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园内自然资源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有着巨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内涵,然后从保护兴趣、创设情境、有效追问和调动经验四个方面出发,探讨培养幼儿科学自主探究意识的策略。

一、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内涵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让幼儿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与分类能力。”幼儿正处于认知能力飞速发展的阶段,具有蓬勃旺盛的好奇心,对于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认知欲望。好奇心是幼儿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的动力源泉。教师通过组织科学探究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园内活动中观察到各种神奇的科学现象,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通过引导幼儿多问“为什么”,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都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因此,他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需要和同伴进行讨论与合作。在学前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有利于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形成乐于帮助他人和主动寻求他人帮助的优良品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从合作中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意识
  在科学探究活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化的场景及层层提问的设计,引导幼儿不断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亲自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在幼儿的智力活动和手动操作中,教师引导幼儿一步步揭开自然科学现象的神秘面纱,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意识。

二、培养幼儿科学自主探究意识的策略


  (一)保护幼儿兴趣
  幼儿对于周围事物的兴趣,是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源泉。一个提问就能引发小朋友们的热烈讨论。例如,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涂涂说:“我知道池塘里为什么水会变多,因为前几天一直在下雨。”“对呀对呀,而且雨还下得好大好大。”小信接着说。溪溪说:“池塘里的水流出来了,这里会变得很滑,小朋友们路过会摔跤的,我们可以用拖把把水拖干净。”鹏鹏说:“水流出来了那小鱼也会流出来吗?”听了鹏鹏的话,欢欢马上担心地说:“啊?小鱼流出来会死掉的,这可怎么办?”妍妍说:“那不如我们就放个水桶在这里吧,如果小鱼流出来了也能接住。”就这样,孩子们不停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就利用孩子们对池塘的兴趣,开展了“拯救池塘”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
  回到班级,我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拯救池塘创想会”,引导幼儿探讨“怎样可以把水变少”这一问题。孩子们苦思冥想,讨论出了很多办法。严严说:“太阳公公出来了,就能把池塘里的水都晒干了。”“那太阳公公不出来怎么办?”贝贝问。小沫说:“大家家里有好多碗和盆,我们每人拿一个碗或盆把水弄出来就行了。”小信说:“我有一个更快的办法,用吸尘器把水抽干。”“不行不行,吸尘器不能碰水,会触电的”熙熙连忙说。鹏鹏说:“要不让挖掘机来幼儿园吧,用挖掘机前面的斗挖水,那个斗可大可大了。”“那池塘里的小鱼、荷花怎么办?”桐桐否决了鹏鹏的想法。
  随着孩子们的讨论,出现了一个问题——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拯救池塘呢?围绕这个问题,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猜测展开了讨论。幼儿分析了不同工具的效果并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工具才是最合适的呢?教师没有直接给予幼儿答案,而是继续观察孩子们接下来的讨论与发现。有的小朋友的观点经过大家的讨论直接被否决了,剩下的就需要通过幼儿的亲身实践,自己寻找答案。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充满了丰富的创想力,展现了强烈的探究欲,在观察、讨论、互动中获得了相关经验。
  (三)有效提問
  幼儿自发组织了运水小队,运了几次水之后小朋友们的速度开始慢了下来。只见严严用锅舀满了水,抬起来的时候发现抬不动,于是又往池塘里倒回了一点水,最后严严的锅里只留了一点点水。他一边运还一边说:“好重呀,我搬不动了。”一旁的妍妍听到了说:“我也好累啊,怎么办?”几次搬运之后孩子们都有点累了,特别是使用的工具比较大的幼儿,水一多就抬不动了。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孩子们一时好像没有了主意。此时,我开始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省时省力的办法。
  问题1:太重了搬不动怎么办?
  《指南》提出:“支持幼儿接触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观察到幼儿的探究遇到了问题时,教师应适时介入,引导和帮助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继续思考,寻找更省力的工具。最终,通过讨论,孩子们想到了水管。因为幼儿每天都能看到阿姨在卫生间里用水管冲地板,所以他们知道了水管原来是可以运水的。
  问题2:水管怎么用?
  拿到水管后鹏鹏先进行了尝试,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将水管一头放入池塘中,可是水并没有从管子里流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此时,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水管应如何使用呢?”孩子们又聚在一起讨论,探究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
  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喜欢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幼儿园内的教师、保育员、保安等都是幼儿身边鲜活的模仿对象,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会对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起到启蒙作用。
  《指南》指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当孩子们在一次次尝试后还是没有找到正确方法时,他们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寻求了保洁阿姨的帮助。保洁阿姨亲身示范了自己使用水管的方法,贝贝也学着阿姨的样子往水管里装水,然后再将一头拿出。可是贝贝按照阿姨的办法尝试之后还是没有成功,这可难倒了大家,没出水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让水从水管里流出来呢?
  《指南》指出:“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正当孩子们一筹莫展时,路过的保安叔叔给了孩子们希望,大家立即向保安叔叔寻求帮助。保安叔叔拿着水管来到了洗手池,孩子们觉得非常诧异。接着,保安叔叔一边装水一边告诉孩子们其中的原理:把水管放在池塘里装水,水管装不满,但是在水龙头上装水能一下子就装满,是因为水龙头的水压促使水管中的空气都排出去了。果然保安叔叔的办法成功了,孩子们都兴奋地叫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自己动手尝试。因此,教师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模仿身边的人或物,有利于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回到教室,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虹吸实验。”孩子们问:“什么是虹吸实验呀?”“其实你们都见过了,只是不知道它的名字。虹吸实验就是利用液体和空气的压力差,通过一个导管实现倒流的过程。”我解释道。小朋友们听了后开心地说:“太好玩了,那我们开始实验吧。”我一边做实验一边说:“小朋友们,你们看瓶子里的水流入了小碗里,同时量杯里的水流入了杯子里。”“太神奇了!老师你看,颜色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红色和黄色,现在变成了橙色。”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慢慢地水停止了流动,孩子们疑惑地问:“老师,为什么水停止流动了?”我耐心解释说:“这是因为液体和空气的压力差达到了平衡,所以就停止流动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耶,虹吸实验成功啦!我以后还要做其他的实验,做更多的实验。”
  教师要成为教学中的有心人,注意搜集、挖掘园内的自然资源,有机渗透各领域内容,让幼儿从身边寻找科学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和探究。教师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在整个科学活动中要有机地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不断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让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自主探究意识,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
其他文献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最常见、最有特色的游戏活动之一,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模仿成人的行为。角色游戏不仅可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发展幼儿的语言、动作、社会交往能力,还是很好的教育手段。小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较少,表达能力、动作水平仍有待发展,游戏时常会出现内容单一、半途而废等情况,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地提高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一、小班角
种植是幼儿最喜爱的劳动之一,幼儿在亲历种植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观察、探索、表达能力,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可见,“全收获”的“全”是指多层次、多方面、多主体,说明种植不只是让幼儿有收获,更多的是重过程。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相遇”,为的是看见幼儿的行为,听见幼儿心底的声音,尊重幼儿的需要。如何更好地“看见”幼儿,就是以观察记录作为重要窗口,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幼儿的想法,懂得幼儿的需要。从而把握幼儿整体发展
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好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完美结合实现了幼儿园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学校和教师不重视音乐课教学,在课堂活动中只是把重要知识点一带而过,导致幼儿很难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固守传统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之一,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儿歌的语言活泼,内容丰富,韵律十足,不仅能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还能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中班的儿歌,结构较为复杂,篇幅较长,教材中儿歌呈现出来的画面是整幅的、挂图式的,这样的大幅图片并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
随着幼儿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幼儿教育模式发生了质变,帮助幼儿适应教学活动已经不再是教学工作的最终要求。强调幼儿独立探究意识、学习意识的培养,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成了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探究是基于客观现象分析理论知识的过程,幼儿能借助探究满足自身的求知欲,从而完成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基于情境教学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方式。一、构建知识情境,培养探究欲望  在幼
心理发展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部分。幼儿是在与他人能动性互动和自我不断反思中探寻“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而体验式的绘本戏剧教学给幼儿提供了更好的心理发展平台。笔者利用绘本中的心理教育元素,借助戏剧教育即兴式、反省式,问题化、实操化的游戏,通过阅读、感受、模拟、共情,增强幼儿的自我认同感。  4~6岁是幼儿自我评价、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经常会遇到游戏时“不敢说”、绘画时“我不会”
造成新生儿肺炎的原因有很多,新生儿肺炎可分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又可以分为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乳汁吸入性肺炎。羊水吸入性肺炎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分娩时吸入一定量的羊水导致肺部有炎症反应,吸入少量羊水一般无感染,所以羊水吸入性肺炎的症状与吸入羊水的量成正比。胎粪吸入性肺炎是指当胎儿出现呼吸窘迫时吸入带有粪便的羊水,粪水进入肺部导致肺部感染的炎症反应,这类肺炎是
在每个班级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后进生,这些后进生或是学习跟不上大家的步伐,或是行为习惯不好。因为和别人不一样,这些孩子在班里往往被同学看不起,慢慢地就缺乏自信,破罐子破摔,最后行为习惯也出现偏差。本文来自一个案例,笔者对班里一名特殊的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跟踪观察。  【案例描述】一、初识  “老师,你好!”  初次见晨晨是在新学期的开始。  第一天上学,我按照身高顺序给孩子们排好座位,他坐在第二排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主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机会。本文从关注儿童行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观察儿童行为的意义,同时介绍了几种观察的方法并提供了一些评价儿童行为的方向,以供参考。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观察儿童行为的重要意义  首先,观察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是加深对幼儿了解的有效手段。区域活动中儿童的行为是释放天性、无拘无束的,他们在玩耍过程中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一定程度上
如今,“快”成了一种生活节奏,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渗透着“快”的旋律。有时,语文教师急于达成心中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最终欲速则不达。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慢下来,所谓的“慢”,就是要品读、涵泳、回味,要注重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