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中,各种衍生金融工具不断被设计和开发出来,从而带来了金融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衍生金融工具犹如一把“双刃剑”,操作得当就能使投资者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甚至带来投资收益;操作不当则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产品结构
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确实具有转移风险、价格发现等重要功能。但是,作为一种金融产品,衍生金融工具本身也存在着各种风险,而且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虚拟性等特性,它的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工具而言更加集中、更加巨大。目前,各国学者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也给我们对其认识与把握上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一)产品结构复杂性
衍生金融工具的设计是以复杂的数学模型为基础的,把基础商品、期限、汇率、利率、合约规格等进行各种组合、分解或复制。
(二)杠杆性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一般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保证金就可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高投资性和高风险性
(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
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后果取决于交易者对基础工具未来价格的预期和判断的准确程度。基础金融工具价格不确定性仅仅是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性的一个方面,衍生金融工具往往还伴随着多种风险。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种类
(一)信用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是表现在场外交易市场,只要一方违约,合约便无法继续进行,银行或交易公司仅充当交易中介,能否如期履约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资信,因此信用风险非常容易发生。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合约的标准化程度、市场交易规则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场内交易的合约,交易者可以随时视市场行情变化而决定头寸的抛补,因此流动风险较小;而在场外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缺乏可流通的二级市场,所以流动性风险大。
(三)经营风险
操作风险的管理必须依赖健全的制度程序及控制,才能确保上述其他各类风险的有效管理,包括交易的适当记录,风险的衡量,交易对方遵循规定的政策、程序及限额。
(四)法律风险
金融工具法律风险的形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不及衍生金融工具的速度;二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无法可依;三是由于交易对手因破产等原因不具清偿能力,对破产方的未清偿合约不能依法进行对冲平仓,从而加大了风险暴露,最终导致损失。
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首先,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是由其基础产品价格决定的,因此对价格变动更敏感,风险更大。其次,衍生金融工具的高杠杆性。最后不确定因素影响大,很难准确判断基础工具价格走势。内部控制薄弱,从业人员水平低下,且管理层认识不足。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1)外部监管不力。从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过程看,各个监管部门如果从各自利益出发,就可能导致过度监管或监管不足,相对加大风险。从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来看,我国将跨境交易的主体局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少数国有企业。
(2)经济一体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它的副作用已对会计机构乃至整个会计体系带来了潜在的威胁: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大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传统的管理手段逐渐失效。
(3)会计业务的表外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规模日趋扩大,不但使整个市场的潜在风险增大了,而且使传统的财务报表变得不准确,许多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经营透明度下降。
四、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对策
(一)宏观层面的建议
(1)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和监管制度,减少制度风险。首先,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公司治理。严格执行授权批准制度,不能越权交易和违规操作;同时也应执行不同岗位的分权制度,还应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其次,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预警风险。企业应该强化风险的防御功能,强调事前的防御和风险预警,还要加强风险检查,建立风险反应机制、报告制度以及风险应对机制。再次,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最后,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2)提高风险监测能力,防范外部性风险。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者应该建立相对敏捷和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制定新的合理指标,当指标出现异常时,及时预警。尤其对一些影响市场秩序的投机行为、严重扭曲市场价格的违规操作行为加强监测,提高市场价格信息的有用性。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外部效应的发生。
(3)培养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人才,降低营运风险。一方面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培训教材和主要课程,建立多层次的培训学习体系,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设立相关的可操作的实践性课程,积累实战交易经验。
(二)微观层面上的建议
(1)信用风险管理。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信用风险,为防止交易对方不履约不交割,应在交易发生前,企业应该充分调查交易对方的财务状况、信用等级等信用条件,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则减少与其交易行为或不与其进行交易。
(2)流动性风险管理。市场流动风险源于企业无法迅速以合理的市价处理金融商品以满足企业一时之需所带来的风险,企业针对这种风险可以定期编制流动性计划,对进出替代市场的能力进行规划,按投资种类对金融商品的持有部位设立限额。
(3)经营风险管理。发生未经授权交易的风险时,应当进行恰当的权责区分,使交易员无法凭借未经授权的交易获得不当收益。
(4)法律风险的管理。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法律风险,除了企业自觉守法进行交易外,政府也应该正确分析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现状,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我们要时刻重视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高风险和其效率发挥所要求的条件。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产品结构
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确实具有转移风险、价格发现等重要功能。但是,作为一种金融产品,衍生金融工具本身也存在着各种风险,而且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虚拟性等特性,它的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工具而言更加集中、更加巨大。目前,各国学者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也给我们对其认识与把握上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一)产品结构复杂性
衍生金融工具的设计是以复杂的数学模型为基础的,把基础商品、期限、汇率、利率、合约规格等进行各种组合、分解或复制。
(二)杠杆性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一般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保证金就可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高投资性和高风险性
(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
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后果取决于交易者对基础工具未来价格的预期和判断的准确程度。基础金融工具价格不确定性仅仅是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性的一个方面,衍生金融工具往往还伴随着多种风险。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种类
(一)信用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是表现在场外交易市场,只要一方违约,合约便无法继续进行,银行或交易公司仅充当交易中介,能否如期履约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资信,因此信用风险非常容易发生。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合约的标准化程度、市场交易规则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场内交易的合约,交易者可以随时视市场行情变化而决定头寸的抛补,因此流动风险较小;而在场外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缺乏可流通的二级市场,所以流动性风险大。
(三)经营风险
操作风险的管理必须依赖健全的制度程序及控制,才能确保上述其他各类风险的有效管理,包括交易的适当记录,风险的衡量,交易对方遵循规定的政策、程序及限额。
(四)法律风险
金融工具法律风险的形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不及衍生金融工具的速度;二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无法可依;三是由于交易对手因破产等原因不具清偿能力,对破产方的未清偿合约不能依法进行对冲平仓,从而加大了风险暴露,最终导致损失。
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首先,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是由其基础产品价格决定的,因此对价格变动更敏感,风险更大。其次,衍生金融工具的高杠杆性。最后不确定因素影响大,很难准确判断基础工具价格走势。内部控制薄弱,从业人员水平低下,且管理层认识不足。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1)外部监管不力。从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过程看,各个监管部门如果从各自利益出发,就可能导致过度监管或监管不足,相对加大风险。从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来看,我国将跨境交易的主体局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少数国有企业。
(2)经济一体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它的副作用已对会计机构乃至整个会计体系带来了潜在的威胁: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大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传统的管理手段逐渐失效。
(3)会计业务的表外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规模日趋扩大,不但使整个市场的潜在风险增大了,而且使传统的财务报表变得不准确,许多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经营透明度下降。
四、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对策
(一)宏观层面的建议
(1)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和监管制度,减少制度风险。首先,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公司治理。严格执行授权批准制度,不能越权交易和违规操作;同时也应执行不同岗位的分权制度,还应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其次,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预警风险。企业应该强化风险的防御功能,强调事前的防御和风险预警,还要加强风险检查,建立风险反应机制、报告制度以及风险应对机制。再次,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最后,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2)提高风险监测能力,防范外部性风险。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者应该建立相对敏捷和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制定新的合理指标,当指标出现异常时,及时预警。尤其对一些影响市场秩序的投机行为、严重扭曲市场价格的违规操作行为加强监测,提高市场价格信息的有用性。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外部效应的发生。
(3)培养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人才,降低营运风险。一方面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培训教材和主要课程,建立多层次的培训学习体系,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设立相关的可操作的实践性课程,积累实战交易经验。
(二)微观层面上的建议
(1)信用风险管理。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信用风险,为防止交易对方不履约不交割,应在交易发生前,企业应该充分调查交易对方的财务状况、信用等级等信用条件,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则减少与其交易行为或不与其进行交易。
(2)流动性风险管理。市场流动风险源于企业无法迅速以合理的市价处理金融商品以满足企业一时之需所带来的风险,企业针对这种风险可以定期编制流动性计划,对进出替代市场的能力进行规划,按投资种类对金融商品的持有部位设立限额。
(3)经营风险管理。发生未经授权交易的风险时,应当进行恰当的权责区分,使交易员无法凭借未经授权的交易获得不当收益。
(4)法律风险的管理。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法律风险,除了企业自觉守法进行交易外,政府也应该正确分析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现状,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我们要时刻重视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高风险和其效率发挥所要求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