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巧循环 农民大收益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承德市属于优质板栗产地,现有板栗规模位于国内前列,该市板栗栽培面积约101.2万亩,产量达到10万吨。近年来又不断加大优良品种改接的力度,板栗优良品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和质量也在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受传统栽培习惯影响,板栗生产存在“薄地大片,广种薄收”的实际问题,尤其近年受市场价格波动和干旱天气的影响,板栗产量不稳,经济效益不高,出现了砍伐栗树现象。因此迫切需要开辟一条增加栗农收入的新路子。2011年承德市农广校在板栗栽培大县——宽城,发展栗园循环经济,借助板栗园的生态环境,在板栗树冠下进行板栗蘑仿野生栽培和根床调控示范。
  板栗蘑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利用板栗树修剪下来的枝条作原料生产板栗蘑,能保持了野生板栗蘑所特有的香味、营养和品质。由于是在板栗树下进行栽培,不占用其他耕地,因此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了土地复种指数,提高了栗农的经济效益。在生理上,栗树与板栗蘑也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协调生长的关系,板栗蘑需常浇灌,这也为栗树生长同时提供了充足水分,并且板栗蘑呼吸作用也为栗树提供了充足的CO2,促进其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板栗蘑生产留下的菌糠还可作为原料,辅以有机肥和秸秆,结合滴灌实现水肥一体化,进行板栗树根床调控。实践证明,经调控的树体营养状况良好,结果率高,亩均增产15%左右。
  循环经济的实现,将板栗林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多维立体产业经济结构,这比单一经营能更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性。使板栗园的长、中、短期效益有机结合,极大地增加了其经济附加值。也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农业生产环境,调整农业生产的布局带来积极的影响。
其他文献
1 池塘要求    池塘进排水系统完整,面积5-15亩,水深1.2~1.5米,设浅水区和深水区,浅水区占全池2/3左右,池塘土壤以黏土或壤土为宜,四周用加塑料布的聚氯乙烯网片作为防逃设施:池中移植水草,面积占全池的1/3~1/2,水草品种有马莱眼子菜、伊乐草、沮草、水花生、水葫芦等:养殖中架设微孔增氧设施,风机功率每亩配备0.15千瓦。    2 苗种放养    3~5月放养规格100~300尾/
吉菜,吉林菜,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满族的祖先肃慎就定居在白山黑水之间,过着渔猎生活。吉林自古还有汉、鲜、蒙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各民族文化和饮食习惯不同,如满族人喜食炖菜和面点,朝鲜族人酷爱冷面和狗肉,蒙古族人爱吃烤肉。这些特有的饮食习惯,形成了吉林独特的多元化饮食文化。  以吉菜为主要餐饮特色的北京长白山国际酒店,原为北京吉林大厦,坐落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东侧,毗邻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
一堆牛粪,在平常人的眼里能看作什么呢?充其量就是种庄稼都不旺的肥料。而到了山东省郯城县沙墩镇王霞的手里,她却把它看成了一滩“金”子。她凭着这种特别的看法,从黄牛—牛粪—蚯蚓—黑鱼—蔬菜—沼气生态循环链中,每年都能赚得10多万元。  年近50岁的王霞,在沙墩镇华埠五村可以说是个能人,投资100万元,建起了养牛场。当时,由于养牛业行情较好,自从把牛买来后,价格翻着跟头地往上涨,年底60头牛全部育肥出栏
今年以来,山东省平原县远教工作注重转思路、调方式,创新管理机制,将工作重心下移,实行动态管理,要求各乡镇及社区站点根据省、市、县远教工作要点,量力而行,自我制定上报本年度的“亮点”工作计划及具体到月的配档表,并随时对亮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年底总结表彰,以“月”亮点确保“年”亮点,以“局部”亮点合力打造“全局”亮点,确保全县“品牌”远教亮点纷呈。  站点互训互查,管理培训出亮点。通过分片组织培训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祖国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呈现出一派龙腾虎跃闹春耕,千家万户备耕忙的喜人景象。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种秋收,春花秋果,这是自然法则、是生产过程。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随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次涉农,2010年又一批强农惠农政策的强劲出台,如同春风、如同细雨,滋润着大地、催生着万物。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抓住了严重制约经济
孟德拉斯以《农民的终结》一书揭示了20世纪下半叶欧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巨变。今日中国,亿万农民洗脚离田、进城务工,农村老龄化、妇孺化、空心化现象日趋加重,还有谁,在辛勤地从事农业生产,艰难地支撑起粮食“九连增”?  细心观察农村,不难发现,新农民正在崛起。  有着高学历、高收入的王黎娜两年前辞去银行工作,回到浦东农村“女承父业”,成为“扁豆姑娘”,如今父女带领4千名合作社员,种植了上海市场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职能,真抓实干,采取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日,记者就西部地区当前和今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专访了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    强化政策支持加快项目建设    问: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  答:围绕深入实施中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事关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推进步伐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我们通过调查统计、实地走访、培训反馈等形式,就深入推进余杭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展开专题调研,重点分析当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一、余杭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  1. 农村实用人才结构
农广校拥有中央、省、市、县、乡镇教学班五级办学体系,7万多名专兼职教师,是国家专门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公益性专业机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以加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广校责无旁贷。  紧跟时代要求,办学目标和方向明确的优势。近年来,农广校体系上下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大局,与时俱进地调整和确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目标,自觉将思想和行动落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之中,对推动
《劳动合同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文想提醒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学、用《劳动合同法》时,要谨防陷入以下十大误区:    误区一:《劳动合同法》只保护劳动者  其实,《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从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劳动合同法》统筹兼顾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