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近年来,许多普通高校都先后开办了成人教育,而且其招生数已远超过其他各类成人教育总招生数的一半以上。它在成人学历教育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同时,还在有关的成人非学历教育方面起着其他成人高校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普通高校其办学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教育氛围;学科门类齐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都有较强的实力;集中了大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科研设备和实验手段,图书资料丰富;有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与国内外有广泛的联系和交流,信息发达;与企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利于向企业界提供所需的人才和技术。实践证明,普通高校利用良好的办学条件,发挥师资力量强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事物往往具有双重性,普通高校举办成人教育虽有其独具的优势,但也有不少弊端。
(一)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趋势认识模糊。目前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许多大学合并后,实力增强了,规模变大了,国家投入多了,都在发展规划中瞄准争创国内一流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把精力投入在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上,认为成人学生层次较低,于是有意或无意地在发展规划中削减了成人高等教育的比重。二是出于求实惠的目的来对待成人教育,把成人教育作为“副业”来抓,办学思想不端正。普遍存在一些对成人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如:“非正规论”,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层次低,不正规,其前途将被普通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所替代;“挤占论”,认为举办成人高等教育会挤占全日制高校的办学条件,影响高校普通教育的质量;“创收论”,即把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当作是单纯的创收手段,认为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只是权宜之计,迫不得已而为之。
(二)普教化模式严重,没有突出成人教育的特殊性。成人高等教育带有普通高等教育的色彩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的,因为全国一千所普通高校中承担成人高等教育任务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成人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孕育和生存在普通高校的教育环境中。但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培养目标、生源情况、办学形式、办学过程等方面都有着特殊性;并且成人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为各类市场提供充足的、多层次的、多种类、高质量的劳动力和专门技术人才,如果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等方面缺乏新意,雷同于普教,就很难体现成教自身的特殊性性,也会极大地影响成教与普教的协调发展。
(三)对全日制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缺乏应有的认识。普通高校举办成人高等教育是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从目前我国经济能力来看,国家不可能建立足够的各类各级成人专门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托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全方位弥补了成人高校资源不足的问题。此外,普通高校举办成人教育也是高校自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重要举措。两者之间的发展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整体文化、科技资源并不富裕,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又迫切需求,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高校本身必须在重视对普通高校投入的同时,也应该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投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上述种种观念和看法给成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如,缺少学校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不能形成有利于成教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致使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一些成教工作人员也降低了要求,工作应付过去就行了,而不能锐意进取,对成人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
而实际上,成人教育有着普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高等教育程度也低,人力资源开发相对严重不足,并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因素。为此,国家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学习化社会,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决策,成人教育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立学习化社会有着自身的优势,作为普通高校,应高瞻远瞩,在促进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担当重任。另一方面,发展成人教育对普通教育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成人教育有较灵活的办学机制,可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并为全日制教学改革积累经验;充分发挥成人教育面向社会成人、企业、经济一线办学的特点,加强学校和社会之间联系,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增强教育竞争力。因此,高校办成人教育不仅不会有损失,若能妥善处理,科学规划,协调发展,高校将从中受益。因此,高校要将成人教育的发展纳入整个学校发展规划,在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密切配合,使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国家各项改革事业的深入进行,高校成教与普教要实现共生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日趋成熟。
(一)相关成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成教、普教的协调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998年8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15 条规定:“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2005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郑重指出:“今后五年,国家要实施四大工程:即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养工程。”这些权威文件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成人教育的法律地位,指明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更好的继续落实“两条腿走路”的重大方针,落实国务院的“四大工程”,完全有必要研究高等教育的“这两条腿”之间的关系,以更好的改革与发展成人高等教育。这些权威文件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成人教育的法律地位,指明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为高校成教、普教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弹性学习制度和学分互认制的建立是高校成教与普教协调发展的立足点。《高等教育法》第2 章第17 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对本校的修业年限做出调整。”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及为更好的推进各类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促进资源共享,浙江省高等教育委员会通过了《浙江工业大学关于人才立交培养的实施方法》及《浙江省自考委关于同意浙江工业大学开展与自学考试学分互认试点的批复》,肯定了研究生与本科,高职、成教、自考与本科间的课程开放、专业互认、学分互认。弹性学习制度的实施意味着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成人可以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弹性学习制度的实施为高校成教与普教间的贯通创造了条件,而学分互认制的建立则是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贯通的直接保障。
(三)弹性学习制度的实施为高校成教、普教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21世纪是终身教育的世纪,是“学习化社会”的理想逐步实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看,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界限和差距将逐渐缩小,彼此间的柔性机制将进一步增强,普教和成教经逐步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为成教与普教的贯通发展创造了历史的机遇。
三
高校成人教育要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赢得自己应得的地位,就必须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协调好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同时还要切实抓好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正确认识。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根据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我国高等教育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在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百分之十五,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目标。如果从1997年算起至2010年,用13年的时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整整要翻一番,在我国国力还不强,教育经费仍十分短缺的条件下,要实现这一任务是相当艰巨的。而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使其成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其次成人高等教育将成为建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为适应当今时代快速变化与激烈竞争的需要,以及个体发展与完善的需要,终身教育已成为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迫切要求。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也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终身教育是一次性的学历教育不仅是在空间上的扩展,也是在时间上的延长。成人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势必将成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与发展的主体。因此,高校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成教与普教一视同仁的观念,才能使成教与普教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各个方面,落到实处。
(二)突破普教模式。由于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培养目标、生源情况、办学形式、办学过程等方面都有着特殊性。因成人学生的特殊性,成人教育的“育人”不能仅在计划中增加几门课程,教师照本宣科,这不仅不能收到效果,有时还适得其反。应根据成人教育特点,开设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课程,引入具有研究性和探讨性的课题,在教学中注重启迪性,能引导学员进行价值观念的思考,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面对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全日制学生的增加,高校留给成人教育的办学资源越来越少,成人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资源短缺和办学条件不足的难题,成人教育必须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社会办学,在资源共享中提高办学能力。如与工矿、企业、社区等加强合作,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减轻学校资源压力。成人教育依托社会合作办学,有利于资源合理、规范配置,有利于增强高校成人教育办学活力,改变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走出成人教育普教化的教育模式,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成人教育道路。
(三)找准发展定位。普通高校有着与地区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紧密联系以及院校母体的办学优势,因此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定位要注意与一般成人高校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在服务对象上,要从现阶段面向高考落榜生为主的服务面,扩大为面向全社会的成人,向需要接受高等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人员开放。在办学层次上,要打破一般成人高校局限于专科层次的办学格局,发展专科以上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要大力发展以知识技能更新为目标的高等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在办学形式上,除了传统的脱产学历教育外,应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包括业余、函授、远距离教育和自学考试等多样化的办学形式。特别是新兴的现代化网络技术教育为学员在异地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网上教育将成为人们进行“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广田.对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3(3).
[2]应惠芳,梅光泉.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辩证关系[J].成人教育,2004(5).
[3]唐苏妍.普通高校成教与普教协调发展的问题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0(3).
[4]冯军.关于普通高校发展成人教育过程中矛盾关系的处理[J].成人教育,2005(7).
[5]曹宣玮.国际成人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2(1).
[6]李国斌,吕以乔,金秀娥.论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J].成教理论与管理,2004(1).
近年来,许多普通高校都先后开办了成人教育,而且其招生数已远超过其他各类成人教育总招生数的一半以上。它在成人学历教育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同时,还在有关的成人非学历教育方面起着其他成人高校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普通高校其办学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教育氛围;学科门类齐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都有较强的实力;集中了大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科研设备和实验手段,图书资料丰富;有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与国内外有广泛的联系和交流,信息发达;与企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利于向企业界提供所需的人才和技术。实践证明,普通高校利用良好的办学条件,发挥师资力量强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事物往往具有双重性,普通高校举办成人教育虽有其独具的优势,但也有不少弊端。
(一)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趋势认识模糊。目前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许多大学合并后,实力增强了,规模变大了,国家投入多了,都在发展规划中瞄准争创国内一流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把精力投入在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上,认为成人学生层次较低,于是有意或无意地在发展规划中削减了成人高等教育的比重。二是出于求实惠的目的来对待成人教育,把成人教育作为“副业”来抓,办学思想不端正。普遍存在一些对成人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如:“非正规论”,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层次低,不正规,其前途将被普通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所替代;“挤占论”,认为举办成人高等教育会挤占全日制高校的办学条件,影响高校普通教育的质量;“创收论”,即把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当作是单纯的创收手段,认为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只是权宜之计,迫不得已而为之。
(二)普教化模式严重,没有突出成人教育的特殊性。成人高等教育带有普通高等教育的色彩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的,因为全国一千所普通高校中承担成人高等教育任务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成人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孕育和生存在普通高校的教育环境中。但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培养目标、生源情况、办学形式、办学过程等方面都有着特殊性;并且成人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为各类市场提供充足的、多层次的、多种类、高质量的劳动力和专门技术人才,如果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等方面缺乏新意,雷同于普教,就很难体现成教自身的特殊性性,也会极大地影响成教与普教的协调发展。
(三)对全日制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缺乏应有的认识。普通高校举办成人高等教育是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从目前我国经济能力来看,国家不可能建立足够的各类各级成人专门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托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全方位弥补了成人高校资源不足的问题。此外,普通高校举办成人教育也是高校自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重要举措。两者之间的发展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整体文化、科技资源并不富裕,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又迫切需求,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高校本身必须在重视对普通高校投入的同时,也应该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投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上述种种观念和看法给成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如,缺少学校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不能形成有利于成教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致使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一些成教工作人员也降低了要求,工作应付过去就行了,而不能锐意进取,对成人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
而实际上,成人教育有着普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高等教育程度也低,人力资源开发相对严重不足,并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因素。为此,国家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学习化社会,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决策,成人教育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立学习化社会有着自身的优势,作为普通高校,应高瞻远瞩,在促进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担当重任。另一方面,发展成人教育对普通教育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成人教育有较灵活的办学机制,可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并为全日制教学改革积累经验;充分发挥成人教育面向社会成人、企业、经济一线办学的特点,加强学校和社会之间联系,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增强教育竞争力。因此,高校办成人教育不仅不会有损失,若能妥善处理,科学规划,协调发展,高校将从中受益。因此,高校要将成人教育的发展纳入整个学校发展规划,在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密切配合,使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国家各项改革事业的深入进行,高校成教与普教要实现共生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日趋成熟。
(一)相关成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成教、普教的协调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998年8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15 条规定:“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2005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郑重指出:“今后五年,国家要实施四大工程:即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养工程。”这些权威文件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成人教育的法律地位,指明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更好的继续落实“两条腿走路”的重大方针,落实国务院的“四大工程”,完全有必要研究高等教育的“这两条腿”之间的关系,以更好的改革与发展成人高等教育。这些权威文件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成人教育的法律地位,指明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为高校成教、普教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弹性学习制度和学分互认制的建立是高校成教与普教协调发展的立足点。《高等教育法》第2 章第17 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对本校的修业年限做出调整。”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及为更好的推进各类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促进资源共享,浙江省高等教育委员会通过了《浙江工业大学关于人才立交培养的实施方法》及《浙江省自考委关于同意浙江工业大学开展与自学考试学分互认试点的批复》,肯定了研究生与本科,高职、成教、自考与本科间的课程开放、专业互认、学分互认。弹性学习制度的实施意味着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成人可以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弹性学习制度的实施为高校成教与普教间的贯通创造了条件,而学分互认制的建立则是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贯通的直接保障。
(三)弹性学习制度的实施为高校成教、普教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21世纪是终身教育的世纪,是“学习化社会”的理想逐步实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看,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界限和差距将逐渐缩小,彼此间的柔性机制将进一步增强,普教和成教经逐步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为成教与普教的贯通发展创造了历史的机遇。
三
高校成人教育要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赢得自己应得的地位,就必须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协调好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同时还要切实抓好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正确认识。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根据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我国高等教育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在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百分之十五,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目标。如果从1997年算起至2010年,用13年的时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整整要翻一番,在我国国力还不强,教育经费仍十分短缺的条件下,要实现这一任务是相当艰巨的。而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使其成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其次成人高等教育将成为建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为适应当今时代快速变化与激烈竞争的需要,以及个体发展与完善的需要,终身教育已成为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迫切要求。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也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终身教育是一次性的学历教育不仅是在空间上的扩展,也是在时间上的延长。成人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势必将成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与发展的主体。因此,高校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成教与普教一视同仁的观念,才能使成教与普教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各个方面,落到实处。
(二)突破普教模式。由于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培养目标、生源情况、办学形式、办学过程等方面都有着特殊性。因成人学生的特殊性,成人教育的“育人”不能仅在计划中增加几门课程,教师照本宣科,这不仅不能收到效果,有时还适得其反。应根据成人教育特点,开设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课程,引入具有研究性和探讨性的课题,在教学中注重启迪性,能引导学员进行价值观念的思考,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面对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全日制学生的增加,高校留给成人教育的办学资源越来越少,成人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资源短缺和办学条件不足的难题,成人教育必须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社会办学,在资源共享中提高办学能力。如与工矿、企业、社区等加强合作,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减轻学校资源压力。成人教育依托社会合作办学,有利于资源合理、规范配置,有利于增强高校成人教育办学活力,改变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走出成人教育普教化的教育模式,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成人教育道路。
(三)找准发展定位。普通高校有着与地区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紧密联系以及院校母体的办学优势,因此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定位要注意与一般成人高校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在服务对象上,要从现阶段面向高考落榜生为主的服务面,扩大为面向全社会的成人,向需要接受高等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人员开放。在办学层次上,要打破一般成人高校局限于专科层次的办学格局,发展专科以上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要大力发展以知识技能更新为目标的高等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在办学形式上,除了传统的脱产学历教育外,应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包括业余、函授、远距离教育和自学考试等多样化的办学形式。特别是新兴的现代化网络技术教育为学员在异地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网上教育将成为人们进行“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广田.对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3(3).
[2]应惠芳,梅光泉.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辩证关系[J].成人教育,2004(5).
[3]唐苏妍.普通高校成教与普教协调发展的问题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0(3).
[4]冯军.关于普通高校发展成人教育过程中矛盾关系的处理[J].成人教育,2005(7).
[5]曹宣玮.国际成人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2(1).
[6]李国斌,吕以乔,金秀娥.论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J].成教理论与管理,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