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行过吕宋半岛中部油绿稻田和茂密甘蔗林,远远望见伫立山巅的巨型十字架,便晓得巴丹省到了,那是二战时为国家尊严而牺牲个人荣耀的七万多战俘的纪念物,撼天动地。
东临马尼拉湾,西为南中国海,吕宋中部的巴丹半岛因为二战时期的“巴丹死亡行军”著名,也因为全菲律宾唯一一座从未启用的核电站蜚声国际。
农人正在田间劳作,水牛慢条斯理吃下一蓬草,然后扭头看着站在自己背上的那只乌鸦。这一带叫做巴呷克(Bagac),就在河流的入海处,民风乡野,笑容羞涩。
穿过一片稻田和一群羽色鲜亮的斗鸡,再拐一个弯,我将要借宿的村庄就到了。
古华宅化身酒店
筑巢的雀儿衔一支羽毛,站在屋檐底下张望;轻移木格窗,瞥见盘发女子着长裙,脚步轻快地走过方石小广场,麦色皮肤,大辫子,笑起来牙齿仿佛珍珠。
瓦蓝天空,赭红屋顶,九重葛爬上露台,如火怒放;街巷尽头,小教堂前,神正替它的子民受难,一身素白。有人在我的窗下弹琴,有人驾一辆马车,去接他的新娘。
我住下的那栋屋,叫做“Casa San Miguel”,原是马尼拉富人区里一座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华丽大宅,随着城市改造,它即将化身废墟,慧眼独具的人却将它悄悄买下,一砖一石编码,远道搬运至此,再按当初图纸复原,丝毫没有差错,连房间里的家具和装饰依照当年式样,墙纸全手工描绘,乍看是无数繁复花纹,细看却没有一朵花是重复的。
与这栋华屋比邻的,是其他二十多座形态各异的老房子,身世从1780年到1913年不等,每一座都化身酒店,每一座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部惊心动魄的书,比如,Casa Jaen I的山墙上有密集的弹孔,那是当年Jaen这个小城市长的官邸,政权中明争暗斗的人物早已作古,鲜活的历史却被永远封存在了房子的记忆里。
感谢它们的拥有者,一位身份神秘的绅士,菲律宾著名建筑设计师和亿万富商,因为他游走全国,经年努力,才拯救了这些行将就木的房屋并给予异地重生;它们与周遭和谐相融,形成了自然度假村落,令得旅人如我,跋山涉水至此,可以如释重负,与村民一起在夜里跳舞、唱情歌、星光下散步、趁着月色寻河中的螃蟹。
然后,一夜酣眠。
走,参观核电站去
晨起,鸟鸣雀跃,移窗张望,却找不见它们的身影,只看到一棵蒲扇状的青色芭蕉树在阳光下舒展枝叶,它的名字叫做“Traveler”,每一片叶子都想去远行。
村中的渔夫问我要不要随他们去出海。乘坐菲律宾特有的“螃蟹船”,向着吕宋深海航行,水清澈见底,能望见珊瑚礁和游曳的鱼群。
远处天际线渐渐浮现出一座圆形古怪建筑,一打听,才知道那是从马科斯时代便着手建造的核电站,是菲律宾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从造好那天起就从未被使用过,原因是受到当地人强烈抗议。
可是它现在忽然成了炙手可热的目的地,西方关于巴丹半岛的旅行指南上总会提到它。每个游客只需付20比索(约合人民币4元),就可以深入了解这座电站的每个角落。甚至可以站在核电厂内的一座钢桥上,看到几米外的反应堆和连塑料包装都未曾启封的燃料棒。
还可以通过反应堆旁的密道,走入主控室,仿佛走过一条长长的时间隧道。
主控室内的老式电话机、针式打印机以及书橱般巨大的计算机,在当年可谓世界顶尖设备;由于核电站从未真正启用发过一度电,仪表指针仍然停留在“零”这个数字上。
想要参观这座核电站?起码得提前几个月预约才安排得过来——全世界要来的人实在太多了。
海的世界
有时,也会路遇一个荒岛一处岩洞,船夫便将船划近,指给我看岩壁上的燕窝,礁石上的牡蛎。我总想知道那些传说中巨大的蝙蝠到底挂在哪里,却无意中发现有人挂在他的小木船上,单靠一只脚蹼滑水前行,就能俯身海中不断抓到狡猾的章鱼。
世界上最名贵的海产和最名贵的珍珠就产在这片海域,南洋采珠人是世间数一数二的好水手,他们在海中比鱼还要灵活。深海珍珠贝具有珍珠的色彩和光泽,在玻璃发明之前,菲律宾的手艺人将珍珠贝打磨得极薄、透光,镶嵌在木格窗上、做成贝母灯罩、粘贴成器皿和首饰盒,价值连城,是富人才能消费起的物什。
我们把船驶近一个叫做“马提奇斯”的小岛,上岸露营小憩。
岛上只有寂寞的一家守护人和几条狗,属于海那边酒店的私享领地,渡海而来的客人仿佛他们久违不见的亲人,忙不迭生火烧烤:罗非、马鲛、扁花鲣、大眼竹鱼……还有一种类似于拔丝地瓜的金黄色甜食,每人饭后都会尝一碟,是木薯煮成的点心,软糯清甜。
沙滩上大片的海椰树随风摇曳,我在树荫下午睡。醒来时,海水温柔,遍地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