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尽管创作和欣赏都涉及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偏重于内化。人美版教材中的 “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而初中学生美术学习更倾向于创作这一外化活动特征。殊不知要进行造型表现设计等创作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美术基本素养,有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我们应充分发挥美术欣赏教学特有的魅力,使美术欣赏教学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将美术欣赏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欣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那么,我们将如何以新教材为载体,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欣赏活动呢?
一、营造欣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就课堂而言要使初中生产生对“欣赏·评述”课的兴趣,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形成一种学习、娱乐交融的课堂气氛。美术是视觉艺术,比起文学以文字形式的阅读鉴赏来得更形象直接。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对作品的形式、内容及风格,来激发学生的种种思想感情。例如在七年级《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这课的开始,我站在教室门前等候学生,就像家里来了远方的客人,面带微笑并招呼着,看着他们一一走进教室就座,这时教室里播放着班得瑞的《寂静之声》,大屏幕上轮流播放着外国的自然风光。我没有把他们看作学生,而是把他们当作是爱好美术的朋友。当他们走进美术欣赏教室那一刻,就好像来到了国外的某个乡村,这里的一切使学生感到那么自然、亲切、和谐、平等。学生在音乐和风景的听视觉刺激下,有种想把这些风景画下来的冲动。这时导入本课主题,这节课不是让学生来表现的,而是先走近中外绘画大师,看看他们面对美景时,是怎样妙笔成趣、点景成画的。这种创设情景的教学,能立竿见影,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学生对这课有了直接兴趣,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加上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的欣赏内容层层递进,自然就圆满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了。
二、巧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美术作品欣赏,加强视觉冲击力
以前的美术欣赏课,需要大量的挂图、幻灯片等资料,还有言不尽意的感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当你欣赏经典名作时,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将某件作品逐个观赏,还可以选择地将一些作品同时呈现出来。如在欣赏杨·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妮的婚礼》时,整幅作品的焦点“镜子”,一定只能是通过多媒体放大局部,让学生真切地看到反射出的两个微小人形,作为婚礼见证人的画家本人和一个年轻人,以及这个凸面镜显现出来的房间的地板和天花板,还有屋外的天空和花园,小镜框的四周镶刻着十幅耶稣受难图等内容,让学生亲自感受尼德兰特有的细密画传统画法。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虽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在绘画长廊迈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如此欣赏过程,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合理的开发教材,培养学生间接兴趣
美术“欣赏·评述”教学应合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展开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例如《苏州园林》这一课的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观看《苏州园林》的纪录片,借此机会,布置给学生在观看苏州园林的过程中做个有心人,带着古典园林的人文精神和园林的造园要素等问题分组分工去参观考察,回来分别进行总结,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每组选择一位同学作为主讲者,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在这样的“欣赏·评述”课中主要是以主持人的角色出现,把每组的PPT有层次的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欣赏·评述”,满足了学生对活动目的、任务、结果的需要并产生了兴趣,也就是间接兴趣。
四、合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激起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
美术鉴赏以视觉为主,但如果只是以图片形式展示给学生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些与生活贴近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涵着丰富的感情化思想,或某种意味等精神内涵。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如美术工作室等“欣赏·评述”教学,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虽然还做不到把学生带到美术馆、博物馆去上课,但作为学生个人行为到这些场所还是可以做到的。例如在九年级第一学期,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这一课的教学,可以布置学生有时间与家人搜集中国美术的相关信息。这样,在上到这课的时候学生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感受,自然对本课的内容很有兴趣,加之教师在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各自不同的审美过程与感受,也就达到了“欣赏·评述”的目的。又如在欣赏17世纪外国风景静物画的前后,学生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找到了提香、戈雅、伦勃朗的许多作品。在欣赏的时候,还可以安排学生在美术课上进行了发言交流,很多同学惊叹那个时期外国油画家精湛的写实技能。一位同学在交流中提到荷兰画家的作品中具有一种透明的质感,尤其是静物画花卉,每一瓣都充斥了透明感,这是通过书本印刷的图片中所不能感受到的。在交流中,真切地看到聆听的同学那种渴望表情和源自内心对艺术品鉴赏的饥渴。这种源自内心需要而产生的间接兴趣,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参与到“欣赏·评述”的教学中来。
五、开发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自主获得信息资料提供便捷的平台
要引导学生在美术课堂或课外利用网络,通过教师所提供的中外美术资料信息的网址,欣赏美术作品,检索美术作品的资料、文献等。让学生感觉到“欣赏·评述”教学并非是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可以让学生要从神奇的“网络百事通”那里获得知识,让学生证明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欢乐,从而极大的提高对“欣赏·评述”教学的兴趣。我校的美术老师正在围绕中学美术教材开发美术教学资源库。相信这一课程资料的开发,能为学生自主获得美术信息资料提供更便捷的平台。
六、回归自然,感悟生活,使教学在课堂之外得到拓展与延伸
回归自然,感悟生活,从生活走向美术,从美术走向生活。比如在欣赏《风格多样的静物画》后,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物;欣赏现代派各流派绘画作品后,运用自己欣赏过的手法尝试表达生活中的画面。使学生觉得美术欣赏和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我们都能感受到欣赏的乐趣,发自内心的欣赏,从而使学生的欣赏层次上升到自觉的审美状态,从本质上提高了美术欣赏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重要心理动因,是创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对美术鉴赏活动感到愉快与充满好奇,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与求知欲,使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古人曰:“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启其蒙而引其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在单位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质和量,可以说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编辑/谭添夏
一、营造欣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就课堂而言要使初中生产生对“欣赏·评述”课的兴趣,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形成一种学习、娱乐交融的课堂气氛。美术是视觉艺术,比起文学以文字形式的阅读鉴赏来得更形象直接。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对作品的形式、内容及风格,来激发学生的种种思想感情。例如在七年级《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这课的开始,我站在教室门前等候学生,就像家里来了远方的客人,面带微笑并招呼着,看着他们一一走进教室就座,这时教室里播放着班得瑞的《寂静之声》,大屏幕上轮流播放着外国的自然风光。我没有把他们看作学生,而是把他们当作是爱好美术的朋友。当他们走进美术欣赏教室那一刻,就好像来到了国外的某个乡村,这里的一切使学生感到那么自然、亲切、和谐、平等。学生在音乐和风景的听视觉刺激下,有种想把这些风景画下来的冲动。这时导入本课主题,这节课不是让学生来表现的,而是先走近中外绘画大师,看看他们面对美景时,是怎样妙笔成趣、点景成画的。这种创设情景的教学,能立竿见影,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学生对这课有了直接兴趣,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加上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的欣赏内容层层递进,自然就圆满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了。
二、巧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美术作品欣赏,加强视觉冲击力
以前的美术欣赏课,需要大量的挂图、幻灯片等资料,还有言不尽意的感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当你欣赏经典名作时,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将某件作品逐个观赏,还可以选择地将一些作品同时呈现出来。如在欣赏杨·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妮的婚礼》时,整幅作品的焦点“镜子”,一定只能是通过多媒体放大局部,让学生真切地看到反射出的两个微小人形,作为婚礼见证人的画家本人和一个年轻人,以及这个凸面镜显现出来的房间的地板和天花板,还有屋外的天空和花园,小镜框的四周镶刻着十幅耶稣受难图等内容,让学生亲自感受尼德兰特有的细密画传统画法。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虽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在绘画长廊迈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如此欣赏过程,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合理的开发教材,培养学生间接兴趣
美术“欣赏·评述”教学应合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展开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例如《苏州园林》这一课的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观看《苏州园林》的纪录片,借此机会,布置给学生在观看苏州园林的过程中做个有心人,带着古典园林的人文精神和园林的造园要素等问题分组分工去参观考察,回来分别进行总结,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每组选择一位同学作为主讲者,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在这样的“欣赏·评述”课中主要是以主持人的角色出现,把每组的PPT有层次的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欣赏·评述”,满足了学生对活动目的、任务、结果的需要并产生了兴趣,也就是间接兴趣。
四、合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激起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
美术鉴赏以视觉为主,但如果只是以图片形式展示给学生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些与生活贴近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涵着丰富的感情化思想,或某种意味等精神内涵。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如美术工作室等“欣赏·评述”教学,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虽然还做不到把学生带到美术馆、博物馆去上课,但作为学生个人行为到这些场所还是可以做到的。例如在九年级第一学期,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这一课的教学,可以布置学生有时间与家人搜集中国美术的相关信息。这样,在上到这课的时候学生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感受,自然对本课的内容很有兴趣,加之教师在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各自不同的审美过程与感受,也就达到了“欣赏·评述”的目的。又如在欣赏17世纪外国风景静物画的前后,学生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找到了提香、戈雅、伦勃朗的许多作品。在欣赏的时候,还可以安排学生在美术课上进行了发言交流,很多同学惊叹那个时期外国油画家精湛的写实技能。一位同学在交流中提到荷兰画家的作品中具有一种透明的质感,尤其是静物画花卉,每一瓣都充斥了透明感,这是通过书本印刷的图片中所不能感受到的。在交流中,真切地看到聆听的同学那种渴望表情和源自内心对艺术品鉴赏的饥渴。这种源自内心需要而产生的间接兴趣,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参与到“欣赏·评述”的教学中来。
五、开发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自主获得信息资料提供便捷的平台
要引导学生在美术课堂或课外利用网络,通过教师所提供的中外美术资料信息的网址,欣赏美术作品,检索美术作品的资料、文献等。让学生感觉到“欣赏·评述”教学并非是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可以让学生要从神奇的“网络百事通”那里获得知识,让学生证明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欢乐,从而极大的提高对“欣赏·评述”教学的兴趣。我校的美术老师正在围绕中学美术教材开发美术教学资源库。相信这一课程资料的开发,能为学生自主获得美术信息资料提供更便捷的平台。
六、回归自然,感悟生活,使教学在课堂之外得到拓展与延伸
回归自然,感悟生活,从生活走向美术,从美术走向生活。比如在欣赏《风格多样的静物画》后,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物;欣赏现代派各流派绘画作品后,运用自己欣赏过的手法尝试表达生活中的画面。使学生觉得美术欣赏和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我们都能感受到欣赏的乐趣,发自内心的欣赏,从而使学生的欣赏层次上升到自觉的审美状态,从本质上提高了美术欣赏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重要心理动因,是创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对美术鉴赏活动感到愉快与充满好奇,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与求知欲,使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古人曰:“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启其蒙而引其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在单位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质和量,可以说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编辑/谭添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