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课本中第10课是《〈论语〉十则》,其中的第2则和第7则分别是:
1. (第2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 (第7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课本对例1的“三省”作注曰:“[三省(xǐn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对例2的“三人行”未作注释。
就视野所及,目前的学界,对此处“三省”的“三”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多次、屡次”之义,杨伯峻、杨逢彬[1]、李泽厚[2]等学者持此种看法;另一种认为是实数“三次”,并非是多次之义,陈蒲清[3]等先生持此看法。
一、讨论“三省”的“三”的词义
杨伯峻、杨逢彬先生注“三省”时说:“三省,多次地反省。‘三’、‘九’等字,一般表示次数多,不是实数。如果这‘三’字是实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是‘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金良年先生也注曰[4]:“三,古人常以三、九来表示多的意思。此处正好列举了三件事,与‘三省’巧合,不可因此而释为‘三次’或‘三件事’。”
可见,杨伯峻先生是从《论语》的句式特点上来作出判断的,金良年先生却没有提供作出判断的理由。
其实,杨先生的理由并不很有说服力。
(一)从句式看,《论语》中“三”表示实指的句式有多种。
3.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孔子说:“君子的风范表现出三项,我都没能达到:有仁就不忧愁,有知就不疑惑,有勇就不惧怕。”)
4.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孔子说:“陪奉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没轮到他说话而抢先说,叫做急躁;该说话了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看君子的脸色就贸然开口,叫做瞎子。”)
5.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有高尚德行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
6.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乡党》)(参加公祭,分得的祭肉不留过夜。祭祀用过的肉存放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食用它了。)
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询问政事。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让百姓信任政府。”子贡说:“如果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什么?”孔子说:“去掉军备。”)
8.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子女出生三年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做法。宰我也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的护爱吧?”)
显然,上面各例中的“三”都表示实指,并非泛指“多数”,而句式也并非都要是“……者三”。特别是第3、4、5例,比照鲜明。
(二)从句间关系看,“吾日三省吾身”与下面紧接着的三句“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紧接“吾日三省吾身”句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样的三句。金良年先生为了将“三省”的“三”说成表示多数,就说“此处正好列举了三件事,与‘三省’巧合,不可因此而释为‘三次’或‘三件事’”,但他没有说出如此主张之理由,这就令人对他的说法的正确性持怀疑态度。因为从这四句话的前后语意看,是有紧密联系的,金良年先生的注本和课本编者都在“吾日三省吾身”之后用冒号,这就表明前一句与后三句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也就是说,冒号后面的三件事正好就是“三省”的内容。那么,对这“三省”之“三”仍坚持说是指多数而非实指三,也就让人费解而生疑了。
(三)从情理上看,将“三省”解为“多次地反省”是不合情理的。
倘若将“三省”解为“多次地反省”,而且是对“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内容的“多次反省”,那么就让人不好理解。因为既然是“每日反省”当天所做之事的,那每天可反省的东西也就不会多的了,一般说来,前天、昨天已作“多次反省”的内容,难道在今天还有再作“多次反省”的必要么?既然过去的内容不应作为今日反省的内容了,那么当天所要反省的东西也就不会多的了,可能有些天甚至没有可反省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作“多次反省”,那简直是让人难以理解。只有将“三省”解为“从三个方面反省”,才是符合情理的,就是每天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方面加以反省,看看自己存在些什么问题,忘做了些什么事情。
由此,笔者以为,将“三省”解为“多次地反省”是不妥的,宜解为“从三方面反省自己”。
二、讨论“三人行”的词义
而对例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中的“三人行”的理解,虽然有不少文本都将其解为“多人同行”、“几个人同行”,[5]但我觉得还是解为“三个人行”为好。理由如下:
其一,定州竹简本《论语》、唐石经的“三人行”上都有一个“我”字,成为“我三人行”,意思是“我和其他两人行”;
其二,将“三人行”解为“三个人同行”,意思是即使自己只有与另外的两个人在一起,也有我可学习的老师在里面,更不要说是有好多人的时候了,孔子这样说,更显得强调可学习者之多及可学习的机会之多的意味浓厚;
其三,解为“三个人行”,前后文意显得非常顺畅,后两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好涵盖了“三个人行”当中除自己以外的另两人的可能情况,即正面之师和反面之师,这就把“必有我师焉”的意思说得很周全了;
其四,若将“三人行”解为“多人同行”,那么孔子认为要随时向人学习、效法的意思就大为削弱了,试想,在多人存在的情况下,有我学习的人存在着的机会当然增大了,反过来,是不是意味着人少的时候就不存在可以让我学习的人或机会呢?
上述这些都是不宜将“三人行”解为“多人行”而应解为“三个人行”的理由。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杨逢彬. 十三经今注今译·之十·论语[M]. 长沙:岳麓书社,1994.
[2] 李泽厚. 论语今读[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3] 陈蒲清. 论语导读[M].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知识出版社,2000.
[4] 金良年. 论语译注[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S].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 (第2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 (第7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课本对例1的“三省”作注曰:“[三省(xǐn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对例2的“三人行”未作注释。
就视野所及,目前的学界,对此处“三省”的“三”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多次、屡次”之义,杨伯峻、杨逢彬[1]、李泽厚[2]等学者持此种看法;另一种认为是实数“三次”,并非是多次之义,陈蒲清[3]等先生持此看法。
一、讨论“三省”的“三”的词义
杨伯峻、杨逢彬先生注“三省”时说:“三省,多次地反省。‘三’、‘九’等字,一般表示次数多,不是实数。如果这‘三’字是实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是‘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金良年先生也注曰[4]:“三,古人常以三、九来表示多的意思。此处正好列举了三件事,与‘三省’巧合,不可因此而释为‘三次’或‘三件事’。”
可见,杨伯峻先生是从《论语》的句式特点上来作出判断的,金良年先生却没有提供作出判断的理由。
其实,杨先生的理由并不很有说服力。
(一)从句式看,《论语》中“三”表示实指的句式有多种。
3.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孔子说:“君子的风范表现出三项,我都没能达到:有仁就不忧愁,有知就不疑惑,有勇就不惧怕。”)
4.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孔子说:“陪奉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没轮到他说话而抢先说,叫做急躁;该说话了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看君子的脸色就贸然开口,叫做瞎子。”)
5.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有高尚德行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
6.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乡党》)(参加公祭,分得的祭肉不留过夜。祭祀用过的肉存放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食用它了。)
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询问政事。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让百姓信任政府。”子贡说:“如果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什么?”孔子说:“去掉军备。”)
8.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子女出生三年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做法。宰我也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的护爱吧?”)
显然,上面各例中的“三”都表示实指,并非泛指“多数”,而句式也并非都要是“……者三”。特别是第3、4、5例,比照鲜明。
(二)从句间关系看,“吾日三省吾身”与下面紧接着的三句“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紧接“吾日三省吾身”句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样的三句。金良年先生为了将“三省”的“三”说成表示多数,就说“此处正好列举了三件事,与‘三省’巧合,不可因此而释为‘三次’或‘三件事’”,但他没有说出如此主张之理由,这就令人对他的说法的正确性持怀疑态度。因为从这四句话的前后语意看,是有紧密联系的,金良年先生的注本和课本编者都在“吾日三省吾身”之后用冒号,这就表明前一句与后三句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也就是说,冒号后面的三件事正好就是“三省”的内容。那么,对这“三省”之“三”仍坚持说是指多数而非实指三,也就让人费解而生疑了。
(三)从情理上看,将“三省”解为“多次地反省”是不合情理的。
倘若将“三省”解为“多次地反省”,而且是对“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内容的“多次反省”,那么就让人不好理解。因为既然是“每日反省”当天所做之事的,那每天可反省的东西也就不会多的了,一般说来,前天、昨天已作“多次反省”的内容,难道在今天还有再作“多次反省”的必要么?既然过去的内容不应作为今日反省的内容了,那么当天所要反省的东西也就不会多的了,可能有些天甚至没有可反省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作“多次反省”,那简直是让人难以理解。只有将“三省”解为“从三个方面反省”,才是符合情理的,就是每天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方面加以反省,看看自己存在些什么问题,忘做了些什么事情。
由此,笔者以为,将“三省”解为“多次地反省”是不妥的,宜解为“从三方面反省自己”。
二、讨论“三人行”的词义
而对例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中的“三人行”的理解,虽然有不少文本都将其解为“多人同行”、“几个人同行”,[5]但我觉得还是解为“三个人行”为好。理由如下:
其一,定州竹简本《论语》、唐石经的“三人行”上都有一个“我”字,成为“我三人行”,意思是“我和其他两人行”;
其二,将“三人行”解为“三个人同行”,意思是即使自己只有与另外的两个人在一起,也有我可学习的老师在里面,更不要说是有好多人的时候了,孔子这样说,更显得强调可学习者之多及可学习的机会之多的意味浓厚;
其三,解为“三个人行”,前后文意显得非常顺畅,后两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好涵盖了“三个人行”当中除自己以外的另两人的可能情况,即正面之师和反面之师,这就把“必有我师焉”的意思说得很周全了;
其四,若将“三人行”解为“多人同行”,那么孔子认为要随时向人学习、效法的意思就大为削弱了,试想,在多人存在的情况下,有我学习的人存在着的机会当然增大了,反过来,是不是意味着人少的时候就不存在可以让我学习的人或机会呢?
上述这些都是不宜将“三人行”解为“多人行”而应解为“三个人行”的理由。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杨逢彬. 十三经今注今译·之十·论语[M]. 长沙:岳麓书社,1994.
[2] 李泽厚. 论语今读[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3] 陈蒲清. 论语导读[M].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知识出版社,2000.
[4] 金良年. 论语译注[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S].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