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不仅在教学方式上,而且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这都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深入领会,深入探索,深入实践,需要我们以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实现观念到行为的转变。
关键词 新课程 思考 数学教学
一、寻求精彩导入与课堂创新的协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成功教学的基础。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该如何进行导入呢?
(一)复习巩固,拓展链接。
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旧知识去分析新问题,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例如:在讲《任意三角函数》时,要先复习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概念,进而提出任意三角函数概念。
(二)观察思考,延伸触角。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应该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相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例如:在讲《函数单调性》第一课时,引入这样的情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体现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比如气温变化图、股价走势图、心电图等。然后给出图形,提出问题。
(三)联想发散,类比猜测。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公理化体系下的的数学发展,讲究在主要运算性质基本不变的情形下,求新,求变,求创新,以适应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各种不同的需要。例如: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从实数到复数,从数量到向量等等,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有了更深的比较、理解与记忆,而且让学生熟悉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导入的方式是千姿百态的,但是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使学生好学乐学,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力求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一般为语言,模型,黑板演示,课本等;而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之后,教学方式可以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投影,辅助教学课件,智能教育信息平台模拟演示等。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充实,从而拓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例如,在讲授正、余弦函数图像和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它们形成的过程,形象生动,层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这些曲线的本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少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吸引力,为了使课堂更有现代化的气息,大量地使用教学课件。许多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在短短的一节课中,采取“一问一答一显示”的方式依次展开,教师们不自觉地减少了黑板使用时间,将教学内容更多地通过计算机屏幕来呈现,其容量大得惊人。最终教师表面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有没有考虑过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掌握多少?学生跟着屏幕跑,他们很难有时间去思考、体验、反思,有的只是学生象征性地思考和表演性地回答。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数学课堂的“活”,而将大量的形式成分充斥课堂,没有很好地去把握住新课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应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三、追求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一致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是辨证的,只有充分地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按照课前预设方案实施,在课堂上总是问“是不是”、“对不对”等这样的是非判断问题,这就好比赶羊进圈,只有一条过道,一个入口,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但教师如果任由学生去做,又好比平野放羊,一发不可收,任其肆虐,听其任性。这正是课堂教学中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基本矛盾。
课前预设还要不要呢?显而易见,课前预设是必要的。预设不等于固定,而是进行适当的限制。任何内容都是在抽象了具体现象和对象的基础上编制的,在不同时间、对象、场景面前,或多或少都需要进行改造、重组、增添或删减。因此,教师在预设时,必须先对过去的教案和经验进行反思,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和教训反思的基础上。这样,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应对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对于有价值、适宜于展开探究的生成,教师应当抓住机会进行深入的探讨,看似放得很开,其实跟思想的理解有着密切联系。但也有些老师能放不能收,把數学课上成了表演课、故事课等等,这与紧拽学生的课堂没什么区别。因此,教师在课堂生成上是否收放自如,不仅在于教师的经验,更在于教师的素养,教师的积累等。凭借这些积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快速区分有价值和没有价值的生成,从而使课堂达到最优的效果。
四、探求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的结合
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这明确地揭示了课内与课外在培养人方面的辨证关系。课内,要受到大纲和课本的限制,只能是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基本能力;课外,通过阅读、讲座、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这样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钻研精神。而由于课外可以不受大纲教材的限制,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自觉性,这不仅有助于促使学生在课内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可以产生专业思想的萌芽,这从许多数学家成才的道路上能够看出来。华罗庚读初一时,数学老师李月波并没有发现他的数学才能,每次数学考试只给他六十几分。后来,留学青年王维克来金坛初中执教,很欣赏华罗庚的数学才华,课外把自己的大代数、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课本借给华罗庚看,引起华罗庚对数学的极大兴趣,促使他开始了数学的科研,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新课程 思考 数学教学
一、寻求精彩导入与课堂创新的协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成功教学的基础。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该如何进行导入呢?
(一)复习巩固,拓展链接。
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旧知识去分析新问题,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例如:在讲《任意三角函数》时,要先复习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概念,进而提出任意三角函数概念。
(二)观察思考,延伸触角。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应该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相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例如:在讲《函数单调性》第一课时,引入这样的情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体现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比如气温变化图、股价走势图、心电图等。然后给出图形,提出问题。
(三)联想发散,类比猜测。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公理化体系下的的数学发展,讲究在主要运算性质基本不变的情形下,求新,求变,求创新,以适应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各种不同的需要。例如: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从实数到复数,从数量到向量等等,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有了更深的比较、理解与记忆,而且让学生熟悉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导入的方式是千姿百态的,但是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使学生好学乐学,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力求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融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一般为语言,模型,黑板演示,课本等;而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之后,教学方式可以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投影,辅助教学课件,智能教育信息平台模拟演示等。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充实,从而拓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例如,在讲授正、余弦函数图像和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它们形成的过程,形象生动,层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这些曲线的本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少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吸引力,为了使课堂更有现代化的气息,大量地使用教学课件。许多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在短短的一节课中,采取“一问一答一显示”的方式依次展开,教师们不自觉地减少了黑板使用时间,将教学内容更多地通过计算机屏幕来呈现,其容量大得惊人。最终教师表面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有没有考虑过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掌握多少?学生跟着屏幕跑,他们很难有时间去思考、体验、反思,有的只是学生象征性地思考和表演性地回答。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数学课堂的“活”,而将大量的形式成分充斥课堂,没有很好地去把握住新课改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应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三、追求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一致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是辨证的,只有充分地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按照课前预设方案实施,在课堂上总是问“是不是”、“对不对”等这样的是非判断问题,这就好比赶羊进圈,只有一条过道,一个入口,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但教师如果任由学生去做,又好比平野放羊,一发不可收,任其肆虐,听其任性。这正是课堂教学中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基本矛盾。
课前预设还要不要呢?显而易见,课前预设是必要的。预设不等于固定,而是进行适当的限制。任何内容都是在抽象了具体现象和对象的基础上编制的,在不同时间、对象、场景面前,或多或少都需要进行改造、重组、增添或删减。因此,教师在预设时,必须先对过去的教案和经验进行反思,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和教训反思的基础上。这样,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应对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对于有价值、适宜于展开探究的生成,教师应当抓住机会进行深入的探讨,看似放得很开,其实跟思想的理解有着密切联系。但也有些老师能放不能收,把數学课上成了表演课、故事课等等,这与紧拽学生的课堂没什么区别。因此,教师在课堂生成上是否收放自如,不仅在于教师的经验,更在于教师的素养,教师的积累等。凭借这些积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快速区分有价值和没有价值的生成,从而使课堂达到最优的效果。
四、探求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的结合
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这明确地揭示了课内与课外在培养人方面的辨证关系。课内,要受到大纲和课本的限制,只能是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基本能力;课外,通过阅读、讲座、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这样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钻研精神。而由于课外可以不受大纲教材的限制,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自觉性,这不仅有助于促使学生在课内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可以产生专业思想的萌芽,这从许多数学家成才的道路上能够看出来。华罗庚读初一时,数学老师李月波并没有发现他的数学才能,每次数学考试只给他六十几分。后来,留学青年王维克来金坛初中执教,很欣赏华罗庚的数学才华,课外把自己的大代数、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课本借给华罗庚看,引起华罗庚对数学的极大兴趣,促使他开始了数学的科研,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