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头的梳子大王
光头、小胡子、后脑勺跟两边鬓角上的一圈头发已经成为谭传华的个人标识,“品牌的识别度”非常高。
没见过谭传华的人,很难想到这个谢顶的中年男人就是为他们的秀发提供优质护理产品的“谭木匠”。现场一个女士悄悄询问这个脑袋很亮的男人是谁,我说“谭传华”,女士一脸茫然。我补充说,他就是“谭木匠”。这个女士恍然大悟,露出会意的笑容。
自己不用的东西,并不表示别人不喜欢。商业往往就是这样的。谭传华说,“满足别人的需求最重要。消费者是我最可爱的人。”
漂泊云南的盲流之旅
当然,“谭木匠”谭传华并不是天生的光脑壳。二十多年前,他自然是一个长着一头黑发的青少年,对人生充满憧憬,对文学、对绘画充满期待。于是,就有了长达两年的漂泊之旅。
今年49岁的谭传华回忆20多年前的流浪生涯时,语气突然变得有点呆滞。他说他的人生很丰富,得到了很多人得不到的快乐和忧愁,但是他也承认早年的流浪生涯并不是一段幸福时光,只是为生计四处奔波的一种辛酸记载。
谭传华出生在重庆市万州农村。18岁,下河炸鱼,不慎炸掉了右手,人生轨迹自此发生改变。在那个岁月,一个残疾人在农村就是一个失去劳动力的人。不过,要强的他很快走出身体残疾的阴影,跟着从部队回来的二哥学得一手好画,并成为一名小学老师。
23岁的时候,恋爱受阻,读了很多书的他便想去走万里路,他就带着父母给的50元钱,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流浪。
他在流浪中寻梦,寻找自己的画家和诗人梦。他带着一本词典和几本唐诗宋词,背着画夹子和一个人造革桶包,出发了。没人在出发点给他剪彩,只有父母支持又担忧的复杂眼神。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流动人口还不是很多,谭传华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盲流”。他先到北京买了一个箱子,把书和简单的衣物装进去,就一口气到了西北。50元已经花光,谭传华开始变卖衣物,他至今都记得一块价值120元的上海牌手表只卖了20元。
一路艰辛,让谭木匠心灰意冷。他就在那年的11月份辗转来到峨嵋山,不是来看风景,而是来找一个好地方自杀。
冥冥之中,似乎有股力量要阻止悲惨发生——因为下雪,峨嵋山封山。谭传华进不去,只好放弃在峨嵋山自杀的想法。他开玩笑说,“要是没封山,今天就少了个给你们做梳子的谭木匠。”
这个时候他又不愿意回老家,就用身上仅有的几元钱买了一张火车票,坐上了去云南昆明的火车。出昆明站时,因为紧张,半天没找到这张短程票,就没有跟着人流混出站,而被火车站查票员扣住了。
没钱补票,火车站就扣住了谭传华的那个箱子,里面有他的部分衣服和书,是他的大部分财产。对方说,你有钱了就来赎。
幸好他赖以生存的工具画夹子还在。但是,有了画夹子并不意味着他能在昆明找到吃喝住的地方。
谭传华对他刚到昆明的三天记忆犹新,那是他人生体验中非常关键的三天。
第一天,到昆明时他如饿狼,漫无目的地瞎转,连续问了好多人是否画像,都遭到了拒绝。
一个饭店里,一个男人喝得微醉,桌上还有好多剩菜,这对谭传华充满了诱惑。可能是那个男人看出了谭传华眼睛里的渴望,就把剩下的半瓶酒全倒在那些剩菜里。这给当时的谭传华很大刺激,他咬牙忍住了,没有走向乞讨这一步。
他说,“人的转变就在一念之间。那个时候我要是失去了底线,我可能会成为昆明的丐帮人物,就没机会成为谭木匠了。”
到第二天晚上时,他说不知道哪里能过夜,最开始他在一栋7层楼的工地上睡觉,枕着桶包,抱着画夹,忍着饥饿。那个时节的昆明夜晚还很寒冷,谭传华清楚地记得那晚昆明下着小雪。半夜的时候,5楼上忽然泼下了一盆水,浇湿了他的半边身子。
他的衣服在西北卖掉了一部分,出昆明火车站时又没收了一部分,剩下的衣服本来不足以御寒,又赶上这一盆冷水,谭传华沮丧到了极点。他只好跑着跳着,最后发现路灯下的温度比较高,就站在路灯下烤了很久。
他很清楚地记得那路灯还是红色的,那温暖至今都能很深刻地感受到。最后,他来到郊区,钻到人家的草堆里想过一夜。后来主人发现了就赶他走。他说,“我当时是闭着眼睛走的,我想通了,不管前面是悬崖还是深沟,往前走就是摔死了也无所谓。”
生命中的三个“2元钱”
在昆明的第三天,他终于拉到了一份业务,活下来了。
一个瘦瘦的年轻人看到谭木匠说,“我有很多照片,但想画一张像,看看跟照片有什么区别。你多少钱画一张?”
谭传华说,“要是像,你给2元钱,要是不像,你不用给钱。”
最后,那个年轻人很高兴地给了谭传华2元钱,其实比年轻人更高兴的是谭传华。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眼前的这个左手画家为了挣这2元钱吃了多少苦。
谭传华回忆说,“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2元钱。他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而且,我一生有三个重要的2元钱。”
虽然谭传华现在的资产不知道是多少个2元钱,但是他说起这三个“2元钱”来,依然饱含深情,感慨不已。
因为右手的残疾,谭传华平素习惯于把右手插在裤兜里,他挥舞着左手说,“我第二个2元钱是我从深圳花2元钱买了一把木梳子,让我从此做了谭木匠。第三个2元钱,是我做的木梳子,第一次卖时卖了2元钱。这三个2元钱组成了我的创业史。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在云南流浪两年后,在贵州的一场大病让他最终选择了回到老家,娶妻生子,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职业,做了木匠,开始创业。
“谭木匠”是从猪圈走出来的。从1993年开始创业,到今天“谭木匠”能成为“驰名商标”,其间的每一步都体现了这个光头男人的商业智慧。
在很多研究谭木匠品牌的文章里,每一节几乎都要提到的,就是谭传华确定要用“谭木匠”作为商标时,主动烧毁了15万把梳子。当时谭传华觉得这15万把梳子的质量比市场上的好多梳子好得多,但已经不符合“谭木匠”的质量标准,会影响“谭木匠”的精品属性。烧梳子一举成为当时很多媒体的话题。
在烧梳子两年后的1997年,谭传华又做了一件很轰动的事情,就是在媒体上发广告招聘合作的银行,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引起人们对银企关系的广泛讨论。
谭传华说,“我本来是个有计划的人,我的账上有现金。我当时只是上了银行的当。银行让我先把贷款还了,然后再贷给我。没想到,还了后就不贷给我了。那家银行认为我的梳子行业做不大,不看好,担心我的贷款还不上。我一怒之下,就在媒体上发广告,招聘银行。”
招聘银行的新闻,无疑给谭木匠很大帮助,很快有银行主动找上门来,谭木匠渡过一个小难关。
谭木匠这些年来一直以做木梳子为主业,兼顾其他木制工艺品,稳稳当当地发展到现在。这也是谭传华感到欣慰的。
谭木匠的产品和连锁店总是显得古色古香,一副有文化底蕴的样子,这是谭传华个人文化修养的结果,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企业。
谭传华,这个早年想当文化人而频频受挫的人,却从另外一条路上走到文化人群中来。手表指针逆时针转,也能走到12点。一直爱学习的谭传华很显然地明白了这个道理。
(徐 凌摘自《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