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班底”是怎么出炉的?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87675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逢换届两会,高层人事变动都是新闻焦点中的焦点。作为新华社对外部新媒体专线项目组的成员,我们有幸策划采写了财经界高层“大换血”的报道,所采写的“锐话题?财经新班底”组稿在专线用户中广受欢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可以说,“财经新班底”组稿是政治新闻“唱主角”的两会上少见的有影响力的经济新闻。更有意义的是,这是新华社在历届两会新闻报道中首次以“群像+个体”的组稿形式报道新财经高层,可以说开创了一个新的两会新闻品牌。
  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在两会前推出,其定位是“新锐”,怎么能做到“新”且“锐”呢?我们采写“财经新班底”的体会是,思想上的创新和操作上的专业都是必不可少的。
  头脑风暴 策划创新
  “财经新班底”的创意成形于对外部新媒体专线项目组的一次“头脑风暴”中。这个想法得到社领导同志的肯定,要求我们一定要写出来。
  外媒曾写过类似中国内阁财经班底的稿子,但基本上仅是一篇综述,而新华社连综述也没有写过。提出新媒体专线可做“财经新班底”的几个人在对外部都有从事经济报道的经验,带着经济视角和用户意识,发现了这个选题大有可创新的空间。
  这次策划的新意首先在于,从一开始就定位为一篇综述、数篇人物专稿的组稿形式,最大可能地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其次,在写作方式上决定采用对外写作手法,不能只是堆砌背景资料,必须每篇人物专稿都有多方采访,有有趣的细节,尽量突出人物个性和新闻性。另外,每篇综述和专稿都要配发图片,形成“集成”效应,并且要尽量提前完成,新班底“出炉”当天就要发出,方便媒体采用。


  提前调研 团队合作
  想到一个好点子令人兴奋,但真正做起来却碰到不少困难。首先就是财经班底人选的不确定性。在此之前,该选哪些人准备他们的材料?上哪儿、找谁去采访?采访时怎么做到不泄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和其他媒体相比并无优势。
  这时,调研的重要性就显现了出来。负责这组报道的记者在春节前就开始搜集线索,给可能进入财经新班底的人选列了一份大名单,整理相关背景资料,并且根据媒体的关注度和在国家经济决策中的重要性,初步选择央行、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负责人为写作对象。记者还在两会前采访一批权威经济学家时,把对财经新班底的期待和他们面临的新形势列入了采访提纲,为最后组稿中的解读分析性内容提供了基础。年后,记者密切跟踪外媒报道,多次讨论、调整新班底的备选名单。这期间,记者也通过一些业内人士的判断,推翻了此前对一些人选的猜测,而有关他们的准备工作也付诸东流。
  这一过程虽然几经波折,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记者在此期间积累了对财经界人事结构及其运作方式的认识,增进了对各个部委职能和角色的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新闻敏感:一个部委的负责人为什么是甲?而不是乙?他是谁?他上任后将做什么?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先在自己的脑海里比较一番,最后有助于我们决定人物专稿的哪些内容是有“锐度”的,哪些内容是无关紧要的。
  多方采访 精心写作


  在基本确定最有可能性的新财经高层人选后,距离国务院组成人员名单公布只有三天时间。记者花一天半的时间完成全部采访,一天时间写稿,来回修改、核对又花去大半天,直到16日下午提名公布,我们心头一块大石终于落地——提名人选都在我们的准备范围之内。在最终名单公布后三小时内,发出“锐话题·财经新班底”全部组稿。
  在紧张的采写过程中,记者想尽一切办法,从新部长可能人选的前同事或者同学、业内专家、市场企业等各种渠道“套话”,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了解新部长可能人选的个性、工作风格和思路。在这一过程中,记者采访到了一些关键人物,例如和周小川共事过的专家,和新任财政部长楼继伟一起就读过的同窗,以及熟悉新任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和财政部长楼继伟的业内人士。
  在此期间,我们深刻感受到新闻“七分靠采、三分靠写”的道理,问对人、问对问题决定了最终稿件的质量。如低调谨慎的徐绍史,外界对他所知甚少,我们写他看报告时“连标点符号都要管”等细节,只有从熟悉他的人那里才能知晓。又如周小川理论功底扎实的特点,由长期研究货币政策的权威专家来说,就比别人更具说服力。
  采访完毕后,新华社对外部顾钱江老师又建议我们以多年前对外部写朱镕基总理的特写为范本写作。写作中,所有稿件都经过参与记者的“交叉修改”,有些地方甚至引起争论。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力求细节准确无误,人物特点凸显,背景穿插自如,语言生动简洁,至少三易其稿。修改的主要着眼点有二:一是让稿件突出新闻性,如周小川“破例”留任缘由何在;二是有厚度,将人物描写融入到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大图景中,如写新任商务部长高虎城善“啃硬骨头”就与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和中国外贸面临的国际形势结合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组稿件发出后的效果让人感到欣慰。发稿当晚,国内就有媒体用户致电编辑部,询问是否还有后续稿件。《新京报》当晚在其官方微博上先将组稿之一《周小川:新中国任职最长央行行长“破例”留任》“先转为快”,次日整版登出全部组稿。《京华时报》更是一人一版,《广州日报》《金陵晚报》《新华每日电讯》等报纸都整版采用。
  粗略统计,这一组稿件累计采用近200家。作为非通稿线路稿件,这组稿件在与领导人特稿等重要稿件“撞车”的情况下还能占得如此多的版面,实属难得,也再一次证明,新闻“有锐度”才有影响力。(作者供图)
其他文献
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与此同时,有关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正日益引起国内外学界的普遍关注.文章试图对目前我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
一、当前西方中国观的几种形态  皮尤研究中心今年7月发布的国际民调显示,全球公众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海外中国观越来越倾向于正面。①然而,回顾20世纪,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国经历多次社会转型,海外的中国观也在变化中不断地调整,形成了多种观点的叠加。21世纪以来,中国崛起成为了海外观察中国的核心问题,并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中国观。因此,认识和了解海外中国观的前世今生就显得十分必要。 
8月22日,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在京举行颁奖仪式,代表国际翻译家联盟授予我国著名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许渊;中先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已进入“风险社会”。相对于城市而言,缺乏社会保护机制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由于抗风险能力脆弱而陷于困境。出于对城乡社会稳定和安全
一对“恰克图”盘子  做边贸起家的刘明秀如今已是黑河的名人了。这不仅因为他是收藏家、艺术家,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一座俄罗斯艺术馆。在他的艺术馆中,收藏着很多珍贵的俄罗斯艺术珍品。看到自己国家珍贵的艺术品在这里保存的如此完好,让很多的俄罗斯人为之感动。  刘明秀认为,十几年来最大的财富,不是藏品有多么丰富,而是俄罗斯友人对他的深情厚谊。在他的记忆中一直保存着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
我国已将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和共同发展成为我们未来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国际舞台上,如何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提高对外传播效果,实现多元文化传播格局,这一重要任务就摆在我们面前。  本文将以传播过程为视角,以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所提出的“5W”模式,即传播者(who),受传者(to whom),讯息(says what),媒介渠道(in which channel)和
随着第16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8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在福建厦门隆重举行,这项由国家商务部、国务院新闻办、福建省委省政府主办的超大型国际经贸投资洽谈会走过了16年辉煌历程。发挥海内外主流媒体在展会中的强势作用,是外宣工作在中国国际投洽会中的有益经验。  本届投洽会,共吸引了境内外326家新闻媒体的1500多位记者前来参会报道,发稿量超过13000篇(条)。其中近万条为海内外主流媒体发表。截止20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前瞻性记忆损害情况.方法 采用安徽医科大学前瞻性记忆检查法对30例MG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进行前瞻性记忆检查.结果 在基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