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精神与灵魂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雕塑家吴为山说,什么是雕塑?雕的过程是一个减的过程,是做减法,从外向里慢减,减去那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塑的过程就是加法,不断从里面向外面加,是一种加法,加上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所以雕塑是加法、减法的一个组合。加加减减、减减加加,到最后只留下精神与灵魂。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题目解析
  解读本则材料时要注意两组对应的概念:“从外向里慢减”与“从里面向外面加”,“不应该存在的东西”与“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吴为山的这段论述顿富哲理,且有史实为证。据说罗丹在雕巴尔扎克的雕像时,几经修改,但还是不满意。一天,他的助手布德尔来到工作室,看到双手放在身前的巴尔扎克雕像时感叹道,这双手雕得简直无与伦比,仅仅凭这双手,就一定能流芳百世!罗丹听后却皱起了眉头,沉思了一会儿,他拿起锤子,把那双可以流芳百世的手砸掉了!最后的定稿,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身体全部裹在睡衣里”的巴尔扎克。罗丹毅然决定去掉所有不应该出现的细节,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巴尔扎克宽大的脑门儿背后隐藏的智慧。就这样,一座伟大的雕塑诞生了!
  罗丹一直坚持“整体感高于一切”。“假如某一细节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那就是喧宾夺主,不管它本身多么优美动人,也要毫不留情地舍弃。”虽然有些人认为罗丹的作品不够“形似”,但它确实体现了巴尔扎克高傲的气势和动人的风采。他采用了中国画中“大写意”的手法,在“形似”的基础上大胆取舍,适当夸张,从而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神似”——这正是人们心目中那个披着睡衣彻夜不眠、面对黑暗怒火中烧的文学巨匠巴尔扎克。
  由此观之,“不应该存在的东西”是指附着于外表的东西、有损于主体的东西,是应该减去的:“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是指内在的精神品格、风采神韵、个性特征等,是应该加上的。雕塑如此,那么人生又该如何进行“加减”呢?
  在审题过程中,考生首先应考虑生活中的哪些内容是可以减去的,比如对金钱名利的追求、对物质生活的享受、过重的生活负担等。其次,要从深层次分析减少与增加之间的辩证关系。例如,适当减少对子女的呵护,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减少慈善“作秀”,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减少对名誉、地位的追求,增加淡泊、朴实的生活情趣等。
  同时要注意的是,生活中一些无法抗拒的客观上的“减少”不能纳入此范畴。比如,个人生命旅程的减少、某件事倒计时的临近、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等。再者,“加与减”不等同于“舍与得”,前者是人的主观行为,而“得”只是一种结果。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素材一:梭罗《瓦尔登湖》
  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运用示例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于是,他身体力行,远离喧嚣的人群,抛开琐事的束缚,将自己完完全全地融入自然。梭罗将“退”字做到了极致。然而,只退不前是不足以成就一代大家的。若没有对自然的思考、对精神的追求,《瓦尔登湖》何以成为经典之作?因此,“思”也不能忽视。反观当下,许多青年热衷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似抛下了对物欲的杂念,究其根本,却是只行不思,仅仅把旅行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罢了。这种空有“退”的旅行不过是一副空架子,毫无内在精神可言。
  素材二:电视剧《满山打鬼子》中的滿山和动画片《抗日小奇兵》中的虎虎、旦旦
  一些影视作品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将严肃神圣的抗战历史演绎成一部喜剧,甚至是闹剧。当下的社会环境使得影视剧创作过度追求戏剧化的效果,不断出现各种“雷剧”“神剧”。因此,在电影《鸡毛信》中的海娃、《小兵张嘎》中的嘎子之后,当代影视剧中已经很难看到真实典型的抗战小英雄的形象了。
  运用示例
  抗战影视剧中的小英雄形象与社会主流价值存在巨大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消费文化虽然促进了影视生产的发展,但却在精神层面稀释甚至瓦解了艺术精神,导致艺术创作者缺乏自律精神。一些小英雄形象的塑造不是为了挖掘历史精神资源和培育当代青年的主体精神,而是为了获得收视率和利润;抗战故事的讲述不再深入细腻地揭示儿童的情感生活和精神世界,而是粗糙地编造惨烈的战争场面和杀敌壮举;绵长久远的审美体验没有了,得到的是刺激性、快餐化的感官消费。因缺少令人信服的成长过程,影视剧中的小英雄往往脱离了生命形态的真实而走向传奇,进而沦为膨胀空洞的文化符码,既阻断了历史与心灵的深层关联,又无法启悟当代青少年关于生存智慧方面的伦理思考。荧屏小英雄的神异行为创造了一种廉价的审美快感,而背后却是创作者精神的缺失——缺少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生命真谛的探寻。
  标杆作文
  道德秀与道德意识
  史天颖
  魏则西的离世令无数人感到惋惜,就连旁观者都为他打抱不平,然而相关医院和部门却只是作壁上观,媒体关注的也只是流量和点击率。可是,面对这样一个可以索取赔偿金的“好机会”,魏则西的父母却谢绝了律师事务所和公益机构为他们起诉的好意,并回应道:“我们不想得到任何补偿,也不想上诉任何机构和个人。我们没有仇恨。”
  在这样一场消费逝者的道德秀中,媒体不断地给“魏则西事件”添加各种关键词,一层又一层地包装,为的只是扩大影响力。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那么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但如今,媒体却给那暗礁加上了一笔又一笔绚丽的色彩,在鲜亮的外表之下却隐藏着更为惨痛的真相。因此,从外向里加,最多只能获利一时,从长远看只会越来越糟。   能从外往里做的,应该是减,减少道德秀。只有减去外在华丽的表象,才能露出其真实的面貌。同时,也应从里向外加,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和某些刻意炫富之人一样,“秀德”也成了他们攀比的手段,像尔玛公司的几名员工借救孕妇事件进行自我炒作的事件层出不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凸显了在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情况下,人们对重塑道德的迫切渴望。增强道德意识,并不是戴上面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圣人的姿态去指责他人,而是应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然而当下社会,从公众人物到市井小民自以为是者比比皆是,随口一句“你不道德”,自己就变成了审判他人的道德判官。面对“魏则西事件”,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媒体对百度三无广告和北京武警第二医院虚假炒作的指责,而是涉事公司及医院诚恳的道歉和深刻的反思。
  罗曼·罗兰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现实世界中没有“桃花源”,人们也不可能个个都没有仇恨,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力做好“加减”,让外表脱去一份虚假,在内心多做一些自省。
  名师点评
  在过去的纸媒时代,官方舆论很容易一统天下。而当今社会由于网络的发达,公众发表看法几乎已经没有门槛,因而,有时候一个偶然事件经过网络发酵,很容易就演化成群体事件和社会性事件。其中,人人皆可为“法官”,判别是非,只需在键盘上尽情敲击即可。“魏则西事件”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大众都乐于做道德判官,“高屋建瓴”地发表评论,但作者却发出“别做道德判官,多做自我反省”的呼吁,实谓独出机杼,发人深省。
  (孟华群)
  增删
  叶峥
  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回忆,刻板的“徐老虎”改起作文来“毫不客气”,常常会把自己费心遣弄的词句用大墨杠子勾抹掉。但细想来,徐先生正是用一把“利斧”砍去了虚泡囊肿而保留了文章筋脉。大抵世间所有经典之作,都要经过精心删减。正如匠人须先修剪枝条,才能收获来年的春花烂漫。
  要删去的是“臃肿皮肉”,是“旁生枝叶”,即无关紧要和赘余冗杂之物。删去它们,是为了让本体更好地生长。多余之物,或如蛇生一脚,堪称咄咄怪事;或如乌云障目,遮蔽万里晴空;或如夺主喧宾,甚至本末倒置。
  多余者应删是常识,然而如何分辨何者多余却很难。很多人都可以指着一幅画振振有词:这里色块太浓,那里大可不必……如此一来,哪里还有画魂可言?他们也能对一幅书法作品评头论足:笔墨过重,用力过度……然而知人者易,自知者难。面对自己,人们却往往失了清醒,认为昂贵的价格便等同于高雅的品位,逛书店便能彰显一个人的志趣,看到一具具标注着品牌的浮华“皮囊”,便如蚊蝇般一拥而上,仿佛把它们套在身上便能提升自己的气质。殊不知,这样的堆叠根本无法掩盖精神的残缺和灵魂的苍白。倒不如撕掉这些多余的皮囊,自由地去充实内心。
  充实内心,即做生命的加法。深秋之夜,对着西窗,手捧书籍,只消与果戈理、伏尔泰于静默中对话,透过诗行瞥见济慈、兰波苦短经年的火花,又何须刻意跑到书店“修行”呢!这样的历程,虽静默无声,却能实实在在地丰盈自我,生命的厚度也因此不断增加。
  不过,一味地增加也并非明智之举。雕塑家在“塑”作品时,需要根据已经成型的作品来调和浆泥,若雕塑渐趋风干,却不断地添加极湿的浆泥上去,那么每添加一次,便多了一处不和谐的败笔。我们在充实本体时,要注重其内在精神的充盈,而非外在的形态。就像经过董仲舒等大家的丰富,儒学不断地焕发出新生机,这正是因为每一次丰富都符合了其时代内涵。
  大刀阔斧地删“余”,因时而变地为本体注入活力,让生命的精魂激荡飞扬!
  名师点评
  文章紧扣“增删”二字展开:删除冗余,人人皆知,但须有分辨赘余的法眼;看别人目光如炬,看自己却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充实内心,并非一味增添,而要做到加减有度。行文层层深入,正反对比,说理不疾不徐,令人信服。
  (孟华群)
  白衣之下
  郑亦恬[苏州中学高三]
  从市医院中医科的诊室向外望去,可以看到满街的银杏和对岸的枕河人家。此时,我喜爱的叶医生一定坐在那问临河的诊室里,或是仔细地为病人把脉,或是安静地看着医书。
  去年,我一直被小病缠身,中医和西医都看了不少,却不见好转。后来,父亲向我推荐了他信任的叶醫生。父亲在那儿看过几次病,说叶医生医术不错,而且还是位美女。得知给我看病的不是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我高兴得欢呼雀跃。
  第一次见叶医生是在冬天,已经连续几天都不见太阳的影子,我整个人闷在厚厚的棉袄中,几乎快要窒息了。见到叶医生,我不禁眼前一亮:她的笑脸充满阳光,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她身后的窗台上放着一整排多肉,生机盎然。她鹅蛋脸,柳叶眉,眼中有着水一般的温和柔软。她的嗓音很温柔,轻声细语地询问我的病情,我也一五一十地告诉她。她一边关切地看着我,一边在病历本上写着什么。时而也会问我几个问题,来验证她的判断。其实,我早就厌烦了一遍又一遍地向脸色各异、敷衍冷漠的医生描述我的病情,恨不得提前录好音给他们听。可在叶医生温柔的目光下,我竞希望能跟她多聊一会儿。叶医生听我说完,宽慰道:“你这些病症不是特别厉害,不要着急,只要悉心调养,过段时间就会好的。”
  说着,她继续给我搭脉。我把手放在那个红丝绒小枕上,她的手指很纤细,手下似有轻重缓急。她的手也很暖和,让我感到很安心。我注意到她桌上放着一只热水袋,是一只圆滚滚的小熊。窗台上的那排多肉呢,约有十来个品种,呈现红、蓝、深绿、嫩绿等不同的色泽,和诊室的主人一起守护着这片小天地,似乎要给这素白的世界增添些亮丽的色彩。而这些多肉的主人,正以阳光般的温暖关心着她的病人,让人不自觉地想象着这位医者脱下白大褂,会是一位多么美丽的姑娘。
  把完脉,叶医生又仔细地看了看我的舌头,终于给我开了方子。有几味药,她斟酌了许久。她几乎没用什么名贵药材,甚至还用乌梅和绿豆皮入药,说这药最对我的症。我不禁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位中医,大概医术高明,已在外自立门户。他给我开了含人参的药,而且只能在他的药房配药,价格不菲,却不见效果。
  告别了叶医生和她的多肉,回家喝了一个礼拜的药,病情已有好转,我十分感激她。
  再次见到叶医生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看病的人不多,她正仔细地读着一本厚厚的医书,依旧白衣胜雪,依旧不染尘俗。我不愿打扰她,她却看到了我,热情地唤我进去,询问我的病情是否有所好转。我无意间看到她笔记上的字,娟秀俊逸,丝毫不像传说中龙飞凤舞的“医生体”,真是字如其人。
  愿白衣之下的她,永远那么温柔沉静,干净美好。
  名师点评
  对于中医,人们的常规印象是:鹤发童颜,中式衣衫,飘然出尘。作者却完全颠覆了我们的传统印象,娓娓讲述了一位“娟秀俊逸”的年轻女中医的医者仁心。作者巧妙地运用之前的“名医”开人参入药的看病经历和传说中的“医生体”,与女中医进行对比。对症用药本是行医的基本要求,不知何时竟演变成以名贵药材求经济效益。治病是为救人,治病兼以治心,这才是医者的仁心所在。
  (孟华群)
其他文献
有个失踪案,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齐凡宇翻看这个失踪案卷宗,失踪人叫杨德,失踪时23岁,1991年报的案,报案人是杨德的母亲,这么多年,家人再没到公安局询问过。卷宗里没有杨德的照片,卷宗写着,因为家里没有他的照片。  案卷记录很详细,报案人杨德母亲自述:我儿子杨德三年没回家过年,我寻思,他是丢了,就来公安局报案了。显然,这个母亲对这个儿子有点漠然。儿子失踪三年母亲才来报案,三年啊
书是知识的海洋,我捧着书就如同一条鱼儿在水里畅游。可是,到了五年级,一向反对我看课外书的老妈对我实施了“禁书大法”,将我视若珍宝的书束之高阁。怎么办?  偷鸡不成蚀把米  为了躲避老妈的火眼金睛,我想出了一条锦嚢妙计:向同学借书,回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溜进自己房间,把书塞到枕头下面。  晚上,我小心翼翼地关上门,将书从枕头下面抽出来,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啊,这本书太有趣了!我忍俊不禁。开始我捂着
梁老无疑是睿智的,这睿智体现于他在事关己身时仍能理性看待问题,理性地看待这次误诊,理性地看待西医对于中国医学前途的重要。他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只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只为更多人以后能因西医得利。反观如今,不少病患家属不经调查就将棺材花圈抬进医院,对医生大打出手,口中声声“维权”“偿命”,實际上只不过是为了一己的钱财私利。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提全局与个体这对兄弟。  人有个体意识,这是本性,但人也应该要有全局
2018年10月8日,应邀去白山市参加妻妹儿子的婚禮。翌日早晨吃完饭,在客厅的沙发上坐着,等待去酒店。  茶几下面有个体重秤,四连襟来了兴致要量体重。他说这话的时候看着我,那意思我明白,他要和我比体重,看谁瘦——我们俩都不胖,属于排骨队之列。我不想量,他竟将我,你肯定没有我重。他先站到了体重秤上:一百零几斤,不到一百一。他叫我。为了不扫他的兴,我站到了体重秤上。心想,你也不一定比我重多少。可是那指
有一块墓石,东汉时期的,出土于河南省南阳县(今南阳市宛城区境内)李相公庄的墓中,区区136字墓志铭,讲述了许员外为5岁不幸早亡的儿子阿瞿迁墓立铭的故事。我是2012年11月底,在河南省南陽汉画馆看到它的,父爱满满溢出,一眼,却死死记下。   这样的父亲,太感人了!这里,不妨抄录一下铭文:“惟汉建宁,号政三年,三月戊午,甲寅中旬,痛哉可哀,许阿瞿身,年甫五岁,去离世荣。遂就长夜,不见日星,神灵独处
“青春”,这个看似极其神圣却就在我们身边的词汇,曾经被多少人阐释,又有多少颗心因它而澎湃不已。  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孩成长为花季的少男少女,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远离了“儿童”这个称谓,渐渐接近“青年”的角色。从此,青春一词也在我们的心中播下种子并逐渐萌芽,我们对于青春的认识和理解也日益深刻。  在读《激流三部曲》之前,青春这个词在我心中总是以一种若隐若现的姿态存在,我也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何为
车展上,我和一辆不知什么牌子的跑车四目相对。  太像了,简直像一张狞笑的脸。三角形的车灯几乎和毒蛇盯着猎物的眸子毫无二致,虽然灯光暗淡,但依然能察觉到它微眯的眼神。银色和灰色交错的排气口,像一条条锋刃,更像一排排毒牙。虽然现在它未露凶相,但不知什么时候便会张开大口将我吞噬。  我只能转过头去,不再看它。  我一直都认为车只是一种工具,无论怎样发展,也无法改变它载人移动的本质。从古代的战车,到现代的
与所有的儿媳一样,婚后我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婆婆。  婆婆还不老,短发光光地梳在耳后,穿一件银灰色真丝绣衣,戴一副很有距离感的变色眼镜。婆婆在深色镜片后面仔细打量我时,我一下就慌乱起来。那一刻我明白了,我碰上的定是个不一般的婆婆。  婆婆果然不一般。婆婆的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息,是那种仿佛集中了太多不同的因素,因而自身不断地抵触着、纠葛着,同时又补充着、说明着的矛盾气息。我一直能感觉出那气息的存在,
节气到了小满,麦尖逐渐泛黄,布谷鸟叫了又叫,农民们开始为麦收做好准备。   俗话说,“早修农具早打算,莫等麦熟打转转”。农民们第一要准备的就是收麦的农具,像木扬锨、杈筢、木耙、大扫帚、镰刀等是一样都不能少的。俭省惯了的农民把上一年的农具从老屋里翻出来,左倒腾右倒腾,重新修理一番。实在不能用就到集市上去买新的,这个时候乡村总是逢会,叫“小满会”。会上,卖得最多的是琳琅满目的农具。农民把农具放到手里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能到河边。”  螃蟹走了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又遇见了青蛙,指责它说:“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连河的影子也没看到。”青蛙说:“我没有骗你!我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素材解读  螃蟹按照青蛙指的方向却没走到河边,看似正确的指路却没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在于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