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这个人大代表是渔区选民一张张神圣的选票选出来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忠实地代表他们的意志和利益,没有理由不如实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也没有理由不为他们办实事。”提及自己10多年的履职心得,许火云的语气坚定而又诚恳。
这就是玉环县连任三届的老代表许火云,一位心里惦记着渔民、一心为渔民办实事的渔区代表。自1997年当选为玉环县人大代表以来,每年人代会,他都会带一些有关海岛渔业、渔村、渔民的意见、建议提交会议,成了名副其实的渔民代言人。
“扶持渔民转产的资金,怎么少了200万元?”
玉环是个海岛县,当地很多百姓常年以渔业为生。可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不断枯竭,海洋环境污染加剧和国家渔业政策调整,渔业效益一落千丈,渔民生活水平不断下滑。
“上世纪90年代初,玉环渔民生活水平就已经达到小康;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从小康变成了温饱;到21世纪,他们又滑到了贫困线。”许火云介绍说,像浙玉渔1306号渔船,上世纪90年代初时,每名船工、渔民的年收入就可达三四万元,可到21世纪初竟下滑到1.5万元左右。而浙玉渔1908号渔船,不仅船工渔民收入大幅下滑,渔老大更是入不敷出,年年亏损,最后迫于无奈只得把苦心经营多年的渔船报废卖了。
“渔船就是渔民谋生的依靠,一旦渔船报废,就意味着这艘船上的十多名渔民将下岗失业,他们的家庭也将失去主要经济来源。”目睹渔民生活不断陷入困境,许火云心急如焚。
“渔民转产转业已刻不容缓!”2002年底,得知自己连任县十三届人大代表后,许火云便立即着手调研,准备就此问题在玉环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建议。
为了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接下来两个月时间里,他先后20余次深入坎门钓艚、灯塔、应东等渔区,与渔业公司、渔民协会负责人座谈,走访渔民、渔老大,了解当时的渔业生产情况和面临的困境。结果他发现,当地大部分渔船都已出现连年亏损,很多船老大已宣告破产,而更多的渔民则无处就业,新的贫困户不断涌现。
2003年的县人代会上,许火云领衔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要求尽快出台渔民转产转业优惠政策”的建议,其翔实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建议,让众多与会代表产生了共鸣,并引起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人代会结束后,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渔民转产转业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亲自挂帅。而作为领衔人,许火云也马不停蹄地与渔业部门一同赶赴北海、荣城、蓬莱等地进行专题考察、调研,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考察回来后,许火云第一时间撰写了《渔民转产转业建议材料》,为政府部门制订切实可行的渔民转产转业政策提供参考。
2003年底,玉环县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县财政每年拨出500万元,用于渔民转产转业项目开发”等优惠政策。
然而,当许火云仍沉浸在喜悦中时,正参加玉环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他却发现,2004年度的财政预算报告中,渔民转产转业专项资金仅安排了300万元。“今年是我县第一年安排渔民转产转业专项资金,怎能与政策规定的不符?少了200万元,政府这不是出尔反尔吗?”许火云当场提出疑义。
许火云的疑义,引起了与会人员的重视,并建议政府修改财政预算报告草案。终于,在人代会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许火云欣喜地发现,渔民转产转业专项资金安排改成了500万元。
也正是这每年500万元的专项资金,有力扶持了玉环县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海上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推进了海上安全救助工作,也有效地促进了玉环县广大渔民的转产转业。
正面临失业的渔民叶银平在转产转业后,办起了一家小加工厂,年收入3万多元。虽说收入并不是很高,但老叶很满足,他说,这已足够他家一年的生活开支了。
“渔民收入不断下降,政府怎么能停止他们的养老保险?”
渔民转产转业的问题解决了,许火云又把目光投向了失海渔民的养老问题上。
2004年1月1日起,玉环县便开始施行《玉环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将年满60周岁的退休老渔民也列入参保范围,为老渔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时隔一年多,玉环县政府竟突然停止了对失海渔民的养老参保政策。
这下,许火云坐不住了。“渔业生产一落千丈,渔民收入不断下降,生活无法保障,已经成了社会弱势群体,政府怎能弃他们于不顾呢?”2006年人代会上,许火云便与其他来自渔区的人大代表提出建议,要求恢复针对失海渔民的养老保险政策,让他们的基本生活有所保障。
代表们的建议,引起了县政府的重视。同年7月,玉环县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的补充规定》,将渔民纳入参保范围,但附加了两个条件:一是保障基金中由政府承担的30%,改由渔民自行承担;二是由原先年满60周岁的渔民单个参保,改为整户参保。
“这个参保门槛太苛刻了,对广大困难渔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让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参保。”替渔民抱不平的许火云,在2007年人代会上,再次提出建议,要求政府修改政策,让渔民和农民享受同等待遇。
然而,许火云的这个建议,并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对此,许火云并没有气馁,而是走遍了玉环县各个主要渔区,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全县渔民生活现状和政策实施情况,并在2008年3月的人代会上,提交了一份更加翔实的建议。这份建议不仅有理有据,还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比如建议政府从玉环二期、三期土地出让金中划出部分资金作为渔民的养老保障金等等。
终于,该建议引起了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被确定为当年重点督办件。而政府部门也立即行动起来,2008年3月10日,也就是县人代会闭幕的当天下午,玉环县县长办公会议就专门听取并形成了《关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修正方案》,允许渔民参保方式为“个人自愿参保为主”,同时调整拆解渔船所涉人员的缴费标准,做到与被征地农民相同,并退还2006年8月1日至2008年3月25日已参保人员的多缴金额。同年7月1日,玉环县又在全省率先出台并实行《拆解渔船所涉人员参照执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实施意见》,彻底解决全县失海渔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据统计,从2002年至今,玉环县共拆解渔船700多艘,按每条渔船10名船员计算,共有7000多名渔民符合参保条件。截至2010年3月底,全县已有5100多名渔民参保。
今年77岁的黄连才老人,是5100多名已参保渔民中的普通一员。从2008年7月起,老人每月都能领到300多元的养老金,“我与大海打了整整40多年的交道,前些年上岸时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但现在我也能像‘公家人’一样,拿着本本到银行领工资,这一切都亏了许火云代表啊。”黄连才老人感慨道。
许火云小档案
许火云,玉环县坎门街道坎门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基层人大代表,许火云时刻惦记百姓的疾苦,竭尽所能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近年来,在他的领导下,坎门社区先后投入了900多万元,用于推进民生工程:建成了一条10米宽、400米长的坎欢路,让当地居民放心出行;大力开展改水工程,让400多户家庭不再为饮水发愁;每年定期给社区内的低保户、退休渔民发放补助,让他们安享晚年……
这就是玉环县连任三届的老代表许火云,一位心里惦记着渔民、一心为渔民办实事的渔区代表。自1997年当选为玉环县人大代表以来,每年人代会,他都会带一些有关海岛渔业、渔村、渔民的意见、建议提交会议,成了名副其实的渔民代言人。
“扶持渔民转产的资金,怎么少了200万元?”
玉环是个海岛县,当地很多百姓常年以渔业为生。可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不断枯竭,海洋环境污染加剧和国家渔业政策调整,渔业效益一落千丈,渔民生活水平不断下滑。
“上世纪90年代初,玉环渔民生活水平就已经达到小康;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从小康变成了温饱;到21世纪,他们又滑到了贫困线。”许火云介绍说,像浙玉渔1306号渔船,上世纪90年代初时,每名船工、渔民的年收入就可达三四万元,可到21世纪初竟下滑到1.5万元左右。而浙玉渔1908号渔船,不仅船工渔民收入大幅下滑,渔老大更是入不敷出,年年亏损,最后迫于无奈只得把苦心经营多年的渔船报废卖了。
“渔船就是渔民谋生的依靠,一旦渔船报废,就意味着这艘船上的十多名渔民将下岗失业,他们的家庭也将失去主要经济来源。”目睹渔民生活不断陷入困境,许火云心急如焚。
“渔民转产转业已刻不容缓!”2002年底,得知自己连任县十三届人大代表后,许火云便立即着手调研,准备就此问题在玉环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建议。
为了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接下来两个月时间里,他先后20余次深入坎门钓艚、灯塔、应东等渔区,与渔业公司、渔民协会负责人座谈,走访渔民、渔老大,了解当时的渔业生产情况和面临的困境。结果他发现,当地大部分渔船都已出现连年亏损,很多船老大已宣告破产,而更多的渔民则无处就业,新的贫困户不断涌现。
2003年的县人代会上,许火云领衔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要求尽快出台渔民转产转业优惠政策”的建议,其翔实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建议,让众多与会代表产生了共鸣,并引起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人代会结束后,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渔民转产转业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亲自挂帅。而作为领衔人,许火云也马不停蹄地与渔业部门一同赶赴北海、荣城、蓬莱等地进行专题考察、调研,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考察回来后,许火云第一时间撰写了《渔民转产转业建议材料》,为政府部门制订切实可行的渔民转产转业政策提供参考。
2003年底,玉环县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县财政每年拨出500万元,用于渔民转产转业项目开发”等优惠政策。
然而,当许火云仍沉浸在喜悦中时,正参加玉环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他却发现,2004年度的财政预算报告中,渔民转产转业专项资金仅安排了300万元。“今年是我县第一年安排渔民转产转业专项资金,怎能与政策规定的不符?少了200万元,政府这不是出尔反尔吗?”许火云当场提出疑义。
许火云的疑义,引起了与会人员的重视,并建议政府修改财政预算报告草案。终于,在人代会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许火云欣喜地发现,渔民转产转业专项资金安排改成了500万元。
也正是这每年500万元的专项资金,有力扶持了玉环县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海上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推进了海上安全救助工作,也有效地促进了玉环县广大渔民的转产转业。
正面临失业的渔民叶银平在转产转业后,办起了一家小加工厂,年收入3万多元。虽说收入并不是很高,但老叶很满足,他说,这已足够他家一年的生活开支了。
“渔民收入不断下降,政府怎么能停止他们的养老保险?”
渔民转产转业的问题解决了,许火云又把目光投向了失海渔民的养老问题上。
2004年1月1日起,玉环县便开始施行《玉环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将年满60周岁的退休老渔民也列入参保范围,为老渔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时隔一年多,玉环县政府竟突然停止了对失海渔民的养老参保政策。
这下,许火云坐不住了。“渔业生产一落千丈,渔民收入不断下降,生活无法保障,已经成了社会弱势群体,政府怎能弃他们于不顾呢?”2006年人代会上,许火云便与其他来自渔区的人大代表提出建议,要求恢复针对失海渔民的养老保险政策,让他们的基本生活有所保障。
代表们的建议,引起了县政府的重视。同年7月,玉环县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的补充规定》,将渔民纳入参保范围,但附加了两个条件:一是保障基金中由政府承担的30%,改由渔民自行承担;二是由原先年满60周岁的渔民单个参保,改为整户参保。
“这个参保门槛太苛刻了,对广大困难渔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让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参保。”替渔民抱不平的许火云,在2007年人代会上,再次提出建议,要求政府修改政策,让渔民和农民享受同等待遇。
然而,许火云的这个建议,并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对此,许火云并没有气馁,而是走遍了玉环县各个主要渔区,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全县渔民生活现状和政策实施情况,并在2008年3月的人代会上,提交了一份更加翔实的建议。这份建议不仅有理有据,还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比如建议政府从玉环二期、三期土地出让金中划出部分资金作为渔民的养老保障金等等。
终于,该建议引起了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被确定为当年重点督办件。而政府部门也立即行动起来,2008年3月10日,也就是县人代会闭幕的当天下午,玉环县县长办公会议就专门听取并形成了《关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修正方案》,允许渔民参保方式为“个人自愿参保为主”,同时调整拆解渔船所涉人员的缴费标准,做到与被征地农民相同,并退还2006年8月1日至2008年3月25日已参保人员的多缴金额。同年7月1日,玉环县又在全省率先出台并实行《拆解渔船所涉人员参照执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实施意见》,彻底解决全县失海渔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据统计,从2002年至今,玉环县共拆解渔船700多艘,按每条渔船10名船员计算,共有7000多名渔民符合参保条件。截至2010年3月底,全县已有5100多名渔民参保。
今年77岁的黄连才老人,是5100多名已参保渔民中的普通一员。从2008年7月起,老人每月都能领到300多元的养老金,“我与大海打了整整40多年的交道,前些年上岸时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但现在我也能像‘公家人’一样,拿着本本到银行领工资,这一切都亏了许火云代表啊。”黄连才老人感慨道。
许火云小档案
许火云,玉环县坎门街道坎门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基层人大代表,许火云时刻惦记百姓的疾苦,竭尽所能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近年来,在他的领导下,坎门社区先后投入了900多万元,用于推进民生工程:建成了一条10米宽、400米长的坎欢路,让当地居民放心出行;大力开展改水工程,让400多户家庭不再为饮水发愁;每年定期给社区内的低保户、退休渔民发放补助,让他们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