给自己的,却是“一碟苦苦菜,一碗清米汤,一个窝头半把糠。”诗人写道:“我用颤抖的双手捧着碗/象婴儿捧着母亲干瘪的乳房。”为了让知青晚上可以读书,干妈风雪天跑三十里路去买盏灯。诗人写道:“天哪,年轻人,为照亮人走的路/你为什么没有胆量象丹柯/——掏出你燃烧的心?!”当大叔使唤脏了知青的毛巾,干妈把它搓净后满怀歉意地说:“娃娃别嫌弃你大叔/他这个一辈子粪土里滚的受苦人/心,还净……”于是诗人写道,“我不敢看干妈的眼睛,/怕在这镜子里照出一个并不干净的灵魂。”
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些撼人的细节,生动地加以描绘,而这一切,正是通过自我表达出来的,(而这“自我”,绝不同于有些人所崇奉的“表现自我”)。另外还有几首写陕北的诗,或者风趣而真挚,或者沉郁而感奋。我认为这样来写诗,沿着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走下去,是正确的。
今年一月,叶延滨给我的信里说:“《干妈》是我前期作品的高峰,回过头来看,八○年以前的作品,包括《干妈》在内,在艺术上还是不成熟的,手法单一,直接地摹写现实,描写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生活圈子。”他认为他八一,八二年的作品,从他的创作经历来看,是走向成熟的阶段,在生活视野和艺术表现上较大的改变了自己,努力开拓了一些新的方面。
当然,不为自己已经达到的成绩满足,不断作新的探索,这精神可嘉。但为什么如叶延滨说的,“以后的作品在社会的反响上不象《干妈》的轰动”,我想,感情的真挚深厚,是任何别的东西——无论是艺术上的成熟、手法的多样等等所代替不了的。
诗丛里有三个集子是生活在新疆的诗人写的,这三位诗人是:杨牧、章德益、周涛。他们的诗有着共同的特点,旷达,就象大自然所铸炼他们的那样;但他们又有着各自不同的风貌:杨牧多作哲理的思考,章德益有着开拓者的气概,周涛具有牧人的豪放。
我知道,杨牧近年的诗,还有着另外的结集,比起来,《夕阳和我》不能概括他诗歌的全貌。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这里感到他是怎样去理解生活,和从生活中捕捉诗情的。他的诗里有形象的哲理,“放大的影子/贴在昨天的门槛前/我很高大/我知道,夕阳的光/只能够着我的下巴。”(《夕阳和我》)“为了一个晶莹的信念/织一个网,又咬破这个网。”(《蚕和我》)
诗剧《在新世纪的朝霞里》,以奇特的构思,奇特的想象,描写在新的巨大的变动中一些角色的表现。时间是二○○○年元旦之晨,人物有春燕(新世纪的报春者)、飞天(倚云而飞的歌女)、舞乐(抚琴而舞的乐女)、窟蝠(莫高窟的蝙蝠)、经鼠(藏经洞的鼹鼠),各具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风度,刻画世态,凸露灵魂,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波诡云谲。这是一部新的神话,一支丰富的幻想曲。写的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却又充满了可能有的情,实际只是作者托物寓意、借景抒怀而已。正如杨牧自己说的:“文学是要虚构的,但,这是虚构又不是虚构。”
没有对事物作过深邃的探索,没有恢宏阔大的思想境界,没有驾驭艺术的能力,是不容易写出这样的作品,也不容易写得成功的。
章德益说过,介绍他结识诗的是瀚海,是天山,是篝火,是镢头,是青春,是理想。瀚海给了他的诗以风格与气质。大漠、天山、荒原,成了他喜欢吟咏的题材,他为我们展现出它们特有的风姿,和它们所特有的美。
《风的肖像》、《地球的译员》、《天空是会分娩的》,从这些诗题,你就可以体味到作者意象的驰骋,不是故意眩奇,而是探求不同于一般、而只属于作者自己的诗的努力。试看《我与大漠的形象》,大漠和我都设计着应该和自己相象的对方的形象,“于是,我的额头上,有了风沙的凿纹/于是,我的胸廓中,有了风暴的回响。”大漠呢,“于是,叶脉里,有了我的笑纹/于是,花粉里,有了我的幻想。”从侧面,从一个具有特征的角度,烘托出了开拓者的形象。
作者誓愿“能够做荒漠中的/第一张绿叶”,一角荒原,如“大漠万里的铁砧/托起我赤心的锻件,燃烧在砧面。”慷慨高歌,谱写着荒原的开拓的歌,播种者的歌。“一副马鞍,一副马镫,一条绳缰/组成了人世间最豪壮的生涯”,(《驭者》)“我多么向往这一/辽阔的人生,飞驰的生命,奔腾着的生涯。”胸中积储的,心里向往的,那苍凉、寥廓而又豪迈壮丽的情调,只有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方法才能表达于万一,作者正是力图寻找着这合拍的节奏。
从描写的内容、对象来说,周涛的集子具有更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生活的特色,那广阔无垠的草原,那用潮湿的松枝燃起的篝火,那
生活给诗增加了诱人的力量,诗又给生活涂上了浓重的色彩。无论是写放鹰,写纵马,甚至象写《鸦群》这样枯燥的题材,作者都能展开他想象的翅膀,思路开扩奔逸,笔墨酣畅饱满,展现出新的意境。
让它高飞,这思想的大鸟、想象的雄禽!
背负太空,浩渺的天宇没有止境
腹垫雄风,温暖的人间生气熏熏
翅膀总要在起落升沉中变得强劲,
雷电疾风造就一副冒险的灵魂
《放鹰》有着庄子的大鹏的气概。而鸦群,“象一伙穿着绅土风衣的掮客/放肆地喧嚷,傲慢又愚蠢”它们“在灾难的温床上孵化/在死亡的废墟上蜕生”,痛快淋漓地揭露了恶棍们的本质。“我甘愿是一匹竭力驰骋的奔马/失蹄于不可攀援的险峰”,“我愿手臂成为前进的路标/也决不在历史的长途上阻挡后人”,“岁月刻下每一笔皱纹/都是耐人寻味的人生辙印……”即使是写《对衰老的回答》吧,也充满激情,充满凝练的警句,充满积极的情愫。
……由于喜悦,信手写来,不免絮叨,却未必能将每一位青年诗人的特点说透。我只是在园圃里一路走一路欣赏着花的美丽。自然,在这个园圃里也不免有冗枝败叶,这里只能提一点粗浅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我们不断探索新的主题,新的意象,新的联想……这是重要的。但必要在一定的生活基础上,要合乎一定的逻辑!而不是为新奇而新奇,凭空臆造,毫无根据;更不能象断线的风筝,失去控制;不能支离破碎,失去联缀。与其如七宝楼台,徒然教人眼花缭乱,不如象蓬壁窑洞,朴质坚实的为美。我们有句老话:“与其奢也宁俭”,在某种意义上,未始不能作为我们的借鉴。
二、深入生活,如只着眼于生活的具体事象,满足于表面现象,或为琐事所囿,容易变得烦琐、平庸,怎样从中挖掘深意,提炼诗美,是值得我们致力的。另一种情况,如只着眼于抽象纵览,飘荡翱翔,无根无凭,水分远多于生活的油分,发展下去,也可能成为新的假、大、空的吧。
三、诗要耐人咀嚼,抒情中能得出理性的认识,警辟的语言里饱含有哲理。但这要自然,要水到渠成,而不是生拼硬凑,牛头不对马嘴。不点明而读者可以意会,可以获得启发而自加阐释。作者并不刻意追求箴诫,而能巧妙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读者自能从中得到体会,这应是诗的上乘。
(《袖珍诗丛·青年诗辑》第一辑(十册),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九月出版,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