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视剧中的捕快跟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一样的吗?在古代当捕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要当捕快,得先弄清捕快的“职位描述”“日常工作”和“任职要求”。古代的捕快,属于衙役,是衙门里少不了的跑腿办事的勤杂人员,负责当地行政权力的执行,算是执法和行政的主力。从重要性来看,衙役名列前茅,但从地位看,衙役基本是地位最低的一群人:没有官方身份, 即没有编制,只算是为衙门服役。
以明清州县衙门为例,衙役分四班,即皂、捕、快、壮班(也有学者称分为三班衙役,不包括捕班,或捕、快合一)。各班都有班头,也叫头役,统领本班。《水浒传》中的武松在阳谷县就是担任这种班头。四班之外,还有零星杂役,包括门子、禁卒、仵作、库丁、仓夫、斗级(收粮掌斗)、轿夫、伞扇夫、鸣锣夫、吹鼓手、灯夫、更夫、伙夫、马夫、铺兵(邮驿)等等。
这么多种类的衙役都对应着什么样的工作职责呢?
皂班的职责是前驱护卫和仪仗,知县升堂办案时执行刑讯拷笞;快班分为马快和步快,职责是巡夜、传唤、逮捕,问案时到庭供长官驱使,还会被派出到乡下催征赋税;捕役的职责是侦查案件,缉捕盗贼,也同快班一道巡夜,押运官银时充当护卫;壮班的职责是守卫粮仓、金库和监狱,护送官银或罪囚时,也充当杂差;门子掌管仪门(衙门中正门与正堂之间的门,正官升堂办公,须关闭仪门),叫升堂,喊人犯,掌管发令竹签。
其余零散衙役的职责大多从名字就可以判断出来。
了解捕快的“职位描述”和“日常工作”后,我们来看看衙门对捕快的要求。古代生活史专家倪方六曾说:“只要是手脚利索、脑子好使的都能当捕快,从目不识丁的农民到有前科的小混混,都能做,因此捕快的素质整体来说是不高的。”
此外,衙役的身份分两种:良民和贱民。民壮、库丁、斗级、铺兵为良民,皂、快、捕、仵、禁卒、门子为贱民。可以看到,这些身份为贱民的衙役才是我们所认知的捕快主力,所以,捕快一般是由素质并不很好的贱民担任。而贱民身份的衙役一旦从业,其三代不能参加科举,也不准捐纳买官,所以有些家庭严禁子孙从事衙役。
但是,除了官户和缙绅外,其余百姓都要服役納税,而衙役可以豁免或逃避徭役,在官府办事还可以照顾本家和三亲六故。
行文至此,也许你会有个问题——为什么对衙门来说这么重要的职位,要由贱民来做?因为捕快干的活儿,在古人看来,是一种得罪人的活计:总是要抓人拿人,总是跟坏人坏事打交道,所以只能让贱民做。
在古代,当捕快大概是一种美梦逐渐破灭的体验吧。没有编制福利不说,工资还不高;工资不高就算了,至少能庇护家人,但却影响了长远发展,成了贱民,家人三代不能入仕。有选择的情况下,大家应该还是会选择科举或从军,衙役说到底是无路可走的人去混口饭吃而已。
也许有人会问,捕快待遇这么差为什么不辞职呢?而且感觉在老百姓眼里他们很厉害,看起来也没那么穷?
那再来说说捕快为什么不辞职,答案其实就在后两个问题里:他们被百姓畏惧,就可以借机搞自己的生财之道,有钱自然就不愿意辞职了。
为什么老百姓怕他们?他们的钱怎么来的?对百姓而言,可以不认识远在天边的皇帝,但近在眼前负责县里日常治安的捕快大家必然都是知道的。百姓对捕快的感观还来源于其具体职能。皂班负责刑讯拷笞;捕役缉捕盗贼的刑罚权力让人们不自觉地畏惧;再者,捕快的整体素质并不高,像无赖一样无常的捕快来负责刑讯和缉捕盗贼,总有种一言不合就会套罪抓人的既视感,老百姓定然也生怕自己触了霉头被抓。
说到捕快怎么获取钱财,其实就是诈百姓、收贿赂。
宋人沈梦溪说:“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一般州县认为,衙役办差向当事人收取的车费、驴费、鞋袜费和饭费茶水钱都属于“正常收费”,只是不准借机勒索敲诈,这说的就是一般的收费由头了,多数衙门的规费,属于书吏和衙役分享。
只要派差,就能得到规费或贿赂。举个例子,一桩杀人案,从勘查现场到审结案件,各种规费可达数万钱。捕役由于发案不规律,没有案件时就没有额外收入,所以主要从娼妓户和宰牲户收取陋规。这样一来,小地方的捕役,缺乏规费来源而生活像乞丐,而大城市的捕役,则因收费花样繁多而十分滋润。有的衙役,陋规收入一年甚至能有数千上万两银子。
再举个例子,清朝方苞在《狱中杂记》中称:同样三个人受刑,一人花了三十两银子,被打伤骨头,躺了一个月才好;另一个人花了六十两银子,打伤的是皮肉,二十多天恢复;第三个人花了一百八十两银子,挨打的当天晚上就能像平常一样散步。方苞问这些衙役:既然都花了钱,为什么挨打轻重不一样?衙役回答说:如果一样,谁还会多给钱?
即使进了班房,有钱和无钱的待遇也大不一样。所以,不管地方政府有什么公务,到衙役手里总能生出捞钱的法子来。可以说,收陋规的方式和理由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此外,衙役之间,或者说是衙门的上下级之间也存在私相授受,基层贪腐总会有个上下庇护,不然贪污者早就被揭发了。
总而言之,在古代,除非是服役需求,普通百姓一般都不会去做捕快。如果真要回到古代谋职,考科举做正儿八经的官可比捕快香。说白了,捕快并不是一个实现抱负的好职业。
(摘自 “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捕快那些事
要当捕快,得先弄清捕快的“职位描述”“日常工作”和“任职要求”。古代的捕快,属于衙役,是衙门里少不了的跑腿办事的勤杂人员,负责当地行政权力的执行,算是执法和行政的主力。从重要性来看,衙役名列前茅,但从地位看,衙役基本是地位最低的一群人:没有官方身份, 即没有编制,只算是为衙门服役。
以明清州县衙门为例,衙役分四班,即皂、捕、快、壮班(也有学者称分为三班衙役,不包括捕班,或捕、快合一)。各班都有班头,也叫头役,统领本班。《水浒传》中的武松在阳谷县就是担任这种班头。四班之外,还有零星杂役,包括门子、禁卒、仵作、库丁、仓夫、斗级(收粮掌斗)、轿夫、伞扇夫、鸣锣夫、吹鼓手、灯夫、更夫、伙夫、马夫、铺兵(邮驿)等等。
这么多种类的衙役都对应着什么样的工作职责呢?
皂班的职责是前驱护卫和仪仗,知县升堂办案时执行刑讯拷笞;快班分为马快和步快,职责是巡夜、传唤、逮捕,问案时到庭供长官驱使,还会被派出到乡下催征赋税;捕役的职责是侦查案件,缉捕盗贼,也同快班一道巡夜,押运官银时充当护卫;壮班的职责是守卫粮仓、金库和监狱,护送官银或罪囚时,也充当杂差;门子掌管仪门(衙门中正门与正堂之间的门,正官升堂办公,须关闭仪门),叫升堂,喊人犯,掌管发令竹签。
其余零散衙役的职责大多从名字就可以判断出来。
了解捕快的“职位描述”和“日常工作”后,我们来看看衙门对捕快的要求。古代生活史专家倪方六曾说:“只要是手脚利索、脑子好使的都能当捕快,从目不识丁的农民到有前科的小混混,都能做,因此捕快的素质整体来说是不高的。”
此外,衙役的身份分两种:良民和贱民。民壮、库丁、斗级、铺兵为良民,皂、快、捕、仵、禁卒、门子为贱民。可以看到,这些身份为贱民的衙役才是我们所认知的捕快主力,所以,捕快一般是由素质并不很好的贱民担任。而贱民身份的衙役一旦从业,其三代不能参加科举,也不准捐纳买官,所以有些家庭严禁子孙从事衙役。
但是,除了官户和缙绅外,其余百姓都要服役納税,而衙役可以豁免或逃避徭役,在官府办事还可以照顾本家和三亲六故。
行文至此,也许你会有个问题——为什么对衙门来说这么重要的职位,要由贱民来做?因为捕快干的活儿,在古人看来,是一种得罪人的活计:总是要抓人拿人,总是跟坏人坏事打交道,所以只能让贱民做。
在古代,当捕快大概是一种美梦逐渐破灭的体验吧。没有编制福利不说,工资还不高;工资不高就算了,至少能庇护家人,但却影响了长远发展,成了贱民,家人三代不能入仕。有选择的情况下,大家应该还是会选择科举或从军,衙役说到底是无路可走的人去混口饭吃而已。
捕快的生财之道
也许有人会问,捕快待遇这么差为什么不辞职呢?而且感觉在老百姓眼里他们很厉害,看起来也没那么穷?
那再来说说捕快为什么不辞职,答案其实就在后两个问题里:他们被百姓畏惧,就可以借机搞自己的生财之道,有钱自然就不愿意辞职了。
为什么老百姓怕他们?他们的钱怎么来的?对百姓而言,可以不认识远在天边的皇帝,但近在眼前负责县里日常治安的捕快大家必然都是知道的。百姓对捕快的感观还来源于其具体职能。皂班负责刑讯拷笞;捕役缉捕盗贼的刑罚权力让人们不自觉地畏惧;再者,捕快的整体素质并不高,像无赖一样无常的捕快来负责刑讯和缉捕盗贼,总有种一言不合就会套罪抓人的既视感,老百姓定然也生怕自己触了霉头被抓。
说到捕快怎么获取钱财,其实就是诈百姓、收贿赂。
宋人沈梦溪说:“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一般州县认为,衙役办差向当事人收取的车费、驴费、鞋袜费和饭费茶水钱都属于“正常收费”,只是不准借机勒索敲诈,这说的就是一般的收费由头了,多数衙门的规费,属于书吏和衙役分享。
只要派差,就能得到规费或贿赂。举个例子,一桩杀人案,从勘查现场到审结案件,各种规费可达数万钱。捕役由于发案不规律,没有案件时就没有额外收入,所以主要从娼妓户和宰牲户收取陋规。这样一来,小地方的捕役,缺乏规费来源而生活像乞丐,而大城市的捕役,则因收费花样繁多而十分滋润。有的衙役,陋规收入一年甚至能有数千上万两银子。
再举个例子,清朝方苞在《狱中杂记》中称:同样三个人受刑,一人花了三十两银子,被打伤骨头,躺了一个月才好;另一个人花了六十两银子,打伤的是皮肉,二十多天恢复;第三个人花了一百八十两银子,挨打的当天晚上就能像平常一样散步。方苞问这些衙役:既然都花了钱,为什么挨打轻重不一样?衙役回答说:如果一样,谁还会多给钱?
即使进了班房,有钱和无钱的待遇也大不一样。所以,不管地方政府有什么公务,到衙役手里总能生出捞钱的法子来。可以说,收陋规的方式和理由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此外,衙役之间,或者说是衙门的上下级之间也存在私相授受,基层贪腐总会有个上下庇护,不然贪污者早就被揭发了。
总而言之,在古代,除非是服役需求,普通百姓一般都不会去做捕快。如果真要回到古代谋职,考科举做正儿八经的官可比捕快香。说白了,捕快并不是一个实现抱负的好职业。
(摘自 “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