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组织教学时,如果能够营造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学习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节数学课,一位教师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觉得听课时一种享受。换一位教师讲,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觉得听课成了一种受罪。笔者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觉得应当尽可能的本着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基础,在教师功底和教育思想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以及数学在社会生产中的实用价值。
我喜欢用下面这些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精心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景,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作用。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新课标的主导下,数学课堂上应如何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呢?我认为、可以通过数学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通过生动的动画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通过实际生活、生产实践选取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创设情景时应注意:1、教师要依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材前后的关联而选用创设情景方式。2、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创设情景,而且必须巧妙解决创设情景所涉及的数学问题。3、创设情景应有利于教师“搭桥”,学生“过桥”,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梯度。
创设情景必须把需要解决的课题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知识基础的事物之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达到掌握本质,领悟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仔细琢磨教师的教态艺术
教师的表情、姿态、语言、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生动形象恰如其分地调动全身各种器官,积极运用诸如眼神、表情、语调、动作等教态语言,那么必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必将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教学效果必然会锦上添花,硕果频结。倘若教师无精打采、恹恹欲睡,怎么可能希望学生会兴致勃勃呢?多年来,我在教学中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总告诫自己不能把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带进课堂。课堂应该是乐园,教师应该愉快乐观、满怀信心、热情真挚。我也经常提醒自己:今天一定要比昨天教得更好,这样便能在极累的时候也能振作精神,精力充沛。
我认为,教师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兴趣,也影响教师本身的讲课兴趣。喜欢研究眼神、表情、语调、动作的教师,大多对上课抱有浓厚的兴趣,觉得上课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三、幽默引趣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教师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讲授课本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学过程的乐趣,享受到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进入乐学之境界。在组织教学时,如果能够营造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学习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四、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同时穿插多种教学方法。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等。还可以以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引题,可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津津有味的听讲中,接受了新知识,而且永远也忘不了。
五、增加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是课堂教学的共性。数学教学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领头雁,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应该始终是主动的、积极的,强调理解、运用及发挥,并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激发学生的能动作用。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传授方法,教师要经常鼓励发问的学生,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比如,认真观察式子、图形或数据,从中发现某些规律,概括出某些猜想,这些尝试将已有的问题、结论推广到另一类似的其他情景,提出某些猜想,这样训练对学生的智力发展非常重要。
要以“灌输”为主的课程教学改为以“引导”为主。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课堂设计上,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敢于发言,形成一种研讨辩论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习中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主动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要改变那种认为学生记住了数学中相关概念与算法、能够把课后习题计算正确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观点,要对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形成学生竞相提出问题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设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的问题应明确易懂,如果需要,可以将这样的大问题改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若干个小问题。所提的绝大多数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发问后教师要适当停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对学生的回答要认真倾听,予以中肯和明确的评价。
六、以情感人教育感染学生
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导着认知学习.实践也证明了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创意性的问题时就用“精彩、精辟、有创建”等语言加以鼓励。这种情感的注入收效甚大。在对待后进的学生时,当看到他有一点点进步,或为班级做了一点好事时,我都会用喜悦、憧憬的感情去表扬他们,从不淡漠、鄙视、厌恶他们。只有用“与人为善”的情感去对待学生,师生间就能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兼备关系。
当然,教法无定,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意义深远,是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应注意以上几个问题外,更多的问题还待于在实践中解决,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节数学课,一位教师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觉得听课时一种享受。换一位教师讲,学生学得索然无味,觉得听课成了一种受罪。笔者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觉得应当尽可能的本着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基础,在教师功底和教育思想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以及数学在社会生产中的实用价值。
我喜欢用下面这些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精心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景,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作用。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新课标的主导下,数学课堂上应如何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呢?我认为、可以通过数学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通过生动的动画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通过实际生活、生产实践选取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创设情景时应注意:1、教师要依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材前后的关联而选用创设情景方式。2、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创设情景,而且必须巧妙解决创设情景所涉及的数学问题。3、创设情景应有利于教师“搭桥”,学生“过桥”,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梯度。
创设情景必须把需要解决的课题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知识基础的事物之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达到掌握本质,领悟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仔细琢磨教师的教态艺术
教师的表情、姿态、语言、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生动形象恰如其分地调动全身各种器官,积极运用诸如眼神、表情、语调、动作等教态语言,那么必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必将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教学效果必然会锦上添花,硕果频结。倘若教师无精打采、恹恹欲睡,怎么可能希望学生会兴致勃勃呢?多年来,我在教学中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总告诫自己不能把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带进课堂。课堂应该是乐园,教师应该愉快乐观、满怀信心、热情真挚。我也经常提醒自己:今天一定要比昨天教得更好,这样便能在极累的时候也能振作精神,精力充沛。
我认为,教师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兴趣,也影响教师本身的讲课兴趣。喜欢研究眼神、表情、语调、动作的教师,大多对上课抱有浓厚的兴趣,觉得上课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三、幽默引趣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教师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讲授课本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学过程的乐趣,享受到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进入乐学之境界。在组织教学时,如果能够营造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学习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四、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同时穿插多种教学方法。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等。还可以以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引题,可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津津有味的听讲中,接受了新知识,而且永远也忘不了。
五、增加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是课堂教学的共性。数学教学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领头雁,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应该始终是主动的、积极的,强调理解、运用及发挥,并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激发学生的能动作用。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传授方法,教师要经常鼓励发问的学生,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比如,认真观察式子、图形或数据,从中发现某些规律,概括出某些猜想,这些尝试将已有的问题、结论推广到另一类似的其他情景,提出某些猜想,这样训练对学生的智力发展非常重要。
要以“灌输”为主的课程教学改为以“引导”为主。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课堂设计上,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敢于发言,形成一种研讨辩论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习中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主动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要改变那种认为学生记住了数学中相关概念与算法、能够把课后习题计算正确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观点,要对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形成学生竞相提出问题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设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的问题应明确易懂,如果需要,可以将这样的大问题改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若干个小问题。所提的绝大多数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发问后教师要适当停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对学生的回答要认真倾听,予以中肯和明确的评价。
六、以情感人教育感染学生
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导着认知学习.实践也证明了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创意性的问题时就用“精彩、精辟、有创建”等语言加以鼓励。这种情感的注入收效甚大。在对待后进的学生时,当看到他有一点点进步,或为班级做了一点好事时,我都会用喜悦、憧憬的感情去表扬他们,从不淡漠、鄙视、厌恶他们。只有用“与人为善”的情感去对待学生,师生间就能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兼备关系。
当然,教法无定,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意义深远,是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应注意以上几个问题外,更多的问题还待于在实践中解决,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