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黑车”问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但是由于“黑车”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的存在,“黑车”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秩序及合法经营者的利益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分析“黑车”形成的根本原因,寻求解决“黑车”的有效途径,对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市场需求为突破点,结合现行的出租车管理条例,分析黑出租车出现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探寻黑出租车出现的根本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黑出租车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黑车”;形成原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75-02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黑车”在大多数城市都异常活跃。“黑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但也侵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伴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黑车”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何谓“黑车”呢?一般而言,“黑车”是指无牌无证、无道路运输证非法营运、假牌假证、逾期未审验、未经审批非法从事客运、已达强制报废年限、非法拼装组装,未经道路运输经营许可,不具备客、货运车营运资格而擅自从事客、货运经营活动的车辆。[1]“黑车”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无证、无照、无核定线路的车辆,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等业务;二是挂靠集体或单位的车辆,实际却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等业务;三是以私家车名义,却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的业务。而本文所研究的“黑车”特指以私家车名义从事客货运运输的车辆。[2]笔者希望以市场需求及现行出租车管理条例为出发点,逐层分析引发黑出租车问题的重要因素,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寻解决黑出租车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黑车”出现原因
(一)公共交通系统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增强了人口流动性。人口的流动,需要便利的交通系统作为支撑,这就向我国的公共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希望国家有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公交系统能满足日益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
但是,我国目前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常常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特别是在城市与郊区的结合处及一些偏僻的地方,由于客源不稳定,空车行驶率高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公交车数量少,公交车班次之间间隔时间长,公共交通系统有效覆盖面积小等诸多问题。同时,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合法出租车行驶这些地区成本高,因而多数都不愿意选择跑这些区域。但是,这些地区的人民有出行的需求,他们需要便利的交通,因此,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必然会出现黑出租车的。
(二)“黑车”相较于合法出租车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低成本、高利润”是吸引大量人员加入黑出租车运营这个队伍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出租车“成本”包括两个方面:准入成本和运营成本。而黑出租车相较于合法出租车,只需要承担一定的运营成本,不需要缴纳进入出租车行业的准入成本。并且,在运营成本上黑出租车也低于合法出租车。同时,由于黑出租车不受出租车公司的管理,在运营的时间和服务等方面都比较灵活,客户可以随意指定时间及地点进行接送,还可以长期指定一个司机专门为其服务。而一般而言合法出租车的运营不仅需要经济成本,还有管理成本。在这些高成本的约束之下,合法出租车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出行要求,在时间、服务及价格上都没有黑出租车有竞争力,这就使得黑出租车抢走了合法出租车经营者的大量客源。
(三)出租车行业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当然,黑出租车的盛行,除价格优势及市场的需求原因外,笔者认为还可以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可否认黑车是一种反制度现象。因为黑车的‘黑’,就在于它是在现有的体制和规则之外。同时,黑车的存在获得了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同情,这种同情不仅来自黑车的使用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对现有出租车业经营管理体制的不满。可以说,黑出租车的存在,特别是人们对这种反制度现象的同情,体现的是一种可以称之为‘反制度式抗争’的行为模式。当一种反制度式抗争获得社会相当同情,而这种同情又是源于体制本身的不公正或弊端的时候,对这种反度行为的治理将会愈发困难,甚至可能演变为一种使事态不断恶化的逻辑。”[3]由此可见,在现行的出租车管理条例中,还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一方面侵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利益,使得许多合法出租车经营者脱离了队伍,加入了黑出租车行列,另一方面,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使得很多消费者愿意乘坐黑出租车。
(四)政府治理困难。
1.取证难。按照目前有关规定,认定黑出租车必须有乘客与车主发生经济关系的确认。而不少黑出租车车主非常熟悉行政部门的执法程序,在搭载乘客时往往事先与乘客约定,在执法人员进行盘问时,让乘客表示自己和车主是亲戚或朋友关系。而大多数乘客认为自己无需承担拒绝协助执法的成本,都愿意配合黑出租车车主,帮助其逃避执法人员的审查。一旦经济关系没有确立,执法人员就无权对黑出租车进行处罚。
2.处理难。假若能顺利取得证据,此后执法人员就可以对黑出租车车主进行处罚了。但是,在现实的执法过程中,处罚也是困难重重。首先,大部分黑出租车是比较廉价的低档车辆,车主的素质普遍较低。在执法的过程中,有的司机弃车而逃,有的司机对执法人员进行谩骂,甚至暴力抵抗执法。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妨碍了执法人员对黑车的行政处罚。其次,执法系统内部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楚。我国交通法规等行政事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未跟上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譬如各个单位权责不明晰,没有明确的职责规定。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执法权力的实施。同时,我国现行的运输管理法规对违章者不合作的行为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例如车辆运营者拒绝检查驾车逃逸,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赋予运政执法人员有追踪堵截权,这就使得行政人员无法可依,进而助长了当事人的嚣张气焰。另外,由于查禁工作与自身利益并不相关,相关部门又互相推诿,许多执法人员对黑出租车很难做到彻底的查处。 除此以外,在执法的过程中,金钱利益的诱惑,使得一些执法人员与黑出租车暗度陈仓,利用职权收取贿赂,充当黑出租车的保护伞,更有甚者直接经营黑出租车。相关管理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取罚款措施,以罚代管的方式,变相的纵容黑出租车的出现。这些因素的联合影响下,黑出租车不但没有被遏制,相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治理“黑车”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扩大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有需求才会有市场,黑出租车的出现是我国公共交通供给不足、人民出行需求增长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因而,治理黑出租车问题,首先应该考虑如何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保证人民日常出行的有效供给。如何扩大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以地面公交为主体,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辅助,三者相互协调,建立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网络。第二,加快公交枢纽场站建设,建设三级公交换乘场站体系,提高网络节点集散能力。第三,建立公共交通专有信息系统,提高公交车辆准点率,加强公交车专用车道管理。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落实城市规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覆盖广、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占领黑出租车的部分市场,从而间接的遏制了黑出租车的发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群众维权意识。黑出租车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市场的需求增长。没有了市场,黑出租车行业势必会走向没落。同时,黑车运输不但侵害合法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也直接侵犯了广大人民的安全利益。因而,行政部门可以借用新闻媒体,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黑出租车给自身带来的危害,深刻的了解黑出租车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自愿的抵制乘坐黑出租车。另一方面,可以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对提供证据线索的人民给以奖励,让人民参与到抵制黑出租车的行动中来。只有集聚广大群众的力量,治理黑出租车问题才能更好更快的得到解决。
(三)降低出租车准入门槛,实施出租车自由市场准入制度。黑出租车问题的出现,与出租车现行的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由于现行的出租车行业准入门槛高,增加了出租车运营者的基本成本,从而失去了对出租车车主的吸引力。笔者认为要扭转这一趋势,首先可以降低出租车行业的准入门槛,降低出租车车主的准入成本,扩大合法出租车队伍。其次,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使黑出租车合法化。具体而言,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承认黑出租车存在的合法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黑出租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让黑出租车成为合法出租车中的一员。这不仅可以缓解行政部门与黑出租车车主之间的矛盾,还能够扩大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促进城市交通的有序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黑出租车问题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它的出现是众多因素合力造成的。因而,治理黑出租车问题仅仅依靠偶尔的“飓风”式严打不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它的治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厘清各种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仔细分析黑出租车、乘客、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公司、政府在这个问题中所处的角色,笔者认为以改变现行的出租车管理体制,实现出租车自由市场准入制度为根本,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及加大宣传安全乘车常识力度为辅助措施,才能更有效的治理黑出租车问题的,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汤雄.中国“黑车”调查[J].报告文学,2005,(2).
[2]黄燕.北京市黑出租车问题治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3]胡媛.黑车,谁的困境?[J].法律与生活,2006,(7).
作者简介:胡麟轩(1987-),男。四川江安人。四川警察学院2013级治安系体制改革生。研究方向:交通管理。
关键词:“黑车”;形成原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75-02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黑车”在大多数城市都异常活跃。“黑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但也侵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伴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黑车”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何谓“黑车”呢?一般而言,“黑车”是指无牌无证、无道路运输证非法营运、假牌假证、逾期未审验、未经审批非法从事客运、已达强制报废年限、非法拼装组装,未经道路运输经营许可,不具备客、货运车营运资格而擅自从事客、货运经营活动的车辆。[1]“黑车”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无证、无照、无核定线路的车辆,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等业务;二是挂靠集体或单位的车辆,实际却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等业务;三是以私家车名义,却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的业务。而本文所研究的“黑车”特指以私家车名义从事客货运运输的车辆。[2]笔者希望以市场需求及现行出租车管理条例为出发点,逐层分析引发黑出租车问题的重要因素,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寻解决黑出租车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黑车”出现原因
(一)公共交通系统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增强了人口流动性。人口的流动,需要便利的交通系统作为支撑,这就向我国的公共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希望国家有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公交系统能满足日益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
但是,我国目前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常常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特别是在城市与郊区的结合处及一些偏僻的地方,由于客源不稳定,空车行驶率高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公交车数量少,公交车班次之间间隔时间长,公共交通系统有效覆盖面积小等诸多问题。同时,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合法出租车行驶这些地区成本高,因而多数都不愿意选择跑这些区域。但是,这些地区的人民有出行的需求,他们需要便利的交通,因此,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必然会出现黑出租车的。
(二)“黑车”相较于合法出租车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低成本、高利润”是吸引大量人员加入黑出租车运营这个队伍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出租车“成本”包括两个方面:准入成本和运营成本。而黑出租车相较于合法出租车,只需要承担一定的运营成本,不需要缴纳进入出租车行业的准入成本。并且,在运营成本上黑出租车也低于合法出租车。同时,由于黑出租车不受出租车公司的管理,在运营的时间和服务等方面都比较灵活,客户可以随意指定时间及地点进行接送,还可以长期指定一个司机专门为其服务。而一般而言合法出租车的运营不仅需要经济成本,还有管理成本。在这些高成本的约束之下,合法出租车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出行要求,在时间、服务及价格上都没有黑出租车有竞争力,这就使得黑出租车抢走了合法出租车经营者的大量客源。
(三)出租车行业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当然,黑出租车的盛行,除价格优势及市场的需求原因外,笔者认为还可以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可否认黑车是一种反制度现象。因为黑车的‘黑’,就在于它是在现有的体制和规则之外。同时,黑车的存在获得了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同情,这种同情不仅来自黑车的使用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对现有出租车业经营管理体制的不满。可以说,黑出租车的存在,特别是人们对这种反制度现象的同情,体现的是一种可以称之为‘反制度式抗争’的行为模式。当一种反制度式抗争获得社会相当同情,而这种同情又是源于体制本身的不公正或弊端的时候,对这种反度行为的治理将会愈发困难,甚至可能演变为一种使事态不断恶化的逻辑。”[3]由此可见,在现行的出租车管理条例中,还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一方面侵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利益,使得许多合法出租车经营者脱离了队伍,加入了黑出租车行列,另一方面,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使得很多消费者愿意乘坐黑出租车。
(四)政府治理困难。
1.取证难。按照目前有关规定,认定黑出租车必须有乘客与车主发生经济关系的确认。而不少黑出租车车主非常熟悉行政部门的执法程序,在搭载乘客时往往事先与乘客约定,在执法人员进行盘问时,让乘客表示自己和车主是亲戚或朋友关系。而大多数乘客认为自己无需承担拒绝协助执法的成本,都愿意配合黑出租车车主,帮助其逃避执法人员的审查。一旦经济关系没有确立,执法人员就无权对黑出租车进行处罚。
2.处理难。假若能顺利取得证据,此后执法人员就可以对黑出租车车主进行处罚了。但是,在现实的执法过程中,处罚也是困难重重。首先,大部分黑出租车是比较廉价的低档车辆,车主的素质普遍较低。在执法的过程中,有的司机弃车而逃,有的司机对执法人员进行谩骂,甚至暴力抵抗执法。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妨碍了执法人员对黑车的行政处罚。其次,执法系统内部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楚。我国交通法规等行政事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未跟上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譬如各个单位权责不明晰,没有明确的职责规定。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执法权力的实施。同时,我国现行的运输管理法规对违章者不合作的行为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例如车辆运营者拒绝检查驾车逃逸,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赋予运政执法人员有追踪堵截权,这就使得行政人员无法可依,进而助长了当事人的嚣张气焰。另外,由于查禁工作与自身利益并不相关,相关部门又互相推诿,许多执法人员对黑出租车很难做到彻底的查处。 除此以外,在执法的过程中,金钱利益的诱惑,使得一些执法人员与黑出租车暗度陈仓,利用职权收取贿赂,充当黑出租车的保护伞,更有甚者直接经营黑出租车。相关管理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取罚款措施,以罚代管的方式,变相的纵容黑出租车的出现。这些因素的联合影响下,黑出租车不但没有被遏制,相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治理“黑车”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扩大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有需求才会有市场,黑出租车的出现是我国公共交通供给不足、人民出行需求增长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因而,治理黑出租车问题,首先应该考虑如何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保证人民日常出行的有效供给。如何扩大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以地面公交为主体,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辅助,三者相互协调,建立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网络。第二,加快公交枢纽场站建设,建设三级公交换乘场站体系,提高网络节点集散能力。第三,建立公共交通专有信息系统,提高公交车辆准点率,加强公交车专用车道管理。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落实城市规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覆盖广、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占领黑出租车的部分市场,从而间接的遏制了黑出租车的发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群众维权意识。黑出租车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市场的需求增长。没有了市场,黑出租车行业势必会走向没落。同时,黑车运输不但侵害合法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也直接侵犯了广大人民的安全利益。因而,行政部门可以借用新闻媒体,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黑出租车给自身带来的危害,深刻的了解黑出租车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自愿的抵制乘坐黑出租车。另一方面,可以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对提供证据线索的人民给以奖励,让人民参与到抵制黑出租车的行动中来。只有集聚广大群众的力量,治理黑出租车问题才能更好更快的得到解决。
(三)降低出租车准入门槛,实施出租车自由市场准入制度。黑出租车问题的出现,与出租车现行的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由于现行的出租车行业准入门槛高,增加了出租车运营者的基本成本,从而失去了对出租车车主的吸引力。笔者认为要扭转这一趋势,首先可以降低出租车行业的准入门槛,降低出租车车主的准入成本,扩大合法出租车队伍。其次,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使黑出租车合法化。具体而言,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承认黑出租车存在的合法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黑出租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让黑出租车成为合法出租车中的一员。这不仅可以缓解行政部门与黑出租车车主之间的矛盾,还能够扩大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促进城市交通的有序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黑出租车问题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它的出现是众多因素合力造成的。因而,治理黑出租车问题仅仅依靠偶尔的“飓风”式严打不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它的治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厘清各种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仔细分析黑出租车、乘客、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公司、政府在这个问题中所处的角色,笔者认为以改变现行的出租车管理体制,实现出租车自由市场准入制度为根本,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及加大宣传安全乘车常识力度为辅助措施,才能更有效的治理黑出租车问题的,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汤雄.中国“黑车”调查[J].报告文学,2005,(2).
[2]黄燕.北京市黑出租车问题治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3]胡媛.黑车,谁的困境?[J].法律与生活,2006,(7).
作者简介:胡麟轩(1987-),男。四川江安人。四川警察学院2013级治安系体制改革生。研究方向:交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