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急需大批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武安市职教中心机械专业与时俱进,审时度势,自2004年9月起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推进订单招生、模块教学、弹性学制、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机制,学生职业能力增强,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机械专业毕业生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当地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机械专业由教学改革前的六个班319人发展成十四个班812人,就业率100%,学生中级工技能通过率100%。近三年已为企事业单位短期培训20班次1050人,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一、坚定改革信心,强化具体措施,面向市场需求,打造专业优势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机械专业从人才培养着手,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通过教学改革形成“订单招生入口旺,工学结合出口畅,争相录用交口赞”的良好态势。
二、优化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改变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采用“1.5+0.5+1”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1.5+0.5+1”即第一阶段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开设职高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该阶段的专业实践课主要采用“见习+实训”的方式,通过实物、实地的见习,帮助学生增加直观印象;利用校内的实验实训设备,模拟生产环境,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训以加深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第二阶段利用半年的时间工学交替,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学生达到国家中级工技能标准,为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顶岗实习,学生全部到对口企业顶岗实习,以工代学,以工促学,在职业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采用模块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机械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采用模块教学,强调基础为先导,能力为本位,技能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创业教育、环保思想教育,在专业方面突出新技术,新工艺,着眼当地经济建设对高新科技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具体设置的教学模块是:
(一)公共模块:
1.德育模块:(1)必修模块:法律,职业道德。(2)选修模块:环保教育,健康教育、邓小平理论、时事政治。2.文化知识模块:必修模块:语文,数学,英语,物理。3.基础能力模块:(1)必修模块:计算机,体育。(2)选修模块: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礼仪、健康教育、艺术欣赏、劳动技能。
(二)专业模块:
1.专业基础模块:机械基础,机械制图。2.专业技能模块:(1)机械基础模块:理论力学基础知识、金属材料学、机构机器的基本组成及运动分析、机械类常用零件的组成结构及实际应用、各种机械类传动的基本原理及在日常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液压传动以及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2)机械制图模块: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知识、各种视图的画法、学会看三视图、自己动手画三视图,读懂机械零件图,试着画零件图。(3)技能选修模块:汽车维修、汽车电工、常见机械故障及排除、车工基本技能、数控编程及操作、钳工技能操作、机械类小制作等。
四、推进弹性学制,加快人才培养,满足市场对机械专业人才需求
在职业高中三年学制的前提下,实行一年半固定在校,半年工学交替,一年顶岗实习的弹性学制。学生在两年内完成规定的模块教学任务,取得相应的学分,在校内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工技能标准,学校安排顶岗实习。如学生两年内不能完成规定模块学习任务,达不到中级技能标准,继续在校学习,直至完成学习任务,方可准予上岗实习。第三年学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依据顶岗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定结果,折合学分,记入学生档案,累计达到规定学分标准允许毕业。
课程改革后实行学分弹性学制,机械专业学生完成本专业教学中规定的内容,累积110学分,普通话取得二级乙等以上证书者准许毕业。
五、校企携手,强强联合,拓宽专业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
在机械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发挥学校、企业双方对人才培养的优势,把学校的教育优势与企业的设备和技术优势结合,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缓解了企业用人的紧张状况,同时使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溶入企业团队,有利于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校企结合实现了教学工厂化,人才技能型,就业零距离。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按照企业制定的岗位学徒期、试用期、转正期,由企业支付相应的薪酬。学生带薪顶岗实习解决了农村贫困学生的上学难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学生的对口就业创造了最有力的条件。
六、发挥专业优势,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社会效益,教育回报社会
机械专业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注重专业教学的社会效益。为了提高武安市机械类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同时感谢社会各界对机械专业的支持与厚爱,先后为武安市东山、文丰、普阳、文安、新金、明芳、永诚、运丰钢铁有限公司,华润、金鹏余热电力公司,武安市建设局等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机械专业人才培训。
职业教育要始终面向市场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与时俱进。中等职业学校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目标、以教改为抓手”,才能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实用、够用、顶用”的原则,让学生掌握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基础知识;坚持 “对口适用,技术过硬”的原则,强调能力本位,突出技能实训课的地位;坚持“优化工学结合,对口顶岗实习”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面向市场,明确需求,找准定位,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满足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要求,从而实现机械专业教学工厂化,人才技能化,就业零距离的目标。
一、坚定改革信心,强化具体措施,面向市场需求,打造专业优势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机械专业从人才培养着手,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通过教学改革形成“订单招生入口旺,工学结合出口畅,争相录用交口赞”的良好态势。
二、优化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改变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采用“1.5+0.5+1”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1.5+0.5+1”即第一阶段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开设职高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该阶段的专业实践课主要采用“见习+实训”的方式,通过实物、实地的见习,帮助学生增加直观印象;利用校内的实验实训设备,模拟生产环境,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训以加深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第二阶段利用半年的时间工学交替,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学生达到国家中级工技能标准,为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顶岗实习,学生全部到对口企业顶岗实习,以工代学,以工促学,在职业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采用模块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机械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采用模块教学,强调基础为先导,能力为本位,技能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创业教育、环保思想教育,在专业方面突出新技术,新工艺,着眼当地经济建设对高新科技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具体设置的教学模块是:
(一)公共模块:
1.德育模块:(1)必修模块:法律,职业道德。(2)选修模块:环保教育,健康教育、邓小平理论、时事政治。2.文化知识模块:必修模块:语文,数学,英语,物理。3.基础能力模块:(1)必修模块:计算机,体育。(2)选修模块: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礼仪、健康教育、艺术欣赏、劳动技能。
(二)专业模块:
1.专业基础模块:机械基础,机械制图。2.专业技能模块:(1)机械基础模块:理论力学基础知识、金属材料学、机构机器的基本组成及运动分析、机械类常用零件的组成结构及实际应用、各种机械类传动的基本原理及在日常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液压传动以及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2)机械制图模块: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知识、各种视图的画法、学会看三视图、自己动手画三视图,读懂机械零件图,试着画零件图。(3)技能选修模块:汽车维修、汽车电工、常见机械故障及排除、车工基本技能、数控编程及操作、钳工技能操作、机械类小制作等。
四、推进弹性学制,加快人才培养,满足市场对机械专业人才需求
在职业高中三年学制的前提下,实行一年半固定在校,半年工学交替,一年顶岗实习的弹性学制。学生在两年内完成规定的模块教学任务,取得相应的学分,在校内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工技能标准,学校安排顶岗实习。如学生两年内不能完成规定模块学习任务,达不到中级技能标准,继续在校学习,直至完成学习任务,方可准予上岗实习。第三年学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依据顶岗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定结果,折合学分,记入学生档案,累计达到规定学分标准允许毕业。
课程改革后实行学分弹性学制,机械专业学生完成本专业教学中规定的内容,累积110学分,普通话取得二级乙等以上证书者准许毕业。
五、校企携手,强强联合,拓宽专业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
在机械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发挥学校、企业双方对人才培养的优势,把学校的教育优势与企业的设备和技术优势结合,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缓解了企业用人的紧张状况,同时使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溶入企业团队,有利于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校企结合实现了教学工厂化,人才技能型,就业零距离。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按照企业制定的岗位学徒期、试用期、转正期,由企业支付相应的薪酬。学生带薪顶岗实习解决了农村贫困学生的上学难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学生的对口就业创造了最有力的条件。
六、发挥专业优势,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社会效益,教育回报社会
机械专业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注重专业教学的社会效益。为了提高武安市机械类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同时感谢社会各界对机械专业的支持与厚爱,先后为武安市东山、文丰、普阳、文安、新金、明芳、永诚、运丰钢铁有限公司,华润、金鹏余热电力公司,武安市建设局等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机械专业人才培训。
职业教育要始终面向市场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与时俱进。中等职业学校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目标、以教改为抓手”,才能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实用、够用、顶用”的原则,让学生掌握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基础知识;坚持 “对口适用,技术过硬”的原则,强调能力本位,突出技能实训课的地位;坚持“优化工学结合,对口顶岗实习”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面向市场,明确需求,找准定位,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满足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要求,从而实现机械专业教学工厂化,人才技能化,就业零距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