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CT检查的诊断价值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早期乳腺癌的CT影像学特点,探讨CT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的6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CT检查资料,分析总结影像学特征。 结果 CT检查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征象主要为不规则形肿块状;另一个明显征象为钙化。病灶血流大小随患者年龄增加呈逐步减少趋势。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8例,导管内癌15例,单纯癌6例,小叶癌5例,小管癌5例;TNM分期:Ⅰ期44例,Ⅱa期25例;按部位:单侧59例,双侧10例;转移方面:伴腋窝淋巴结转移24例,肋下、肺间转移6例。 结论 CT检查既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的灵敏度,也可以提高特异度,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CT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3-0092-02
  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乳腺类疾病呈上升趋势,研究调查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愈来愈高,对女性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已经成为女性常见的几大恶性肿瘤之一。经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20多万人患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及早发现病灶是早期控制的关键。CT检查是诊断乳腺癌较佳的检查方法,可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并能提供乳腺癌的性质,是预防乳腺癌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手段[1-4]。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9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CT检查结果,拟探CT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30~65岁之间,平均(48.6±5.4)岁,且均为单侧乳腺发病。其中,左乳患者45例,右乳患者24例,乳头自发溢液患者12例,其中,血性患者9例,浆液性患者3例。19例患者的乳房触诊呈阴性,其余触诊呈阳性,阳性患者中,包块患者33例,结节患者17例。上述所有患者均经生物学检查(针吸细胞检查)或术中病理活检确诊,病理分期T1-2N0M0,所有患者腋窝淋巴结触诊均呈阴性。
  1.2 方法
  应用美国Philips Mx8000 Exp双层螺旋CT检查:患者取俯卧位,垫起腹部及上胸部,双手臂交替置于头顶,乳腺竖直下垂,从患者腋窝到乳房下界用CT扫描检查。CT检查参数设置:CT扫描电压:120 KV,电流:230 mAs,层间距及层厚:5 mm(视具体情况酌情调节),512×512矩阵,窗宽:(350~500)HU,窗位:(-30~30)HU。如常规扫描欠佳,可给予增强扫描。造影剂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非离子碘造影剂碘海醇(浓度:300/mL),以高压注射器(1.8~2.5) mL/s速度注入约100 mL,于注射后1 min内进行CT扫描。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孕/产次、病程、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等。上述影像学资料经工作经验丰富的医师阅片并对征象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CT检查影像学征象
  CT检查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征象主要为不规则形肿块状:如类圆形、扁平状肿块或不规则形,偶见结节病灶,各肿块质地不均匀、长短不一,且具有毛刺影,有时可见伪足,表现为分叶征、另外一个明显征象为钙化(封三图3):如泥沙样、针尖样或条索样,视野内可见局部皮肤增厚:如侵及胸壁,则可见乳腺后脂肪间隙完全消失、腋下淋巴结肿大,且可见肿块周围腺体密度增高,经CT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信号强化,有乳头凹陷等症状,且病灶血流大小随患者年龄增加出现逐步减少趋势。各病理类型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征象主要为:①浸润性导管癌:CT下可见不规则乳腺肿块或结节病灶,且长短不一、质地不均,见粗细不等毛刺影或伪足影,多呈分叶征象,未见钙化。②浸润性小叶癌:CT下见不规则乳腺肿块或结节病灶,但稍欠清晰,质地不均,可见伪足影,未见明显钙化。
  2.2 病理分型
  在所有患者的病理类型中,浸润性导管癌38例,导管内癌15例,单纯癌6例,小叶癌5例,小管癌5例;TNM分期:I期44例,Ⅱa期25例;按部位:单侧59例,双侧10例;转移方面:伴腋窝淋巴结转移24例,肋下、肺间转移6例。
  3 讨论
  目前诊断乳腺癌主要的影像学方法有X线、磁共振、CT、超声等。X线因为操作简单、费用低,在临床仍然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但是对不典型的、致密性病变、靠近胸壁的病变识别能力较差。当乳房有炎症、水肿、皮肤受累或乳房较小的时候,不能用X线检查。超声可以鉴别肿块的囊性或实性,但是对于小肿块、微小钙化显示不理想。磁共振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但是价格昂贵、检测时间较长,容易受呼吸伪影的影响,因此并不是临床常规的检测方法。CT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检查过程无创,结果重复性高,操作简便,是临床诊断乳腺癌的有效检查方法。目前,通过显示乳腺癌肿块的形态、大小、密度、数量、位置、边缘和肿块周围改变等直接征象,为诊断提供依据。早期乳腺癌患者大多由于肿块或结节较小,表面触诊较难发现而导致漏诊,特别是微小钙化灶的早期乳腺癌,文献报道发现率极低[4]。目前,CT检查对不规则的肿块影像或者结节影像的表征是其获得临床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CT对密度的分辨率高、能够鉴别肿块的囊实性,不会受组织重叠的影响,能够准确定位肿块的位置,可发现直径2 mm的病灶[5]。CT可以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做初步判断。一般乳腺良性肿块多存在于乳腺的正常结构,周围组织没有粘连。边界清晰,无毛刺,但是乳腺癌的肿块多不规则,边缘可见毛刺样改变,且界限常常不清,与周围组织存在粘连,早期乳腺癌可出现细小的钙化,另外可见皮肤增厚、乳房后间隙变窄或消失,也可见血供丰富,血运增加改变。增强扫描可见肿块明显增强,对隐匿性乳腺癌的检出更有意义。有研究提出,当增强后CT值超过增强前50 HU,可以作为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增强扫描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显示增粗的血管以及较多的细小分支。CT在显示高位、深部的淋巴结转移方面优于其他检测方法,对包膜外淋巴结浸润的显示更为明确。这是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对淋巴结浸润的扫描能够为肿瘤的分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CT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甚至高于临床触诊。CT还可以显示对胸壁的浸润以及是否已经转移到了胸腔,因此,通常乳腺癌患者需要进行胸腔的常规扫描,以确定是否已经发生了肺部转移。除此之外还能发现胸腔积液、胸椎、肋骨转移及心包积液等。乳腺癌组织血供丰富,细胞代谢快,纤维组织少,癌细胞多,增强扫描能清晰地显示肿块的形态、结构、边界、是否粘连等情况,有利于良恶性的鉴别。乳腺癌病变可出现出血、坏死等情况,因此在进行强化的时候可能出现不均匀强化。   乳腺癌肿块主要由结缔组织、出血病灶、钙化组织、血管组织及肿瘤细胞等组成,各部分的密度不一,在CT检查扫描下形成形态不均匀的块状影,从CT扫描视野中可见的肿块边缘毛刺主要由癌细胞浸润直达肿块周围组织形成,大多表现为炎性水肿[6],本文所有CT扫描影像表现主要为肿块样影,其中,边缘清晰12例,小分叶状12例,边缘毛刺样33例,伪足征13例,导管征6例。CT扫描对乳腺癌的另一常见影像学表征主要为钙化现象,共可划分为良性钙化、恶性钙化、中间型钙化等。有研究指出,对边缘不清晰、表面形态多样且模糊、分支状的钙化影像,可考虑为恶性钙化的前兆,对图片中的线状、簇状且密集分布的钙化点的关注也要引以为重视。本文钙化影患者40例,其中泥沙样患者26例,细颗粒样患者14例;这部分钙化灶的形态观察结果同时与病理活检结果比较,主要怀疑密度不均匀且钙化点较为细小的钙化灶可能发展为恶性钙化灶,而在CT图片内存有多个钙化点的影像,应给予高度关注,如见钙化点增多,则应马上行穿刺活检,尽量避免恶性钙化灶的漏诊[7]。
  另外,本研究发现早期乳腺癌的CT扫描间接征象还可见导管征、伪足征、血管增粗、皮肤增厚、乳头内陷等,可能不在每个患者中出现,但一旦出现上述征象,则预示早期乳腺癌的极大可能,本文部分病例有导管征、血管增粗、皮肤增厚及乳头内陷等征象,且均经病理确诊。
  总之,CT检查早期乳腺癌,可以清晰显示肿块的形态学特征、肿块的血供情况、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结情况,明确显示近胸壁的改变,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特别对微小钙化灶的检出率较好,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费用较X线检查高,且照射剂量较X线大。
  [参考文献]
  [1] 姜建松,罗艳,李敏,等. CR钼靶、多层螺旋CT联合细针穿刺对早期小乳腺癌诊断的作用[J]. 实用临床医学,2010,11(4):77-78.
  [2] 张中权. CT检查结合钼靶片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 医学信息,2011,24(9):278.
  [3] 梁赞浩. 69例乳腺癌的螺旋CT检查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2011, 18(20):90-91.
  [4] 汪秀玲,吴笑松. 各种影像检查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11):489-493.
  [5] Akashi-Tanaka A,Fukutomi T,Miyakawa K,et al. Clinical use of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decision making in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J]. Breast Cancer,1997,4(4):280-284.
  [6] 王玉霞,徐香玖. 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病理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60-63.
  [7] 许光中,李凯,封国生,等.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30(2):293-297.
  (收稿日期:2012-09-11)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G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接受GP化疗方案治疗,同时口服华蟾素胶囊治疗。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CD4 、CD8 、CD4 /CD8 水平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四肢局限性骨缺损采用自体松质骨浆与人工骨复合修复治疗的临床护理。 方法 选取四肢局限性骨缺损患者2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采用自体松质骨浆与人工骨复合修复治疗,重视围手术期整体、精心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回顾。 结果 20例患者手术结束后均无骨质与周围软组织感染、毒性反应、高热等并发症;植骨区和取骨区骨质均良好愈合;骨质愈合时间平均(10.5±1.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州市2013~2014年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及其临床相关特征。 方法 采集208例疑似手足口病感染者的253份标本(咽拭子45份和粪便208份)和相关临床资料,采用一步法三色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临床样本。 结果 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表明,20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EV的检出率为83.17%(173/208),其中EV71、CoxA16和其他EV亚型所占EV的比例分别为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疾病科自2014年10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64排螺旋CT表现。 结果 咳嗽、持续低热、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是PCP最常见的临床症状,CD4 T 淋巴细胞数为(1~400)个/μL;典型影像学表现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儿科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注射用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 d,停4 d后进入下1个疗程;观察组同时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6岁每次15 mg,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比重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足踝部手术患者的镇静效果对比。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足踝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0.25%罗哌卡因麻醉,对照组采用0.50%罗哌卡因麻醉,记录手术前、手术中10 min、30 min以及术毕时的OAA/S评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且观察两组患者
[摘要] 目的 評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NFα-2a)单用及联用胸腺法新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74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egINFα-2a组;PegINFα-2a 胸腺法新组。比较两组治疗早期和治疗结束时生物化学应答率和病毒学应答率、持续生物化学应答率和复发率、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和复发率。 结果 PegINF α-2a组治疗早期生物化学应答率、
[摘要] 目的 提高对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病毒性肝炎的认识,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甲亢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37例合并甲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炎合并甲亢的患者临床表现明显,肝脏损伤重,易发展为重型肝炎。血清甲状腺激素以混合型升高(高T3、FT3、T4、FT4)多见,尤以FT3 升高、TSH 下降显著。结论 合并甲亢的病毒性肝炎病情易重症化,在积极治疗肝病的同时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方案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救治的十二指肠消化溃疡穿孔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消化外科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消化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前、干预6周后采用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评估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6周后实验组患者的
[摘要] 心肌纤维化是以心脏间质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胶原过度沉积及异常分布为特征的心脏间质重构。其与高血压病、慢性心力衰竭、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并且是心源性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目前对心肌纤维化的具体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主要认为多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控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内皮功能障碍、细胞内钙离子等存在密切关系。这些因素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