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m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现阶段学员学习的主要渠道、教学模式、内容指向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以微课程方式对课内教学进行有效、高效的补充和完善。依托微课程 “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的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结合教育进行应用研究。
  关键词:微课程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存在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生知识、技能构成参差不齐,分层教学实施难度高。现阶段他们学习的主要渠道还是来自于课堂,教学模式多采用章节式、专题式教学,内容指向覆盖面宽,课堂容量大,容易造成学员对一些知识点的学习不够充分和具体,留给学员自身独立思考的空间较小,无法完成知识的内化和重新建构。
  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下,“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改变了课程呈现方式和学习方式,拓宽了教育思路,真正实现以生为本,调动其内因并实现学习的自主性,是一次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以“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革命,获得了多个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认可。
  1.  “微课程”的内涵
  国内外教改发展史上,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并不罕见。目前,理论界对微课程认识尚处于“前科学”阶段,没有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概念系统。我们在这里也只能说“微课程”主要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它是以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为目的,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富媒体形式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2.  微课程建设的意义
  (1)引发传统教育变革
  微课程具有打破时空限制、各取所需、可重复、強调学习的体验和互动等基本特点,其核心在于强调一个“学”字,即学生的学习。其中,体验是学生学习的静态,它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的独立认知、感受和领悟;互动是学生学习的动态,它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的诠释和交流。体验和互动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学习方法,其教学价值取向强调的依旧是学生的学习。
  (2)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分配
  微课程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思考的空间。而这5分钟的时长,减轻了信息的冗余量,既精简又到位,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微课程既区别于简单的多媒体教学也不同于现在的网络教学。它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学习感觉:它调动人们所有感官参与学习,视觉、听觉、想象,而且具有精巧、短小、自由、使用、高效等特点。
  (3)将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从课程深入到知识点
  微课程是将一个整体教学模块科学合理地拆分成若干微单元,与目前采用的模块化教学有所不同,它将模块化思想深入到课程的细枝末节,可能是一个知识点,也可能是一个完整操作。虽然微课程看似是化整为零,但正是由于这样的拆分才使得课程的横向与纵向整体性和延展性更强,有效形成全面覆盖的知识网络。
  3.  微课程在实践性课程中的应用
  (1)嵌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微课程,它一般只有5分钟的时长,将完整的课堂片段化,化整为零。突出本堂课的重点难点。但虽然是片段,其结构还是完整的,能详细地阐述一个知识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必要的全部求助于老师,可以打开微课程。微课程它并不是取代我们正常的教学,彻底颠覆我们的教学模式,而是嵌入我们的课堂,帮助学生学习,将课堂化整为零,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深度的剖析,让学生自己研究。
  (2)引领实践,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引入微课程的教学课堂,改变了以教师教授为主导的教学课堂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学习——操作——学习——在操作,这样反复的动作来落实本节课的重难点。这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避免了学生一开始就接收大量的知识和内容,让大脑处于饱和状态,而突出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得学生的主体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3)求同存异,学生能动地学习新知识
  以学生为本位,为学生的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可持续发展服务。不是拿僵化单一的课堂去套学生,而是为学生的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可持续发展建构适宜的课堂。虽然只有五分钟,却能引起很多的思考,鉴于此,微课程不仅能作为学生平时作业的指导,他还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讨论,钻研其中的难点,对更深层次地研究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微课程以其灵活、共享、自主、开放、高效等特点,已经成为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课程教学模式。在我国,微课程的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很多有待研究的地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微课程的引入不仅能够完成知识层面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提高素质教育中主体的能动性,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养成。当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和资源现状,微课程的应用研究仍然存在很多值得推销的地方,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行不断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DB/OL]
其他文献
摘要:在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可以节约更多生产资料和能源。尤其在规划设计钢铁企业的生产计划方案过程中,数字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都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信息,并对产品实际生产制造模式产生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数字技术在钢铁企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钢铁企业;电气自动化;数字技术  引言:对于钢铁企业而言,电气
期刊
摘要: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竞赛资源转化现状的分析,对竞赛资源进行分析和整理,对其包含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细化、整合,设计成可实施的教学项目或教学任务,融入相关几门课程教学中,在实施过程中开展实训教学,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不断试验和检测,及时总结,及时调整方案,整体推进,以达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竞赛资源;转化;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为了贯彻“训赛结合,以赛
期刊
摘要:社会在快速向前发展,科学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电气自动化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充分的结合,通过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技术的改革。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出现,有利于变电站稳定可持续发展,本篇文章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通过一些实际操作案例,研究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
期刊
摘要:机电机械设备有着提高生产作业效率、质量的重要作用,在各行各业当中都有着十分广泛地应用。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机电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际经验,探讨并分析了机电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方法,最后针对机电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要点进行总结,以期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机电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引言:机电机械设备在当前大多数行业当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维修保养工作不仅
期刊
摘要:配电网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关系着电力事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对配电网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展开研究,从电线与电线管的安装、防雷装置的安装、其它问题三个方面,分析配电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从施工方案、材料设备、人员与责任三个方面,分析影响配电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主要因素,列举了对配电网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核电厂的竖向设计对厂区的使用性能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核电厂竖向设计特点,通过梳理核电厂竖向设计的工作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核电厂竖向设计的权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为竖向设计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核电厂 竖向设计 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  1 引言  竖向设计是总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对建设用地范围内场地进行垂直方向的高程(标高)设计。竖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VILI的致病机制, 并鉴定相关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理论提供基础。方法:首先从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公共数据平台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9314。然后使用在线分析工具GEO2R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获得正常肺组织和肺损伤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接着用DAVID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差异
期刊
摘要:主要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实训特点出发,从建设实验实训基地、改变实验实训模式、培养实验实训教师等多个方面出发,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思路,希望能够为日后本科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实践能力;实训教学;实验结果;主要情况  引言: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竞争,并且具有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持。但是在发展时面对较多的问题,比如很多学生无
期刊
摘要:针对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困难、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财力不足、阶段性退休人员较多等现实问题,以临沂大学为例,从专任教师比例、高层次人才、各专业师资分布等角度,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根本问题及形成原因,且从人才机构设置、人才引进政策、专项资金的投入等方面提出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以期为地方高校师资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建议  随着全国各高
期刊
摘要:为了帮助青少年学生巩固在体育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课外作业的实施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外作业实施的必要性;提出了课外作业的实施要具备学习内容要多样化,学习手段要易操作化,学习方式要个性化;以及课外作业要遵循考赛合一,多层次评价的原则,其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坚持“以评促学,以赛促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