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占去了人生约1/3的时间,对人的体力、精力恢复和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由于生理和病理的原因,睡眠质量普遍降低,逐渐形成睡眠障碍,主要睡眠问题是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夜间睡眠觉醒增多和睡眠深度下降,还包括白天疲劳,困倦,磕睡增多和入睡较早等。我院收治的对象多为脑血管意外后,老年痴呆症,所以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方法。药物治疗虽作用确切、见效快,但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依赖性,且停药后易反弹。所以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睡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如下。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 睡眠障碍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9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43-02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占去了人生约1/3的时间,对人的体力、精力恢复和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由于生理和病理的原因,睡眠质量普遍降低,逐渐形成睡眠障碍,主要睡眠问题是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夜间睡眠觉醒增多和睡眠深度下降,还包括白天疲劳,困倦,磕睡增多和入睡较早等。我院收治的对象多为脑血管意外后,老年痴呆症,所以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方法。药物治疗虽作用确切、见效快,但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依赖性,且停药后易反弹。所以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睡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如下。
1 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
1.1 老年患者睡眠的特点。老年人由于生理病理心理等原因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但对睡眠的需求并未减少,主要特点为:
1.1.1 睡眠时间缩短。65岁以上的老年人,睡眠时间虽平均为9小时,但实际睡眠时间平均约7小时。
1.1.2 夜间易受内外因素的干扰,觉醒频繁,睡眠变得断断续续。
1.1.3 浅睡眠期增多,而深睡眠期减少,年龄越大,睡眠越浅。
1.1.4 容易早醒,睡眠趋向早睡早醒。
1.2 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因素。造成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最常见的原因。
1.2.1 精神或心理因素。如惧怕失眠,期待,自责、恐惧、焦虑等均可使情绪一直处于慢性唤醒状态而致睡眠障碍。
1.2.2 环境因素。如新入院,光线不适宜,声音吵闹等造成老年患者失眠。
1.2.3 年龄因素。老年人因白天活动减少,易打磕睡,精神紧张度下降,容易早睡早起,夜间睡眠时间减少。
1.2.4 疾病因素。机体重要脏器疾患及精神疾病引起睡眠障碍。
1.2.5 其它因素。如药物影响,不良的睡眠习惯,肢体活动障碍,定时翻身等。
1.3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人的睡眠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危害主要有:
1.3.1 加重各种躯体及精神疾患。
1.3.2 白天嗜睡,情绪沮丧,焦虑,抑郁。
1.3.3 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性下降。
1.3.4 脑功能损害: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功能障碍,引起痴呆症。
1.3.5 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等。
1.3.6 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睡眠心律紊乱、睡眠猝死等均有直接的联系。
2 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立即针对患者各自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护士要善于运用沟通技巧和倾听技术,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内心的苦恼和需求,准确把握其情感变化,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给予及时解决。增加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相互信任。尽量避免与同样处于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接触。
2.2 安排有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如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睡前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应暗淡,关掉大灯,使用小夜灯或地灯。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2.3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习惯。建立与入院前相类似的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活动量,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安排患者和他人交流的机会以帮助减少睡眠需要。睡眠姿势应以自然、舒适、放松、不影响睡眠为原则。良好的睡眠姿势应取右侧卧位,上下肢半屈曲状,这样不仅可使机体大部分肌肉处于松驰状态,而且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负担和胃的排空。
2.4 有计划的安排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干扰。在患者睡眠期间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活动。尽量把一些干扰睡眠药物的使用安排在上午,以避免对睡眠的干扰。护士夜间查房时严格做到“四轻”不要用手电筒直接照射患者面部,观察距离不要太近以免受到惊吓。对容易产生噪音的门轴、车轮要定期检修和润滑,对仪器的报警声尽可能减小或关闭,对重危病人尽可能安排在一个人的抢救病房,避免家属和医护人员进出频繁影响睡眠。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要经常巡视病房、与其打招呼,给予适度刺激。
2.5 提供促进睡眠的措施,如减少睡前的活动量,睡前喝一杯热牛奶,避免饮咖啡和浓茶;避免看刺激性的电视和书报。晚餐时间最少在睡前两小时,且应清淡少量,以避免消化器官负担过重,既影响消化,又影响睡眠。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睡前温水泡脚,一方面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足部血管缓慢扩张,血流增加,从而减少供给头部的血流,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降低,便于抑制过程的扩散,起到催眠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脚的清洁卫生,减少脚病,减轻下肢浮肿,还会使全身感到舒适,睡得安稳。
2.6 提供舒适的睡眠用品。睡床应软硬适中,枕头的高度以8~15㎝为宜,稍低于从肩膀到同侧颈部的距离。枕头过低,头部会向下垂,使颈部肌肉紧张;枕头过高,也会使颈部和躯干产生一定角度,既影响睡眠,又易使颈部肌肉劳损。软硬度适中,过硬易引起头皮麻木,过软难以保证枕头与身体的平衡,影响睡眠。枕心以木棉、棉花或泡沫塑料为宜。床单应清洁平坦,被褥轻软,厚度适宜,尽量减少和避免对皮肤的刺激,有助于睡眠。
2.7 积极处理可能引起睡眠改变的因素,如止痛,吸氧,解除尿储留等。
2.8 对于尿频或尿失禁的患者:限制患者夜间的饮水量,睡前排尿。对于尿失禁的患者进行导尿。便器放在床旁患者能拿到的地方。
2.9 对于睡眠障碍严重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物,以辅助睡眠,减少睡眠障碍带来的不适体验,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评估其疗效。
2.10 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睡眠障碍的原因和避免其发生的可能方法,正常人每日需要的睡眠时数,以及人体睡眠的规律,必要的活动对促进睡眠的重要性等等。
3 小结
老年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在临床上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睡眠障碍对老年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负担。但只要我们积极加强护理,就会使睡眠障碍得到很好的改善,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 睡眠障碍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9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43-02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占去了人生约1/3的时间,对人的体力、精力恢复和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由于生理和病理的原因,睡眠质量普遍降低,逐渐形成睡眠障碍,主要睡眠问题是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夜间睡眠觉醒增多和睡眠深度下降,还包括白天疲劳,困倦,磕睡增多和入睡较早等。我院收治的对象多为脑血管意外后,老年痴呆症,所以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方法。药物治疗虽作用确切、见效快,但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依赖性,且停药后易反弹。所以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睡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如下。
1 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
1.1 老年患者睡眠的特点。老年人由于生理病理心理等原因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但对睡眠的需求并未减少,主要特点为:
1.1.1 睡眠时间缩短。65岁以上的老年人,睡眠时间虽平均为9小时,但实际睡眠时间平均约7小时。
1.1.2 夜间易受内外因素的干扰,觉醒频繁,睡眠变得断断续续。
1.1.3 浅睡眠期增多,而深睡眠期减少,年龄越大,睡眠越浅。
1.1.4 容易早醒,睡眠趋向早睡早醒。
1.2 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因素。造成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最常见的原因。
1.2.1 精神或心理因素。如惧怕失眠,期待,自责、恐惧、焦虑等均可使情绪一直处于慢性唤醒状态而致睡眠障碍。
1.2.2 环境因素。如新入院,光线不适宜,声音吵闹等造成老年患者失眠。
1.2.3 年龄因素。老年人因白天活动减少,易打磕睡,精神紧张度下降,容易早睡早起,夜间睡眠时间减少。
1.2.4 疾病因素。机体重要脏器疾患及精神疾病引起睡眠障碍。
1.2.5 其它因素。如药物影响,不良的睡眠习惯,肢体活动障碍,定时翻身等。
1.3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人的睡眠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危害主要有:
1.3.1 加重各种躯体及精神疾患。
1.3.2 白天嗜睡,情绪沮丧,焦虑,抑郁。
1.3.3 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性下降。
1.3.4 脑功能损害: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功能障碍,引起痴呆症。
1.3.5 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等。
1.3.6 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睡眠心律紊乱、睡眠猝死等均有直接的联系。
2 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立即针对患者各自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护士要善于运用沟通技巧和倾听技术,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内心的苦恼和需求,准确把握其情感变化,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给予及时解决。增加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相互信任。尽量避免与同样处于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接触。
2.2 安排有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如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睡前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应暗淡,关掉大灯,使用小夜灯或地灯。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2.3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习惯。建立与入院前相类似的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活动量,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安排患者和他人交流的机会以帮助减少睡眠需要。睡眠姿势应以自然、舒适、放松、不影响睡眠为原则。良好的睡眠姿势应取右侧卧位,上下肢半屈曲状,这样不仅可使机体大部分肌肉处于松驰状态,而且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负担和胃的排空。
2.4 有计划的安排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干扰。在患者睡眠期间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活动。尽量把一些干扰睡眠药物的使用安排在上午,以避免对睡眠的干扰。护士夜间查房时严格做到“四轻”不要用手电筒直接照射患者面部,观察距离不要太近以免受到惊吓。对容易产生噪音的门轴、车轮要定期检修和润滑,对仪器的报警声尽可能减小或关闭,对重危病人尽可能安排在一个人的抢救病房,避免家属和医护人员进出频繁影响睡眠。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要经常巡视病房、与其打招呼,给予适度刺激。
2.5 提供促进睡眠的措施,如减少睡前的活动量,睡前喝一杯热牛奶,避免饮咖啡和浓茶;避免看刺激性的电视和书报。晚餐时间最少在睡前两小时,且应清淡少量,以避免消化器官负担过重,既影响消化,又影响睡眠。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睡前温水泡脚,一方面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足部血管缓慢扩张,血流增加,从而减少供给头部的血流,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降低,便于抑制过程的扩散,起到催眠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脚的清洁卫生,减少脚病,减轻下肢浮肿,还会使全身感到舒适,睡得安稳。
2.6 提供舒适的睡眠用品。睡床应软硬适中,枕头的高度以8~15㎝为宜,稍低于从肩膀到同侧颈部的距离。枕头过低,头部会向下垂,使颈部肌肉紧张;枕头过高,也会使颈部和躯干产生一定角度,既影响睡眠,又易使颈部肌肉劳损。软硬度适中,过硬易引起头皮麻木,过软难以保证枕头与身体的平衡,影响睡眠。枕心以木棉、棉花或泡沫塑料为宜。床单应清洁平坦,被褥轻软,厚度适宜,尽量减少和避免对皮肤的刺激,有助于睡眠。
2.7 积极处理可能引起睡眠改变的因素,如止痛,吸氧,解除尿储留等。
2.8 对于尿频或尿失禁的患者:限制患者夜间的饮水量,睡前排尿。对于尿失禁的患者进行导尿。便器放在床旁患者能拿到的地方。
2.9 对于睡眠障碍严重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物,以辅助睡眠,减少睡眠障碍带来的不适体验,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评估其疗效。
2.10 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睡眠障碍的原因和避免其发生的可能方法,正常人每日需要的睡眠时数,以及人体睡眠的规律,必要的活动对促进睡眠的重要性等等。
3 小结
老年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在临床上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睡眠障碍对老年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负担。但只要我们积极加强护理,就会使睡眠障碍得到很好的改善,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