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子发芽实验”是比较经典的对比实验,对学生来说,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控制不变条件和改变条件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某些前概念让我大为惊讶,始料未及。
五年级学生对种子发芽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当“你认为种子发芽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学生很快就想到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这顺利助推了教学进程。
“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测呢?”问题抛出后,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生1:要证明阳光是必要条件的话,可以将种有种子的盆放在有光的地方,另一盆放在无光的地方,看哪一盆能发芽,就能知道结果了。
生2:我认为只需要一盆就行了。把一盆放在有光的地方,种子发芽就说明需要阳光。
生3: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应该用两盆,一盆有光,一盆无光,这样对比着做实验才能看出光是不是必要条件。
生2:但是种子放在有光的地方发的芽才健康,放在无光的地方发的芽就不健康,所以不能放在无光的地方。
当学生说出这个理由时,班上有孩子赞同,有孩子有些疑惑但不知如何回应。将第二名学生的观点稍作分析就会发现:他的第一个观点代表了很多学生的真实想法,表明这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应该通过比较的方式才能证明猜测,但在与其他学生观点碰撞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通过有光与无光对比得出的结论才是更科学的。
他说的“健康”与“不健康”其实是在说种子发芽后的生长情况。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很意外,我猜想在学生心里种子发芽和发芽后的生长情况其实是一回事,虽然课堂上讨论的是“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但在他们看来,发芽后生长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学生不能把“发芽”和“发芽后的生长”剥离开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应该对“种子发芽”加以强调,引导学生理解种子萌发是指胚吸收营养,体积增大,胚根胚芽突破种皮而外露;而进一步长出茎、叶等变化为幼苗的生长。
在明确了要改变的条件之后,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应该保持不变的条件,以下是研究阳光这一条件的教学片段:
师:研究阳光的时候,一组种子有光,一组无光,那其他条件呢?
生:其他条件都要满足。
生: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师:是都满足还是都相同?
(学生不能确定。)
师:比如说研究阳光的时候,水这个条件应该怎样?
生:都要有水。
生:都有水或者都无水,只要一样就行。
生:必须要都有水,因为没有水种子就不能发芽。
生:我同意,水是生命之源,必须要有水种子才发芽。
(统计持这种观点的人数,不下十人。)
在研究阳光这个条件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么都有水,要么都无水,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学生已经知道水是必要条件,如果设计成“都无水”,那么两组种子都不会发芽,显然这不是教师预期的实验结果。
既然学生的前概念中已经认为水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那教师究竟是肯定还是质疑这个前概念呢?如果是肯定,那还要设计实验来研究“都有水”这一因素吗?如果是质疑,那就是肯定了“都无水”这种设计是没有问题的。这事实上造成了理论上的实验方案和实际操作上的矛盾。
课堂上我选择了“质疑”,要求学生把“都有水”和“都无水”分别去试一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完整性。
如果要避免这种两难情况的出现,教师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将水这一因素先进行研究,待结果出来之后再研究其他因素,这样在设计其他方案时就“都有水”。
学生的前概念是教学的起点,只有找准起点,才能順利到达终点。
四川省成都市茶店子小学
(610036)
五年级学生对种子发芽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当“你认为种子发芽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学生很快就想到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这顺利助推了教学进程。
“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测呢?”问题抛出后,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生1:要证明阳光是必要条件的话,可以将种有种子的盆放在有光的地方,另一盆放在无光的地方,看哪一盆能发芽,就能知道结果了。
生2:我认为只需要一盆就行了。把一盆放在有光的地方,种子发芽就说明需要阳光。
生3: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应该用两盆,一盆有光,一盆无光,这样对比着做实验才能看出光是不是必要条件。
生2:但是种子放在有光的地方发的芽才健康,放在无光的地方发的芽就不健康,所以不能放在无光的地方。
当学生说出这个理由时,班上有孩子赞同,有孩子有些疑惑但不知如何回应。将第二名学生的观点稍作分析就会发现:他的第一个观点代表了很多学生的真实想法,表明这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应该通过比较的方式才能证明猜测,但在与其他学生观点碰撞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通过有光与无光对比得出的结论才是更科学的。
他说的“健康”与“不健康”其实是在说种子发芽后的生长情况。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很意外,我猜想在学生心里种子发芽和发芽后的生长情况其实是一回事,虽然课堂上讨论的是“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但在他们看来,发芽后生长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学生不能把“发芽”和“发芽后的生长”剥离开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应该对“种子发芽”加以强调,引导学生理解种子萌发是指胚吸收营养,体积增大,胚根胚芽突破种皮而外露;而进一步长出茎、叶等变化为幼苗的生长。
在明确了要改变的条件之后,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应该保持不变的条件,以下是研究阳光这一条件的教学片段:
师:研究阳光的时候,一组种子有光,一组无光,那其他条件呢?
生:其他条件都要满足。
生: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师:是都满足还是都相同?
(学生不能确定。)
师:比如说研究阳光的时候,水这个条件应该怎样?
生:都要有水。
生:都有水或者都无水,只要一样就行。
生:必须要都有水,因为没有水种子就不能发芽。
生:我同意,水是生命之源,必须要有水种子才发芽。
(统计持这种观点的人数,不下十人。)
在研究阳光这个条件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么都有水,要么都无水,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学生已经知道水是必要条件,如果设计成“都无水”,那么两组种子都不会发芽,显然这不是教师预期的实验结果。
既然学生的前概念中已经认为水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那教师究竟是肯定还是质疑这个前概念呢?如果是肯定,那还要设计实验来研究“都有水”这一因素吗?如果是质疑,那就是肯定了“都无水”这种设计是没有问题的。这事实上造成了理论上的实验方案和实际操作上的矛盾。
课堂上我选择了“质疑”,要求学生把“都有水”和“都无水”分别去试一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完整性。
如果要避免这种两难情况的出现,教师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将水这一因素先进行研究,待结果出来之后再研究其他因素,这样在设计其他方案时就“都有水”。
学生的前概念是教学的起点,只有找准起点,才能順利到达终点。
四川省成都市茶店子小学
(6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