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级记者,纪录片导演。现为中央新影集团梁碧波工作室总监,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导师,成都广播电视台专家工作室专家。
  从业25年来,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DISCOVERY、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拍摄制作了100多部(集)电视纪录片、3部电影纪录片、1部电影故事片。获国际大奖6项、国际入围15次。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10次担任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纪录片开始走出国门,在一些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国际电影节上涌现的国产纪录片越来越多,可谓硕果累累,可圈可点!但在欣喜之余,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有这么多纪录片在国外获奖,中国纪录片如何走入西方主流社会?这一问题是外宣部门和纪录片制作人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一
  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标志是什么?其一是大量在西方电视台播出;其二是不断在电影院上映。无论哪种情况,前提都是我们的影片必须进入西方影片发行网,从商业渠道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由此,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中国纪录片未能大量进入西方影片发行网,这是阻碍中国纪录片进入西方主流社会进而走向全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目前的纪录片生产,从载体上可分为胶片和磁带。以胶片拍摄的纪录片只有新影厂、中央台这样的大单位有能力为之,大多数纪录片都是各电视台以磁带拍摄的。在电视台拍摄的磁带纪录片中,又可分为三类,一是固定长度的栏目;二是固定长度的特别节目;三是既无长度限制,又无选题要求的自由创作。目前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几乎都是第三类。我们讨论的主要问题,也是磁带纪录片如何进入西方电视台。
  西方电视台都是以栏目形式播出纪录片,如英国BBC,最长的栏目可达90分钟,德、法合办的ARTE最长栏目60分钟。各台对影片内容、长度和技术指标的要求各有不同。这些电视台,每年要播出大量纪录片,他们的节目来源,一是自拍;二是投资预买;三是向代理商购买。
  投资预买是西方各台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在每年12月举行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有一项重要活动是FORUM(论坛),吸引了众多的纪录片制作人。在FORUM现场,影片制作人在预交900荷兰盾取得申请资格后,用5分钟的时间向欧洲最重要的12家电视台纪录片负责人当面陈述自己的计划,这几位负责人围坐在马蹄形桌边,当场讨论,当场定夺。当影片制作人的申请被某家电视台接受以后,就可签合同,获得投资开始拍摄。当然,影片版权也归这家电视台。据电影节提供的资料,这项活动每年的成功率在70%左右。
  由代理商向电视台推销影片是很多独立制作人走的路子。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经过几十年的搏杀,全球早已形成纪录片代理网络,一些著名的代理人,如英国的JANEBALFOUR对西方各台对影片内容的好恶、节目长度标准和技术指标要求了若指掌。他们作为纪录片制作人的代理人,向电视台推销影片,从中获得佣金。在西方纪录片市场,他们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遗憾的是,进入代理商网络的中国影片寥若辰星。究其原因,一是不熟悉西方影片运作程序和游戏规则,“敌情不清”,找不到突破点;另一个原因,则在于中国纪录片本身。
  二
  中国电视节目国际代理总公司是中国比较熟悉西方纪录片市场的机构之一,部份省市电视台也或多或少地建立了一些自己的网络,他们都为中国纪录片走进西方主流社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为什么成绩不盡如人意?原因在于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中国纪录片具有进入西方影片发行网的实力。
  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我国的纪录片选题,基本上局限于人类学这个领域。
  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陈汉元先生曾经总结说,在九十年代以前,中国纪录片的主要关注对象是“群体的人”,如“工人阶级”、“人民群众”这样一些大概念。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关注个体的人、关注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逐渐成为国内同仁的共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纪录片界在认知上的一大飞跃。但与此同时,对重大社会变革和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事件就关注得太少,选题面过窄,挖掘深度太浅,对社会生活的卷入程度还远远不够深入。
  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东西,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纪录片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深入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人所景仰的伊文思(JORIS IVENS),西班牙打仗他拍《西班牙内战》,中国抗日他拍《四万万同胞》,哪里热闹他就拍哪里,为我们树立了关注社会生活的光辉榜样。在最近两年举行的一些重大国际电影节上,社会热点也是西方纪录片的主要选题之一。这些反映社会热点的西方纪录片,并非都对社会持批判态度,并非全是曝光,大量影片只是记录一个公众关心的社会现象。NICK有一部关于疯牛病的片子,记录的是在欧洲人民被疯牛病搅得惊恐不安的时候,不但从不吃牛肉,而且把牛当神的印度人却对牛顶礼膜拜。一边是印度人载歌载舞颂公牛,另一边是大批患病疯牛在英国被宰杀掩埋,两组镜头平行剪辑,表现出民族间观念的不同和科学与信仰的冲突。这部片子曾在西方电影院上映,很受公众欢迎。
  从理论上说,纪录片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应该延伸到对社会的关注,对生存环境的关注甚至对人类命运的关注。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网上之纽结。纪录片由关注人进而关注社会,应是责无旁贷,更是天经地义。目前中国正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其速度之快,连我们自己都很吃惊。飞速发展的中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选题,事实上,一批改革题材纪录片也在西方引起了反响。
  另外,自然科学类的纪录片,在国外也大有市场。法国曾有一部院线纪录片《微观世界》,这部片子以直接电影的手法记录了一片森林里蚂蚁、毛毛虫、蜗牛、螳螂、蜜蜂等小字辈生物的生存状态,生动真实、感人肺腑。其中,两只蜗牛谈恋爱一段,让不少观众热泪盈眶。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上映的同时,巴黎各书店也在销售根据电影翻拍的画册——他们卖的是套餐。   三
  目前中国纪录片界流行一句话: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那么,什么是世界语言?笔者认为,是人性。中国纪录片要走向世界,必然要跨越各民族间的巨大文化差异寻找到人类共通的东西。回想起来,过去有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成功地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现在有DISCOVERY频道的自然类纪录片在中国登堂入室,他们又是如何跨越文化差异进入中国主流社会的呢?关键是这些作品透过表面的观看,深入到人类本质这个层面,从人性的深度激起了中国观众的共呜。就连DISCOVERY这样的自然类纪录片,也把动物拍得跟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竞争、有情感,因而也就引人入胜。四川电视台著名纪录片编导王海兵曾说:用中国的画面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我们理解中国的画面语言不是指中国画的用墨,也不是指中国画的着色,而是中国画刻画人物入木三分的神韵。应该说全世界的人都是人,无论白人、黑人、黄种人,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都共同地关心着这个世界。因此,对人性的探索,对人类本质的深入研究,将会使我们的纪录片更好地被国外观众接受。
  四
  中国纪录片记录手法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解放后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画面加解说;二是九十年代以来的观察式记录。尤其是《龙瘠》大获成功之后,更是奠定了直接电影在中国纪录片界的地位。但继《龙瘠》之后,直接电影似乎成了唯一的创作手法,大量跟腚派亦步亦趋,跟在《龙瘠》之后,跟在拍摄对象之后,忘记了纪录片原本是有多种手法的。
  1926年,英国人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首先提出“纪录片”(DOCUMENTARY FILM)这一概念,他说纪录片是“对真实事物做创意处理”(THE CREATIVE TREATMENT OF ACTUALITY)。所谓创意处理,就是持有某种观点把纪录片当作传播和劝说的工具。在他的影响下,当时的英国纪录片大都是以画面配上意象鲜明的语言这种形式出现,史称“格里尔逊模式”。
  到了六十年代,法国人尚·胡许(JEAM ROUCH)提出摄影机是“参与的摄影机”,拍摄者期望拍摄对象不仅以自然本有的态度来活动,并且期望因拍摄者的共同参与而激发出一种共同创作的效果。基于这种美学观而建立的拍攝方法被称作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与真实电影几乎同时出现的是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倡导者是美国的李考克(RICHARD LEACOCK)等人。他们主张摄影机永运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永远只作静观默察式的纪录。
  这三种纪录片手法是基于不同的美学观而建立的,在实践中也各有优缺点。格里尔逊模式在单位时间内能传播较大量的图像和声音信息,表现抽象的思想和观念也很直接了当,但解说词的真实性令人置疑。真实电影易于表观抽象的东西和人物内心世界,但由于拍摄对象的很多表观和语言是由拍摄者激发出来的,其真实性依然存在问题。直接电影只是旁观纪录,真实性似乎要可靠一些,但表现抽象的东西难度就较大,遇到不适合的题材又显得特别枯燥,不少人不喜欢怀思曼(FREDERICK WISEMAN)的电影,大都是出自这个原因。
  正因为各种不同的手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我们在实践中也应该根据不同的题材选择适应的手法加以综合运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纪录片界对格里尔逊模式的冷落和排斥。出于对几十年宣传片的反感,出于对新手法的追求,格里尔逊模式已被冷落得太久。事实上,这一手法由于具有信息量大这一优势,正大量地被西方电视台采用,他们播出的纪录片,绝大多数都是这种手法。笔者曾在美国看到《龙瘠》被剪辑成10分钟并从头到尾配上英文解说播出,紧接着播出的是一部关于中国风筝的5分钟短片,同样从头说到尾。在各种电影节上,这种风格的纪录片一般也占入围片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对格里尔逊模式的反感,另一个原因是真实性问题。事实上,人类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本身存在观察的角度,而摄影机也存在观察的角度,无论是格里尔逊模式,还是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对制作者、制作过程而言,都必须经历很多次选择,而选择就无法回避角度。因此,绝对的真实和绝对的客观,其实都只是神话。只要我们保持对观众的真诚,任何手法都是可取的。
  除了继续运用纪录片的三种基本手法之外,西方纪录片制作人还创造了一些很奇特的方式。如第11届阿姆斯特丹电影节上,有一部英格兰片子叫《SILENCE》(《寂静》,导演ORLY YADIN和SYLVIT BRINGAS,35MM,11分钟),讲的是一个人在二战中的遭遇和感受,全片全部由电脑动画制成,快速变换的画面配以生动的音乐,看后让人久久不忘。这部片子的画面不是实拍,声音也全是拟音和音乐,都谈不上真实,唯一真实的是故事,所以依然入围了纪录片的国际竞赛。
  综上所述,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的障碍因素,既存在于销售环节,更存在于创作本身。尽管如此,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纪录片目前已走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关注点上由群体演进到了个体,在单一的格里尔逊模式以后接受了直接电影,在数量上全国各地有一大批纪录片栏目相继开办,在质量上有一批纪录片在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大奖,纪录片创作人员也由少数精英人物扩大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创作队伍。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战斗在纪录片生产和销售各环节的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中国纪录片终将大规模地走向世界。
其他文献
《四川美术史》是堪称宏大的著作,写作范围从史前时代直至晚清,其内容涵盖了绘画、书法、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五大门类,探索了历史发展进程中四川美术的风格流变。从叙述方式角度看,既遵从了传统美术史的建构方式,又能从四川地域的美术发展状况入手,体现了规范与特色的统一,特别是其“长历史”的视角,因而将四川美术的历史第一次全方位和多视角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四川美术史》填补了四川美术史研究的空白,从唐林的
刘嘉峰出生在四川渠县一个偏僻的竹乡,家乡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的竹林,是四川农村典型的自然特色。那是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的年代,院子里那些篾匠师傅们除了种田外,编竹编就成了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儿时的刘嘉峰对竹编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整天穿梭在这些篾匠师傅圈子里。七岁那年,童年的刘嘉峰突然作出了一个影响一生的重要决定,他拿着家里的篾刀,在自家的竹林里砍来了竹子,跟着篾匠师傅们也干起了竹编的手艺。  刘嘉峰没有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论》中说:“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在姚叶红颇有些金石意味的运笔中,张彦远所意指的意境,不仅仅是墨的明暗呈现的问题,还有着色阶的丰富性建构的效果表達。  作为多年的老朋友,我认为我还是很了解姚叶红的,不论是对他的为人还是对他的绘画作品。近来,姚叶红还是那个人,还是那样的豁达开朗,但他的山水画却又让人不得不对他在艺术上的追求做一番新的审视。  姚叶红的山水画,很多人都很熟悉并
战疫驱魔行书 l38cmX 50cm 2020年   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祈福武汉平安  龚小膑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書法家协会副主席,省书协行草书委员会主任,绵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省绵阳市文学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宜兴紫砂 29cm×28cm 2009年  作品古樸典雅,节奏跳跃错落有致。潘若骏用自制的钨钢刀,别于宜兴传统“双刀保底”技法,以刀代笔,单刀直入,在壶身铭苏轼茶诗《西江月》。潘若骏与东坡神交,在享用龙焙绝品的甘醇后,在壶盖铭:“博雅俗 铸古今”。字体古朴灵动,自然流畅,饶有天趣。这是立体化的再创作,其表现形式、内容、意境、追求切壶切茶切型,器型蕴意镌刻融为一体,彰显“壶随字贵,字随壶传”。博古壶
主办单位:雅安市文化馆  雅安市雨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雅安市雨城区文化馆  杨宓  YANGMI  《西康文学》主编。中国影协会员,四川省影协理事,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音协会员。在省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30 0余篇,并有多篇收入文艺丛书。出版有散文集《且歌且行》,长篇小说《蓝色子午线》《爱的天空》《谍战黑水》等,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文艺类奖项。  寄语  《西康文学》创刊于2012年
蜀锦 60cm×760cm 2014年  这件蜀锦艺术精品历时五年完成,以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的生产、流通为背景,以宋代成都特有景观散花楼、摩珂池、解玉溪、东大街等为场景,以川西民俗生活为内容,展现宋代成都的繁华景象。画卷全长六米,仅人物就达五百多个。创作者在蜀锦传统工艺上大胆创新,除充分应用“七梭三十六色”传统技法外,还大量换套,创造了单位面积换套最多、提花交织次数最多、晕色应用最多等多项蜀锦
根雕 188cm×58cm×39cm 2002年  根雕艺术是一门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创作者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術形象作品。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  该根雕作品是作者满怀敬意,利用
非遗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戏剧艺术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所有优秀的艺术形式在呈现过程中都必然承担着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的重任。  所以,我们在创作一部剧的时候,除了视听效果以外,更加注重它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这是创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从舞剧《醒·狮》2018年摘得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桂冠,到舞剧《努力餐》2020年再度捧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醒·狮》和《努力餐》都是遵循这样的创作主旨,它们
1974年生于成都。中国民盟盟员。成都画院专职画家、院长助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会副秘书长、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委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市当代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理工學院、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  向洋的工作室不大,但处处透着精致,靠外侧的一排窗子,正好被半人高的细竹遮挡着,似乎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