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黑土原生态硒都”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承担的部省合作的农业地质调查项目,首次在黑龙江两大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发现两条富硒土壤带,这也是目前东北四省黑土地发现的唯一富硒土壤集中分布区,两条富硒土壤带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硒含量为0.33mg/kg~0.80mg/kg。这两条富硒土壤带均处在基本农田区,土壤肥沃,土地平整,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开发富硒农产品。因此,将黑龙江打造成“黑土原生态硒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应成为国家实施的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抓手。预期黑龙江两大平原两条富硒土壤带开发富硒农产品每年将多收益270亿元~350亿元。
将“富硒土地”变为“富硒宝地”需要进一步调查、规划,并得到国家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此希望国家和省政府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两条富硒土壤带纳入为国家级重大社会公益事业行列,并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在政策方面和经费方面的大力支持,增大黑土原生态硒都的宣传力度,延伸龙江富硒产业链,拓宽龙江富硒产品销售流通。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民进黑龙江省委会)
规范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使用
我国政府设立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对地方高校建设的一种新的帮助和支持方式。然而,在项目的执行层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建议:
1.改进项目的招投标及执行方式。以各高校建设规划与发展的事权责任为主要依据,采用预算划拨方式发放项目资金。
2.延长项目执行阶段的时限。项目审批环节与执行环节的时间比以5∶5为宜,给获批学校留足执行时间,可以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
3.科学设计项目采购开标环节,广泛听取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项目执行中的采购开标环节,除在专家库中随机抽选专家参与开标评审外,还应保证选购设备所涉及的相关领域专家的参与或提供相关意见。
4.加大对设备利用情况的监管力度,鼓励学校合理放开设备利用范围,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
5.推进项目长期化、常态化和规范化管理,把项目资金纳入各省市的财政预算管理范围,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民进重庆市委会)
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制度建设
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建设入手,切实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从根本上保障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此,建议:
建立科学的录用选任机制,拓宽干部队伍选拔范围。加大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培养选拔力度;按公开、公平、公正和因岗选人、择优录取原则;坚持按“两推一选”原则;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畅通干部队伍的进出口。
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设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专项基金,建立和完善“村官培训,政府买单”的机制;注重培训方法的多样性;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村干部队伍管理。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现行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形成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建立民主评议制度;建立民主监督管理制度;坚持勤政廉政制度;建立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村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完善晋升激励机制,让村干部“干有所盼”;完善物质激励机制,建立村干部薪酬统筹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养老保险或退休金制度。
(民进安徽省委会)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财税政策
城乡居民收入翻番政策目标的提出,预示着福建省财政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将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财政部门应积极利用体制安排、转移支付、财政贴息等多种财政政策杠杆,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山海联动发展,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政策目标提供保障。由此,建议:
1.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牢居民增收基础。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运用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作导,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消费升级、扩大内需的规律,催生新的消费热点。
2.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增加居民工资性、经营性收入。
3.调整城乡收入分配二元格局,努力提升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4.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实施民生普惠工程,着力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
5.努力防止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民进福建省委会)
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
我国许多省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迷人,走自然与文化融合发展之路,是实现旅游与文化互融共进,促进各地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虽然各地生态旅游发展成效显著,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周边省、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进一步促进各地生态旅游发展建议:
1.优化生态旅游发展格局。明确生态旅游发展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参照上海、杭州等旅游经济发达城市的有益经验,强化政府管控力度。
2.做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各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超前规划;建立省(市)政府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
3.理顺生态旅游发展体制机制。
4.加快开发步伐,突出生态旅游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5.改进生态旅游产品营销方式。拓宽宣传促销投入资金来源渠道;创新旅游宣传促销体系;调动媒体促销积极性;促进旅游宣传品创新;加强旅游营销信息化建设。
6.培育合格的生态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 (民进云南省委会)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承担的部省合作的农业地质调查项目,首次在黑龙江两大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发现两条富硒土壤带,这也是目前东北四省黑土地发现的唯一富硒土壤集中分布区,两条富硒土壤带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硒含量为0.33mg/kg~0.80mg/kg。这两条富硒土壤带均处在基本农田区,土壤肥沃,土地平整,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开发富硒农产品。因此,将黑龙江打造成“黑土原生态硒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应成为国家实施的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抓手。预期黑龙江两大平原两条富硒土壤带开发富硒农产品每年将多收益270亿元~350亿元。
将“富硒土地”变为“富硒宝地”需要进一步调查、规划,并得到国家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此希望国家和省政府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两条富硒土壤带纳入为国家级重大社会公益事业行列,并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在政策方面和经费方面的大力支持,增大黑土原生态硒都的宣传力度,延伸龙江富硒产业链,拓宽龙江富硒产品销售流通。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民进黑龙江省委会)
规范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使用
我国政府设立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对地方高校建设的一种新的帮助和支持方式。然而,在项目的执行层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建议:
1.改进项目的招投标及执行方式。以各高校建设规划与发展的事权责任为主要依据,采用预算划拨方式发放项目资金。
2.延长项目执行阶段的时限。项目审批环节与执行环节的时间比以5∶5为宜,给获批学校留足执行时间,可以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
3.科学设计项目采购开标环节,广泛听取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项目执行中的采购开标环节,除在专家库中随机抽选专家参与开标评审外,还应保证选购设备所涉及的相关领域专家的参与或提供相关意见。
4.加大对设备利用情况的监管力度,鼓励学校合理放开设备利用范围,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
5.推进项目长期化、常态化和规范化管理,把项目资金纳入各省市的财政预算管理范围,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民进重庆市委会)
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制度建设
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建设入手,切实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从根本上保障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此,建议:
建立科学的录用选任机制,拓宽干部队伍选拔范围。加大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培养选拔力度;按公开、公平、公正和因岗选人、择优录取原则;坚持按“两推一选”原则;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畅通干部队伍的进出口。
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设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专项基金,建立和完善“村官培训,政府买单”的机制;注重培训方法的多样性;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村干部队伍管理。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现行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形成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建立民主评议制度;建立民主监督管理制度;坚持勤政廉政制度;建立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村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完善晋升激励机制,让村干部“干有所盼”;完善物质激励机制,建立村干部薪酬统筹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养老保险或退休金制度。
(民进安徽省委会)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财税政策
城乡居民收入翻番政策目标的提出,预示着福建省财政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将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财政部门应积极利用体制安排、转移支付、财政贴息等多种财政政策杠杆,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山海联动发展,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政策目标提供保障。由此,建议:
1.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牢居民增收基础。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运用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作导,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消费升级、扩大内需的规律,催生新的消费热点。
2.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增加居民工资性、经营性收入。
3.调整城乡收入分配二元格局,努力提升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4.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实施民生普惠工程,着力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
5.努力防止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民进福建省委会)
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
我国许多省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迷人,走自然与文化融合发展之路,是实现旅游与文化互融共进,促进各地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虽然各地生态旅游发展成效显著,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周边省、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进一步促进各地生态旅游发展建议:
1.优化生态旅游发展格局。明确生态旅游发展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参照上海、杭州等旅游经济发达城市的有益经验,强化政府管控力度。
2.做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各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超前规划;建立省(市)政府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
3.理顺生态旅游发展体制机制。
4.加快开发步伐,突出生态旅游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5.改进生态旅游产品营销方式。拓宽宣传促销投入资金来源渠道;创新旅游宣传促销体系;调动媒体促销积极性;促进旅游宣传品创新;加强旅游营销信息化建设。
6.培育合格的生态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 (民进云南省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