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中国电影要有基本竞争力(其次是国际竞争力),明星是必不可少的,而一个明星的诞生绝非一家经纪公司、几个助理、若干篇报道、几万个粉丝那么简单,它需要社会、媒体、产业本身的全情支持,才能让明星真正红得有价并且长久。
一部电影的剧情、成本、导演、摄影可能对观众而言毫无意义,但他不可能对电影里的明星毫无兴趣。明星作为电影最重要的卖点,早在几十年前就被好莱坞论证过。明星促进了电影的销售、令观众对剧情一无所知的电影有了期待感,而观众其实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也正是他们自己,造就了明星。没有他们的热情追捧、忠心不渝,明星不可能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进而成为票房灵药。
中国电影史上的明星制较为成熟的两个阶段分别出现在解放前的上海和1960-1990年代的香港,之所以称它们成熟,是因为在此期间产生的明星都直接参与并促进了电影工业化的进程,如李小龙。而大陆的明星由于时代局限,因此虽也曾群芳争艳,但并没有对电影工业产生过什么影响,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明星刘晓庆赚到的人气都被她用来走穴换成了私人财富,而对于她成为明星之后出演的影片并无特殊效应。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产片的票房持续增长,诞生了一系列的卖座大片,但纵观这些卖座片,其基本的卖座元素无外乎两个:
1、类型的胜利。依仗2000年《卧虎藏龙》复兴古装武侠片之风(复制者的心理其实并非来自对这个卖座片的类型依赖,而可能是觊觎它的四座奥斯卡奖,因为这是中国电影工作者对好莱坞的迷思),带有武侠片类型特征的影片基本成为了这10年来国产卖座片的最强保证,以2010年的卖座片为例,就有《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叶问2宗师传奇》、《大笑江湖》、《锦衣卫》、《精武风云·陈真》等,以及其他含有类似古装动作噱头在内的影片《大兵小将》等。除此之外,喜剧片(《非诚勿扰2》)、通俗剧(《唐山大地震》)等类型片也是卖座保证。
2、特殊条件的催化。由于存在着看不见的政策调控,因此预测一部影片是否卖座在中国电影市场已成为可能。如某些年度巨制可以在一年中最宝贵的档期里上映,而且同档没有任何好莱坞大片与之竞争,官方媒体(特别是中央级电视台)予以正面推荐,在这样的保驾护航下诞生的只能是卖座片(其他元素占次要地位),这种卖座片对电影工业的唯一意义就是数字的提升,而其是否真正存在着市场第一的竞争力,只能是一个问号,因为在浴缸里学习游泳的永远只能是婴儿。
明星上哪儿去了?再以2010年的卖座大片为例,除了葛优之外(但他也并非万能,《窒息》、《气喘吁吁》等低成本作品都遭遇过滑铁卢),其他大量是来自香港的明星,如成龙、刘德华、甄子丹等,他们出道的时间都超过了20年,绝大部分成名于香港电影1980年代的黄金期,换言之,他们的成功在于消化(或消耗)此前累积的老本,《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能够卖过3亿,独霸国庆档,全靠了刘德华、刘嘉玲的明星魅力,可以想象,《剑雨》的郑雨盛若与刘德华对换影片的话,那两者的票房也绝有可能变脸。
正是有了可贵的电影黄金期,令多少大陆观众对香港电影抱有好感,导演刘镇伟就凭《大话西游》吃定了观众(《越光宝盒》票房1.31亿,但无老本可吃的《出水芙蓉》就票房惨败)。这也衍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狗仔文化发展之前的华人明星,由于丑闻、风波较少,因此得以长期巩固其人缘,比如刘德华,他多年来的新闻除了努力拍片、热情敬业外,就是爱心关怀粉丝或是自己开一家理发店等温馨报道。而重口味的狗仔文化出现之后,嗜血的媒体对于明星的剥削较制片公司更甚,因此造成了华人明星的速朽。
狗仔文化美国也有,但与主流媒体泾渭分明,民众一般也对这种东西嗤之以鼻,虽然也有消费群,但绝对属于小众。而大陆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却意外地接纳了狗仔文化,并跟随着这股潮流,让狗仔文化摧毁了大部分有大明星潜质但却被过度消费的明星。有些媒体几乎天天在上演不经求证、充满了腥膻色的娱乐新闻,丧失了基本新闻道德,观众却毫不在意。明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保持形象不毁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所谓明星,无非是银幕形象、明星魅力、演员本人三者的合体,好莱坞的明星在这三点上定位非常清晰,比如汤姆·汉克斯是正派大叔,就绝不会去演变态杀人狂之类的角色,除了在银幕和屏幕上捍卫美国价值(《血战太平洋》的监制),平日还要参加大量的公益活动,即使做不到人见人爱,至少绝不会让人讨厌。或者如安吉莉娜·朱莉,出道之时是叛逆少女形象,此后又随着《古墓丽影》系列转为性感明星,而随着她身为人母之后,银幕形象又起变化,也开始接拍《換子疑云》等剧情片,三者合体的明星形象十分清晰,因此十几年来屹立不倒。
而一个明星要在中国保持明星效应实在太困难了,首先是缺乏一部又一部精良的作品。想当初李连杰在1990年代的香港以黄飞鸿形象再次崛起后,真正令他如日中天的,还有《笑傲江湖II之东方不败》和《方世玉》等一系列不同形象的扎实作品的辅助。而现在的中国电影工业虽然连年票房增长,但这只证明了消费力,并没有证明生产力。事实上,每一年国产片的产量虽然超过400部,但值得进电影院观看的电影也就那么几部,要连续几部电影都各有特色,根本不可能(电影工业的配套设施与资源跟不上),如甄子丹以叶问形象成名,但其第一打星的形象却在两年内被彻底消费,《锦衣卫》的宣传居然以胸肌为卖点,《精武风云·陈真》更以裸臀为卖点,后者的票房未尽如人意是咎由自取。
其次,狗仔文化成为主流后,明星的银幕形象无法支持其对于影片的效应。由于主流媒体的介入,而观众对主流媒体是有信任度的,因此对狗仔文化式的报道进行了自我接纳,重新定义了明星形象,令此前定位的明星产生了歧义,明星形象就此被彻底打破,如艳照门事件的主角们,几乎终身要背上这个精神包袱。但离奇的是,在中国,这样的明星还能照样出现在演艺圈,甚至重返大银幕,但对于票房早已无任何帮助。
第三,明星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要指望明星个个八面玲珑可能不太现实,但若是缺乏基本修养和道德准则,即使高高在上,光环也随时会破灭。好莱坞明星说话不当而被主流媒体嘲弄和抛弃的例子层出不穷,大牌如梅尔·吉布森也会有类似的窘境,公开道歉是唯一出路。在中国,明星说了几句败德的话,也很少会专门开记者会道歉,主流媒体也装作没看到,照样继续报道他的电影(这与主流媒体缺乏价值观有关吗?)。
假如中国电影要有基本竞争力(其次是国际竞争力),明星是必不可少的,而一个明星的诞生绝非一家经纪公司、几个助理、若干篇报道、几万个粉丝那么简单,它需要社会、媒体、产业本身的全情支持,才能让明星真正红得有价并且长久。就像每个时代都会诞生属于那个时代的明星,但不是每个明星都配得上那个时代。
一部电影的剧情、成本、导演、摄影可能对观众而言毫无意义,但他不可能对电影里的明星毫无兴趣。明星作为电影最重要的卖点,早在几十年前就被好莱坞论证过。明星促进了电影的销售、令观众对剧情一无所知的电影有了期待感,而观众其实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也正是他们自己,造就了明星。没有他们的热情追捧、忠心不渝,明星不可能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进而成为票房灵药。
中国电影史上的明星制较为成熟的两个阶段分别出现在解放前的上海和1960-1990年代的香港,之所以称它们成熟,是因为在此期间产生的明星都直接参与并促进了电影工业化的进程,如李小龙。而大陆的明星由于时代局限,因此虽也曾群芳争艳,但并没有对电影工业产生过什么影响,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明星刘晓庆赚到的人气都被她用来走穴换成了私人财富,而对于她成为明星之后出演的影片并无特殊效应。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产片的票房持续增长,诞生了一系列的卖座大片,但纵观这些卖座片,其基本的卖座元素无外乎两个:
1、类型的胜利。依仗2000年《卧虎藏龙》复兴古装武侠片之风(复制者的心理其实并非来自对这个卖座片的类型依赖,而可能是觊觎它的四座奥斯卡奖,因为这是中国电影工作者对好莱坞的迷思),带有武侠片类型特征的影片基本成为了这10年来国产卖座片的最强保证,以2010年的卖座片为例,就有《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叶问2宗师传奇》、《大笑江湖》、《锦衣卫》、《精武风云·陈真》等,以及其他含有类似古装动作噱头在内的影片《大兵小将》等。除此之外,喜剧片(《非诚勿扰2》)、通俗剧(《唐山大地震》)等类型片也是卖座保证。
2、特殊条件的催化。由于存在着看不见的政策调控,因此预测一部影片是否卖座在中国电影市场已成为可能。如某些年度巨制可以在一年中最宝贵的档期里上映,而且同档没有任何好莱坞大片与之竞争,官方媒体(特别是中央级电视台)予以正面推荐,在这样的保驾护航下诞生的只能是卖座片(其他元素占次要地位),这种卖座片对电影工业的唯一意义就是数字的提升,而其是否真正存在着市场第一的竞争力,只能是一个问号,因为在浴缸里学习游泳的永远只能是婴儿。
明星上哪儿去了?再以2010年的卖座大片为例,除了葛优之外(但他也并非万能,《窒息》、《气喘吁吁》等低成本作品都遭遇过滑铁卢),其他大量是来自香港的明星,如成龙、刘德华、甄子丹等,他们出道的时间都超过了20年,绝大部分成名于香港电影1980年代的黄金期,换言之,他们的成功在于消化(或消耗)此前累积的老本,《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能够卖过3亿,独霸国庆档,全靠了刘德华、刘嘉玲的明星魅力,可以想象,《剑雨》的郑雨盛若与刘德华对换影片的话,那两者的票房也绝有可能变脸。
正是有了可贵的电影黄金期,令多少大陆观众对香港电影抱有好感,导演刘镇伟就凭《大话西游》吃定了观众(《越光宝盒》票房1.31亿,但无老本可吃的《出水芙蓉》就票房惨败)。这也衍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狗仔文化发展之前的华人明星,由于丑闻、风波较少,因此得以长期巩固其人缘,比如刘德华,他多年来的新闻除了努力拍片、热情敬业外,就是爱心关怀粉丝或是自己开一家理发店等温馨报道。而重口味的狗仔文化出现之后,嗜血的媒体对于明星的剥削较制片公司更甚,因此造成了华人明星的速朽。
狗仔文化美国也有,但与主流媒体泾渭分明,民众一般也对这种东西嗤之以鼻,虽然也有消费群,但绝对属于小众。而大陆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却意外地接纳了狗仔文化,并跟随着这股潮流,让狗仔文化摧毁了大部分有大明星潜质但却被过度消费的明星。有些媒体几乎天天在上演不经求证、充满了腥膻色的娱乐新闻,丧失了基本新闻道德,观众却毫不在意。明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保持形象不毁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所谓明星,无非是银幕形象、明星魅力、演员本人三者的合体,好莱坞的明星在这三点上定位非常清晰,比如汤姆·汉克斯是正派大叔,就绝不会去演变态杀人狂之类的角色,除了在银幕和屏幕上捍卫美国价值(《血战太平洋》的监制),平日还要参加大量的公益活动,即使做不到人见人爱,至少绝不会让人讨厌。或者如安吉莉娜·朱莉,出道之时是叛逆少女形象,此后又随着《古墓丽影》系列转为性感明星,而随着她身为人母之后,银幕形象又起变化,也开始接拍《換子疑云》等剧情片,三者合体的明星形象十分清晰,因此十几年来屹立不倒。
而一个明星要在中国保持明星效应实在太困难了,首先是缺乏一部又一部精良的作品。想当初李连杰在1990年代的香港以黄飞鸿形象再次崛起后,真正令他如日中天的,还有《笑傲江湖II之东方不败》和《方世玉》等一系列不同形象的扎实作品的辅助。而现在的中国电影工业虽然连年票房增长,但这只证明了消费力,并没有证明生产力。事实上,每一年国产片的产量虽然超过400部,但值得进电影院观看的电影也就那么几部,要连续几部电影都各有特色,根本不可能(电影工业的配套设施与资源跟不上),如甄子丹以叶问形象成名,但其第一打星的形象却在两年内被彻底消费,《锦衣卫》的宣传居然以胸肌为卖点,《精武风云·陈真》更以裸臀为卖点,后者的票房未尽如人意是咎由自取。
其次,狗仔文化成为主流后,明星的银幕形象无法支持其对于影片的效应。由于主流媒体的介入,而观众对主流媒体是有信任度的,因此对狗仔文化式的报道进行了自我接纳,重新定义了明星形象,令此前定位的明星产生了歧义,明星形象就此被彻底打破,如艳照门事件的主角们,几乎终身要背上这个精神包袱。但离奇的是,在中国,这样的明星还能照样出现在演艺圈,甚至重返大银幕,但对于票房早已无任何帮助。
第三,明星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要指望明星个个八面玲珑可能不太现实,但若是缺乏基本修养和道德准则,即使高高在上,光环也随时会破灭。好莱坞明星说话不当而被主流媒体嘲弄和抛弃的例子层出不穷,大牌如梅尔·吉布森也会有类似的窘境,公开道歉是唯一出路。在中国,明星说了几句败德的话,也很少会专门开记者会道歉,主流媒体也装作没看到,照样继续报道他的电影(这与主流媒体缺乏价值观有关吗?)。
假如中国电影要有基本竞争力(其次是国际竞争力),明星是必不可少的,而一个明星的诞生绝非一家经纪公司、几个助理、若干篇报道、几万个粉丝那么简单,它需要社会、媒体、产业本身的全情支持,才能让明星真正红得有价并且长久。就像每个时代都会诞生属于那个时代的明星,但不是每个明星都配得上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