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文学研究七十年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8332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复古的方式完成文化创新,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周易》“复卦”向为易学家所重,王弼则以“反本”释“复”;《老子》称“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十六章)“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反”即“返”,老子以为即“道之动”,可见对“反”有多么重视。现代新儒家提出的“返本开新”之说,正是对这一传统更简洁明了的概括。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西学、反传统思潮及相关运动,对学术研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当代背景下,检点过往行迹,辨识未来方向,为学术创新寻求突破口,同样是非常必要的。本栏目的四篇文章,即是以这样的思路,从众多古代文学研究论题中,选取蔡邕、竹林七贤、《文心雕龙》及两汉少数民族书面文学研究等四个方面,梳理七十年来与之相关的文学研究之发展脉络、学术特点及得失。各篇的切入点和叙述方式虽不尽相同,但企望能于学术史的回顾反思中有新发现,从而对研究的深入和创新有所助益,则是一致的。四篇文章中,有一篇论及蔡邕。让我不禁想到他的《翠鸟诗》,脑海中浮现出“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的动态景象。诗中的“回顾”,与学术史的“回顾”本无瓜葛,但若从“赋诗断章,余取所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的古老传统来看,与本栏目又并非无关。我们如此解读,应该还在传统许可的范围之内:倘在作者们自觉的“回顾”中,能为相关专题的研究哪怕生一点“碧色”,或扬一抹“缥青”,让经典如“翠鸟”般展露更多的美感,谁能说这不是学术的美景?这几篇小文的“回顾”,或許与此尚有距离,但我们仍不妨“断章取义”,借大文豪的名句与学界共勉。
  ——刘怀荣(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1949年以来,学术界对“竹林七贤”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据笔者统计,这类成果有著作126部,论文812篇,包括生平思想、诗文集整理、作品研究、比较研究、接受研究等,都有不少学术成果。

生平及思想研究


  有关“竹林七贤”的生平考证,《阮籍评传》等著作有较集中的探讨,相关研究论文约有96篇。“竹林七贤”和竹林之游是否属实,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刘康德认为,从“竹林七贤”之间的年龄差距及居地距离看,似不可能同时聚于山阳。“竹林七贤”标目当由谢安首创。王晓毅则以为“竹林七贤”名号是由孙盛首创。卫绍生、韩格平等学者认为,历史上确有竹林之游。蔡振翔《竹林名士交游考》、顾农《七贤林下之游的时间与方式》、李中华《“竹林之游”事迹考辨》等,对竹林之游的成员、时间、活动方式及“竹林七贤”的寓居地等,做了细致的考证。
  有关“竹林七贤”思想研究的专著,可以丁冠之《阮籍》、曾春海《嵇康的精神世界》为代表。丁著将阮籍思想的发展分为正始以前、正始十年间、正始十年后三个时期,揭示了阮籍由儒转玄的思想演变过程;论文约126篇,余敦康对阮籍、嵇康前期提倡“名教”“自然”结合,到后期“推崇自然而贬抑名教”的演变原因做了分析。李季林指出,嵇康的玄学思想本质是“外道而内儒”,“其玄学思想包括元气自然论、智慧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思想、长生不老的养生思想,以及‘声无哀乐’的音乐美学等”。许抗生对向秀“‘无心人自然’说”“‘自生’说”“逍遥义与‘儒道合一’说 ”做了探讨。

诗文集整理校注


  “竹林七贤”诗文集整理校注的著作有11部(不含再版书籍)。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对阮籍82首五言咏怀诗和13首四言《咏怀诗》做了笺注,具有首创之功。罗仲鼎《阮籍咏怀诗译解》、靳极苍《阮籍咏怀诗详解》等,参照黄著者颇多。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对鲁迅《嵇康集》有所订正,是《嵇康集》整理的集大成著作。陈伯君《阮籍集校注》首次对阮籍诗文作了全面的校勘和注释。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是适于初学者的优秀普及本。卫绍生八卷本的《〈竹林七贤集〉辑校》,首次将“竹林七贤”的诗文、杂著合为一集,并附有“竹林七贤”生平活动和文学创作年谱简编,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
  相关研究论文约40余篇。李景华《〈阮籍集校注〉失误评议》、王晓毅《向秀〈庄子注〉研究》、卫绍生《竹林七贤文集流传及存佚考论》等论文,对“竹林七贤”文集的校注得失、流传及存佚等,做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作品研究


  阮籍《咏怀诗》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专门性的著作有《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邱镇京《阮籍咏怀诗研究》,邱著认为,阮籍咏怀诗艺术技巧优点为“结构紧凑”“善于发端”“比兴特佳”“文法的技巧”;缺点为“类似格言”“隐晦”“重复”“合掌”。曹道衡《魏晋文学》、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等著作也有所涉及。钱著以为,阮籍“自觉地继承了用诗歌抒发生命情绪的艺术传统”。
  相关论文约204篇。王许林认为:
  阮籍的《咏怀诗》以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短促感、孤独感、超越感为审美对象,伤感中蕴含坚毅,悲佰里浸润旷达,显示了一个东方“文化人”的内在人格的觉醒,及他对人类生存命运的深刻忧虑和关切。
  其中对《咏怀诗》生命意识的探讨很有启发意义。《贵州社会科学》连续刊发了多篇研究阮籍《咏怀诗》意象的作品,如秦丙坤《阮籍〈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和三重世界》、王尧美《阮籍〈咏怀诗〉中的“路”》、王建国《从阮籍的身世个性看其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象》、王尧美《阮籍〈咏怀诗〉中的“剑”》。但有关“竹林七贤”整体意象及向秀、刘伶、山涛、王戎、阮咸等作家意象的研究,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嵇康《声无哀乐论》也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约有研究论文79篇。袁济喜指出,“‘声无哀乐论’虽然受当时‘得意忘言论’影响”,但同时“强调人的审美主体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这与以往将“音乐美学中心声对立统一的观点目为‘二元论’”是不同的。李丹博认为:“在《琴赋》中,‘和’美的要求贯穿于音乐创作的整个过程,……主要的表现是要创造一个清远、冲和、恬静、脱俗的音乐意境。”连赟从音乐与儒道的双重视角来解读《声无哀乐论》,以为“从表象上看,嵇康深受道家影响,追求飘然脱尘,但在内心深处,他又不得不尊崇伦理”。   此外,对于《大人先生传》中“大人先生”的原型,徐公持认为是孙登;韩传达则认为是苏门先生;王晓毅认为:“是《庄子》中住在藐姑射山的神人,以及《淮南子》等黄老派著作中关于神人、至人、真人的传说。”龚克昌从《东平赋》读出了阮籍“庸俗虚伪的一面”。孙明君考证,《为郑冲劝晋王笺》当“作于甘露五年四月”。不乏新见。顾农《〈文选〉所录阮籍〈咏怀诗〉五题》、袁济喜《〈文选〉编选与嵇康形象》等,以《文选》为切入点,观点新颖,也值得关注。

比较研究


  有关“竹林七贤”比较研究的论文约120余篇。其中,阮籍、嵇康思想比较的论文约30余篇,汪春泓指出,在学术承传渊源方面,阮籍“是汉魏新学的预流者……(嵇康)为学尚停留在汉士式的儒道兼修”;就《庄》学思想而言,“(嵇康)还徘徊在老与庄两个不同的人生境界……(阮籍)已彻底由《老》学向《庄》学超越”;在文学创作方面,“阮旨归趣逗虚,而嵇志却十分落实”。刘克桥认为,“嵇康的峻急刚肠使他与阮籍的迫不得已情极而痴有了不同……比阮籍多了狂放之氣,终为社会所不容,留下一腔悲愤。”
  有关“竹林七贤”作品比较研究的论文约有40余篇。禚宝斌指出,阮籍的赋作“郁结着一股化不开的苦闷,语句里透漏着难以排解的忧愁……(嵇康的赋)多了些从容和幽雅”。杜卫认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完全继承了儒道美学中以‘和’为美、美服从善和强调音乐的伦理教化功能的基本音乐美学原则”,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把音乐作品‘本文’作为一切音乐内容的首要依据,把音乐美、音乐内容和音乐效果的特征作为音乐美学的核心间题”。陶东风、陈燮卿指出“《咏怀》的基本精神是人的觉醒”,陈子昂《感遇》反映了“一种强烈的社会意识”。
  阮籍、嵇康与陶渊明思想比较的论文约30余篇,王玲认为:“嵇知其不可而为之……陶则知其不可而不为,于庄子逍遥出世的形式下恪守儒家善道。”将阮籍、嵇康与鲁迅进行比较的论文约10余篇,皇甫积庆指出:“在文学的沟通、晤谈中,鲁迅不仅获得中国传统文学及语言的熏染,更重要的是获得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精神与生命悲剧的共感。”

接受研究?


  “竹林七贤”接受研究,自2000年以来才逐渐得到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论文约33篇,其中以探讨唐代作家、作品对“竹林七贤”及其作品之接受的成果最多。
  刘小兵专著《唐代文学与竹林七贤》以“传播与接受”为视角,从文学文献、文本及少有人关注的唐人墓志铭出发,细致探讨了唐代文学对“竹林七贤”的接受。其论文也指出:唐人墓志中出现七贤或与之相关典故的约90方,100多次,唐人常用“竹林绝游,山阳罢燕(宴)”来表达惆怅与叹惋。墓志中的七贤追忆集中于“对七贤交友与雅集的效法”,几乎“竹林七贤中的每位人物皆受到过唐人的赏识”,唐人身上体现了“七贤风采的再现、竹林精神的复活”。
  邓溪燕认为,唐人诗文对《思旧赋》的用典大致为:闻笛有感、离愁别绪、故园之思、伤亡忆旧;唐赋在情感主题、抒情叙述手法上,唐诗在怀旧意象,抒情叙事模式等方面,都体现了对《思旧赋》的接受。束莉、吴怀东指出:“六朝嵇康接受以讥评的面目呈现”,唐宋以降,“嵇康忠义的品格得到表彰”,但“讥评的代表性观点依然不时出现在士人的撰述中,反映了他们徘徊于儒道之间的复杂心态” 。此外,叶当前、余塔山等,从不同文体对“竹林七贤”作品的接受做了探讨。
  综上所述,七十年来“竹林七贤”文学的研究,研究方法与视角均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也有大幅度提升。但总体上还存在研究力量布局不合理和重复性研究等问题。“竹林七贤”生平及思想研究,诗文集的整理校注,《咏怀诗》《声无哀乐论》的阐释等方面贯穿于整个“竹林七贤”研究史中,得到不断的拓展与深化。21世纪以来,《为郑冲劝晋王笺》《首阳山赋》《与山巨源绝交书》《养生论》《酒德颂》《琴赋》《思旧赋》等不同文体的作品,以及阮籍、嵇康之外“竹林七贤”其他作家的作品,逐渐得到学界的关注,“竹林七贤”接受研究呈上升趋势,但整体研究仍然稍弱。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如何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避免重复,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作者简介:石飞飞,女,文学硕士,现就职于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刘怀荣,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根本传统;其群经之首(汉代以后《易》为六经之首)的经学地位、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念以及讽谏美刺的诗学使命等,更是深刻影响了我国政治、思想、学术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惠泽广布,源远流长。《诗经》描写了丰富而火热的生活。上自宫廷宴享、宗庙祭祀、天子力田、武臣出征,下至大夫行旅、小吏干公、百姓劳作、男女爱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继李白、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诗人。元稹(779—831),字微之,排行九,因称元九,河南洛阳人。“微之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册,P34)。二人当时号为“元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多见的知己式诗友。元稹于大和五年(831)去世后,白居易作有《
李贺是唐代的重要诗人,杜牧为他写叙,李商隐为他立传,皮日休更是盛赞他是自李白以来百年内的歌诗翘楚。  李贺诗,不可无一,不能有二。“而前乎唐与后乎唐亦无此诗”(陈式《重刻昌谷集注序》)。李贺自成一体的“长吉体”,直到近代还被人广为效仿。宋代以后,李贺就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  李贺是个文化之谜,他一生苦难,才大而命舛,只活了27岁,其诗为一种失败主义阴影所笼罩,顽强地表现着诗人极不甘心失败
20世纪20年代,有一位身份奇特、见解深刻的外国女士,她对南开学校进行了深入地观察和精准的解析,然后给予极高评价,成为洞悉南开学校成功奥秘的人。她的名字是露存。  露存究竟是一个什么多样的人呢?以往学术界对她并不了解,对她的经历也并不十分清楚。笔者最近在翻阅一本名为《心文》的著作时,对她才有所了解,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壹  据近代著名女报人、妇女运动领袖朱胡彬夏介绍,露存原籍波兰,长期在法国学习
最近几年,我在北京大学给学生开设一门“影视理论与批评”课程,自己也会比较主动地介入当下的各种影评活动之中。不得不说,跟以前相比,我已经越来越不敢断言什么是“好”的电影,也越来越不敢肯定什么是“正确”的电影批评了。  因此,当我在姜文电影《邪不压正》中看到史航饰演的“华北第一影评人”的时候,竟然增加了对姜文和史航的好感。在我看来,这正是导演的认真与批评的力量之所在。姜文和史航的可爱,由此可见一斑。 
《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俗称“老三篇”。“老三篇”是中国共产党全面加强党自身建设和团结带领广大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竭精神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根本宗旨、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是接续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老三篇”持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价
2014年,当我看到钱耕森教授有关“大道和生学”的一些文章时,我有所感地说:  “和生”之说,确为中国哲学最重要及最早期的概念与思想,此说也可说隐约于周易经说之中,故属于中国哲学的原生概念。鸿文联系史伯与老子加以发挥,并以大道立论,实为灼见。此说显然优于當前有人提出“共生”之说。  “大道和生学”,是耕森正在探索构建的新哲学体系。他于1951—1958年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念哲学,这是中国历
随着无所不在的计算技术(ubiquitous computing)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成熟,人们开始考虑用“u”(ubiquitous)来取代原先的“e”,描述21世纪“无所不在的”网络。与E-learning相比,U-learning将继承E-learning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习的自主性、交互性等特点,并为教育信息化注入新的内涵。     一、u概念的提出    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发展迅
近人治学,慕效西方,多举西方哲人的理论为圭臬,为真知灼见,为解决人生与社会顽疾的秘药良方。初入清华大学求学时,我亦立志将主要精力用于攻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探究西方政治伦理之源头。通过四年的研习及其后的思考,我也终于完成了《城邦的美德》一书,奉呈诸君。  然而,在撰写《城邦的美德》过程中,我才逐渐意识到,以中西之别,论学问大小,这种境界未免太幼稚了些,且有可能使人心胸逼仄。我们绝不应看低中国传统
2018年是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他与亲密战友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下文简称《宣言》)发表170周年。这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是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一次重要启迪和一份宝贵遗产。  ··Ⅰ··1848,一个革命的年代  《宣言》诞生于1848年,这是世界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英国左派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把它作为自己《革命的年代》与《资本的年代》两部作品的分界之年。法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