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背诵方法指导浅探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te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背诵作为一种读书方法,就是要不看原文通过记忆来念出读过的文字。这就需要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记诵于心,掌握了好的背诵方法就会事半而功倍。
  【关键词】背诵;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一、背诵的基础
  (一)小学低、中段学生识字量有限,要背诵首先得过识字关
  学生识字量少,不要说背诵,就是读正确都会困难重重。要背诵就要突破识字的常量,为背诵打好基础。增加识字量除了掌握书本上要求的识字内容,还可以在生活中识字,在活动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词可以通过借助工具、求助身边人等方法完成识字,但孩子小,主动学习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有目的、有效的引导。
  (二)要做好教材的有效处理
  只有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背诵才能做到记忆持久,背诵时要反对不求甚解的强行记忆,只有对需要背诵的内容理解得越深刻,才越容易记得准、记得牢。因此,要教会学生一些对要背诵的文本的分析处理方法。在背诵前先通读要背的内容,大概弄清文章要表达的主旨,再了解文章层次,寻找一些重要的关联词句进行文章结构分析,最后再综合,这样做背起来可能会快得多。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通过读来理清要背内容的线索,形象点儿的说法就是把背课文看作出门旅行,通读课文就是“看地图,找路标”,把要背内容的文章结构弄清楚,叙述顺序弄明白,找到一些有关联作用的重点词句作为记忆的“路标”。然后就是要找准记忆重点,先记忆要背内容的要点、焦点,并根据理出的“路标”即文章内容的线索来逐步扩大记忆范围。最后可以在诵读到一定基础上借助文中的一些插图来让学生将要背内容形象化、情景化,在古诗词的背诵上这样记忆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背诵要明确要求
  有的老师在布置背诵时处理过于简单,只说要背的内容,并不提出具体的背诵要求,这样做会导致学生背诵的随意性很强,添字或漏字的现象很严重,也不能够让学生在背中去总结方法,为以后的背诵积累好的经验。背诵要求可以从要背的内容、完成的方法、完成的时间几方面去明确。
  二、背诵方法指导
  (一)儿歌童谣
  儿歌、童谣可以看作是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桥梁,是小孩子最为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由于儿歌、童谣简洁的特点,所以在背诵上可以用节奏感和音乐感来作为背诵的突破点。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时,这个儿歌最大的特色就是用了较多的叠词,如“弯弯”“小小”“闪闪”“蓝蓝”来描写景物的形状和色彩,所以要引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并指导学生划分好节奏。
  在读好的基础上,可让孩子想象画面,让文字内容形象生动起来,在音乐或拍掌伴奏下有感而读,很快孩子就能背下来。
  (二)重要篇目
  在课本中有很多写景状物、写人叙事的重要篇目,之所以是重要篇目,是由于文章的内容,特别是文章的结构值得模仿学习。对这些篇目的背诵指导,就是要让孩子们找出这些文章出彩之处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它的结构顺序来理清文章的线路,抓住它的重点词句来突出记忆的要点。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很快感悟这种背诵方法,也可降低难度,各个击破,让孩子选感兴趣的段落先背,但一定要让孩子们找出中心句或概括要背段落的中心词,以方便全背时分清文章脉络。
  (三)古文诗词
  小语课本,或配套的阅读教材所选用的古文诗词由于照顾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都是一些短小的、押韵易读的内容,所以比较受孩子们喜欢。在背诵这些内容时先要读通,再要读懂,然后才是背诵,而且要总结不同体裁文章的结构特点,在诵读时辅以音乐节奏,增加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对于小语课本上出现的古诗文,重在理解感悟后背诵。如指导背诵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自读,再根据以往学习古诗的一些经验,结合自己的理解画重点词,划分节奏,让学生初步感悟诗文,然后指导朗读,并且讲清每句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以此促进学生带着恰当的感情去诵读,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根据诗意恰当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在背诵时先可以通过看插画做小提示来记忆诗句。
  整个背诵的过程就是通过感悟把文字变成画面,借助画面提示来回归诗句的记忆背诵。在指导背诵《国学启蒙》上的一些经典篇目上,主要是先教会学生看注释,读译文,能够较准确地文白对应后,再去诵读记忆。
  三、背诵的安排与考核
  (一)恰当的时间安排
  要求学生背诵时,一定要给孩子们安排一个时间表,最好在开学时就把一学期的背诵列一个时间表,背诵的起止时间、检查时间都要很具体,老师要根据时间表认真做好导背。合理利用晨读、夕会时间督促指导学生背诵。
  (二)正确的检查方法
  检查背诵主要是普查和抽查,先根据班上学情把学生分成几个背诵小组,每一个小组选一个负责的组长,给组长发一个背书单,上面列出要背的书目、背诵的要求、背诵的时间,让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开展背诵活动,并且做好检查记录,要求每个单元由课代表根据记录小结一次,老师以小组为单位做好表彰工作,这样分小组捆绑表扬的目的,就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来促进背诵活动的开展。老师还可以通过作业、试卷来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表扬先进,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背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既有可以储存积累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同時也涉及人的心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学生的记忆力的发展,抓好学生的背诵工作还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如今的孩子真是不像话,我为他付出这么多,他竟然还不满足!”“这孩子越来越娇惯,想当年我们吃的苦,唉!”在许多家长慨叹今天的独生子女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时候,孩子们却认为“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我的父母不理解我!”“我的父母只关心分数,根本不关心我!”有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尽管空间距离很近,心与心的距离却很遥远……    家长作文:转轴拨弦三两声    《敬业与乐业》(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是80多年
14年前,国庆长假接近尾声,公司一位重要的客户A总带着太太和孩子自驾旅行回程,路过我们所在的城市,临时打电话给我的女老板。  他们不仅工作合作顺畅,私交也不错,于公于私,我的女老板都应热情款待。只是她的丈夫带着孩子去了外地,为了接待对等而方便,她带上我,并且叮嘱我安排个“一日游”。  我花了很大的心思选饭店、景点、交通路线、手信礼品,并且提前了解相关典故,打算既做好导游,也当好秘书。  这一行宾主
【摘要】高水平的语文课堂语言不仅充分展示教师的语文教学魅力,更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语文功底。课堂上,或言辞优美的语言,或深情幽默的语言,或妙趣横生的语言,或激情澎湃的语言……都能够让语文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课堂语言;艺术;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营造美好情感的工具。它是生命之声,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高水平的教学语言不仅是艺术之光耀眼的聚焦点
编者按:罗湖区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教育几乎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同步。面对近年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2012年,罗湖区花大气力调整校长队伍,将“德”“能”“勤”“绩”的行政干部式考核标准细化为二十多项新的考核标准。2013年,罗湖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新举措,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层级攀升机制,打开教师上升通道,激发教师的干事、创业激情,使教师享受职业幸福,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
【摘要】诗歌教学不可或缺,它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品格教育和写作素养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诗歌本身就是文学四大体裁样式之一,千百年来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现代诗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学生学得浅尝辄止,教师教得意犹未尽。笔者试图对现代诗歌教学困境予以概述,对诗歌教学突围试加以分析探究。  【关键词】现代诗歌;课堂教学;困境和突围  【中图分类号】G633
“我拥有一个幸福美满、其乐融融的家庭。一路走来,我们风雨同舟,齐心铸就了我们温馨的小家。”郝一颖这样说道。一句简单的话语,正是对一家人相亲相爱的幸福印证。  从1987年开始经营家用电器、商贸公司,再到2000年步入房地产开发,生活对这个家来说是充满坎坷跌宕却勇往直前的。不忘初心,再接再厉,这是郝一颖夫妻共同努力的方向。  责任的体现不仅在家庭中,同样适于公司发展。她十分重视公司的氛围与环境,对每
66岁的张中华和63岁的肖学芳,两人结为夫妻41年,一直恩爱和睦,是女儿女婿眼里的“标准父母”,是邻居眼里的“天仙配”。爱情为何能保鲜这么多年?张中华说:“包容、谅解、陪伴、搀扶就是秘诀。”  突如其来的幸福  张中华出生于1951年,17岁那年,他从家乡随县唐镇公社来到河南信阳当坦克兵。张中华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因为家境贫寒,他们兄弟4人和母亲住在两间茅草房里。  热心的老乡给张中华介绍对
家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温暖的字眼。  今年45岁的李玉萍,是西峰镇中深沟村副主任兼妇女主任,她的家庭是一个三世同堂的6口之家,上有87岁高龄的公公婆婆,下有两个女儿。她和丈夫结婚已经20多年,在这20多个春夏秋冬里,他们并肩携手、相濡以沫,不仅事业有成,更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两口子以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天起早贪黑,男耕女织,经济虽然拮据了些,但生活却很充实幸福。作为妻子,李玉萍为了
曾几何时,对教师角色经典说法的否定似乎成了一种时髦。譬如:针对“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说,教师不需要这样的光环,教师在这样的光环下活得太累了;针对“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有人说,教师应做护林人,千万不要做园丁;针对“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有人说,教师不能做蜡烛,教师没有必要作出这样的牺牲;针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人说,这会给教师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一种职业以毁灭自己为代价,那谁
郑国民,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师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兼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专家,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本刊主编。  《中国教师》:郑教授,您好!关于语文课程改革,首先想请您谈谈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这一新理念和新目标。  郑国民:对于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来说,综合性学习是一个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改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