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同课异构”教学理念立足于教师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进行再次自我设计,重点突显创新性设计,体现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独特理解。
[关键词]同课异构地理教学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16
“同课异构”的教学理念为现代教研方式带来了新的思路。针对地理教学实际,“同课异构”立足于教师集体备课,将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进行再次自我设计,重点突显创新性设计,重新呈现出独特的教学特征、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现有的兴趣特点及知识构造,达成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目标,形成深受学生喜欢的、指导教师教学的地理教学方案,体现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独特理解。
一、同课异构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1.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原有的地理教学理念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教学机制,重组教学机制、创新教学模式成为当下地理教学的要务。“同课异构”教学理念融入地理教学活动,解决新课程实施中“来源于课堂、根植于课堂、还原于课堂、运用于课堂”的实际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以生为本”、“直面问题”、“课例教研”等实施策略,开展具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2.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现代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视角来考虑实际问题,综合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及主观感受,创设更具人性化的教学模型,便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在地理教学中,应依据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来考虑教学方式,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应用能力为综合考虑要素,教学设计也应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入手,根据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对待某一课程知识点的自我掌握能力及理解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避免将学生置于“零起点”进行课堂预设。
3.地理教师的个体差异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因素及教师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地理教学效益。其中,地理教师的个体差异主要是基于地理课程理解程度,体现在课程内容挖掘、教学策略选择、教学问题设计、课堂氛围营造等方面。造成个体差异的基本成因与教师的教育认知、专业知识、课堂管理、性格特征等因素具有密切联系,对学生的主观学习也会有所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不同教师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各不相同,造成课程内容设计、专业知识传授等方面也会呈现出不同。
二、同课异构的基本策略
1.研究教材,人人初备
在个人备课阶段,教师应认真研究地理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师用书、高考考试说明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来考虑如何教学(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应用能力,拟定合理化的教学目标及备课方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优差生的等级划分),标注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设计合理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方案。
2.研讨教法,集思广益
教师需要注重“教法、学法、练法”,基于合理化的教学目标及实践方案,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教师要“心中有书”,考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问题;结合地理课程标准,深入学生内部,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板书、作业等,并指明课程重点内容;结合学生的心智水平、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实际情况,适时提供有效指导,配合课堂提问(设问)、试题分析、练习说明等,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思考环境,逐步改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动脑,强化学生记忆,实现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能力。
3.创新设计,个性教学
个性化教学应有以下内涵:一是注重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自身专业知识,融合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创造性教学需求,形成教学個性,这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二是注重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基础,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与方法。三是注重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强调要强化人的素质,教学工作必须为素质教育服务,而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个性的解放和发展,我们要在个性化教学中使学生个体的人格得到健康完整的发展。四是注重学生自身学习风格的形成。教学中不能让所有学生按照同一学习模式、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只有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才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
4.教后反思,感悟升华
教师的成长=经验 反思。对于地理教学而言,课后思考与课前设疑、课堂提问占据同等地位。在地理教学中,当教师完成备课、课堂教学等流程后,应进行及时、有效的课程反思、分析、研究、总结,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三、同课异构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1.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教学特色的关系
考虑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效益,整合个体教师对待教学设计的主观意见,注重引入集体交流、课程整体把握环节,就教学问题达成共识。既要体现教师的集体智慧、互帮互助的功效,也需注重个性化教育色彩,协调两者的关系,便于提升地理教学设计效益。
2.处理好“求同”、“存异”两者的关系
依据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同课异构既要追求教学理念的一致性,又要充分肯定不同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四、同课异构的实践反思
1.经由“同课异构”教学模式,让参与同课异构的教师共同成长
在此期间,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引入不同的教学策略及实践方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及参考标准,在突显教学个性化需求及实践性要求的基础上,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批判性继承不同教学方案的优势和价值,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2.同课异构优化了教研方式,提高了地理教师集体备课的热情
同课异构能让全体地理教师共同参与同一课题的教学与研究。基于此,教师需要适时转变以往的备课方法,认识到上一堂好课不仅跟自己有直接的关系,还会影响其他教师,于是努力备课,积极思索,竭力找出与其他教师上课时的不同点,来突出自己教学的特点和风格。
3.同课异构有助于地理教师深入研究教学,体验教学全过程
有效的教学要求地理教师备课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备作业。通过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教师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创设良性循环的地理教学研究环境和条件。教师不仅关心自己怎么教,更关心学生怎么学,教学指导更有针对性,地理教学的创造性也大大得到了激发,为地理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关键词]同课异构地理教学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16
“同课异构”的教学理念为现代教研方式带来了新的思路。针对地理教学实际,“同课异构”立足于教师集体备课,将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进行再次自我设计,重点突显创新性设计,重新呈现出独特的教学特征、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现有的兴趣特点及知识构造,达成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目标,形成深受学生喜欢的、指导教师教学的地理教学方案,体现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独特理解。
一、同课异构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1.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原有的地理教学理念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教学机制,重组教学机制、创新教学模式成为当下地理教学的要务。“同课异构”教学理念融入地理教学活动,解决新课程实施中“来源于课堂、根植于课堂、还原于课堂、运用于课堂”的实际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以生为本”、“直面问题”、“课例教研”等实施策略,开展具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2.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现代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视角来考虑实际问题,综合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及主观感受,创设更具人性化的教学模型,便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在地理教学中,应依据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来考虑教学方式,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应用能力为综合考虑要素,教学设计也应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入手,根据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对待某一课程知识点的自我掌握能力及理解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避免将学生置于“零起点”进行课堂预设。
3.地理教师的个体差异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因素及教师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地理教学效益。其中,地理教师的个体差异主要是基于地理课程理解程度,体现在课程内容挖掘、教学策略选择、教学问题设计、课堂氛围营造等方面。造成个体差异的基本成因与教师的教育认知、专业知识、课堂管理、性格特征等因素具有密切联系,对学生的主观学习也会有所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不同教师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各不相同,造成课程内容设计、专业知识传授等方面也会呈现出不同。
二、同课异构的基本策略
1.研究教材,人人初备
在个人备课阶段,教师应认真研究地理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师用书、高考考试说明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来考虑如何教学(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应用能力,拟定合理化的教学目标及备课方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优差生的等级划分),标注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设计合理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方案。
2.研讨教法,集思广益
教师需要注重“教法、学法、练法”,基于合理化的教学目标及实践方案,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教师要“心中有书”,考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问题;结合地理课程标准,深入学生内部,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板书、作业等,并指明课程重点内容;结合学生的心智水平、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实际情况,适时提供有效指导,配合课堂提问(设问)、试题分析、练习说明等,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思考环境,逐步改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动脑,强化学生记忆,实现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能力。
3.创新设计,个性教学
个性化教学应有以下内涵:一是注重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自身专业知识,融合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创造性教学需求,形成教学個性,这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二是注重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基础,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与方法。三是注重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强调要强化人的素质,教学工作必须为素质教育服务,而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个性的解放和发展,我们要在个性化教学中使学生个体的人格得到健康完整的发展。四是注重学生自身学习风格的形成。教学中不能让所有学生按照同一学习模式、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只有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才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
4.教后反思,感悟升华
教师的成长=经验 反思。对于地理教学而言,课后思考与课前设疑、课堂提问占据同等地位。在地理教学中,当教师完成备课、课堂教学等流程后,应进行及时、有效的课程反思、分析、研究、总结,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三、同课异构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1.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教学特色的关系
考虑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效益,整合个体教师对待教学设计的主观意见,注重引入集体交流、课程整体把握环节,就教学问题达成共识。既要体现教师的集体智慧、互帮互助的功效,也需注重个性化教育色彩,协调两者的关系,便于提升地理教学设计效益。
2.处理好“求同”、“存异”两者的关系
依据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同课异构既要追求教学理念的一致性,又要充分肯定不同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四、同课异构的实践反思
1.经由“同课异构”教学模式,让参与同课异构的教师共同成长
在此期间,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引入不同的教学策略及实践方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及参考标准,在突显教学个性化需求及实践性要求的基础上,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批判性继承不同教学方案的优势和价值,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2.同课异构优化了教研方式,提高了地理教师集体备课的热情
同课异构能让全体地理教师共同参与同一课题的教学与研究。基于此,教师需要适时转变以往的备课方法,认识到上一堂好课不仅跟自己有直接的关系,还会影响其他教师,于是努力备课,积极思索,竭力找出与其他教师上课时的不同点,来突出自己教学的特点和风格。
3.同课异构有助于地理教师深入研究教学,体验教学全过程
有效的教学要求地理教师备课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备作业。通过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教师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创设良性循环的地理教学研究环境和条件。教师不仅关心自己怎么教,更关心学生怎么学,教学指导更有针对性,地理教学的创造性也大大得到了激发,为地理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