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里一将军(庙),十里一傩神(庙)。”这是流传在赣西萍乡地区的一句俗谚,只要你踏入了这块土地,在乡野、在县镇,即使是在萍乡市,你都不难从百姓口中听到“傩”这个很古老如今却又很生僻的字。
五里一将军 十里一傩神
老庙的门脸儿藏在雨亭后面,走近看没有富丽堂皇的庄重,更谈不上雕梁画栋般的精美,若不是雨亭下香炉内香烟缭绕,基本上和边上的民居相似,很难看出这是个供奉神祗的处所。门庭石柱上有古联写到:洞口威严执戈扬盾威称此地首出;门内赫濯集福迎祥共钦斯神最灵。显然彰示着此傩庙为当地方圆内首屈一指。朝房空间不是很大,也是幽暗神秘,二进护栏将神台隔开,正中的傩相在天井光照耀下显得威严无比,香台上的长明灯晃晃悠悠地闪着微弱的火焰,整堂宗教气息十分浓郁。庙祝见我们远道而来主动将神台内的灯打开,霎时间我们犹如见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神案上除了有主神三元将军外,两边摆满了造型夸张却不失庄重、色彩浓烈却不失古朴的各种傩面具。龛台上的对联:“集千神神显威,融众教教皆灵”。可以说这是集儒教神、道教神、佛教神、天神、地神、冥神、历史人物、传说人物等诸多神祗于一堂的傩庙。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古希腊神话中众神居住的奥林匹斯山。看着这场景,当时还真有跪在香案的蒲团上拜一拜傩神的念头,一时间又不知道该求什么愿,因为这里的神的确太震撼人了。
虽然我们没有时间去看更多的傩庙,但总感觉萍乡的傩神很幸运,它们一直都有自己栖身之所,这和佛神、道神没什么区别,而我曾在一些至今仍保留有傩神的地方看到,傩神无家,只好借宿在百姓家中。
红土地上的古老舞蹈
在石洞口傩庙的饮楼墙壁上贴着一幅印有傩面具的喷绘图,12个古傩面具据说是在萍乡发现的十二兽神面具,制作年代不清,由于保护不善如今只有几个被博物馆收藏。十二兽神是汉代宫廷傩祭中必有的神灵。看到这幅画不免会让人把萍乡傩舞的起源年代推测得很早。危远辉老师说,在萍乡现存的傩舞节目中,有多个节目是承袭了宋代傩舞的遗风。按我理解,从宋代起这里即有了傩舞。千余年之后的这块红土地上古老的舞蹈依旧在乡间田野里舞动,给人的视觉撞击一时难以用言语表述,每到新春来临之际,活跃在乡村的傩舞队就会为百姓跳起这种千年之舞。
新春,假若你踏入萍乡,便可以在许多乡村看到“傩神”的舞动。我在文化局王付平老师的举荐下结识了石洞口傩舞队队长肖益萍。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个傩舞队属村委会管理,早已不是家族性质的了。现在的萍乡有安源煤矿,新兴工业企业遍布周边,傩队在春节期间依村行傩绝非徒步可以完成。得到肖队长的同意,我跟着他们走村串户。队员们戴着各自的面具骑在摩托车上飞速地行驶在村与村之间,古老的祈福驱邪仪式被活生生地演绎出现代版本,倘若不知缘由,还以为是傩神的摩托化部队,这帮年轻人无意之中为萍乡平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曾想到在这里我会随着“傩神摩托队”行走在红土地上,此番经历实在令人难忘。
萍乡的傩舞有其独特的地方,节目繁多,形态多样,仅石洞口傩队就保留有传统节目十多个。这些节目古拙且粗犷,保留着远祖口传身授的文化基因,虽被专家誉为戏剧舞蹈的“活化石”,但却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尤其是那《太子耍刀》、《判官捉鬼》、《钟馗驱邪》、《土地赐福》被年轻人演绎的即不失古风又有很强的舞蹈性,令人赏心悦目。以前在电视里看过傩舞,直到今天在乡野现场感受,我才相信根植于乡土的文化是很难用舞台复制的,那些包装后舞台化的傩舞早已失去了原生滋味。
乘着休息,我和傩班艺人聊天。他们多数是年轻人,平日的爱好是上网打游戏。我不知道那游戏里的鬼神搏杀是否对他们跳傩舞有影响,在他们看来,傩舞没有多少艺术成分,更多的是项慈悲为怀的宗教仪式。挨门逐户去跳傩舞这是当地的传统风俗,为了满足终年劳作的乡亲们祈福消灾、驱鬼逐疫、酬神还愿的愿望,他们总是很认真地对待,不敢有任何马虎,谁都明白戴上面具后自己代表什么,跳起傩舞,刹那间他们便超越了平日的凡庸,完成了从人到“神”的转化。那一刻,他们是用灵魂来演绎舞蹈的,而不仅仅是艺术化了的肢体语言。 我看到傩班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要焚香鸣炮欢迎,对傩舞艺人来说这无疑是种神圣的体验。
可以说如今活跃在萍乡乡村的傩舞班都是业余的,这些“神灵舞蹈者”平时各有各的事情,或在市内打工或在乡下种田。跳傩舞是种责任,也是一种兴趣,毕竟傩舞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丢,但以此为生又不够。傩队出傩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我跟过两个傩队做过粗略的统计,一个傩队十余人,每户跳傩约需6分钟,跳上半个多小时只能收到50元左右的红包,有的甚至更少。队员们每日早出晚归,乡人给的红包钱不足千元,除去庙中积存,个人所得的辛苦钱真是微不足道。王付平老师这样和我说:“抹去笼罩在傩文化头上的迷信成分和历史糟粕,这种古老的舞蹈有着艺术化的前途。时代变迁,傩舞也向着娱人化发展。”我在想,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冲着傩舞而来,这让傩班的年轻人有继续跳下去的信心和动力,保护原生态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这是红土地上古老舞蹈面临的矛盾,众人皆知的贵州地戏也许有着借鉴之处。
戴在脸上的历史表情
萍乡上栗县城郊瑶金山寺门前有一棵古罗汉松,据说植于唐代开元年间,在120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古庙曾遭大火并殃及古松,灾难后的罗汉松并没有死去,活到今日反而更加挺拔繁茂。我是在危远辉老师的推荐下来看古松的。按理,千年古松在国内古寺中并不少见,可这株古松不知何年在树干上长出一个大疙瘩,从侧面望去,分明是傩神判官的脸儿,五官清晰,凝眉注目,真是活龙活现。长在别处也许并不引人注目,巧就巧在这古松的脸儿恰恰就在傩舞盛行的上栗县,真是让人浮想联翩。出自于自然,被独具慧眼的根雕艺术家谭有明发现的还有傩面根雕。好奇心驱使我特意拜访了这位业余爱好根雕艺术的企业家。在他的收藏室里有一个根雕作品,仔细观赏,上面居然有5个面部表情迥然的傩面相。看到这些,越发使我对萍乡这块土地上盛行着古老的傩舞感到神秘莫测!
在萍乡观傩,给我最直观最形象的视觉冲击可以说是源于傩面具,这种用樟木(或柳木)雕制的面具是傩活动中最主要的道具,已经具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从人类最初对太阳、大地的崇拜,到对神明的崇拜,无不透露了远古社会形态演变的隐秘信息。在傩祭之风盛行的商周时期,为了吓走鬼怪,主持傩祭的人就佩戴有四个眼睛的黄金面具。随着历史的演变,大量的历史人物、宗教神灵、行业祖师被拉进了傩神行列,成为善良、慈祥、勇敢和正义的化身,傩面具也因此更加丰富,更受贫苦百姓的喜爱。不可否认,傩面具在其漫长的发展变化中已深深烙下了历史的印记。
流传于萍乡地区的乡傩,最具特色的就是几百余种傩神面具,每个面具都有固定的名称,代表神灵角色的身份,而每个面具大都有传说故事说明它的来历。根据传说故事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傩面具的造型或骠悍、凶猛,或威武、严厉,或正直、刚烈,或温柔、慈祥。千姿百态的面具实际上代表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雕刻艺人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会把自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表述其中,被百姓接受了也就会流传下来。即使到了现在,在萍乡地区的面具雕刻艺人中,仍有擅长传统面具雕刻的,比如麻山镇傩雕世家赖明德父子三人就是典型代表。
以往,傩面具的雕刻充满了宗教色彩。传统面具都是严格按照祖传傩神谱雕刻而成,傩神谱一般秘不示人,要看的话得提前三天净身、净口、净心,雕刻完,还需以三牲酒礼举行开光仪式打醮,此后,这块雕刻过的木头便成了超越自然属性的神。危远辉老师告诉我,这种开光仪式在萍乡乡村傩庙里赶巧了还能看到。毕竟傩祭在国内已属于少数偏远乡村的民间信仰遗存,成逐渐消退的趋势。但傩舞中应用的面具,因其具有民间美术及其手工雕琢的特性,已经成为一种完全娱人化的手工艺品种被城市居民所接纳。在萍乡的傩面具雕刻艺人中,令我感兴趣的并不仅仅是传统面具的精细制作,家住上栗镇的傩雕艺人龙汝东的变异面具挂件,却有着现代卡通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
这位50出头的“木匠”,因家具厂不景气从而转行干神像雕塑,由于自己喜爱美术,便将其爱好投注于雕刻手艺中,谁知一干便不可撒手,不仅对传统的面具有其自身的理解和演绎,还大胆地创作出许多变异面具,用抽象的艺术语言表述出神灵、鬼怪的喜、怒、哀、乐,将傩面雕刻的传统技艺推向了艺术创作的境界。我问龙汝东:为什么要打破传统,雕刻出这些即说不出神灵姓名又不可佩戴表演的面具?他说,这些挂件已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傩面具,是根据动画片中得到的灵感创作出的工艺美术品,每一个面具都是一种特定表情的塑造,就像动画人物一样,只不过被抽象化了。
站在龙汝东的工作室里,墙面上挂满了形形色色的傩面具。我既看到了被他复制出来的十二兽神,也看到了风格古朴、神形兼备的传统民间神祗,还有的就是被他演绎出来的造型夸张,甚至有些狰狞怪异的“现代傩神”,虽然这些面具显得很卡通,但眉目间流露出的世俗化、人性化的气质,让人看了没有丝毫的畏惧感,你不必将它们毕恭毕敬地放在神龛上,相反可以挂在那里为生活增添些异样的情趣。其实,对我而言更喜欢把傩面具当成独特的民间木雕工艺品来欣赏。龙师傅告诉我:“做傩面具费工耗时,难以保障生活,我带着儿子主要还是做木工活计,间或雕刻些别人来订制的传统面具。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传统手艺,更乐意外出打工。”说这话时龙师傅不免有些伤感,但愿他的表情不会成为凝固在面具上的表情。
在乡间傩庙中看面具,可以体会到先民们制作傩面具表现出了很质朴很智慧的价值取向,凡是心存善良、庇佑黎民苍生的皆可为神,皆要敬奉。每个时代都能为傩面具的行列里添些新面具,而雕刻艺人的一双巧手也受着民众的喜怒哀乐、审美情趣和时代变迁的影响,他们雕刻的又何尝不是时光呢?
古朴的傩面具演绎出鲜活的历史,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到对善良、正义的寄托,傩面逐渐走下高高在上的神龛,走进普通百姓的心间。它已不仅仅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更是反映先民生活的一面镜子。透过一张张形形色色的傩面,我们看到的是漫长的历史,是人们对自然社会看法的演变。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从斑驳的古傩面上,我们会有触及历史表情的沧桑感。
五里一将军 十里一傩神
老庙的门脸儿藏在雨亭后面,走近看没有富丽堂皇的庄重,更谈不上雕梁画栋般的精美,若不是雨亭下香炉内香烟缭绕,基本上和边上的民居相似,很难看出这是个供奉神祗的处所。门庭石柱上有古联写到:洞口威严执戈扬盾威称此地首出;门内赫濯集福迎祥共钦斯神最灵。显然彰示着此傩庙为当地方圆内首屈一指。朝房空间不是很大,也是幽暗神秘,二进护栏将神台隔开,正中的傩相在天井光照耀下显得威严无比,香台上的长明灯晃晃悠悠地闪着微弱的火焰,整堂宗教气息十分浓郁。庙祝见我们远道而来主动将神台内的灯打开,霎时间我们犹如见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神案上除了有主神三元将军外,两边摆满了造型夸张却不失庄重、色彩浓烈却不失古朴的各种傩面具。龛台上的对联:“集千神神显威,融众教教皆灵”。可以说这是集儒教神、道教神、佛教神、天神、地神、冥神、历史人物、传说人物等诸多神祗于一堂的傩庙。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古希腊神话中众神居住的奥林匹斯山。看着这场景,当时还真有跪在香案的蒲团上拜一拜傩神的念头,一时间又不知道该求什么愿,因为这里的神的确太震撼人了。
虽然我们没有时间去看更多的傩庙,但总感觉萍乡的傩神很幸运,它们一直都有自己栖身之所,这和佛神、道神没什么区别,而我曾在一些至今仍保留有傩神的地方看到,傩神无家,只好借宿在百姓家中。
红土地上的古老舞蹈
在石洞口傩庙的饮楼墙壁上贴着一幅印有傩面具的喷绘图,12个古傩面具据说是在萍乡发现的十二兽神面具,制作年代不清,由于保护不善如今只有几个被博物馆收藏。十二兽神是汉代宫廷傩祭中必有的神灵。看到这幅画不免会让人把萍乡傩舞的起源年代推测得很早。危远辉老师说,在萍乡现存的傩舞节目中,有多个节目是承袭了宋代傩舞的遗风。按我理解,从宋代起这里即有了傩舞。千余年之后的这块红土地上古老的舞蹈依旧在乡间田野里舞动,给人的视觉撞击一时难以用言语表述,每到新春来临之际,活跃在乡村的傩舞队就会为百姓跳起这种千年之舞。
新春,假若你踏入萍乡,便可以在许多乡村看到“傩神”的舞动。我在文化局王付平老师的举荐下结识了石洞口傩舞队队长肖益萍。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个傩舞队属村委会管理,早已不是家族性质的了。现在的萍乡有安源煤矿,新兴工业企业遍布周边,傩队在春节期间依村行傩绝非徒步可以完成。得到肖队长的同意,我跟着他们走村串户。队员们戴着各自的面具骑在摩托车上飞速地行驶在村与村之间,古老的祈福驱邪仪式被活生生地演绎出现代版本,倘若不知缘由,还以为是傩神的摩托化部队,这帮年轻人无意之中为萍乡平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曾想到在这里我会随着“傩神摩托队”行走在红土地上,此番经历实在令人难忘。
萍乡的傩舞有其独特的地方,节目繁多,形态多样,仅石洞口傩队就保留有传统节目十多个。这些节目古拙且粗犷,保留着远祖口传身授的文化基因,虽被专家誉为戏剧舞蹈的“活化石”,但却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尤其是那《太子耍刀》、《判官捉鬼》、《钟馗驱邪》、《土地赐福》被年轻人演绎的即不失古风又有很强的舞蹈性,令人赏心悦目。以前在电视里看过傩舞,直到今天在乡野现场感受,我才相信根植于乡土的文化是很难用舞台复制的,那些包装后舞台化的傩舞早已失去了原生滋味。
乘着休息,我和傩班艺人聊天。他们多数是年轻人,平日的爱好是上网打游戏。我不知道那游戏里的鬼神搏杀是否对他们跳傩舞有影响,在他们看来,傩舞没有多少艺术成分,更多的是项慈悲为怀的宗教仪式。挨门逐户去跳傩舞这是当地的传统风俗,为了满足终年劳作的乡亲们祈福消灾、驱鬼逐疫、酬神还愿的愿望,他们总是很认真地对待,不敢有任何马虎,谁都明白戴上面具后自己代表什么,跳起傩舞,刹那间他们便超越了平日的凡庸,完成了从人到“神”的转化。那一刻,他们是用灵魂来演绎舞蹈的,而不仅仅是艺术化了的肢体语言。 我看到傩班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要焚香鸣炮欢迎,对傩舞艺人来说这无疑是种神圣的体验。
可以说如今活跃在萍乡乡村的傩舞班都是业余的,这些“神灵舞蹈者”平时各有各的事情,或在市内打工或在乡下种田。跳傩舞是种责任,也是一种兴趣,毕竟傩舞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丢,但以此为生又不够。傩队出傩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我跟过两个傩队做过粗略的统计,一个傩队十余人,每户跳傩约需6分钟,跳上半个多小时只能收到50元左右的红包,有的甚至更少。队员们每日早出晚归,乡人给的红包钱不足千元,除去庙中积存,个人所得的辛苦钱真是微不足道。王付平老师这样和我说:“抹去笼罩在傩文化头上的迷信成分和历史糟粕,这种古老的舞蹈有着艺术化的前途。时代变迁,傩舞也向着娱人化发展。”我在想,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冲着傩舞而来,这让傩班的年轻人有继续跳下去的信心和动力,保护原生态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这是红土地上古老舞蹈面临的矛盾,众人皆知的贵州地戏也许有着借鉴之处。
戴在脸上的历史表情
萍乡上栗县城郊瑶金山寺门前有一棵古罗汉松,据说植于唐代开元年间,在120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古庙曾遭大火并殃及古松,灾难后的罗汉松并没有死去,活到今日反而更加挺拔繁茂。我是在危远辉老师的推荐下来看古松的。按理,千年古松在国内古寺中并不少见,可这株古松不知何年在树干上长出一个大疙瘩,从侧面望去,分明是傩神判官的脸儿,五官清晰,凝眉注目,真是活龙活现。长在别处也许并不引人注目,巧就巧在这古松的脸儿恰恰就在傩舞盛行的上栗县,真是让人浮想联翩。出自于自然,被独具慧眼的根雕艺术家谭有明发现的还有傩面根雕。好奇心驱使我特意拜访了这位业余爱好根雕艺术的企业家。在他的收藏室里有一个根雕作品,仔细观赏,上面居然有5个面部表情迥然的傩面相。看到这些,越发使我对萍乡这块土地上盛行着古老的傩舞感到神秘莫测!
在萍乡观傩,给我最直观最形象的视觉冲击可以说是源于傩面具,这种用樟木(或柳木)雕制的面具是傩活动中最主要的道具,已经具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从人类最初对太阳、大地的崇拜,到对神明的崇拜,无不透露了远古社会形态演变的隐秘信息。在傩祭之风盛行的商周时期,为了吓走鬼怪,主持傩祭的人就佩戴有四个眼睛的黄金面具。随着历史的演变,大量的历史人物、宗教神灵、行业祖师被拉进了傩神行列,成为善良、慈祥、勇敢和正义的化身,傩面具也因此更加丰富,更受贫苦百姓的喜爱。不可否认,傩面具在其漫长的发展变化中已深深烙下了历史的印记。
流传于萍乡地区的乡傩,最具特色的就是几百余种傩神面具,每个面具都有固定的名称,代表神灵角色的身份,而每个面具大都有传说故事说明它的来历。根据传说故事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傩面具的造型或骠悍、凶猛,或威武、严厉,或正直、刚烈,或温柔、慈祥。千姿百态的面具实际上代表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雕刻艺人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会把自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表述其中,被百姓接受了也就会流传下来。即使到了现在,在萍乡地区的面具雕刻艺人中,仍有擅长传统面具雕刻的,比如麻山镇傩雕世家赖明德父子三人就是典型代表。
以往,傩面具的雕刻充满了宗教色彩。传统面具都是严格按照祖传傩神谱雕刻而成,傩神谱一般秘不示人,要看的话得提前三天净身、净口、净心,雕刻完,还需以三牲酒礼举行开光仪式打醮,此后,这块雕刻过的木头便成了超越自然属性的神。危远辉老师告诉我,这种开光仪式在萍乡乡村傩庙里赶巧了还能看到。毕竟傩祭在国内已属于少数偏远乡村的民间信仰遗存,成逐渐消退的趋势。但傩舞中应用的面具,因其具有民间美术及其手工雕琢的特性,已经成为一种完全娱人化的手工艺品种被城市居民所接纳。在萍乡的傩面具雕刻艺人中,令我感兴趣的并不仅仅是传统面具的精细制作,家住上栗镇的傩雕艺人龙汝东的变异面具挂件,却有着现代卡通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
这位50出头的“木匠”,因家具厂不景气从而转行干神像雕塑,由于自己喜爱美术,便将其爱好投注于雕刻手艺中,谁知一干便不可撒手,不仅对传统的面具有其自身的理解和演绎,还大胆地创作出许多变异面具,用抽象的艺术语言表述出神灵、鬼怪的喜、怒、哀、乐,将傩面雕刻的传统技艺推向了艺术创作的境界。我问龙汝东:为什么要打破传统,雕刻出这些即说不出神灵姓名又不可佩戴表演的面具?他说,这些挂件已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傩面具,是根据动画片中得到的灵感创作出的工艺美术品,每一个面具都是一种特定表情的塑造,就像动画人物一样,只不过被抽象化了。
站在龙汝东的工作室里,墙面上挂满了形形色色的傩面具。我既看到了被他复制出来的十二兽神,也看到了风格古朴、神形兼备的传统民间神祗,还有的就是被他演绎出来的造型夸张,甚至有些狰狞怪异的“现代傩神”,虽然这些面具显得很卡通,但眉目间流露出的世俗化、人性化的气质,让人看了没有丝毫的畏惧感,你不必将它们毕恭毕敬地放在神龛上,相反可以挂在那里为生活增添些异样的情趣。其实,对我而言更喜欢把傩面具当成独特的民间木雕工艺品来欣赏。龙师傅告诉我:“做傩面具费工耗时,难以保障生活,我带着儿子主要还是做木工活计,间或雕刻些别人来订制的传统面具。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传统手艺,更乐意外出打工。”说这话时龙师傅不免有些伤感,但愿他的表情不会成为凝固在面具上的表情。
在乡间傩庙中看面具,可以体会到先民们制作傩面具表现出了很质朴很智慧的价值取向,凡是心存善良、庇佑黎民苍生的皆可为神,皆要敬奉。每个时代都能为傩面具的行列里添些新面具,而雕刻艺人的一双巧手也受着民众的喜怒哀乐、审美情趣和时代变迁的影响,他们雕刻的又何尝不是时光呢?
古朴的傩面具演绎出鲜活的历史,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到对善良、正义的寄托,傩面逐渐走下高高在上的神龛,走进普通百姓的心间。它已不仅仅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更是反映先民生活的一面镜子。透过一张张形形色色的傩面,我们看到的是漫长的历史,是人们对自然社会看法的演变。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从斑驳的古傩面上,我们会有触及历史表情的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