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底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视觉现象,也是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是从格式塔的图底互换、图底共生、这两种关系来解析图底关系,总结出图底关系的特性。
【关键词】:格式塔;图底关系;图底互换;图底共生
21世纪是一个读图的时代,而图与底是画面中一对重要的概念,其特点是利用视知觉中视点的不确定性和巧妙经营产生画面图与底正负关系的相互转换或图底共生。“图”是居于前部的区域,也称为“正形”,“底”是被看成用来衬托图的背景,也称为“负形”。相对而言,图比底,轮廓较为完整、封闭,形状较为规则,面积较小,色彩比较浅;此外,更重要的是,能组织成一定意义的区域倾向于感觉的图[1]。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派认为:图底关系实际上是人类视知觉机制中的一种组织原则,当人在观看物象时,其中的某些部分会被视知觉选中,成为所谓的“图”,而其余部分则自然地退居其后,成为所谓的“底”或背景,这一现象即是我们所称的“图底关系”。
1.格式塔的图底互换关系
在格式塔中所谓的图底互换也被称为图底反转。指的就在图形和背景互为存在的前提下,作品中的背景既可以被称为图形,又可以被作为背景,反之亦然,图形和背景的差异几乎接近于零。在图底互换关系中,“底”不再是一个非封闭的单纯的背景关系,而是与“图”一样,具备封闭而优美的特征,当人们注视它的时候,同样显示出知觉的“意义”,被认做图形。
丹麦心理学家鲁宾(E.J.Rubin)最早开始研究图底关系的。鲁宾运用自己创造的实验心理学图形“鲁宾之杯”,(如图)来揭示图底关系的视知觉现象,图底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人们的注意力放在图或底上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当视觉中心在白图上时,这时的图形就是一对人的侧影,当注意力在黑底上时,这时的图形就是一个杯子。这是一个生动的图底反转(即图底互换)现象,它向我们揭示了图形构成原理,即图与底的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关系。
1.1对称性图底互换关系
对称性是指对比的各方有着相同的公约量。对称性图底互换通过掌握周期性图形的变化规律,借助数学几何的计算与分割,对画面进行抽象几何或具象图形的填充,比较注重秩序和对称原则的把握。互换主要有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两种形式。绝对对称式对称双方或多方同形、同色量,比如面积相等的图底互换就是属于绝对对称的图形互换。如右图: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作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当我们注意上部的白色部分的时候,白色的女人腿成为我们视觉中的图形,而黑色部分成为背景;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黑色部分时,黑色男性的腿就成为我们视觉中的图形,而白色部分成为背景。这种虚实互补,互生互存的图底关系能够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传达出双重信息。
1.2非对称图底互换关系
非对称性是和对称性相反的一种形式,构图中没有严谨的计算和分割,呈现出一种自由、无序、感性、非周期性分割的形式,但依然保留图底之间相互借用,互为依存,可阴可阳,宜正宜反的特征。这种图形互换的形式能够在作品中融入设计者个人的主观看法,即把设计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传达出去,又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力。如右图:《种族主义》的招贴设计,作者是莱西·德文斯基(波兰)。在白色的脚下出现了黑色的人脸,此招贴设计同样运用了非对称性图形互换的原理进行创作,设计师正是将脚和与之被踏到脚下的人脸进行对比,传递出发人深省的反对种族主义主题。
通過对图底互换的格式塔原理的解析,我明白了在设计中要学会 “看底空间”,并能巧妙地利用“底空间”,即图也是底,底也是图的图底互换的形式规律。
2.格式塔的图底共生关系
在图底共生的图形中,我们发现互为图底的双方都具有图的显著特征,都可以成为容易辨识的、“有意义”的视觉对象。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论述中可以解析图底共生的关系。该学派认为:视知觉所把握的整体性不能简单的等于各个部分之和,因此整体不能被分割,整体是大于或者不等于各个部分之和的,整体与部分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整体由各个部分所决定,部分也由整体所决定[3]。图底共生图形中的图与底都属于个体,属于部分内容,图底共生之间的关系是属于整体的研究范畴。
2.1依形共生关系
依形共生是形体之间以线、形,以及偏旁部首为共用部位,并以共生移情意念为精神主题,结合相生。通过这种共生设计手段的应用,能产生以少胜多的依形共生之美。考卡夫《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指出:“一个闭合的轮廓线,尽管由同样刺激的跳跃在其任何一侧与场的其余部分相分离,他们属于闭合的图形,并與周围的场相分离,轮廓形状是它的内侧,而不是它的外侧,或者正如鲁宾描述的那样,轮廓只具有一侧功能[3]”。在共生轮廓线的引导下,人们或注意到图,或注意到底;同时,又使图和底相互依存,产生一个新的图底共生图形,而不仅仅是图与底的简单相加。在我国传统图案中的“四喜图”非常能够表现出共用轮廓线的特征。
同构共生也是属于依形共生的一种,是指用相同物种中可以共用的部分构件作为整个图形的同构形,并巧妙地将其叠合、简化后组合共生。其中,这些以同构形组合共生的物体,必须是如,同一种类,它们也必须有着相同的运动态势。如:在我国传统图案中的“三兔争耳”,就是一幅依形共生中同构共生的案例。图形中虽然只有三只耳朵但是通过共用后,我们观看时,每一只兔子都是完整的。这种共用的现象一方面,使作品更加简洁,另一方面使作品更加有深意,有内涵。偏旁共生,是设计者巧妙地利用字体的偏旁部首,将几个字符组合共生,得出具有特殊意义字符图形。例如:靳埭强设计的朝鲜和韩国的设计中为了突出两者本为一体的概念,将“朝”字倒立和“韩”字共用偏旁,形成了独特的含义。
2.2依意共生关系
依意共生是形体之间并不是依靠形的共用部分,而是按照一定的意义,把一定的有意义的元素共生在一起,组成新的有意义的图形。这在我国传统的一些吉祥的图形当中经常用到依意共生的设计手法来传达出新的意义。在“马上封侯”的剪纸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只猴子骑着一匹马,前面有一只蜜蜂在引路,合起来就是“马上封侯”的吉祥意义。这种依意共生的图底关系,整体组合的意义要比单个元素的内涵更加明显。从格式塔原理来讲就是整体大于部分,整体与部分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整体由各个部分所决定,部分也由整体所决定。因此,才能形成依意共生的图底关系。
3.小结
通过对图底关系中图底互换、图底共生、这两种图底关系的解析,我明白了格式塔不仅仅关注了图底关系成立的条件和限制,更重要的是注意到“底”在图形设计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图与底的相互混杂、重叠、虚化图底界限等关系形式来营造一种朦腿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利用对图底互换、图底共生关系进行重组,使图形产生出的不确定性、整体性、混沛性、互渗性等视觉效果,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视觉空间。
参考文献:
[1]柳沙编著,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阿恩海姆·鲁道夫编著,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库尔·考夫拉编著,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 .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贺萍,浅析平面设计中图与底的关系[J].南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2011.
[5]沈莹,图底共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南京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格式塔;图底关系;图底互换;图底共生
21世纪是一个读图的时代,而图与底是画面中一对重要的概念,其特点是利用视知觉中视点的不确定性和巧妙经营产生画面图与底正负关系的相互转换或图底共生。“图”是居于前部的区域,也称为“正形”,“底”是被看成用来衬托图的背景,也称为“负形”。相对而言,图比底,轮廓较为完整、封闭,形状较为规则,面积较小,色彩比较浅;此外,更重要的是,能组织成一定意义的区域倾向于感觉的图[1]。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派认为:图底关系实际上是人类视知觉机制中的一种组织原则,当人在观看物象时,其中的某些部分会被视知觉选中,成为所谓的“图”,而其余部分则自然地退居其后,成为所谓的“底”或背景,这一现象即是我们所称的“图底关系”。
1.格式塔的图底互换关系
在格式塔中所谓的图底互换也被称为图底反转。指的就在图形和背景互为存在的前提下,作品中的背景既可以被称为图形,又可以被作为背景,反之亦然,图形和背景的差异几乎接近于零。在图底互换关系中,“底”不再是一个非封闭的单纯的背景关系,而是与“图”一样,具备封闭而优美的特征,当人们注视它的时候,同样显示出知觉的“意义”,被认做图形。
丹麦心理学家鲁宾(E.J.Rubin)最早开始研究图底关系的。鲁宾运用自己创造的实验心理学图形“鲁宾之杯”,(如图)来揭示图底关系的视知觉现象,图底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人们的注意力放在图或底上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当视觉中心在白图上时,这时的图形就是一对人的侧影,当注意力在黑底上时,这时的图形就是一个杯子。这是一个生动的图底反转(即图底互换)现象,它向我们揭示了图形构成原理,即图与底的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关系。
1.1对称性图底互换关系
对称性是指对比的各方有着相同的公约量。对称性图底互换通过掌握周期性图形的变化规律,借助数学几何的计算与分割,对画面进行抽象几何或具象图形的填充,比较注重秩序和对称原则的把握。互换主要有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两种形式。绝对对称式对称双方或多方同形、同色量,比如面积相等的图底互换就是属于绝对对称的图形互换。如右图: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作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当我们注意上部的白色部分的时候,白色的女人腿成为我们视觉中的图形,而黑色部分成为背景;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黑色部分时,黑色男性的腿就成为我们视觉中的图形,而白色部分成为背景。这种虚实互补,互生互存的图底关系能够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传达出双重信息。
1.2非对称图底互换关系
非对称性是和对称性相反的一种形式,构图中没有严谨的计算和分割,呈现出一种自由、无序、感性、非周期性分割的形式,但依然保留图底之间相互借用,互为依存,可阴可阳,宜正宜反的特征。这种图形互换的形式能够在作品中融入设计者个人的主观看法,即把设计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传达出去,又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力。如右图:《种族主义》的招贴设计,作者是莱西·德文斯基(波兰)。在白色的脚下出现了黑色的人脸,此招贴设计同样运用了非对称性图形互换的原理进行创作,设计师正是将脚和与之被踏到脚下的人脸进行对比,传递出发人深省的反对种族主义主题。
通過对图底互换的格式塔原理的解析,我明白了在设计中要学会 “看底空间”,并能巧妙地利用“底空间”,即图也是底,底也是图的图底互换的形式规律。
2.格式塔的图底共生关系
在图底共生的图形中,我们发现互为图底的双方都具有图的显著特征,都可以成为容易辨识的、“有意义”的视觉对象。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论述中可以解析图底共生的关系。该学派认为:视知觉所把握的整体性不能简单的等于各个部分之和,因此整体不能被分割,整体是大于或者不等于各个部分之和的,整体与部分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整体由各个部分所决定,部分也由整体所决定[3]。图底共生图形中的图与底都属于个体,属于部分内容,图底共生之间的关系是属于整体的研究范畴。
2.1依形共生关系
依形共生是形体之间以线、形,以及偏旁部首为共用部位,并以共生移情意念为精神主题,结合相生。通过这种共生设计手段的应用,能产生以少胜多的依形共生之美。考卡夫《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指出:“一个闭合的轮廓线,尽管由同样刺激的跳跃在其任何一侧与场的其余部分相分离,他们属于闭合的图形,并與周围的场相分离,轮廓形状是它的内侧,而不是它的外侧,或者正如鲁宾描述的那样,轮廓只具有一侧功能[3]”。在共生轮廓线的引导下,人们或注意到图,或注意到底;同时,又使图和底相互依存,产生一个新的图底共生图形,而不仅仅是图与底的简单相加。在我国传统图案中的“四喜图”非常能够表现出共用轮廓线的特征。
同构共生也是属于依形共生的一种,是指用相同物种中可以共用的部分构件作为整个图形的同构形,并巧妙地将其叠合、简化后组合共生。其中,这些以同构形组合共生的物体,必须是如,同一种类,它们也必须有着相同的运动态势。如:在我国传统图案中的“三兔争耳”,就是一幅依形共生中同构共生的案例。图形中虽然只有三只耳朵但是通过共用后,我们观看时,每一只兔子都是完整的。这种共用的现象一方面,使作品更加简洁,另一方面使作品更加有深意,有内涵。偏旁共生,是设计者巧妙地利用字体的偏旁部首,将几个字符组合共生,得出具有特殊意义字符图形。例如:靳埭强设计的朝鲜和韩国的设计中为了突出两者本为一体的概念,将“朝”字倒立和“韩”字共用偏旁,形成了独特的含义。
2.2依意共生关系
依意共生是形体之间并不是依靠形的共用部分,而是按照一定的意义,把一定的有意义的元素共生在一起,组成新的有意义的图形。这在我国传统的一些吉祥的图形当中经常用到依意共生的设计手法来传达出新的意义。在“马上封侯”的剪纸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只猴子骑着一匹马,前面有一只蜜蜂在引路,合起来就是“马上封侯”的吉祥意义。这种依意共生的图底关系,整体组合的意义要比单个元素的内涵更加明显。从格式塔原理来讲就是整体大于部分,整体与部分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整体由各个部分所决定,部分也由整体所决定。因此,才能形成依意共生的图底关系。
3.小结
通过对图底关系中图底互换、图底共生、这两种图底关系的解析,我明白了格式塔不仅仅关注了图底关系成立的条件和限制,更重要的是注意到“底”在图形设计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图与底的相互混杂、重叠、虚化图底界限等关系形式来营造一种朦腿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利用对图底互换、图底共生关系进行重组,使图形产生出的不确定性、整体性、混沛性、互渗性等视觉效果,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视觉空间。
参考文献:
[1]柳沙编著,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阿恩海姆·鲁道夫编著,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库尔·考夫拉编著,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 .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贺萍,浅析平面设计中图与底的关系[J].南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2011.
[5]沈莹,图底共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南京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