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从各个方面加强中学图书馆的建设,促进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协调发展,对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以人为本;信息化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学校精神的外在体现,更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内核,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一所学校营造一种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那势必会对在校的莘莘学子产生熏陶作用。在和谐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社会,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高尚的精神追求,良好的校风校训,勤勉的乐教精神,浓厚的学习气氛和丰富的文化活动等是和谐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与这些密不可分的,则是图书馆文化的建设。
在高校,图书馆建筑往往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支撑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开展,在整个校园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图书馆的这些作用在中学图书馆建设中却很少得到体现。图书馆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门。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对学校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管理层与图书馆服务人员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学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使图书馆成为构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重要载体。
一、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文化
要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两者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及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这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建设中学图书馆文化,应当对上述理论进行思考,以理论指导实践。毋庸置疑,中学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教师和学生两大读者群体,图书馆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向全体师生提供一流的服务,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图书馆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向全校师生提供服务,满足广大师生对各种知识的需求。
二、精心选购不同需求的文化书刊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仅仅靠教师课堂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则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力量的第二课堂,精心选购适合中学生阅读需求的书刊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一环。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的阅览区一般分为期刊阅览室和藏书阅览室,在这两个阅览室中有教师阅览区和学生阅览区的划分。期刊的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具有时效性,信息更新快,可读性强,订阅成本相对较低。针对中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课业紧张的特点,在中学图书馆可支配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中学图书馆的建设应以期刊阅览室为中心,订阅满足师生阅读需求的期刊,丰富期刊阅览室的刊物种类。在教师阅览区,主要应提供各学科的教学参考期刊、有代表性的教学理论类刊物及权威性较强的文学类刊物,另外辅以心理健康、生活情感方面的休闲类刊物,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阅读需求。对于学生阅览区,则应提供以丰富学生课外知识为主的刊物。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新课改的各项工作已进入到了全面实施阶段。因此,学生阅览室的刊物应内容健康,观点积极向上,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其思想深度和知识性应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此外,部分刊物最好能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相联系,这也是符合新课改核心要求的。而在藏书阅览室,则应对原有的书籍进行登记并科学分类,便于师生检索;同时根据原有藏书量及资金的具体情况,补充一些适合师生阅读的经典书籍。
三、力求实现图书资源效应最大化
要实现图书资源效应的最大化,除了以丰富的藏书吸引师生外,图书馆管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与各学科教研组密切联系,变被动为主动,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提升图书馆的育人功能。根据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图书馆可以在教务处或教研组的统一安排下设立定期的阅读课,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安排每期阅读课的主题,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简短的读书报告。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使学生对枯燥的课本知识产生新的兴趣、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理解性的思考,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不耽误教学进度,可谓百利而无一害。逢节日或国际、国内纪念日,图书馆可以配合学校政教、团组织、学生会举行图片展、读书专题活动。如在抗日战争纪念日举办抗战专题图片展,在国际环境保护日举办环境科技读书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图书馆还可以征求任课教师的建议,围绕教学内容中的相关主题开展研究报告会、读书辩论会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将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家长和社会展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家长的观念,为学生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要使图书馆融入全校师生的日常校园生活,积极有效的宣传手段也不可少。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在学校黑板报或其他醒目位置开辟图书馆信息专栏,随时发布期刊更新信息和活动信息。同时,定期向师生征集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将调整结果在信息专栏予以公布。通过各种措施,让师生对图书馆的关注常态化,使在图书馆阅读、检索信息成为学生学习、教师备课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总体来说,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资源优势的关键在于图书馆活动与各科学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保持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活跃地位,并以图书馆为依托,促进教学互动,养成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带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切实加强中学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目前,计算机技术、数字存储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在社会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及管理,也离不开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图书馆办公室自动化、图书自动化管理、数字图书馆建设。结合中学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应着重于前两者,即办公室自动化和图书自动化管理。办公室自动化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上,当前大部分中学都具备了为办公室配备计算机和网络的条件,这方面基本上阻力较小,容易实现。而实现图书自动化管理,最重要的则是建立图书电子信息数据库系统。在数据库系统的选择上,首先应根据图书馆自身管理的情况,考虑录入和检索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如界面是否科学、友好、易上手;其次则要考量数据库本身及相关软件的费用、供应商售前售后的服务质量等。数据库系统建立后,馆藏书籍、期刊信息的编目、录入工作则应由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不可由供货商代劳,以便于读者检索和馆员平时的管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中学图书馆建立自己的数字图书馆目前还较难实现,但可以考虑建立与外部数字图书馆的链接,搭建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合作平台。
五、大力提升中学图书馆队伍的素质
信息时代使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图书馆员工作的基础,中学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容易使工作人员产生倦怠的心理,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图书馆是精神文明的窗口,中学图书馆对于教学任务、课业繁重的师生来说,更是能让知识之风吹进校园的门户。因此,图书馆管理层应大力提倡馆员脚踏实地,立足本职的奉献精神,真正做到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图书馆员自身则应树立自觉遵守职业纪律的意识,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已经超越了过去借与还的模式,向专项的信息服务方向发展。因此,要求图书馆员掌握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运用。随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也是馆员提高业务素质的必要条件,如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指导读者检索文献等。除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之外,馆员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服务素质,能对读者的技术咨询、网络咨询和文献检索咨询等各种咨询进行耐心解答。
要提高馆员的上述素质,除了馆员自身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外,学校及图书馆管理层也应该给馆员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除了参加省、地、市组织的专题培训外,以老带新的内部培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可以定期召开新老馆员间的座谈会,由老馆员向新馆员传授经验,强化新馆员的基本功。而新老馆员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取长补短,同时激发老馆员主动吸收新知识的兴趣。图书馆员各项素质的提高将使中学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不仅有利于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更有益于促进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健康协调地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行,中学图书馆在中学教育阶段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学图书馆的建设刻不容缓。必须加强和完善中学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使其与校园文化和谐发展,为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阶段的开展铺平道路,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艳红.发挥中学图书馆在教学中的作用的思考[J].今日科苑,
2009(19).
[2]林平忠.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1(1).
(兰溪市第三中学)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以人为本;信息化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学校精神的外在体现,更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内核,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一所学校营造一种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那势必会对在校的莘莘学子产生熏陶作用。在和谐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社会,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高尚的精神追求,良好的校风校训,勤勉的乐教精神,浓厚的学习气氛和丰富的文化活动等是和谐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与这些密不可分的,则是图书馆文化的建设。
在高校,图书馆建筑往往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支撑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开展,在整个校园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图书馆的这些作用在中学图书馆建设中却很少得到体现。图书馆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门。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对学校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管理层与图书馆服务人员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学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使图书馆成为构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重要载体。
一、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文化
要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两者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及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这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建设中学图书馆文化,应当对上述理论进行思考,以理论指导实践。毋庸置疑,中学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教师和学生两大读者群体,图书馆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向全体师生提供一流的服务,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图书馆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向全校师生提供服务,满足广大师生对各种知识的需求。
二、精心选购不同需求的文化书刊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仅仅靠教师课堂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则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力量的第二课堂,精心选购适合中学生阅读需求的书刊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一环。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的阅览区一般分为期刊阅览室和藏书阅览室,在这两个阅览室中有教师阅览区和学生阅览区的划分。期刊的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具有时效性,信息更新快,可读性强,订阅成本相对较低。针对中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课业紧张的特点,在中学图书馆可支配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中学图书馆的建设应以期刊阅览室为中心,订阅满足师生阅读需求的期刊,丰富期刊阅览室的刊物种类。在教师阅览区,主要应提供各学科的教学参考期刊、有代表性的教学理论类刊物及权威性较强的文学类刊物,另外辅以心理健康、生活情感方面的休闲类刊物,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阅读需求。对于学生阅览区,则应提供以丰富学生课外知识为主的刊物。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新课改的各项工作已进入到了全面实施阶段。因此,学生阅览室的刊物应内容健康,观点积极向上,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其思想深度和知识性应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此外,部分刊物最好能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相联系,这也是符合新课改核心要求的。而在藏书阅览室,则应对原有的书籍进行登记并科学分类,便于师生检索;同时根据原有藏书量及资金的具体情况,补充一些适合师生阅读的经典书籍。
三、力求实现图书资源效应最大化
要实现图书资源效应的最大化,除了以丰富的藏书吸引师生外,图书馆管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与各学科教研组密切联系,变被动为主动,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提升图书馆的育人功能。根据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图书馆可以在教务处或教研组的统一安排下设立定期的阅读课,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安排每期阅读课的主题,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简短的读书报告。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使学生对枯燥的课本知识产生新的兴趣、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理解性的思考,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不耽误教学进度,可谓百利而无一害。逢节日或国际、国内纪念日,图书馆可以配合学校政教、团组织、学生会举行图片展、读书专题活动。如在抗日战争纪念日举办抗战专题图片展,在国际环境保护日举办环境科技读书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图书馆还可以征求任课教师的建议,围绕教学内容中的相关主题开展研究报告会、读书辩论会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将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家长和社会展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家长的观念,为学生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要使图书馆融入全校师生的日常校园生活,积极有效的宣传手段也不可少。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在学校黑板报或其他醒目位置开辟图书馆信息专栏,随时发布期刊更新信息和活动信息。同时,定期向师生征集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将调整结果在信息专栏予以公布。通过各种措施,让师生对图书馆的关注常态化,使在图书馆阅读、检索信息成为学生学习、教师备课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总体来说,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资源优势的关键在于图书馆活动与各科学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保持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活跃地位,并以图书馆为依托,促进教学互动,养成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带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切实加强中学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目前,计算机技术、数字存储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在社会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及管理,也离不开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图书馆办公室自动化、图书自动化管理、数字图书馆建设。结合中学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应着重于前两者,即办公室自动化和图书自动化管理。办公室自动化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上,当前大部分中学都具备了为办公室配备计算机和网络的条件,这方面基本上阻力较小,容易实现。而实现图书自动化管理,最重要的则是建立图书电子信息数据库系统。在数据库系统的选择上,首先应根据图书馆自身管理的情况,考虑录入和检索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如界面是否科学、友好、易上手;其次则要考量数据库本身及相关软件的费用、供应商售前售后的服务质量等。数据库系统建立后,馆藏书籍、期刊信息的编目、录入工作则应由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不可由供货商代劳,以便于读者检索和馆员平时的管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中学图书馆建立自己的数字图书馆目前还较难实现,但可以考虑建立与外部数字图书馆的链接,搭建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合作平台。
五、大力提升中学图书馆队伍的素质
信息时代使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图书馆员工作的基础,中学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容易使工作人员产生倦怠的心理,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图书馆是精神文明的窗口,中学图书馆对于教学任务、课业繁重的师生来说,更是能让知识之风吹进校园的门户。因此,图书馆管理层应大力提倡馆员脚踏实地,立足本职的奉献精神,真正做到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图书馆员自身则应树立自觉遵守职业纪律的意识,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已经超越了过去借与还的模式,向专项的信息服务方向发展。因此,要求图书馆员掌握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运用。随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也是馆员提高业务素质的必要条件,如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指导读者检索文献等。除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之外,馆员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服务素质,能对读者的技术咨询、网络咨询和文献检索咨询等各种咨询进行耐心解答。
要提高馆员的上述素质,除了馆员自身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外,学校及图书馆管理层也应该给馆员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除了参加省、地、市组织的专题培训外,以老带新的内部培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可以定期召开新老馆员间的座谈会,由老馆员向新馆员传授经验,强化新馆员的基本功。而新老馆员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取长补短,同时激发老馆员主动吸收新知识的兴趣。图书馆员各项素质的提高将使中学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不仅有利于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更有益于促进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健康协调地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行,中学图书馆在中学教育阶段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学图书馆的建设刻不容缓。必须加强和完善中学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使其与校园文化和谐发展,为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阶段的开展铺平道路,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艳红.发挥中学图书馆在教学中的作用的思考[J].今日科苑,
2009(19).
[2]林平忠.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1(1).
(兰溪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