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走在龙城大街上,不经意间看到那些街头巷尾依旧矗立的绿色邮筒,心里就飘荡着这首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东方小夜曲”的《草原之夜》。同时,也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见信如面,别来无恙”的遥远写信年代。
“有陈芳的信吗?”
“有,还有一张汇款单。”
陈芳是我的堂嫂,人不算高但体态丰盈,圆圆的脸蛋上挂着一对浅浅的酒窝,说起话来甜甜一笑挺招人喜欢。因堂兄排行老二,所以我称陈芳二嫂。虽说咱俩辈份一样,但她比我父母也小不了几岁。由于堂兄长年在外地工作,每次乡里的邮递员到村里来,她都会这样问上一声。
收到来信,并寄上一家老小的生活费,二嫂自然很是高兴。我们村里90%多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经济收入全靠生产队里挣工分或是提上本就不多的粮食卖钱,用作家用开支,大多数人家非常困难。二嫂属乡村里为数不多的工人家属之一,带着三个孩子同样也要在生产队里干活,每年年终结算,都完不成生产任务,收不到现金还要往队里交钱,但有堂兄每月兑钱,很多人都眼红不已。
“帮二嫂回封信吧!”
“要得!要得!”
放学回家经过二嫂家门口,她一说写信我便答应下来。晚上,二嫂手提马灯,拿着书写这一套行头,领着她的大女儿,大概行走200米就到我家了。那时,我也不知道天高地厚自己吃几碗干饭,反正一干这写写画画的事就非常兴奋。铺开洁白的信笺放在饭桌上,拿起钢笔边写边问,内容大多是家里一切都好,钱收到了,养了多少猪,粮食够不够吃之类的“陈谷子烂芝麻”琐事,最后问候问候写上时间便算了账。每次写完后都要读给二嫂听,读信间隙瞅二嫂,只见她频频点头如同喝了两杯红酒,醉脸相融分外迷人。要是有遗漏的地方,把她想表达的意思我再遣词造句补上点,直到她满意为止。记得当时边读二嫂边让我喝茶(让我写信她都泡上一瓷盅茶算是奖赏),最后把信笺折叠好装入信封写好封皮貼上邮票,直到将二嫂送出家门才算结束。信的质量如何,年代久远我已不太清楚了,但二嫂家那茉莉花茶的味道,香味扑鼻至今都还清晰记得。
孩提时代,在农村写信是件犯难的事。村里有文化的不多,地主富农倒是“喝过一些墨水”,但阶级斗争整得凶,怕受批斗谁都不敢去找,好多村民靠“扫盲”班识得几个字,要完整写成一封书信,很不容易。有些人干脆赶集到镇上邮电局门口花钱找人代写。记得最早给二嫂写信,那也是1974年,差不多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人到老时易怀旧,写信时光岂能忘。记得上世纪1983年年底参军后,除了紧张的工作训练、政治学习之外,写信便成了我主要业余爱好。离开家乡来到军营,才知部队生活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浪漫。直线加方块的单调生活,高强度的坦克作战实兵演练,风雪天部队紧迫拉动,“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三块石头架起锅,雪水煮面条吃了再走几十公里,还有生产劳动,比如在忻州原平插秧、收稻子,哪一样工作都不缺汗水和泪水。每当夜深人静独自徘徊情绪低落的时候,唯有写信是最好纾解和释放的出口。
1984年,新兵第一年秋日里的一个晚上,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夜雾淡淡笼罩的山头下,只有岗楼哨所显得格外庄重肃穆。我背着比自己身高低不了多少的钢枪,来来回回巡逻在这远离城市的弹药库周围。在这荒郊野外少有人烟的夜里,孤独寂寞,百无聊赖,听着远处广播里董文华唱的《月亮走,我也走》,“天上云追月,地上风吹柳,月亮月亮歇歇脚,我俩话儿没说够……”,歌词句句戳心,旋律优美动听,立即勾起了我对川府之国西南家乡的思念,想起那年迈多病含辛茹苦把我们哥姐三人拉扯大的老妈,想起那位在我走后经常帮助和关照家里的同乡同学……还没把歌听完,当新兵的我早已满眼婆娑,心绪难平。自从穿上了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肩上就扛起了责任,这个理儿,我懂。正如一首歌中唱到“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一颗博大的心哪,愿天下都快乐……”。诚然,唱得比做得要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出门在外背井离乡,一切都得靠自己独立生活,对于刚跨进部队大门不到一年的我,还是困难多多。要说我的新兵年代,真是艰苦,生活每天差不多“钢丝面”管饱(高粱面用凉水泡着),副食炒土豆烧白菜或一碟咸菜,遇上训练紧张,用餐几分钟时间搞定,想“多吃多占”两个馒头中间抹点豆腐乳一捏,边走边吃是常有的事。假如某天看到火车皮往备用战备铁路轨道一停,那就惨了!一整车皮军用物资,需要人工搬运,往弹药库扛炮弹,一干就是一天,劳累得跌倒就能睡着……
这些经历,这种心境,能告家里吗?当然不能。说句心里话,那时,真没有“对酒当歌”的洒脱,倒是多了些“强乐还无味”的酸楚。可一旦把这种情感在指间挥洒流淌,洒脱就跃然纸上,酸楚便埋在了心里,写信却成了“部队一切都好”,一定都是“凭君捷语报平安”。其实,到底有多好,也说不上来,因为改革开放才开始几年,整个国家都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那时,西南边陲的战火还未熄灭(对越自卫反击战),看到那些典型英雄人物,感人事迹,在“猫耳洞”里给父母亲朋写信的画面,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鼓励着我积极上进。一有闲睱,就写信抒怀,汇报成长经历,抒发心中块垒,真可谓“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写好快要放进邮筒的时候,又想起自己受到嘉奖的喜讯,拆开信再添数言,然后贴上8分钱的邮票(后来义务兵免费邮信盖个三角戳就行)塞进邮筒,美滋滋地回到班里开始盼望回信……
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每次家里来信,尤其是收到未婚妻寄来的文字,简直高兴得如同抓到了“福利彩票”。如果是再收到一张在“工农兵照相馆”照的“脸上抹点红色那种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对象美照,那就几晚上都睡着了,即使睡着了也能笑醒,为啥,高兴啊!兴奋啊!有了爱情的精神力量,多日的劳累困盹早已荡然无存。当然,这种喜悦在部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不能一人独享,无论是排长班长,还是新兵老兵,都互相传看,一起热闹,谈笑风生,至真至纯……
星移斗转,岁月如梭。脱下军装也有些年头了。虽说现在高科技时代,什么传真、QQ留言、微博、微信,手指一动瞬间就能够真正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思想情感、沟通内容传达给对方,让用笔写信的时光,成了留在心中记忆的陈年往事,但我却非常喜欢写信的感觉,喜欢畅游在一笔一画爬格子的文字书海中,喜欢享受柔软而丰富、真诚而美好的祝福,喜欢书信往来那种人与人之间深沉的温暖和眷恋……
时代变迁,现在看来或许写信有些不合时尚,但每次整理书信资料的时候,我心中却荡起了层层涟漪。不是吗?书信记录了我的青葱岁月,书信留下了我的点滴过往。它,就好像一张张剪贴图画,串联成一部部军旅生活的影视作品,播放着我以及与我一样有着穿过军装经历之人的快乐和忧伤,见证着“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爱情和友谊……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书信是文化的传承,书信是兴家的途径,书信往来,社会和谐。书信的年龄几千岁了,真想重拾笔墨回归写信时代。
走在龙城大街上,不经意间看到那些街头巷尾依旧矗立的绿色邮筒,心里就飘荡着这首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东方小夜曲”的《草原之夜》。同时,也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见信如面,别来无恙”的遥远写信年代。
“有陈芳的信吗?”
“有,还有一张汇款单。”
陈芳是我的堂嫂,人不算高但体态丰盈,圆圆的脸蛋上挂着一对浅浅的酒窝,说起话来甜甜一笑挺招人喜欢。因堂兄排行老二,所以我称陈芳二嫂。虽说咱俩辈份一样,但她比我父母也小不了几岁。由于堂兄长年在外地工作,每次乡里的邮递员到村里来,她都会这样问上一声。
收到来信,并寄上一家老小的生活费,二嫂自然很是高兴。我们村里90%多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经济收入全靠生产队里挣工分或是提上本就不多的粮食卖钱,用作家用开支,大多数人家非常困难。二嫂属乡村里为数不多的工人家属之一,带着三个孩子同样也要在生产队里干活,每年年终结算,都完不成生产任务,收不到现金还要往队里交钱,但有堂兄每月兑钱,很多人都眼红不已。
“帮二嫂回封信吧!”
“要得!要得!”
放学回家经过二嫂家门口,她一说写信我便答应下来。晚上,二嫂手提马灯,拿着书写这一套行头,领着她的大女儿,大概行走200米就到我家了。那时,我也不知道天高地厚自己吃几碗干饭,反正一干这写写画画的事就非常兴奋。铺开洁白的信笺放在饭桌上,拿起钢笔边写边问,内容大多是家里一切都好,钱收到了,养了多少猪,粮食够不够吃之类的“陈谷子烂芝麻”琐事,最后问候问候写上时间便算了账。每次写完后都要读给二嫂听,读信间隙瞅二嫂,只见她频频点头如同喝了两杯红酒,醉脸相融分外迷人。要是有遗漏的地方,把她想表达的意思我再遣词造句补上点,直到她满意为止。记得当时边读二嫂边让我喝茶(让我写信她都泡上一瓷盅茶算是奖赏),最后把信笺折叠好装入信封写好封皮貼上邮票,直到将二嫂送出家门才算结束。信的质量如何,年代久远我已不太清楚了,但二嫂家那茉莉花茶的味道,香味扑鼻至今都还清晰记得。
孩提时代,在农村写信是件犯难的事。村里有文化的不多,地主富农倒是“喝过一些墨水”,但阶级斗争整得凶,怕受批斗谁都不敢去找,好多村民靠“扫盲”班识得几个字,要完整写成一封书信,很不容易。有些人干脆赶集到镇上邮电局门口花钱找人代写。记得最早给二嫂写信,那也是1974年,差不多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人到老时易怀旧,写信时光岂能忘。记得上世纪1983年年底参军后,除了紧张的工作训练、政治学习之外,写信便成了我主要业余爱好。离开家乡来到军营,才知部队生活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浪漫。直线加方块的单调生活,高强度的坦克作战实兵演练,风雪天部队紧迫拉动,“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三块石头架起锅,雪水煮面条吃了再走几十公里,还有生产劳动,比如在忻州原平插秧、收稻子,哪一样工作都不缺汗水和泪水。每当夜深人静独自徘徊情绪低落的时候,唯有写信是最好纾解和释放的出口。
1984年,新兵第一年秋日里的一个晚上,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夜雾淡淡笼罩的山头下,只有岗楼哨所显得格外庄重肃穆。我背着比自己身高低不了多少的钢枪,来来回回巡逻在这远离城市的弹药库周围。在这荒郊野外少有人烟的夜里,孤独寂寞,百无聊赖,听着远处广播里董文华唱的《月亮走,我也走》,“天上云追月,地上风吹柳,月亮月亮歇歇脚,我俩话儿没说够……”,歌词句句戳心,旋律优美动听,立即勾起了我对川府之国西南家乡的思念,想起那年迈多病含辛茹苦把我们哥姐三人拉扯大的老妈,想起那位在我走后经常帮助和关照家里的同乡同学……还没把歌听完,当新兵的我早已满眼婆娑,心绪难平。自从穿上了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肩上就扛起了责任,这个理儿,我懂。正如一首歌中唱到“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一颗博大的心哪,愿天下都快乐……”。诚然,唱得比做得要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出门在外背井离乡,一切都得靠自己独立生活,对于刚跨进部队大门不到一年的我,还是困难多多。要说我的新兵年代,真是艰苦,生活每天差不多“钢丝面”管饱(高粱面用凉水泡着),副食炒土豆烧白菜或一碟咸菜,遇上训练紧张,用餐几分钟时间搞定,想“多吃多占”两个馒头中间抹点豆腐乳一捏,边走边吃是常有的事。假如某天看到火车皮往备用战备铁路轨道一停,那就惨了!一整车皮军用物资,需要人工搬运,往弹药库扛炮弹,一干就是一天,劳累得跌倒就能睡着……
这些经历,这种心境,能告家里吗?当然不能。说句心里话,那时,真没有“对酒当歌”的洒脱,倒是多了些“强乐还无味”的酸楚。可一旦把这种情感在指间挥洒流淌,洒脱就跃然纸上,酸楚便埋在了心里,写信却成了“部队一切都好”,一定都是“凭君捷语报平安”。其实,到底有多好,也说不上来,因为改革开放才开始几年,整个国家都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那时,西南边陲的战火还未熄灭(对越自卫反击战),看到那些典型英雄人物,感人事迹,在“猫耳洞”里给父母亲朋写信的画面,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鼓励着我积极上进。一有闲睱,就写信抒怀,汇报成长经历,抒发心中块垒,真可谓“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写好快要放进邮筒的时候,又想起自己受到嘉奖的喜讯,拆开信再添数言,然后贴上8分钱的邮票(后来义务兵免费邮信盖个三角戳就行)塞进邮筒,美滋滋地回到班里开始盼望回信……
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每次家里来信,尤其是收到未婚妻寄来的文字,简直高兴得如同抓到了“福利彩票”。如果是再收到一张在“工农兵照相馆”照的“脸上抹点红色那种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对象美照,那就几晚上都睡着了,即使睡着了也能笑醒,为啥,高兴啊!兴奋啊!有了爱情的精神力量,多日的劳累困盹早已荡然无存。当然,这种喜悦在部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不能一人独享,无论是排长班长,还是新兵老兵,都互相传看,一起热闹,谈笑风生,至真至纯……
星移斗转,岁月如梭。脱下军装也有些年头了。虽说现在高科技时代,什么传真、QQ留言、微博、微信,手指一动瞬间就能够真正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思想情感、沟通内容传达给对方,让用笔写信的时光,成了留在心中记忆的陈年往事,但我却非常喜欢写信的感觉,喜欢畅游在一笔一画爬格子的文字书海中,喜欢享受柔软而丰富、真诚而美好的祝福,喜欢书信往来那种人与人之间深沉的温暖和眷恋……
时代变迁,现在看来或许写信有些不合时尚,但每次整理书信资料的时候,我心中却荡起了层层涟漪。不是吗?书信记录了我的青葱岁月,书信留下了我的点滴过往。它,就好像一张张剪贴图画,串联成一部部军旅生活的影视作品,播放着我以及与我一样有着穿过军装经历之人的快乐和忧伤,见证着“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爱情和友谊……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书信是文化的传承,书信是兴家的途径,书信往来,社会和谐。书信的年龄几千岁了,真想重拾笔墨回归写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