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人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的职业性、针对性、应用性特点。成教学生的应用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通过项目小组的团队合作从设计、开发项目到获得全国性的奖项,就是一种在实践中培养应用能力的尝试。在此首先论述高校成人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对策,然后通过一个项目小组完成计算机课件获得“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二等奖的典型实例具体介绍成教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以促进成人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成人教育;综合应用能力;竞赛;评比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三大战略目标,而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许多国家早已提出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已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有专门的机构实施计划,取得了成效。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还不太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提高。在目前经济建设高度发展时期,持续性地发挥人才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继续教育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发挥人才为社会做贡献的催化剂和助力器。
高等院校应该是继续教育的主力军。在学历教育方面,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高校对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研究和全日制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支持的力度较大,而对于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成人继续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本、专科学历教育,相关的研究则比较少。实际上要真正普及计算机在我国的应用,这些结合本职工作去学习,同时又能拿到大学文凭的在职人员对于各类用人单位的计算机应用和人才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这类学生的培养方式是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二、高校成教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开展针对成人的学历继续教育,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占据了理工类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关键是没有较为完整的培养模式,主要问题有:
第一,基本照搬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模式,忽视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律,使得有职业的成教学生无法充分获得实际需要的知识,制约了高等继续教育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这必然会造成高校成人教育效益和质量的降低以及社会信誉的下降。
第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不注重创新和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普遍是模仿普通高等教育。来参加继续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是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与困惑来学习的,他们学习的侧重点不应该是以理论为主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完整理论体系的学习,因此如何培养成教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如何让他们具有创新意识是高校继续教育面临和必须得到重视的迫切问题。
第三,教学过程通常是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而各门课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几乎没有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举措。
第四,师资力量投入不足。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重文章轻教学的现象,而对成人教育更不重视,仅仅将成教作为创收的渠道,常将刚留校没有教学经验、甚至没有教师资格的研究生推上讲台敷衍了事。另外,普通高校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是针对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对于新时期的成人教育并无多少经验,这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注重培养成教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目前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和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素质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成教学生大多正在工作,对于能否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为所服务的单位做出贡献等问题更加直接与迫切。
能力是人们能否完成活动所需的主观条件,同时还影响完成活动的效率,要使学生用所学知识对用人单位、社会做出贡献,必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与适应能力,所以应该把成教学生以应用为主的综合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 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协调培养
全面修订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力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的职业性、针对性、应用性的特点,在专业特色发挥、课程体系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等方面做文章,调整处理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动手做综合训练的小项目之间的比重与关系,减少理论知识的比重,加大实际动手能力的比重。
(二)坚持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达到有针对性地在其工作单位里应用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能力为用人单位做贡献的目的,要逐步对各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进行改革,要有选择性地培育。比如计算机专业可以先建设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数据库、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校、省级精品课程,以点带面,每两年陆续建设若干门精品课程,最终达到将大部分关键课程按适合于成教应用的模式建成精品课程,以达到全面提升各门课程质量的目标,同时将专业提升为省、国家级的特色专业。
(三)注重应用的成教培养理念
培养成教学生不能象对待研究型大学全日制学生那样要求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应该要求成教学生掌握所学课程中最基本的原理和规则,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与其工作相关的课程要多花时间和精力重点学习,鼓励他们将实实在在地为其工作单位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作为在校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完成。在实际运作时高校采取主动与学生单位合作或引入一些开发项目,或让学生按照一些竞赛的要求做项目开发,目的是让学生结合项目动手进行实训,并规定可以将它作为毕业设计课题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阶段。
(四)教师的角色
如何培养成教学生,这对高校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应该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综合应用能力,努力适应新形势下成教学生的培养模式,并注重互相之间的沟通,取长补短。 要力争每门课程都建立教学小组,若干关系紧密的教学小组可组成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涉及的各门课程之间如何衔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故同一团队的成员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统一规划,合理划分各门课的边界,明确自己的任务。教学团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以老带新。
对于学生的应用项目组,安排教师给予指导,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让师生共同成立项目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对成教学生与全日制学生提供相同的教学资源,并鼓励师生互选,让成教学生进入教师的应用项目开发小组。
四、培养参赛获奖作品
要把前述一系列培养目标、模式和措施落实到项目作品的完成过程中,才能成功地完成提升成教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在此通过教师与成教学生合作完成的获得“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二等奖的计算机教学课件的典型实例介绍一个培养的范例。
(一) 营造培育作品的土壤
实现教学培养目标要涉及管理、教学过程、团队合作等方面。
一是在报到的第一天起就要鼓励、帮助成教学生建立信心,确定预期的目标,班主任、任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给予建议与鼓励,让学生处理好进校的第一个难题:工作和学习时间上的冲突,力争让所有学生真正步入校门。
二是正视好、中、差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建立同学们互相帮助的氛围,完善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服务、竞争意识。
三是形成培养环境,要求学生利用学校学到的东西和在工作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动手实践、创新。根据不同工作单位的性质、需求与特长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荐给相关老师或组成不同类型的项目实践小组,对于小组取得的成果鼓励相互交流及参加各类展示、评比、竞赛。
(二)一项获奖作品的制作
为了推动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的开发、使用和交流,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评测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定期开展“高校计算机课件评比”竞赛。围绕这项比赛,我们鼓励一些相关的项目小组按其要求进行制作,然后先在校内评比,名列前茅者经进一步完善后推荐到全国进行评比。
在各项目小组有目标的开发过程中,强调团队精神、分工合作很重要,实际上良好的团队精神比项目任务更为重要。加强成教学生团队观念的培养,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保证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的教育环节。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体会个人融入集体,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是立足于当今社会的一个法宝,同样也有利于培养成教学生的社交能力、信息交互能力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组织各项目小组详细分析评比方案、评比标准涉及的各个环节、上一届获奖课件的经验,再根据组员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原则上要求成员中有教师正式参加,还可以邀请其他人员参加,但拒绝专业制作公司参与。
很多小组成员兴趣十足,克服困难,开发中用到Authorware、Dreamweaver、Flash、PowerPoint、FrontPage等多种开发工具,结合应用数据库,对于不太熟悉的开发工具和应用程序,学生会主动查询资料、请教老师,在短时间内学会并应用到实际开发中去。一时间各小组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件,进行校内评比,采用包括群众打分、竞赛对手打分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评比的方法,评选出一批相对水平较高的项目课件。其中有若干个课件进了入围名单或优胜奖名单,评比规定只有获得优胜奖才能去北京参加最终决赛,我们选了一个为精品课件去参加决赛。
(三)北京决赛
决赛采用大会现场评测的方式进行,要求作者在大会上演示课件和播放课件指引表,并阐述自己课件的得奖理由,然后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专家委员会评分团”当场打分;另由参赛选手中的中级以上职称者担当“打分代表”当场为所有参赛作者(包括竞争对手)打分;再加上资料分,共三部分形成最后得分。由竞争对手参与打分本身就有新意,同时也是挑战。
我们决定参赛小组由团队师生多人担任不同角色在参赛现场进行参赛演示。为了取得最佳效果,事先进行多次模拟演练,在大家都能熟练操作以后,在进入决赛现场进行比赛,大家齐心协力,仔细设计演示了各个环节并多次模拟演练。在没有专业制作公司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成功地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实际上决赛演示本身又是一种类型的团队合作,同时也是展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舞台。
(四)获奖以后
我们借着获奖的机会进一步号召和鼓励成教学生动手实践,出成果。参赛者取得成绩对学生本人是一种肯定,同时对其他同学是榜样,可以达到带动更多同学学以致用,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为工作单位和社会做贡献的效果。
五、结语
成人教育有别于全日制教育,要以应用为主,如何实现应用就要涉及能力的培养,而能力是可以通过专门训练得以提高的。通过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设置开发项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集体活动树立集体意识,继而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而将各种能力综合起来加以应用是我们培养成教学生的一个目标。通过项目小组的团队合作从设计、开发项目到获得全国性的奖项,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这只是从一个方面进行的尝试,对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问题,可以从多视角、多方面进行探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朱怀宏.浅议继续教育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管理体系[J].继续教育,2010,(8-9).
[2]王力纲.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3]郇正军,强伟,程元玲.论网络高等教育学员的创新意识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4]宋菊芳.大学生团队观念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意义及实施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5]李春林.“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初探[J].计算机教育, 2012,(2).
[6]朱怀宏,曹迎春,王雪梅.高校计算机专业成教学生的质量保障实践[J].继续教育,2011,(10).
[7]何淼,钱佳红,徐绕山.高职软件人才在校企合作中三种属性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继续教育,2011,(1).
[8]任岫林,刘宏欣.成人教育实践多元化探讨[J].继续教育,2011,(11).
【责任编辑:李养正】
关键词:成人教育;综合应用能力;竞赛;评比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三大战略目标,而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许多国家早已提出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已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有专门的机构实施计划,取得了成效。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还不太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提高。在目前经济建设高度发展时期,持续性地发挥人才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继续教育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发挥人才为社会做贡献的催化剂和助力器。
高等院校应该是继续教育的主力军。在学历教育方面,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高校对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研究和全日制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支持的力度较大,而对于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成人继续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本、专科学历教育,相关的研究则比较少。实际上要真正普及计算机在我国的应用,这些结合本职工作去学习,同时又能拿到大学文凭的在职人员对于各类用人单位的计算机应用和人才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这类学生的培养方式是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二、高校成教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开展针对成人的学历继续教育,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占据了理工类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关键是没有较为完整的培养模式,主要问题有:
第一,基本照搬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模式,忽视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律,使得有职业的成教学生无法充分获得实际需要的知识,制约了高等继续教育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这必然会造成高校成人教育效益和质量的降低以及社会信誉的下降。
第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不注重创新和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普遍是模仿普通高等教育。来参加继续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是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与困惑来学习的,他们学习的侧重点不应该是以理论为主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完整理论体系的学习,因此如何培养成教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如何让他们具有创新意识是高校继续教育面临和必须得到重视的迫切问题。
第三,教学过程通常是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而各门课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几乎没有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举措。
第四,师资力量投入不足。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重文章轻教学的现象,而对成人教育更不重视,仅仅将成教作为创收的渠道,常将刚留校没有教学经验、甚至没有教师资格的研究生推上讲台敷衍了事。另外,普通高校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是针对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对于新时期的成人教育并无多少经验,这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注重培养成教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目前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和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素质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成教学生大多正在工作,对于能否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为所服务的单位做出贡献等问题更加直接与迫切。
能力是人们能否完成活动所需的主观条件,同时还影响完成活动的效率,要使学生用所学知识对用人单位、社会做出贡献,必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与适应能力,所以应该把成教学生以应用为主的综合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 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协调培养
全面修订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力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的职业性、针对性、应用性的特点,在专业特色发挥、课程体系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等方面做文章,调整处理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动手做综合训练的小项目之间的比重与关系,减少理论知识的比重,加大实际动手能力的比重。
(二)坚持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达到有针对性地在其工作单位里应用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能力为用人单位做贡献的目的,要逐步对各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进行改革,要有选择性地培育。比如计算机专业可以先建设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数据库、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校、省级精品课程,以点带面,每两年陆续建设若干门精品课程,最终达到将大部分关键课程按适合于成教应用的模式建成精品课程,以达到全面提升各门课程质量的目标,同时将专业提升为省、国家级的特色专业。
(三)注重应用的成教培养理念
培养成教学生不能象对待研究型大学全日制学生那样要求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应该要求成教学生掌握所学课程中最基本的原理和规则,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与其工作相关的课程要多花时间和精力重点学习,鼓励他们将实实在在地为其工作单位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作为在校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完成。在实际运作时高校采取主动与学生单位合作或引入一些开发项目,或让学生按照一些竞赛的要求做项目开发,目的是让学生结合项目动手进行实训,并规定可以将它作为毕业设计课题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阶段。
(四)教师的角色
如何培养成教学生,这对高校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应该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综合应用能力,努力适应新形势下成教学生的培养模式,并注重互相之间的沟通,取长补短。 要力争每门课程都建立教学小组,若干关系紧密的教学小组可组成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涉及的各门课程之间如何衔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故同一团队的成员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统一规划,合理划分各门课的边界,明确自己的任务。教学团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以老带新。
对于学生的应用项目组,安排教师给予指导,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让师生共同成立项目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对成教学生与全日制学生提供相同的教学资源,并鼓励师生互选,让成教学生进入教师的应用项目开发小组。
四、培养参赛获奖作品
要把前述一系列培养目标、模式和措施落实到项目作品的完成过程中,才能成功地完成提升成教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在此通过教师与成教学生合作完成的获得“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二等奖的计算机教学课件的典型实例介绍一个培养的范例。
(一) 营造培育作品的土壤
实现教学培养目标要涉及管理、教学过程、团队合作等方面。
一是在报到的第一天起就要鼓励、帮助成教学生建立信心,确定预期的目标,班主任、任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给予建议与鼓励,让学生处理好进校的第一个难题:工作和学习时间上的冲突,力争让所有学生真正步入校门。
二是正视好、中、差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建立同学们互相帮助的氛围,完善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服务、竞争意识。
三是形成培养环境,要求学生利用学校学到的东西和在工作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动手实践、创新。根据不同工作单位的性质、需求与特长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荐给相关老师或组成不同类型的项目实践小组,对于小组取得的成果鼓励相互交流及参加各类展示、评比、竞赛。
(二)一项获奖作品的制作
为了推动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的开发、使用和交流,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评测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定期开展“高校计算机课件评比”竞赛。围绕这项比赛,我们鼓励一些相关的项目小组按其要求进行制作,然后先在校内评比,名列前茅者经进一步完善后推荐到全国进行评比。
在各项目小组有目标的开发过程中,强调团队精神、分工合作很重要,实际上良好的团队精神比项目任务更为重要。加强成教学生团队观念的培养,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保证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的教育环节。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体会个人融入集体,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是立足于当今社会的一个法宝,同样也有利于培养成教学生的社交能力、信息交互能力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组织各项目小组详细分析评比方案、评比标准涉及的各个环节、上一届获奖课件的经验,再根据组员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原则上要求成员中有教师正式参加,还可以邀请其他人员参加,但拒绝专业制作公司参与。
很多小组成员兴趣十足,克服困难,开发中用到Authorware、Dreamweaver、Flash、PowerPoint、FrontPage等多种开发工具,结合应用数据库,对于不太熟悉的开发工具和应用程序,学生会主动查询资料、请教老师,在短时间内学会并应用到实际开发中去。一时间各小组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件,进行校内评比,采用包括群众打分、竞赛对手打分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评比的方法,评选出一批相对水平较高的项目课件。其中有若干个课件进了入围名单或优胜奖名单,评比规定只有获得优胜奖才能去北京参加最终决赛,我们选了一个为精品课件去参加决赛。
(三)北京决赛
决赛采用大会现场评测的方式进行,要求作者在大会上演示课件和播放课件指引表,并阐述自己课件的得奖理由,然后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专家委员会评分团”当场打分;另由参赛选手中的中级以上职称者担当“打分代表”当场为所有参赛作者(包括竞争对手)打分;再加上资料分,共三部分形成最后得分。由竞争对手参与打分本身就有新意,同时也是挑战。
我们决定参赛小组由团队师生多人担任不同角色在参赛现场进行参赛演示。为了取得最佳效果,事先进行多次模拟演练,在大家都能熟练操作以后,在进入决赛现场进行比赛,大家齐心协力,仔细设计演示了各个环节并多次模拟演练。在没有专业制作公司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成功地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实际上决赛演示本身又是一种类型的团队合作,同时也是展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舞台。
(四)获奖以后
我们借着获奖的机会进一步号召和鼓励成教学生动手实践,出成果。参赛者取得成绩对学生本人是一种肯定,同时对其他同学是榜样,可以达到带动更多同学学以致用,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为工作单位和社会做贡献的效果。
五、结语
成人教育有别于全日制教育,要以应用为主,如何实现应用就要涉及能力的培养,而能力是可以通过专门训练得以提高的。通过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设置开发项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集体活动树立集体意识,继而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而将各种能力综合起来加以应用是我们培养成教学生的一个目标。通过项目小组的团队合作从设计、开发项目到获得全国性的奖项,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这只是从一个方面进行的尝试,对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问题,可以从多视角、多方面进行探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朱怀宏.浅议继续教育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管理体系[J].继续教育,2010,(8-9).
[2]王力纲.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3]郇正军,强伟,程元玲.论网络高等教育学员的创新意识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4]宋菊芳.大学生团队观念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意义及实施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5]李春林.“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初探[J].计算机教育, 2012,(2).
[6]朱怀宏,曹迎春,王雪梅.高校计算机专业成教学生的质量保障实践[J].继续教育,2011,(10).
[7]何淼,钱佳红,徐绕山.高职软件人才在校企合作中三种属性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继续教育,2011,(1).
[8]任岫林,刘宏欣.成人教育实践多元化探讨[J].继续教育,2011,(11).
【责任编辑:李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