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当今经济、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出合格人才。
关键词: 学校 家庭 社会 三位一体 高效相融
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大家庭,如何促其迅速发展,人才是重中之重。当下,经济、信息、科技不断日新月异,人才的培养也被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到一个新高度。无疑,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是各种新型人才的塑造过程。仅凭各类学校的努力已成为过去,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的多层次教育,已与学校一起成为教育不容忽视的三大基地。只有协同作战、互相保驾护航发挥出高效相融三位一体的奇特功效,才能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学生发展和培养新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一、注重学校教育的开放性
新课程改革打破传统课堂空间的狭隘性和形式的封闭性,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我采用了开放性的能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的教学模式。
首先,对学生进行空间开放。对学生来说,社会有丰富资源,是个大课堂。我打破“训练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禁锢,把小学数学教学融入大数学教育之中,建立由课内到课外的数学学习时空,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向课外延伸,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世界,以公正、严谨的态度,主动地探究和获取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估算》时,让学生到校外进行实际观察和操作,讨论和研究,学生很快掌握了《估算》的特点,并培养了估算意识和习惯,发展了数感。
由此可见,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一些专题调查任务,或为课堂收集材料,或作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使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感受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对教学内容开放。教师的工作是最富创造性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教材中的某些问题作创造性处理,不要用设计好的、僵化的框框套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创设创新性探索活动的背景,进而让学生在这一背景下展现创新的、智慧的火花。如:在教学二年级《找规律》内容时,我结合生活实际,恰当地、开放性地使用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培养了爱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整节课以小东搬家为探索活动线索,从路上所见到室内观察,再到与小东一起做游戏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课件呈现各种规律,并用动画进行演示,使学生能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观察,引导他们思考、发现循环排列的规律,使知识的应用过程融于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这样,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散思维。
第三,对学习形式的开放。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而放松地坐,而不是让学生必须背着手,老老实实地听课,这无疑是让学生戴着脚镣跳舞。我又不拘一格地改变传统的排座形式,分小组排座位,这样便于学生群体间的交流,促使学生相互协作,在自由情境中表现自我,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实现个性潜能的发掘,从而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注重家长教育的潜在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到的社会环境,是孩子受到潜在影响最多的地方。所以,优化家庭育人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确保孩子健康成长,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否则,学校教育只能唱独角戏,处于被动局面。现在我校有效利用移动公司开通的“校讯通”这个网络平台,让老师和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在校情况和学生在家情况。老师直接与家长交流,共同制订教育计划;并鼓励家长配合对学生施教的全过程。可见,家庭教育是基础,无论在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优势,是其他两种教育替代不了的。
三、注重社会教育的实效性
人们常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孩子才能接收到不一样的熏陶。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了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建立社会责任感,我们在校外辅导员的支持下,建立了校外活动阵地,如:敬老院、小军营、农贸市场、粮库、几个广场等。规定每月十五日为“社会实践日”。这一天我们将带领学生到农贸市场了解商品知识,增强学生的商品意识,提高适应能力。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从小培养学生尊老爱老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欣赏大自然的美,每年都要组织学生春游,搞野炊比赛。为了使学生相信科学,崇尚文明,我带领学生观看揭露“法轮功”等一些邪教本质的图片展、电影,还通过自编小品歌曲、诗歌等多种形式为家长演出,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增强了识别“真、善、美”的能力,提高了生存能力,在我们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下,学生学习的天地变宽了,走出校门,学到了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增强了处理、自主、自护的生存能力。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实践证明,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融并进,三位一体,才能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人说,花的事业是美丽的,果的事业是尊贵的,而教育的事业则是我们共同肩负的。创造一个健康的、自由的、活泼的、向上的成长环境,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管齐下、高效相融的教育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学校 家庭 社会 三位一体 高效相融
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大家庭,如何促其迅速发展,人才是重中之重。当下,经济、信息、科技不断日新月异,人才的培养也被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到一个新高度。无疑,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是各种新型人才的塑造过程。仅凭各类学校的努力已成为过去,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的多层次教育,已与学校一起成为教育不容忽视的三大基地。只有协同作战、互相保驾护航发挥出高效相融三位一体的奇特功效,才能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学生发展和培养新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一、注重学校教育的开放性
新课程改革打破传统课堂空间的狭隘性和形式的封闭性,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我采用了开放性的能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的教学模式。
首先,对学生进行空间开放。对学生来说,社会有丰富资源,是个大课堂。我打破“训练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禁锢,把小学数学教学融入大数学教育之中,建立由课内到课外的数学学习时空,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向课外延伸,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世界,以公正、严谨的态度,主动地探究和获取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估算》时,让学生到校外进行实际观察和操作,讨论和研究,学生很快掌握了《估算》的特点,并培养了估算意识和习惯,发展了数感。
由此可见,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一些专题调查任务,或为课堂收集材料,或作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使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感受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对教学内容开放。教师的工作是最富创造性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教材中的某些问题作创造性处理,不要用设计好的、僵化的框框套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创设创新性探索活动的背景,进而让学生在这一背景下展现创新的、智慧的火花。如:在教学二年级《找规律》内容时,我结合生活实际,恰当地、开放性地使用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培养了爱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整节课以小东搬家为探索活动线索,从路上所见到室内观察,再到与小东一起做游戏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课件呈现各种规律,并用动画进行演示,使学生能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观察,引导他们思考、发现循环排列的规律,使知识的应用过程融于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这样,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散思维。
第三,对学习形式的开放。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而放松地坐,而不是让学生必须背着手,老老实实地听课,这无疑是让学生戴着脚镣跳舞。我又不拘一格地改变传统的排座形式,分小组排座位,这样便于学生群体间的交流,促使学生相互协作,在自由情境中表现自我,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实现个性潜能的发掘,从而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注重家长教育的潜在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到的社会环境,是孩子受到潜在影响最多的地方。所以,优化家庭育人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确保孩子健康成长,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否则,学校教育只能唱独角戏,处于被动局面。现在我校有效利用移动公司开通的“校讯通”这个网络平台,让老师和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在校情况和学生在家情况。老师直接与家长交流,共同制订教育计划;并鼓励家长配合对学生施教的全过程。可见,家庭教育是基础,无论在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优势,是其他两种教育替代不了的。
三、注重社会教育的实效性
人们常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孩子才能接收到不一样的熏陶。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了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建立社会责任感,我们在校外辅导员的支持下,建立了校外活动阵地,如:敬老院、小军营、农贸市场、粮库、几个广场等。规定每月十五日为“社会实践日”。这一天我们将带领学生到农贸市场了解商品知识,增强学生的商品意识,提高适应能力。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从小培养学生尊老爱老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欣赏大自然的美,每年都要组织学生春游,搞野炊比赛。为了使学生相信科学,崇尚文明,我带领学生观看揭露“法轮功”等一些邪教本质的图片展、电影,还通过自编小品歌曲、诗歌等多种形式为家长演出,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增强了识别“真、善、美”的能力,提高了生存能力,在我们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下,学生学习的天地变宽了,走出校门,学到了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增强了处理、自主、自护的生存能力。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实践证明,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融并进,三位一体,才能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人说,花的事业是美丽的,果的事业是尊贵的,而教育的事业则是我们共同肩负的。创造一个健康的、自由的、活泼的、向上的成长环境,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管齐下、高效相融的教育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