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经济也称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是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简称新36条),要求各有关地区、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我市是民营经济大市,“新36条”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现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大、快、优、强”的特点
1.市场份额“大”
目前,全市民营企业达37508户,注册资本1042.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达36567户,注册资本1040.7亿元。个体工商户263414户,注册资本110.3亿元。近五年来,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7.9%,高于GDP增幅4.4个百分点;总量占GDP的比重接近80%,且逐年提高。
2.规模扩张“快”
经过五年的发展,全市民营经济主体、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单位数量,分别比2008年增加98864户、77850户和13643户;注册资本分别是2008年的2.4倍、1.8倍和2.3倍。
3.质量效益“优”
目前,民营经济税收总量占国地税收入的80.5%,占民营经济增加值的10.2%,高于公有制经济税收占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的1.8个百分点。
4.发展活力“强”
民营经济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在公用事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领域均有延伸,为整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市供水企业有8家,5家为民营;全市天然气公司有23家,22家为民营。全市民间投资旅游项目有30个,实现投资额98.8亿元,占全市旅游项目总投资的82%。立晨物流等民营企业主营业务由传统的仓储流通向电子商务、动产质押、代理采购等方面拓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多数民营单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
虽然我市民营企业单位较多,但普遍表现出小、散、低的现状,产业集中度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经济实力远不及国有、集体企业。特别是在需求动力不足,产能过剩的行业,小企业很难维持正常运转,将成为被淘汰的首选。
2.民营经济发展要素制约较大
融资渠道不畅、科技含量低、经营成本上升、结构性用工难,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R&D经费户均支出仅为公有制企业的1/7;民营企业成本上升增幅为29.7%,高于公有制企业的13.8个百分点。调查显示,近两年仅人员工资一项成本就增长了20%-25%。一线工人难找、技术工人难招现在已成为中小微企业的普遍现象。
3.民营单位对政策的认识和转变为生产力的能力较弱
在企业调研中了解,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对政策不了解,不能正确的分析和利用政策,从而导致投资盲目,更难以将政策转变为生产力。
4.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
分县区看,民营经济主体占全部经济主体比重最高的县区为99.4%,最低的为92.5%;两者相差6.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民营单位占全部单位的比重前三位的行业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分别为99.3%、98.8%和98.2%;金融业占比最低,仅为14%。
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
1.强化政策落实,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加大政策落实,充分发挥政策“能量”。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新“非公经济36条”及相继出台的42项政策的研究,结合实际,梳理出有利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专题网站,定期向所属行业企业公布,切实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实现政策“能量”向生产力“能量”的有效转变。二是强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各部门要把工作转到制定规划、政策引导、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对民营企业少干预多服务、少限制多支持;以“集中、精简、高效、优质”的服务标准,缩短业务流程,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完善政策措施,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规范民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银企对接,健全完善融资平台,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基金和信贷担保体系,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评估和信贷贴息力度,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鼓励引导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宽政策,扩大民间投资领域,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领域,都应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三是扶持发展本地金融企业。鼓励民间资本向本地金融企业的存储和投资,切实提高本地存贷比。
3.创新思想观念,提高发展意识
一是要加强宣传力度,及时转变企业“小富即满”的落后思想,树立“富而思进”的新观念,增强干大事、创大业、做大贡献的胆识和气魄,融入跨越发展的潮流。二是要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激励企业增大科技投入,坚持自主创新,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民营企业。三是要扶持企业建立人才培训制度,鼓励企业加大培训投入,使企业成为人才培养基地。四是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临沂商城国际化发展为契机,努力拓展海外市场,积极“走出去”。
一、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大、快、优、强”的特点
1.市场份额“大”
目前,全市民营企业达37508户,注册资本1042.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达36567户,注册资本1040.7亿元。个体工商户263414户,注册资本110.3亿元。近五年来,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7.9%,高于GDP增幅4.4个百分点;总量占GDP的比重接近80%,且逐年提高。
2.规模扩张“快”
经过五年的发展,全市民营经济主体、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单位数量,分别比2008年增加98864户、77850户和13643户;注册资本分别是2008年的2.4倍、1.8倍和2.3倍。
3.质量效益“优”
目前,民营经济税收总量占国地税收入的80.5%,占民营经济增加值的10.2%,高于公有制经济税收占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的1.8个百分点。
4.发展活力“强”
民营经济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在公用事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领域均有延伸,为整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市供水企业有8家,5家为民营;全市天然气公司有23家,22家为民营。全市民间投资旅游项目有30个,实现投资额98.8亿元,占全市旅游项目总投资的82%。立晨物流等民营企业主营业务由传统的仓储流通向电子商务、动产质押、代理采购等方面拓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多数民营单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
虽然我市民营企业单位较多,但普遍表现出小、散、低的现状,产业集中度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经济实力远不及国有、集体企业。特别是在需求动力不足,产能过剩的行业,小企业很难维持正常运转,将成为被淘汰的首选。
2.民营经济发展要素制约较大
融资渠道不畅、科技含量低、经营成本上升、结构性用工难,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R&D经费户均支出仅为公有制企业的1/7;民营企业成本上升增幅为29.7%,高于公有制企业的13.8个百分点。调查显示,近两年仅人员工资一项成本就增长了20%-25%。一线工人难找、技术工人难招现在已成为中小微企业的普遍现象。
3.民营单位对政策的认识和转变为生产力的能力较弱
在企业调研中了解,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对政策不了解,不能正确的分析和利用政策,从而导致投资盲目,更难以将政策转变为生产力。
4.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
分县区看,民营经济主体占全部经济主体比重最高的县区为99.4%,最低的为92.5%;两者相差6.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民营单位占全部单位的比重前三位的行业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分别为99.3%、98.8%和98.2%;金融业占比最低,仅为14%。
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
1.强化政策落实,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加大政策落实,充分发挥政策“能量”。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新“非公经济36条”及相继出台的42项政策的研究,结合实际,梳理出有利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专题网站,定期向所属行业企业公布,切实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实现政策“能量”向生产力“能量”的有效转变。二是强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各部门要把工作转到制定规划、政策引导、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对民营企业少干预多服务、少限制多支持;以“集中、精简、高效、优质”的服务标准,缩短业务流程,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完善政策措施,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规范民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银企对接,健全完善融资平台,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基金和信贷担保体系,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评估和信贷贴息力度,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鼓励引导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宽政策,扩大民间投资领域,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领域,都应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三是扶持发展本地金融企业。鼓励民间资本向本地金融企业的存储和投资,切实提高本地存贷比。
3.创新思想观念,提高发展意识
一是要加强宣传力度,及时转变企业“小富即满”的落后思想,树立“富而思进”的新观念,增强干大事、创大业、做大贡献的胆识和气魄,融入跨越发展的潮流。二是要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激励企业增大科技投入,坚持自主创新,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民营企业。三是要扶持企业建立人才培训制度,鼓励企业加大培训投入,使企业成为人才培养基地。四是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临沂商城国际化发展为契机,努力拓展海外市场,积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