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打新”理财产品的优势在于:一是投资时间短,一般为半年至一年;二是认购门槛低,个人投资者最低认购金额一般为5万元;三是相对于银行储蓄,收益率较高。四是收益相对稳定。根据渤海证券研究所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007年各家银行“打新股”产品的年收益率在4%至20%之间,平均收益在10%左右。这对于低风险偏好的稳健型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投资首选。
然而,在2008年的震荡市中,银行“打新”理财产品还有戏吗?面对各家银行林林总总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又该如何选择呢?
收益可能下降价值依然可期
虽然众多银行和机构专业人士普遍认为, 2008年的投资理财银行“打新”产品仍是稳健型投资者的首选,但其“高收益神话”或将难以延续。
打新股的收益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新股申购中签率,另一方面是首日涨幅。
随着震荡行情的加剧和各路资金的追捧,新股首日涨幅和中签率都呈降低趋势。
数据显示,2007年前11月新股首日平均溢价率196%。首日溢价率7月、8月达到巅峰后,至11月已低至145%。平安证券认为,新股首日平均溢价率有可能进一步回落。
另据平安证券研究报告称,2007年前11个月新股申购平均中签率为0.3%,低于2006年平均水平0.54%。由于07年许多超级大盘新股如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建设银行、中国平安等已经发行,预计08年超级大盘新股的数量可能明显少于07年,因此,预计2008年新股申购平均中签率水平,将可能大幅度降低至0.2%的水平。
新股首日涨幅和中签率的预期走低,意味着08年打新股的收益恐怕难以和07年比肩,但专业人士亦指出,银行打新产品仍然存在投资价值,因为今年还有不少好股值得期待。
对此,中信基金产品创新部门总监徐晓峰提示,2008打新关注四个方向:一是红筹股回归,比如中国移动等;二是部分央企上市值得关注;第三是2008年的最大亮点券商上市,如招商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光大证券、兴业证券等。另外,还有部分银行股值得期待,如中国农业银行、光大银行、重庆商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浙商银行等。
另据汤姆森金融(ThomsonFinancial)近日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金额将达到366亿美元,将比去年同期的188亿美元增长94.8%。
平安证券,表示2008年的新股申购资金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很有可能降至0.2%左右。由于新股申购资金冻结时间减少1天,新股申购资金周转速度加快,故按一年60次资金周转率计算的年化收益率约为12%。
三招锁定“打新”产品
2007年“打新”市场的火爆行情,使此类银行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在增加投资者选择的同时,也同时增加了投资者选择的难度。
银行类打新产品可以从产品期限特征、产品构成特征以及打新股投资策略特征等几个方面划分。而具体的产品往往是上述特征的组合,从这个角度看,也充分说明了银行理财产品灵活、全面,更有利投资者按需选择。
首先看产品的期限。第一类是活期打新,比如,中信理财在2007年率先推出的一个新品种。这类产品只有在打新股的时候冻结客户资金,打新股完毕后,资金立刻回到客户的帐户。这类产品流动性非常强,特别适合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以及家庭的备用金购买,也适合股民增加资金空闲时间的收益。另外就是这类产品是开放的,随时可以购买。
第二类是月度打新,如中信理财“新股月月打”。这类产品期限按月计,月初购买,月底到期清算,本金连同收益一起返还客户。这种产品非常适合对资金流动性有一定要求而且能提前预计资金安排的投资者。
第三类封闭期限更长的,即季度打新、半年打新及年度打新。这些产品期限分别是三个月、六个月和十二个月。还有一些特别期限的,如中信理财“新股计划1号”的产品期就是258天。这些产品冻结资金时间长,但相应的投资收益会比较高。
其次从产品的结构性划分看,可分为复合型与单一型。
因为新股发行并不持续,这意味着打新产品的资金有很多空闲期。打新产品刚推出的时候,资金在这些空闲期仅仅是活期存款,收益很低,可视为单一型。为提高产品的整体收益,银行开始开辟另外的投资渠道,大致有:通知存款、贷款等这些低风险、可随时变现的类别,保证在有新股发生时,立即将所有资金投向打新。从这个角度看,“新股+(股票)基金”不能算是打新产品,因为这类产品只是将部分资金拿来打新。
另外,复合型打新产品一定是长期限的产品。这就是长期限产品收益比单纯打新的短期限产品一般收益高的原因之一。
最后,我们再从打新的策略上进行划分,分成“首日卖出”和“择日卖出”等类别。
“首日卖出”顾名思义就是在股票上市的当天卖出;而“择日卖出”是管理方进行市场判断,力争寻找最好时机卖出,追求超额收益。比如去年发行的“中国远洋”,6月26日上市当天的最高价是17.15元,而4个月后最高价达到了68.4元。“择日卖出”比“首日卖出”的收益率超出了400%!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来,采取“择日卖出”投资策略的产品一定是长期限产品,而这也是长期限产品收益更高的另一个原因。
“择日卖出”除了作为主动选择的策略外,还有一种情况即该产品参加了网下申购。目前的银行打新产品进行的新股申购分为两类,一类是只参与新股网上申购,上市首日便抛出的产品,另一类是同时参与新股的网上申购和网下配售,一般而言,网上申购收益5%-10%,网下申购收益为网上申购1.5-2倍,只有机构投资者具备网下配售资格,但新股网下配售需要三个月的锁定期,即便是中签了也不能一上市就抛售。一般而言,由于新股上市后波动较大,因而后者面临的市场风险也较大。
例如:中信银行打中国平安的产品则是在中国平安上市40多块就一直持有,直到100多元时卖出,获得较好的收益。而中信银行在打中国石油上就如同很多机构一样被套,在中国石油48元的时候没有跑掉,一直持有到30多元,收益锐减。
对于投资者来说,挑选打新股的理财产品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投资者可对不同银行的过往业绩进行比较,挑选过往业绩一贯较好的银行。
一般而言,打新股产品的发起机构是银行,而投资管理则由券商和基金公司运作。根据过去一年多时间的追踪观察,本刊记者发现,在相同期限内,不同银行的产品业绩会有较大差别,一般而言,大银行的产品收益率较低,而中小银行的产品业绩也相对较好。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相对不透明,我们无法仔细知道其中的具体原因,但是投资者在挑选产品时,不妨拿不同银行在过去相同时间段内的业绩进行比较,挑选业绩一向较好的银行。
第二要看收费情况,过去的银行“打新”产品收费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只收取销售手续费。另一种是在收益之中提成,比如提取收益的20%,认购时不需手续费。还有一种是“认购费+提成”的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正采取“认购费+提成”的模式,一般包括管理费、保管费、银行承销费、浮动业绩报酬等。特别是业绩提成对投资者的最终收益有不小的影响,在业绩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提成份额,会造成投资者实际回报的差异。投资者在选择时,需要综合比较。
第三看流动性。从前面关于产品期限的划分中,我们知道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封闭期,从数天到数月不等,对于封闭期限较长的产品,有的还设置了固定的开放日,增加了产品的流动性;客户在认购时需要认真阅读其说明书。需要说明的是,正如前面分析所言,流动性往往与收益成反比,数据显示,去年流动性较好的新股支支打、新股月月打等理财产品,由于受时间限制无法通过网下申购,其年化收益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而周期相对较长、流动性差的产品收益则可超过20%。因此投资者需要在流动性和收益中综合权衡。
创新产品可能更有戏
对于打新资金蜂拥而来及市场行情的变化导致的2008年银行打新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可能降低这一状况,不少银行正在通过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来应对。
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各中资银行推出的新款“打新股”产品中,其投资范围较以往已有明显的扩大,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新股申购、可转债购和其他货币市场工具,均添加至产品结构中。由于产品设计的不同,投资不同银行“打新股”产品承受的风险也有所不同。业内人士称,面对一级市场资金不断增多,申购中签收益持续下降的市场局面,资金使用渠道多元化,成为银行“打新股”产品的出路。
在产品开发和投资业绩一向优势明显的中信银行1月15日起,率先推出一款转债增强型“打新股”产品,据了解,该款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在有分离式转债发行的时候,主要用于一级市场申购分离式转债,并在二级市场上卖出中签的债券和配发的权证获取收益;没有分离式转债发行时,资金用于申购新股和普通可转债。预计年化收益率可达20%。
中信理财专家称,分离式转债是在传统公司可转债的基础上把公司债券和认购权证分割开来,公司债券和认购权证均可独立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此次发行的理财产品,由中信银行、中信信托及信诚基金共同管理,通过跟踪正股及对预期收益的分析,把握债券及权证的双重投资机会。
岁末年初,各家银行的打新理财产品也纷纷做了创新。如近期光大银行推出的同赢18号产品2,首次在新股理财产品中引入“加息保护”机制,一旦央行加息,“同赢18号”产品2保底收益将同向调整,调整系数为0.9375。例如:如果在理财期限内央行加息0.27个百分点,则“同赢18号”产品2的保底收益将提高至5.58%。
此外,深圳发展银行也推出了新股随“新”打全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是以每只新股为一个投资周期,客户可以随时选择资金进出。有新股时,保证客户连续循环投资;没有新股时剩余资金就留在客户活期账户上,客户可以随意支配,而且每次打新股的收益及时支付给投资者,兼顾活期存款的流动性与申购新股的较高收益。
而民生银行非凡理财也推出新股自由打理财,该产品在新股发行时打新股,打完新股资金回到客户账户,还可投资该行的“钱生钱B”理财,获得活期利率2倍左右的收益率。
专业人士建议投资者,在今年打新预期收益降低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创新型产品,以提高综合收益水平。
风险提示及投资策略:
A股市场向来有"新股不败"的说法,但银行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打新"产品仍有一定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
中信证券产品创新部副总裁王刚认为,新股发行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新股发行速度。新股上市会冻结部分市场上的资金,如果市场走势太快,管理层会适当调整新股发行进度。2008年存在市场震荡的预期,新股发行太多会给市场资金面带来较大压力,管理层也会因此减慢发行速度。
另外一方面的影响来自政策面。机构预测新股发行政策会在2008年有所调整,政策面不确定因素增加。如果监管部门调整新股发行政策,那么收益会受到影响。
王刚预计2008年上半年新股收益较好,下半年则还需观望,投资者可适当参考,选择流动性较大的打新产品。
重点句:似乎“低风险、稳收益”日益已成为“打新股”理财产品的专有名词。但在收益下降和新股发行制度可能调整的预期下,打新产品面临变数。
然而,在2008年的震荡市中,银行“打新”理财产品还有戏吗?面对各家银行林林总总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又该如何选择呢?
收益可能下降价值依然可期
虽然众多银行和机构专业人士普遍认为, 2008年的投资理财银行“打新”产品仍是稳健型投资者的首选,但其“高收益神话”或将难以延续。
打新股的收益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新股申购中签率,另一方面是首日涨幅。
随着震荡行情的加剧和各路资金的追捧,新股首日涨幅和中签率都呈降低趋势。
数据显示,2007年前11月新股首日平均溢价率196%。首日溢价率7月、8月达到巅峰后,至11月已低至145%。平安证券认为,新股首日平均溢价率有可能进一步回落。
另据平安证券研究报告称,2007年前11个月新股申购平均中签率为0.3%,低于2006年平均水平0.54%。由于07年许多超级大盘新股如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建设银行、中国平安等已经发行,预计08年超级大盘新股的数量可能明显少于07年,因此,预计2008年新股申购平均中签率水平,将可能大幅度降低至0.2%的水平。
新股首日涨幅和中签率的预期走低,意味着08年打新股的收益恐怕难以和07年比肩,但专业人士亦指出,银行打新产品仍然存在投资价值,因为今年还有不少好股值得期待。
对此,中信基金产品创新部门总监徐晓峰提示,2008打新关注四个方向:一是红筹股回归,比如中国移动等;二是部分央企上市值得关注;第三是2008年的最大亮点券商上市,如招商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光大证券、兴业证券等。另外,还有部分银行股值得期待,如中国农业银行、光大银行、重庆商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浙商银行等。
另据汤姆森金融(ThomsonFinancial)近日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金额将达到366亿美元,将比去年同期的188亿美元增长94.8%。
平安证券,表示2008年的新股申购资金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很有可能降至0.2%左右。由于新股申购资金冻结时间减少1天,新股申购资金周转速度加快,故按一年60次资金周转率计算的年化收益率约为12%。
三招锁定“打新”产品
2007年“打新”市场的火爆行情,使此类银行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在增加投资者选择的同时,也同时增加了投资者选择的难度。
银行类打新产品可以从产品期限特征、产品构成特征以及打新股投资策略特征等几个方面划分。而具体的产品往往是上述特征的组合,从这个角度看,也充分说明了银行理财产品灵活、全面,更有利投资者按需选择。
首先看产品的期限。第一类是活期打新,比如,中信理财在2007年率先推出的一个新品种。这类产品只有在打新股的时候冻结客户资金,打新股完毕后,资金立刻回到客户的帐户。这类产品流动性非常强,特别适合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以及家庭的备用金购买,也适合股民增加资金空闲时间的收益。另外就是这类产品是开放的,随时可以购买。
第二类是月度打新,如中信理财“新股月月打”。这类产品期限按月计,月初购买,月底到期清算,本金连同收益一起返还客户。这种产品非常适合对资金流动性有一定要求而且能提前预计资金安排的投资者。
第三类封闭期限更长的,即季度打新、半年打新及年度打新。这些产品期限分别是三个月、六个月和十二个月。还有一些特别期限的,如中信理财“新股计划1号”的产品期就是258天。这些产品冻结资金时间长,但相应的投资收益会比较高。
其次从产品的结构性划分看,可分为复合型与单一型。
因为新股发行并不持续,这意味着打新产品的资金有很多空闲期。打新产品刚推出的时候,资金在这些空闲期仅仅是活期存款,收益很低,可视为单一型。为提高产品的整体收益,银行开始开辟另外的投资渠道,大致有:通知存款、贷款等这些低风险、可随时变现的类别,保证在有新股发生时,立即将所有资金投向打新。从这个角度看,“新股+(股票)基金”不能算是打新产品,因为这类产品只是将部分资金拿来打新。
另外,复合型打新产品一定是长期限的产品。这就是长期限产品收益比单纯打新的短期限产品一般收益高的原因之一。
最后,我们再从打新的策略上进行划分,分成“首日卖出”和“择日卖出”等类别。
“首日卖出”顾名思义就是在股票上市的当天卖出;而“择日卖出”是管理方进行市场判断,力争寻找最好时机卖出,追求超额收益。比如去年发行的“中国远洋”,6月26日上市当天的最高价是17.15元,而4个月后最高价达到了68.4元。“择日卖出”比“首日卖出”的收益率超出了400%!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来,采取“择日卖出”投资策略的产品一定是长期限产品,而这也是长期限产品收益更高的另一个原因。
“择日卖出”除了作为主动选择的策略外,还有一种情况即该产品参加了网下申购。目前的银行打新产品进行的新股申购分为两类,一类是只参与新股网上申购,上市首日便抛出的产品,另一类是同时参与新股的网上申购和网下配售,一般而言,网上申购收益5%-10%,网下申购收益为网上申购1.5-2倍,只有机构投资者具备网下配售资格,但新股网下配售需要三个月的锁定期,即便是中签了也不能一上市就抛售。一般而言,由于新股上市后波动较大,因而后者面临的市场风险也较大。
例如:中信银行打中国平安的产品则是在中国平安上市40多块就一直持有,直到100多元时卖出,获得较好的收益。而中信银行在打中国石油上就如同很多机构一样被套,在中国石油48元的时候没有跑掉,一直持有到30多元,收益锐减。
对于投资者来说,挑选打新股的理财产品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投资者可对不同银行的过往业绩进行比较,挑选过往业绩一贯较好的银行。
一般而言,打新股产品的发起机构是银行,而投资管理则由券商和基金公司运作。根据过去一年多时间的追踪观察,本刊记者发现,在相同期限内,不同银行的产品业绩会有较大差别,一般而言,大银行的产品收益率较低,而中小银行的产品业绩也相对较好。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相对不透明,我们无法仔细知道其中的具体原因,但是投资者在挑选产品时,不妨拿不同银行在过去相同时间段内的业绩进行比较,挑选业绩一向较好的银行。
第二要看收费情况,过去的银行“打新”产品收费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只收取销售手续费。另一种是在收益之中提成,比如提取收益的20%,认购时不需手续费。还有一种是“认购费+提成”的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正采取“认购费+提成”的模式,一般包括管理费、保管费、银行承销费、浮动业绩报酬等。特别是业绩提成对投资者的最终收益有不小的影响,在业绩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提成份额,会造成投资者实际回报的差异。投资者在选择时,需要综合比较。
第三看流动性。从前面关于产品期限的划分中,我们知道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封闭期,从数天到数月不等,对于封闭期限较长的产品,有的还设置了固定的开放日,增加了产品的流动性;客户在认购时需要认真阅读其说明书。需要说明的是,正如前面分析所言,流动性往往与收益成反比,数据显示,去年流动性较好的新股支支打、新股月月打等理财产品,由于受时间限制无法通过网下申购,其年化收益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而周期相对较长、流动性差的产品收益则可超过20%。因此投资者需要在流动性和收益中综合权衡。
创新产品可能更有戏
对于打新资金蜂拥而来及市场行情的变化导致的2008年银行打新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可能降低这一状况,不少银行正在通过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来应对。
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各中资银行推出的新款“打新股”产品中,其投资范围较以往已有明显的扩大,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新股申购、可转债购和其他货币市场工具,均添加至产品结构中。由于产品设计的不同,投资不同银行“打新股”产品承受的风险也有所不同。业内人士称,面对一级市场资金不断增多,申购中签收益持续下降的市场局面,资金使用渠道多元化,成为银行“打新股”产品的出路。
在产品开发和投资业绩一向优势明显的中信银行1月15日起,率先推出一款转债增强型“打新股”产品,据了解,该款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在有分离式转债发行的时候,主要用于一级市场申购分离式转债,并在二级市场上卖出中签的债券和配发的权证获取收益;没有分离式转债发行时,资金用于申购新股和普通可转债。预计年化收益率可达20%。
中信理财专家称,分离式转债是在传统公司可转债的基础上把公司债券和认购权证分割开来,公司债券和认购权证均可独立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此次发行的理财产品,由中信银行、中信信托及信诚基金共同管理,通过跟踪正股及对预期收益的分析,把握债券及权证的双重投资机会。
岁末年初,各家银行的打新理财产品也纷纷做了创新。如近期光大银行推出的同赢18号产品2,首次在新股理财产品中引入“加息保护”机制,一旦央行加息,“同赢18号”产品2保底收益将同向调整,调整系数为0.9375。例如:如果在理财期限内央行加息0.27个百分点,则“同赢18号”产品2的保底收益将提高至5.58%。
此外,深圳发展银行也推出了新股随“新”打全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是以每只新股为一个投资周期,客户可以随时选择资金进出。有新股时,保证客户连续循环投资;没有新股时剩余资金就留在客户活期账户上,客户可以随意支配,而且每次打新股的收益及时支付给投资者,兼顾活期存款的流动性与申购新股的较高收益。
而民生银行非凡理财也推出新股自由打理财,该产品在新股发行时打新股,打完新股资金回到客户账户,还可投资该行的“钱生钱B”理财,获得活期利率2倍左右的收益率。
专业人士建议投资者,在今年打新预期收益降低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创新型产品,以提高综合收益水平。
风险提示及投资策略:
A股市场向来有"新股不败"的说法,但银行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打新"产品仍有一定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
中信证券产品创新部副总裁王刚认为,新股发行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新股发行速度。新股上市会冻结部分市场上的资金,如果市场走势太快,管理层会适当调整新股发行进度。2008年存在市场震荡的预期,新股发行太多会给市场资金面带来较大压力,管理层也会因此减慢发行速度。
另外一方面的影响来自政策面。机构预测新股发行政策会在2008年有所调整,政策面不确定因素增加。如果监管部门调整新股发行政策,那么收益会受到影响。
王刚预计2008年上半年新股收益较好,下半年则还需观望,投资者可适当参考,选择流动性较大的打新产品。
重点句:似乎“低风险、稳收益”日益已成为“打新股”理财产品的专有名词。但在收益下降和新股发行制度可能调整的预期下,打新产品面临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