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数控专业为装备制造业培养了大批一线数控技能型人才。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对教学改革的要求,中职数控专业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探索和实践了教学做合一、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并重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工作任务;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11-0045-02
中职数控专业承担着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输送操作一线的数控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通过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在关注学生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安全意识、规范严谨等职业素质。近年来,中职数控专业普遍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课程改革深入程度不高,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课程结构以强调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内在联系为主,未能将职业岗位分析与课程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课程内容没有较好地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没有将职业道德的培养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这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满足装备制造业企业对技能型数控人才的需求。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对就业市场需求和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进行分析,按照工作任务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划分教学单元,将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组合。它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适应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本文介绍我院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过程。
通过职业分析,确定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目前,中职数控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数控加工设备操作工,包括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这类岗位从业人员的数量目前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是企业人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岗位。
通过走访多家装备制造业企业,我们实地考察了数控机床操作工(包括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铣工、数控车工等)的工作职责,明确了数控机床操作工的工作任务、工作条件,如表1所示。
通过对《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职业标准的进一步分析,确定了中职数控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有:识图与制图、工装夹具的选用与应用、金属切削刀具的选用及应用、零件加工工艺文件的識读、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零件质量检测和控制、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等。
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之后,接下来对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对象、工具、要求、组织等进行分析,为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打下基础。图1是对典型工作任务——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分析。
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基础,
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系统地设计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会完成数控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识图与制图、工装夹具的选用与应用、金属切削刀具的选用及应用、零件加工工艺文件的识读、使用数控机床的零件加工、零件质量检测和控制、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等。方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法律意识、人文素质、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社会能力包括团队协作、交际与沟通、信息技术应用、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
针对各职业能力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详细分析,将课程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和由简单到综合的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排序,形成以任务引领型模块式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职业延展课程构成。在专业学习领域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将来岗位工作的内容。每一门专业学习领域又可以分为若干模块,如“使用数控机床的零件加工”部分,可以包括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使用数控铣床的零件加工、使用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使用电火花线切割的零件加工等模块,不同的中职学校可以根据服务面向的不同、对应职业岗位的不同,自选模块的数量,通常选择2~3个模块。当出现新技术时,也可以及时增加反映新技术的模块,这种课程结构可以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要求灵活组合教学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单元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构建理论知识体系并发展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校企合作,采取工学结合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应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如课程《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设计了5个典型回转体零件,如图2所示。它们的形状由简单到复杂,加工型面由少到多,尺寸精度由低到高,课程围绕5个回转体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展开。教师向学生传授数控编程的知识及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能,学生通过动手加工5个零件,逐渐具备独立操作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实施基于工作任务的中职数控专业模块式课程时,目前还存在师资队伍能力有待提升、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管理不匹配等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教师既是课程的开发者,又是实施者,因此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将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而现在,教师关注的重点应是如何让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完成某一项任务,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怎么去做”。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交流、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要求教师既有坚实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目前教师较缺乏的是实践经验。因此,学校要鼓励并采取措施让教师带项目到企业进行顶岗培训。这样,一方面能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收集来自现场一线的真实项目或案例,经过改造后,重新用于教学之中。
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开发由于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大都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上课地点大都在实验实训场所,因此,要求实验实训场所规模、数量要能够满足教学需求,设备的数量、类型、技术水平要基本做到与企业在用设备同步。可以通过共建的方式,让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实训室的建设。教学可采用车间教学模式,让学生分组,并采取岗位轮换等方式,使教学资源被合理利用。教师边实施、边总结、边完善,可进一步完善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管理改革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合理处理公共基础学习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的排课要求。一般情况下,前者的周课时大都在2~6左右,而后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室进行,部分教学内容必须在实训室进行,而实训室的资源有限,所以在排课时,应优先安排专业学习领域,再安排公共基础学习领域。
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除了加强督导之外,还必须建立相关制度,如顶岗实习制度、课程标准审核制度、考核标准的审核制度等,以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
[2]夏连学,张慧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内涵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6).
[3]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3).
作者简介:
周虹(1970—),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及数控技术应用。
(本栏责任编辑:谢良才)
关键词:工作任务;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11-0045-02
中职数控专业承担着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输送操作一线的数控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通过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在关注学生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安全意识、规范严谨等职业素质。近年来,中职数控专业普遍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课程改革深入程度不高,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课程结构以强调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内在联系为主,未能将职业岗位分析与课程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课程内容没有较好地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没有将职业道德的培养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这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满足装备制造业企业对技能型数控人才的需求。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对就业市场需求和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进行分析,按照工作任务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划分教学单元,将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组合。它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适应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本文介绍我院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过程。
通过职业分析,确定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目前,中职数控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数控加工设备操作工,包括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这类岗位从业人员的数量目前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是企业人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岗位。
通过走访多家装备制造业企业,我们实地考察了数控机床操作工(包括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铣工、数控车工等)的工作职责,明确了数控机床操作工的工作任务、工作条件,如表1所示。
通过对《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职业标准的进一步分析,确定了中职数控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有:识图与制图、工装夹具的选用与应用、金属切削刀具的选用及应用、零件加工工艺文件的識读、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零件质量检测和控制、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等。
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之后,接下来对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对象、工具、要求、组织等进行分析,为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打下基础。图1是对典型工作任务——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分析。
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基础,
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系统地设计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会完成数控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识图与制图、工装夹具的选用与应用、金属切削刀具的选用及应用、零件加工工艺文件的识读、使用数控机床的零件加工、零件质量检测和控制、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等。方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法律意识、人文素质、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社会能力包括团队协作、交际与沟通、信息技术应用、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
针对各职业能力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详细分析,将课程按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和由简单到综合的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排序,形成以任务引领型模块式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职业延展课程构成。在专业学习领域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将来岗位工作的内容。每一门专业学习领域又可以分为若干模块,如“使用数控机床的零件加工”部分,可以包括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使用数控铣床的零件加工、使用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使用电火花线切割的零件加工等模块,不同的中职学校可以根据服务面向的不同、对应职业岗位的不同,自选模块的数量,通常选择2~3个模块。当出现新技术时,也可以及时增加反映新技术的模块,这种课程结构可以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要求灵活组合教学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单元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构建理论知识体系并发展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校企合作,采取工学结合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应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如课程《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设计了5个典型回转体零件,如图2所示。它们的形状由简单到复杂,加工型面由少到多,尺寸精度由低到高,课程围绕5个回转体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展开。教师向学生传授数控编程的知识及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能,学生通过动手加工5个零件,逐渐具备独立操作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实施基于工作任务的中职数控专业模块式课程时,目前还存在师资队伍能力有待提升、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管理不匹配等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教师既是课程的开发者,又是实施者,因此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将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而现在,教师关注的重点应是如何让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完成某一项任务,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怎么去做”。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交流、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要求教师既有坚实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目前教师较缺乏的是实践经验。因此,学校要鼓励并采取措施让教师带项目到企业进行顶岗培训。这样,一方面能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收集来自现场一线的真实项目或案例,经过改造后,重新用于教学之中。
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开发由于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大都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上课地点大都在实验实训场所,因此,要求实验实训场所规模、数量要能够满足教学需求,设备的数量、类型、技术水平要基本做到与企业在用设备同步。可以通过共建的方式,让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实训室的建设。教学可采用车间教学模式,让学生分组,并采取岗位轮换等方式,使教学资源被合理利用。教师边实施、边总结、边完善,可进一步完善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管理改革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合理处理公共基础学习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的排课要求。一般情况下,前者的周课时大都在2~6左右,而后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室进行,部分教学内容必须在实训室进行,而实训室的资源有限,所以在排课时,应优先安排专业学习领域,再安排公共基础学习领域。
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除了加强督导之外,还必须建立相关制度,如顶岗实习制度、课程标准审核制度、考核标准的审核制度等,以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
[2]夏连学,张慧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内涵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6).
[3]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3).
作者简介:
周虹(1970—),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及数控技术应用。
(本栏责任编辑:谢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