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宰相之责,不是兴利除弊,而是管住皇帝、管住官僚,管住政府伸向社会的有形之手,让市场和社会自由发展
闲来无事,夜读宋史。宋朝是一个远远被低估的朝代。一想到宋朝,人们就联想到水泊梁山、靖康之耻……揆诸历史,你会发现一个真实的宋朝,一个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明、艺术最优雅、人民生活最富足、自由和有尊严的黄金时代。
宋朝经济之盛,旷古绝今,一幅《清明上河图》尽展风流。近年来有人通过黄金价格折算,算出北宋人均GDP达2280美元,同时期西方君主的生活标准还不如宋朝的一个门卒!这是对进化论的挑战,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宋之后近一千年的奋斗,不是进步,而只不过是力图恢复到宋朝水平而已。由于印刷术的应用,宋朝政府竟然在世界上首次发行了纸币——交子(蒙元以军事强权亡宋,继承了印钞技术,结果引发恶性通货膨胀,举国皆反,蒙元实亡于交子)。
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宋朝占了三个;引领古典文学风骚的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个。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认为宋朝是“中国第一次文艺复兴”。且有宋一代,士风淳正,是史上少有的知识分子光明正大、挺起脊梁的时代。最后,崖山之战,南宋灭亡,史家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终结,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国”。令人感慨的是,宋亡,竟有10万余军民投海殉国,较之民初王国维一人投湖殉清,足见宋德之盛。
大宋盛世背后的基础是什么?这是一个历史谜题。从纸面上看,宋朝的政治、军事制度,乏善可陈,甚至算得上是一地鸡毛,冗兵冗官,积贫积弱,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多有指摘。难道繁荣是天上掉下来的?宋史上的一个人物不经意透露出历史的玄机。宋初真宗年间,有个宰相叫李沆,现在不如包青天、苏东坡有名,当时可是一代名臣。他曾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在相位,对国事实是无补万分。只是对朝廷内外所有兴利除弊的意见,全部弃置不用,也算是对国家的一点报答吧。因为国家制度,大小俱备,所谓兴利除弊,实乃随意折腾。写条陈的人是图取一时功名,哪里真正顾念百姓!”(《宋史·李沆传》)结果,这位“不管”宰相,还没等到死后,就已经有“圣相”之誉。这位圣相也不是什么都不管。史载,一天真宗派使者拿来手诏,让李沆晋封宠妃刘氏为贵妃。面对这个拍上级马屁的大好机会,李沆二话不说,当着使者的面在烛火上烧了诏书,让他回奏“就说李沆以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直到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时时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朝臣愤慨,说事不经中书,是为乱政。震撼!宋朝可称得上全球最早的君主立宪政体,无宪法而有宪政。
无独有偶,李沆学的是北宋开国圣相赵普,据说赵普执政,在他座椅屏风后放了两只大瓮,凡是有投送来的兴利除弊的文件,全部都放入瓮中,满了就堆到马路当中烧掉。(冯梦龙《智囊》)赵普、李沆的榜样是汉代圣相们,大汉开国,约法三章,萧规曹随,到后来陈平“不知钱谷之数”、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古大臣之风,一脉相承。纵观历史,凡是盛世之兴,执政者无不外饰儒术,内用黄老,谨守“不作为”的小政府,奉行“不折腾”的保守主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两千多年前《道德经》的智慧与现代奥地利学派巨匠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实如出一辙。何谓圣相?宰相之责,不是兴利除弊,而是管住皇帝、管住官僚,管住政府伸向社会的有形之手,让市场和社会自由发展。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华民族第三个盛世,同样,它的成功不在于政府做了什么,而在于历经惨痛教训之后政府终于学会了尊重市场,学会了有所不为。
为什么政府不能对市场形成的自发秩序主动干预呢?政府调控、兴利除弊明明在感觉上是一件好事呀!后来的王安石没悟出这个道理,变法图强,兴利除弊,结果动摇国本,与民争利,民生困苦,党争不断,千秋史评,已有定论,北宋亡于王安石。
责任编辑:刘潇潇
闲来无事,夜读宋史。宋朝是一个远远被低估的朝代。一想到宋朝,人们就联想到水泊梁山、靖康之耻……揆诸历史,你会发现一个真实的宋朝,一个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明、艺术最优雅、人民生活最富足、自由和有尊严的黄金时代。
宋朝经济之盛,旷古绝今,一幅《清明上河图》尽展风流。近年来有人通过黄金价格折算,算出北宋人均GDP达2280美元,同时期西方君主的生活标准还不如宋朝的一个门卒!这是对进化论的挑战,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宋之后近一千年的奋斗,不是进步,而只不过是力图恢复到宋朝水平而已。由于印刷术的应用,宋朝政府竟然在世界上首次发行了纸币——交子(蒙元以军事强权亡宋,继承了印钞技术,结果引发恶性通货膨胀,举国皆反,蒙元实亡于交子)。
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宋朝占了三个;引领古典文学风骚的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个。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认为宋朝是“中国第一次文艺复兴”。且有宋一代,士风淳正,是史上少有的知识分子光明正大、挺起脊梁的时代。最后,崖山之战,南宋灭亡,史家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终结,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国”。令人感慨的是,宋亡,竟有10万余军民投海殉国,较之民初王国维一人投湖殉清,足见宋德之盛。
大宋盛世背后的基础是什么?这是一个历史谜题。从纸面上看,宋朝的政治、军事制度,乏善可陈,甚至算得上是一地鸡毛,冗兵冗官,积贫积弱,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多有指摘。难道繁荣是天上掉下来的?宋史上的一个人物不经意透露出历史的玄机。宋初真宗年间,有个宰相叫李沆,现在不如包青天、苏东坡有名,当时可是一代名臣。他曾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在相位,对国事实是无补万分。只是对朝廷内外所有兴利除弊的意见,全部弃置不用,也算是对国家的一点报答吧。因为国家制度,大小俱备,所谓兴利除弊,实乃随意折腾。写条陈的人是图取一时功名,哪里真正顾念百姓!”(《宋史·李沆传》)结果,这位“不管”宰相,还没等到死后,就已经有“圣相”之誉。这位圣相也不是什么都不管。史载,一天真宗派使者拿来手诏,让李沆晋封宠妃刘氏为贵妃。面对这个拍上级马屁的大好机会,李沆二话不说,当着使者的面在烛火上烧了诏书,让他回奏“就说李沆以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直到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时时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朝臣愤慨,说事不经中书,是为乱政。震撼!宋朝可称得上全球最早的君主立宪政体,无宪法而有宪政。
无独有偶,李沆学的是北宋开国圣相赵普,据说赵普执政,在他座椅屏风后放了两只大瓮,凡是有投送来的兴利除弊的文件,全部都放入瓮中,满了就堆到马路当中烧掉。(冯梦龙《智囊》)赵普、李沆的榜样是汉代圣相们,大汉开国,约法三章,萧规曹随,到后来陈平“不知钱谷之数”、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古大臣之风,一脉相承。纵观历史,凡是盛世之兴,执政者无不外饰儒术,内用黄老,谨守“不作为”的小政府,奉行“不折腾”的保守主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两千多年前《道德经》的智慧与现代奥地利学派巨匠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实如出一辙。何谓圣相?宰相之责,不是兴利除弊,而是管住皇帝、管住官僚,管住政府伸向社会的有形之手,让市场和社会自由发展。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华民族第三个盛世,同样,它的成功不在于政府做了什么,而在于历经惨痛教训之后政府终于学会了尊重市场,学会了有所不为。
为什么政府不能对市场形成的自发秩序主动干预呢?政府调控、兴利除弊明明在感觉上是一件好事呀!后来的王安石没悟出这个道理,变法图强,兴利除弊,结果动摇国本,与民争利,民生困苦,党争不断,千秋史评,已有定论,北宋亡于王安石。
责任编辑: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