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设和谐德育环境旨在将德育与环境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设置一定的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引导受教育者去感知、体认和自觉思考,在良好的氛围和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从而有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人文德育 和谐环境 有效实践
德育环境就是为学生形成良好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创设的一切情况和条件,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和谐的德育环境既将德育与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环境以德育为主题,德育以环境为载体,两者紧密结合,形成合力。
从现代教育现状来看,简单的有意识说教已让学生感到如一张白纸,苍白无力。但放任学生在没有德育氛围的环境下自由成长,这又有悖教育的特性。因此,如何将德育教育与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德育方法,是我校德育工作研究的方向。创设和谐的德育环境旨在通过设置一定的心理环境,引导受教育者去感知、体认和自觉思考,在良好的氛围和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一、显性德育环境和隐性德育环境的意义
学校的德育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显性的德育环境,如整齐、清洁、优美的场景布置,体现学风、班风、奋斗目标的德育表语等;二是指隐性的德育环境,如校风、班风的建设活动、师生的精神风貌的养成活动、师生之间和谐人际关系培养活动及校园的文化氛围营造活动等。显性的德育环境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物质基础,隐性德育环境是德育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无论是显性的德育环境,还是隐性的德育环境,都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具有良好的暗示性、渗透性,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它们与有声的教育相配合,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创设和谐德育环境的实践
1.以“德育学分制”为载体,创设个人养成教育的德育环境。我校“德育学分制”提出,旨在打破旧的主观评价学生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活动制度化,德育目标详细化,德育的内容学分化,德育过程和成果成绩化,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良好德育环境。
在设计德育学风制的落实活动时,各个环节都让学生参与管理。如选拔认真负责的记分员,班干部负责汇总公布。在教室墙壁一角开辟德育学分公示栏,形成目视管理。每月利用班会课,开展德育学分分析活动,德育学分底的学生还可进行申诉,让学生分析自我,改善自我。在这样显性和隐性德育环境中学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2.将“企业5S管理”引进学校的常规管理中,创设良好班集体建设的德育环境。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我校将现代企业的“5S管理”引进常规管理中,将显现的德育环境营造和隐现德育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1)重视目视管理。要求各班将本次活动的口号,如 “每天的事情每天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等,张贴在醒目的位置上。出一期以《5S管理进班级》为主题宣传板报。每天做到整齐,美化班容班貌。这些显现的德育环境创设,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
(2)重视主题活动的开展。开展“5S管理卫生月优胜班级”评比活动、“5S管理班容班貌优胜班级”评比活动、以《良好习惯助我成长》为主题班会评比活动,“5S管理十佳先进班级”评比活动等。每项活动有方案,有细则,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学习、提升,无形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德育环境。
3.以榜样激励学生,在全校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以往我校是表扬声少,批评声多,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从校园德育环境的建设角度来讲,也不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因此,我校以“校园之星”的评比活动为载体,大力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树立优秀学生榜样,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
为有效实现“校园之星”评比活动的德育目的,一方面将活动推广到各个班级,在班级中评选“班级之星”,如进步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文艺之星等,在班中形成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再通过班级推荐,评出“校园之星”,将优秀学生的事迹在全校推广,以此激励学生,形成隐性的德育环境。另一方面,积极营造显现德育环境,在班级开辟“班级之星”专栏,在校园开辟“校园之星”宣传栏,将各系列的“校园之星”的照片、事迹做成宣传板,张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形成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其成为学校德育的无形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创优,形成良好校风。
在创设和谐德育环境的实践中例子还有很多,如开展以“阅读使我们更美”为主题的“图书漂流活动”、“校首届艺术展演活动”、“校首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等,在这些实践活动都把教育的意向、目的渗透到或潜藏在活动过程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有利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也正如苏霍姆林斯所强调的,“教育艺术就在于教育意图寓于友好而自然的关系之中。使学生们自我约束、自我克制。”最终实现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这就是创设和谐德育环境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人文德育 和谐环境 有效实践
德育环境就是为学生形成良好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创设的一切情况和条件,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和谐的德育环境既将德育与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环境以德育为主题,德育以环境为载体,两者紧密结合,形成合力。
从现代教育现状来看,简单的有意识说教已让学生感到如一张白纸,苍白无力。但放任学生在没有德育氛围的环境下自由成长,这又有悖教育的特性。因此,如何将德育教育与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德育方法,是我校德育工作研究的方向。创设和谐的德育环境旨在通过设置一定的心理环境,引导受教育者去感知、体认和自觉思考,在良好的氛围和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一、显性德育环境和隐性德育环境的意义
学校的德育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显性的德育环境,如整齐、清洁、优美的场景布置,体现学风、班风、奋斗目标的德育表语等;二是指隐性的德育环境,如校风、班风的建设活动、师生的精神风貌的养成活动、师生之间和谐人际关系培养活动及校园的文化氛围营造活动等。显性的德育环境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物质基础,隐性德育环境是德育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无论是显性的德育环境,还是隐性的德育环境,都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具有良好的暗示性、渗透性,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它们与有声的教育相配合,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创设和谐德育环境的实践
1.以“德育学分制”为载体,创设个人养成教育的德育环境。我校“德育学分制”提出,旨在打破旧的主观评价学生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活动制度化,德育目标详细化,德育的内容学分化,德育过程和成果成绩化,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良好德育环境。
在设计德育学风制的落实活动时,各个环节都让学生参与管理。如选拔认真负责的记分员,班干部负责汇总公布。在教室墙壁一角开辟德育学分公示栏,形成目视管理。每月利用班会课,开展德育学分分析活动,德育学分底的学生还可进行申诉,让学生分析自我,改善自我。在这样显性和隐性德育环境中学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2.将“企业5S管理”引进学校的常规管理中,创设良好班集体建设的德育环境。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我校将现代企业的“5S管理”引进常规管理中,将显现的德育环境营造和隐现德育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1)重视目视管理。要求各班将本次活动的口号,如 “每天的事情每天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等,张贴在醒目的位置上。出一期以《5S管理进班级》为主题宣传板报。每天做到整齐,美化班容班貌。这些显现的德育环境创设,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
(2)重视主题活动的开展。开展“5S管理卫生月优胜班级”评比活动、“5S管理班容班貌优胜班级”评比活动、以《良好习惯助我成长》为主题班会评比活动,“5S管理十佳先进班级”评比活动等。每项活动有方案,有细则,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学习、提升,无形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德育环境。
3.以榜样激励学生,在全校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以往我校是表扬声少,批评声多,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从校园德育环境的建设角度来讲,也不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因此,我校以“校园之星”的评比活动为载体,大力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树立优秀学生榜样,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
为有效实现“校园之星”评比活动的德育目的,一方面将活动推广到各个班级,在班级中评选“班级之星”,如进步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文艺之星等,在班中形成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再通过班级推荐,评出“校园之星”,将优秀学生的事迹在全校推广,以此激励学生,形成隐性的德育环境。另一方面,积极营造显现德育环境,在班级开辟“班级之星”专栏,在校园开辟“校园之星”宣传栏,将各系列的“校园之星”的照片、事迹做成宣传板,张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形成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其成为学校德育的无形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创优,形成良好校风。
在创设和谐德育环境的实践中例子还有很多,如开展以“阅读使我们更美”为主题的“图书漂流活动”、“校首届艺术展演活动”、“校首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等,在这些实践活动都把教育的意向、目的渗透到或潜藏在活动过程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有利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也正如苏霍姆林斯所强调的,“教育艺术就在于教育意图寓于友好而自然的关系之中。使学生们自我约束、自我克制。”最终实现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这就是创设和谐德育环境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