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依据探讨实现职业中学教育目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需要层次;职业中学;教育目标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要求;安全的需要: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社会的需要:即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社会认同,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实现完满的人生。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爱的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呈现金字塔式逐级上升的,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马斯洛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如何在工作环境中强调自我实现的最有用的模式。他认为:“最好的管理者应该懂得如何促进被管理者的健康。办法有两个:一是满足被管理者的基本需求,包括对安全感、归属感、情感关系、友谊关系的需求,以及对声望和自尊的需求。二是满足他们高层次的动机或需求,例如對真、善、美、正义、完美以及规律的需求。”
马斯洛的理论对于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完成职业教育的目标,为社会输出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就要从五个需要着手,促成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二、培养目标及职业教育现状
《国务院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中学培养的是既具劳动能力又具创新能力的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的是社会新型劳动者。国家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对各种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国家也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种职业培训如火如荼地展开,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任重而道远,必须加大管理和服务的力度。
三、加强管理,促成学生高级需求的产生。
(一)建设校园环境,学生获得基础需求
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即校容校貌,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文化气氛等。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美丽的环境抚育美丽的心灵,学校要着力建设一个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利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加强学校服务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条件,让“家”更加的温暖和亲切。
(二)建设爱的环境,培养归属感和认同感。
学校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爱的环境,让学生能力得到锻炼,知识得到丰富,品质得到优化,在活动中,学生增强自我意识,体验成功,体现人生价值,实现理想,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职高生。
(1)学校多开办各种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小组,举办讲座,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性格。
(2)加强班级建设,倡导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班风,不攀比,不欺压同学。利用班级的力量管理班级,加强班级凝聚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强化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培养初步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接触社会。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获得社会的归属感,从而增强对未来的信心。
四、加强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目标
(1)目标激励。全面、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分别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通过不断的实现目标,增强信心和动力,获得知识的提高,把学习技能的客观需要内化为个人的实际需求,自觉、主动学习。为参加工作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健康教育。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和爱情观上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有很多困惑和迷茫。教师通过开展心理咨询,讲解心理案例,互动谈话,心理辅导,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和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帮助他们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积极的心理水平。
(3)理想教育。结合学生的现状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入开展对学生知、情、意、行的教育。通过理想教育、就业教育,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自觉地人生定位,确定人生目标。同时摒弃不良习气,把对物质的完美追求转移到对于理想的实现和人生的价值定位上来。
(4)认真学习技能。先进的设备,专业的老师,校内实、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提供了先决条件。实作技能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性,学生定能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所以,只有在校期间获得专业技能的系统的基础知识,才能为未来的就业之路和将来的创业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需要层次;职业中学;教育目标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要求;安全的需要: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社会的需要:即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社会认同,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实现完满的人生。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爱的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呈现金字塔式逐级上升的,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马斯洛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如何在工作环境中强调自我实现的最有用的模式。他认为:“最好的管理者应该懂得如何促进被管理者的健康。办法有两个:一是满足被管理者的基本需求,包括对安全感、归属感、情感关系、友谊关系的需求,以及对声望和自尊的需求。二是满足他们高层次的动机或需求,例如對真、善、美、正义、完美以及规律的需求。”
马斯洛的理论对于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完成职业教育的目标,为社会输出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就要从五个需要着手,促成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二、培养目标及职业教育现状
《国务院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中学培养的是既具劳动能力又具创新能力的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的是社会新型劳动者。国家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对各种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国家也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种职业培训如火如荼地展开,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任重而道远,必须加大管理和服务的力度。
三、加强管理,促成学生高级需求的产生。
(一)建设校园环境,学生获得基础需求
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即校容校貌,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文化气氛等。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美丽的环境抚育美丽的心灵,学校要着力建设一个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利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加强学校服务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条件,让“家”更加的温暖和亲切。
(二)建设爱的环境,培养归属感和认同感。
学校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爱的环境,让学生能力得到锻炼,知识得到丰富,品质得到优化,在活动中,学生增强自我意识,体验成功,体现人生价值,实现理想,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职高生。
(1)学校多开办各种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小组,举办讲座,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性格。
(2)加强班级建设,倡导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班风,不攀比,不欺压同学。利用班级的力量管理班级,加强班级凝聚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强化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培养初步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接触社会。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获得社会的归属感,从而增强对未来的信心。
四、加强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目标
(1)目标激励。全面、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分别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通过不断的实现目标,增强信心和动力,获得知识的提高,把学习技能的客观需要内化为个人的实际需求,自觉、主动学习。为参加工作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健康教育。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和爱情观上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有很多困惑和迷茫。教师通过开展心理咨询,讲解心理案例,互动谈话,心理辅导,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和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帮助他们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积极的心理水平。
(3)理想教育。结合学生的现状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入开展对学生知、情、意、行的教育。通过理想教育、就业教育,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自觉地人生定位,确定人生目标。同时摒弃不良习气,把对物质的完美追求转移到对于理想的实现和人生的价值定位上来。
(4)认真学习技能。先进的设备,专业的老师,校内实、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提供了先决条件。实作技能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性,学生定能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所以,只有在校期间获得专业技能的系统的基础知识,才能为未来的就业之路和将来的创业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