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由诸多因素影响所致。从生态学视野出发,可从两个方面着手应对这种状况:一是在生态性社会文化语境方面,要健全法制、提升公民的精神生活、弘扬主流价值观;二是在营造生态性高校教育系统方面,要树立生态性教育理念、转变教师主体角色、营造生态性校园环境。
【关键词】道德失范 新媒体 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在以新媒体为媒介的传播环境中,人人可以成为“播客”,每个人都可能制造话题或成为网络红人,成为舆论的影响者。与前辈们相比,在新媒体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个智能手机,个个都是网民,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获取空前便捷。但是,目前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高学历教育与低素质表现相矛盾的现象。
很多大学生的表现令人担忧:部分学生过于傲气和散漫,人际关系恶化;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文明礼貌;少数学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易失控,难于应对挫折;极个别学生心理阴暗暴戾,高学历犯罪时有发生……上述现象我们可以统称为“道德失范”现象。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青年群体,他们终将会作为历史主体而存在着,而且会影响到好几代人的成长问题。因而当下的这种道德失范现象势必影响到当下和未来的历史主体的建构。
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传统文化的断层。中国的大学教育日益与传统文学相去甚远。近代以来,一直到文革,由于采取激进的文化态度和社会变革制度,很多传统的东西被抛弃了,悲剧的是在泼洗脚水的时候连同孩子也给泼掉了。而进入当代之后,社会文化语境经历了一个科技化、世俗化和消费化的精神降解过程。到了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更是被碎片化、物质化、游戏化。
而在大学校园里,作为“后喻时代”的青年群体聚集之地,大学生势必对新媒体为代表的科技产品趋之若鹜,传统文化被远远地抛在身后,导致当代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无根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如此。中国传统哲学包含着朴素的生态观,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注重人的社会性,认为“人是人类、社区及家族的一分子,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受群体约束,有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的个体,人的价值在于道德的完善和对群体的贡献”。在文化生态系统中,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修身,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人与宇宙的和谐。
西方价值观的侵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是另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文化开始走向多元,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并存。其中,大众文化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大众文化起源于西方,是西方进入后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产物,中国当前的大众文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更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从电影、广告、游戏到歌曲、快餐、时装,西方文化通过高度发达的传播媒介进入了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这种无缝隙的入侵,对公民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影响。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它深刻影响并制约着青少年的观念与行为。从价值本位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强调集体利益至上,是典型的集体本位价值观。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主张“以和为贵”,提倡礼让他人,主张个人服从群体,是一种谦让的、重视群体利益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从价值判断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提倡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强调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追求厚德载物、至善至美。
而西方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追求自由思想,倡导民主精神,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社会。互联网时代使大众文化的传播力无远弗届,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也随之潜移默化地西化,表现为“群体本位主义取向向个体本位主义偏移;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偏移;理想主义取向向世俗性、物质性取向偏移”。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一方面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的觉醒,但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人格的升华。其实,价值观念转变的背后有着西方文化殖民的影子,若片面发展的话,会严重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建构和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社会转型时期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是产生“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消费”为中心转变,我国也正式步入消费社会阶段。确切地说,消费主义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性的东西,潜在地、深层次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观念和价值取向。
齐格蒙特·鲍曼认为消费主义“并不是指寻求和积累财富。它在本质上是指寻求刺激”。它植根于物质日渐丰富的消费社会,鼓励人们通过物质消费,获得欲望的满足,证明“我消费,我存在”、追求“我消费,我快乐”。而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消费主义的本质更为彰显,消费已然成为人们通往幸福、获得现世快乐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且通过各种现代传媒不间断地刺激人们追求这种永远难以彻底满足的消费欲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与物质的极大丰富相伴行的是全民性的心态失衡。全球化的大众媒介使消费主义文化渐渐影响并控制了部分国人的消费观,全社会开始变得日渐世俗和商业化,在物欲主义空前膨胀的同时,浮躁成了社会精神的最好写照。在一个转型时代,所有的价值都亟待重建。消费主义文化所宣扬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娱乐至上、感官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会消磨年轻人的斗志,遏制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想象能力,也是造成不思进取、炫富、奢侈消费、甚至犯罪的重要原因。
網络监管的不力。网络监管不力也是当前产生“道德失范”现象的重要原因。自从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网络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新闻媒介载体。但是,当前的各大网站,宣扬暴力、色情、媚俗、边缘化的不和谐内容时时出现,网络上经常弥漫着一种价值虚无的空气,有学者将它称之为“狂欢广场”。致使网络文化语境中的伦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异常突出,甚至使伦理、道德处于缺席状态。正如肖恩·库比特所言:“对数字美学而言,伦理总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问题,总是一个乌托邦问题。”因而,网络既有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一面,又存在着意识形态安全的隐忧。 同样,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可以提供海量的知识,但另一方面,网络乱象又会对大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就以网络游戏为例,财经作家许知远曾经对史玉柱开发的游戏《征途》发表评论说:《征途》贩卖的是希望,那种对滥杀的权利欲、对金钱所带来的随心所欲的“希望”,它像是现实社会推崇的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情绪的扩大。大量的事实证明,网络游戏的蔓延,伴随的是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增多。确实,很多网络游戏中充满了欺诈、暴力、血腥,鼓励通过金钱、武力满足自己的愿望。长此以往,会使年轻人的人格发生异化,容易诱发犯罪。
目前,中国尚无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法》,而以行政规章形式出台的一系列管理办法,仅仅依靠行业及网民的自律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对策分析
生态性社会文化环境的营造。首先,法制健全是关键。现代礼法秩序必须建立在现代法律基础之上,法律将社会道德以最低标准的形式明确加以规定。著名伦理学家涂尔干指出:“个体无法像完全关注自身利益那样,不断意识到社会责任的存在。所有道德纪律都是为个体制定的规则,个体必须循此而行,不得损害集体利益,只有这样,才不会破坏他本人也参与构成的社会……社会群体的规模越大,就越有必要制定这样的规范。”
以法律为最低准绳的社会道德,必须要依靠法律来加以固化,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合理。当前,从法律知识到公民意识都还未深入人心,当法官判决彭宇、许云鹤承担责任时就已经扰乱了全体公民的道德体系。所以,当下社会,法律的健全、奖惩机制的完善等制度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是关键,它既牵涉到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问题,又决定了社会价值导向问题。
其次,提升公民的精神生活。如果说法律是制度文化建设,那么公民的精神生活建设也是一种世俗性的文化生活建设。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着社会精神生态的发展。鲁枢元在其《生态文艺学》一书中提出了“精神生态学”的设想,“在生态学的众多分支中还应当有一门专门研究精神与生态的学问,或曰:精神生态学。人们的主要精神活动,比如意向、信仰、憧憬、想像、审美、爱情、言语、玄思,以及它们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的关系,都应该在这门学科中得到研究。”这是一种精神生活建构的宏大设想。
当前,我国正值社会转型时期,公民道德滑坡现象严重,人文精神陷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不同步,公民的精神生活亟需丰富提高。所以,当下应把提升公民的精神层面作为重要切入点,不仅要着力丰富精神生活的内容,更要在提高民众精神生活的质量,提升其境界,拓展其空间方面下大功夫。
最后,弘扬主流价值观。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强大力量弘扬主流价值观念。大众媒体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明确自己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结合自身的强大宣传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生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话题从单纯的学术研究领域转移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领域或公共领域,引发大众的普遍关注,吸引民众积极讨论,充分发挥主导文化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整合、凝聚功能。
有学者指出:“以人文精神批评大众文化,摒弃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负面因子,是建构积极、健康、有序的大文化价值体系的必然选择。”弘扬人文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以人的发展为引领,审视社会现象,追问价值与意义,正确判断手段与目的、效率与公平,实现主流价值观念的辐射作用和召唤作用。
生态性高校教育系统的营造。首先,树立生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精神核心和指导力量,它决定着教育行为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学者王治河在《第二次启蒙》中提出“生态教育”思想,认为这种教育应该是一种体现传统文化的“有根教育”,一种将身心融合、知识与智慧融合的“整合教育”,一种欣赏差异、尊重他者的“容他教育”。
当然,“生态教育”的提出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层面的,而生态教育体制的建立则需要各个方面和要素的达成。诸如教育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方面。这些方面将会涉及教育主体与客体、教学载体与平台、教学途径与方式、教学环境与保障等因素。
其中,建立思考与讨论的教学制度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高等教育最终要实现价值观教育,大学毕业生不光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更应具备不依附任何势力的独立的思维方式、判断标准和人格特质。这应该成为未来从业者的理想和追求目标。
因此,建立一种思考和讨论的教学制度比仅仅讲授伦理规范信条更显得至关重要。“现在的问题是把品德变成一门或几门课程,想用传授知识的方法来培养品德,这是不可能成功的。”生态教育、品德教育应体现在所有方面,应把生态教育、品德教育渗透到知识和能力的每个培养环节。概括地说,一方面要在专业教学中加入生态学、伦理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更为关键,就是要改变只单独设置品德课、政治课的现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便形成生态性教育机制,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营造生态性校园环境。为确保生态教育观念的实施和教师主体角色的转换,建设和谐文明的生态校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生态校园环境包括人文生态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营造。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构成了生态校园环境的物化环境,而人文生态环境构成了生态校园环境的精神环境。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校园环境的生态性。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生态环境的营造,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曾说过:“一所大学的价值观能从各个部门的每件小事中体现出来,而且,这些小事往往比学校高层宣传的政策更能传达学校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会更大。”学者高旭国也指出:“好的理想的生态文化校园环境,从自然景观看,一草一木都散发出生态的气息;从人文景观看,一人一事都印证着生态的理念。”人文生态环境虽眼不能见,却无处不在,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包括学校精神、人文底蕴、学习氛围、校风校训、价值观念、审美品味、人际关系、群体形象等,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最后,高校教师主体角色的转变。生态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通过教育主体(教师)来实施和完成,因而对教师的要求就变得十分重要。在当代世俗化的文化语境中,单从媒介文化角度看,知识分子经历了主体性的悲剧转变,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说到:“媒介不仅延伸了人类的感官,而且超越了当下性和统一性的领域,但是却肢解了人类的感官并分裂了人类的同一性。”
从消极意义上说,这种同一性的丧失很可能使知识分子走向岗位化、个体化,甚至卑贱化。如此,在世俗化语境中丧失了同一性的知识分子可能无法更好地实现应有的教育目的,这势必影响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建构。因而,让当代回到岗位的知识分子重返公共知识分子的神圣职位是非常重要的。
客观地说,尽管目前中国尚未构建成一个生态的公共领域,但当代中国不能缺失有良知的公共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如此:“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需要知识分子的警示和指引,……公共知识分子必须学会使用新興媒体,来参与民主论战、塑造当代社会和未来文化。”这是历史赋予知识分子的使命,是公共知识分子的天性,也是知识分子群体存在的意义所在。
同样,作为教育生态系统内的重要一环,高校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也将发生转变,应自觉地将教师职责和培育人才、社会建设、文化传承等宏大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开展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与反思,引导民众进行文化选择,树立正确的伦理观;用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去影响民众,引领他们批判吸收大众文化中包含的真善美的元素。实现教师队伍向公共知识分子的转型。
(作者为滨州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滨州学院重点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YJYZD201309)
责编 /韩露(实习)
【关键词】道德失范 新媒体 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在以新媒体为媒介的传播环境中,人人可以成为“播客”,每个人都可能制造话题或成为网络红人,成为舆论的影响者。与前辈们相比,在新媒体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个智能手机,个个都是网民,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获取空前便捷。但是,目前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高学历教育与低素质表现相矛盾的现象。
很多大学生的表现令人担忧:部分学生过于傲气和散漫,人际关系恶化;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文明礼貌;少数学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易失控,难于应对挫折;极个别学生心理阴暗暴戾,高学历犯罪时有发生……上述现象我们可以统称为“道德失范”现象。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青年群体,他们终将会作为历史主体而存在着,而且会影响到好几代人的成长问题。因而当下的这种道德失范现象势必影响到当下和未来的历史主体的建构。
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传统文化的断层。中国的大学教育日益与传统文学相去甚远。近代以来,一直到文革,由于采取激进的文化态度和社会变革制度,很多传统的东西被抛弃了,悲剧的是在泼洗脚水的时候连同孩子也给泼掉了。而进入当代之后,社会文化语境经历了一个科技化、世俗化和消费化的精神降解过程。到了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更是被碎片化、物质化、游戏化。
而在大学校园里,作为“后喻时代”的青年群体聚集之地,大学生势必对新媒体为代表的科技产品趋之若鹜,传统文化被远远地抛在身后,导致当代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无根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如此。中国传统哲学包含着朴素的生态观,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注重人的社会性,认为“人是人类、社区及家族的一分子,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受群体约束,有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的个体,人的价值在于道德的完善和对群体的贡献”。在文化生态系统中,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修身,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人与宇宙的和谐。
西方价值观的侵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是另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文化开始走向多元,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并存。其中,大众文化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大众文化起源于西方,是西方进入后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产物,中国当前的大众文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更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从电影、广告、游戏到歌曲、快餐、时装,西方文化通过高度发达的传播媒介进入了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这种无缝隙的入侵,对公民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影响。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它深刻影响并制约着青少年的观念与行为。从价值本位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强调集体利益至上,是典型的集体本位价值观。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主张“以和为贵”,提倡礼让他人,主张个人服从群体,是一种谦让的、重视群体利益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从价值判断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提倡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强调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追求厚德载物、至善至美。
而西方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追求自由思想,倡导民主精神,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社会。互联网时代使大众文化的传播力无远弗届,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也随之潜移默化地西化,表现为“群体本位主义取向向个体本位主义偏移;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偏移;理想主义取向向世俗性、物质性取向偏移”。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一方面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的觉醒,但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人格的升华。其实,价值观念转变的背后有着西方文化殖民的影子,若片面发展的话,会严重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建构和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社会转型时期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是产生“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消费”为中心转变,我国也正式步入消费社会阶段。确切地说,消费主义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性的东西,潜在地、深层次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观念和价值取向。
齐格蒙特·鲍曼认为消费主义“并不是指寻求和积累财富。它在本质上是指寻求刺激”。它植根于物质日渐丰富的消费社会,鼓励人们通过物质消费,获得欲望的满足,证明“我消费,我存在”、追求“我消费,我快乐”。而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消费主义的本质更为彰显,消费已然成为人们通往幸福、获得现世快乐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且通过各种现代传媒不间断地刺激人们追求这种永远难以彻底满足的消费欲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与物质的极大丰富相伴行的是全民性的心态失衡。全球化的大众媒介使消费主义文化渐渐影响并控制了部分国人的消费观,全社会开始变得日渐世俗和商业化,在物欲主义空前膨胀的同时,浮躁成了社会精神的最好写照。在一个转型时代,所有的价值都亟待重建。消费主义文化所宣扬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娱乐至上、感官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会消磨年轻人的斗志,遏制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想象能力,也是造成不思进取、炫富、奢侈消费、甚至犯罪的重要原因。
網络监管的不力。网络监管不力也是当前产生“道德失范”现象的重要原因。自从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网络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新闻媒介载体。但是,当前的各大网站,宣扬暴力、色情、媚俗、边缘化的不和谐内容时时出现,网络上经常弥漫着一种价值虚无的空气,有学者将它称之为“狂欢广场”。致使网络文化语境中的伦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异常突出,甚至使伦理、道德处于缺席状态。正如肖恩·库比特所言:“对数字美学而言,伦理总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问题,总是一个乌托邦问题。”因而,网络既有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一面,又存在着意识形态安全的隐忧。 同样,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可以提供海量的知识,但另一方面,网络乱象又会对大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就以网络游戏为例,财经作家许知远曾经对史玉柱开发的游戏《征途》发表评论说:《征途》贩卖的是希望,那种对滥杀的权利欲、对金钱所带来的随心所欲的“希望”,它像是现实社会推崇的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情绪的扩大。大量的事实证明,网络游戏的蔓延,伴随的是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增多。确实,很多网络游戏中充满了欺诈、暴力、血腥,鼓励通过金钱、武力满足自己的愿望。长此以往,会使年轻人的人格发生异化,容易诱发犯罪。
目前,中国尚无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法》,而以行政规章形式出台的一系列管理办法,仅仅依靠行业及网民的自律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对策分析
生态性社会文化环境的营造。首先,法制健全是关键。现代礼法秩序必须建立在现代法律基础之上,法律将社会道德以最低标准的形式明确加以规定。著名伦理学家涂尔干指出:“个体无法像完全关注自身利益那样,不断意识到社会责任的存在。所有道德纪律都是为个体制定的规则,个体必须循此而行,不得损害集体利益,只有这样,才不会破坏他本人也参与构成的社会……社会群体的规模越大,就越有必要制定这样的规范。”
以法律为最低准绳的社会道德,必须要依靠法律来加以固化,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合理。当前,从法律知识到公民意识都还未深入人心,当法官判决彭宇、许云鹤承担责任时就已经扰乱了全体公民的道德体系。所以,当下社会,法律的健全、奖惩机制的完善等制度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是关键,它既牵涉到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问题,又决定了社会价值导向问题。
其次,提升公民的精神生活。如果说法律是制度文化建设,那么公民的精神生活建设也是一种世俗性的文化生活建设。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着社会精神生态的发展。鲁枢元在其《生态文艺学》一书中提出了“精神生态学”的设想,“在生态学的众多分支中还应当有一门专门研究精神与生态的学问,或曰:精神生态学。人们的主要精神活动,比如意向、信仰、憧憬、想像、审美、爱情、言语、玄思,以及它们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的关系,都应该在这门学科中得到研究。”这是一种精神生活建构的宏大设想。
当前,我国正值社会转型时期,公民道德滑坡现象严重,人文精神陷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不同步,公民的精神生活亟需丰富提高。所以,当下应把提升公民的精神层面作为重要切入点,不仅要着力丰富精神生活的内容,更要在提高民众精神生活的质量,提升其境界,拓展其空间方面下大功夫。
最后,弘扬主流价值观。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强大力量弘扬主流价值观念。大众媒体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明确自己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结合自身的强大宣传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生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话题从单纯的学术研究领域转移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领域或公共领域,引发大众的普遍关注,吸引民众积极讨论,充分发挥主导文化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整合、凝聚功能。
有学者指出:“以人文精神批评大众文化,摒弃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负面因子,是建构积极、健康、有序的大文化价值体系的必然选择。”弘扬人文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以人的发展为引领,审视社会现象,追问价值与意义,正确判断手段与目的、效率与公平,实现主流价值观念的辐射作用和召唤作用。
生态性高校教育系统的营造。首先,树立生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精神核心和指导力量,它决定着教育行为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学者王治河在《第二次启蒙》中提出“生态教育”思想,认为这种教育应该是一种体现传统文化的“有根教育”,一种将身心融合、知识与智慧融合的“整合教育”,一种欣赏差异、尊重他者的“容他教育”。
当然,“生态教育”的提出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层面的,而生态教育体制的建立则需要各个方面和要素的达成。诸如教育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方面。这些方面将会涉及教育主体与客体、教学载体与平台、教学途径与方式、教学环境与保障等因素。
其中,建立思考与讨论的教学制度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高等教育最终要实现价值观教育,大学毕业生不光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更应具备不依附任何势力的独立的思维方式、判断标准和人格特质。这应该成为未来从业者的理想和追求目标。
因此,建立一种思考和讨论的教学制度比仅仅讲授伦理规范信条更显得至关重要。“现在的问题是把品德变成一门或几门课程,想用传授知识的方法来培养品德,这是不可能成功的。”生态教育、品德教育应体现在所有方面,应把生态教育、品德教育渗透到知识和能力的每个培养环节。概括地说,一方面要在专业教学中加入生态学、伦理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更为关键,就是要改变只单独设置品德课、政治课的现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便形成生态性教育机制,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营造生态性校园环境。为确保生态教育观念的实施和教师主体角色的转换,建设和谐文明的生态校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生态校园环境包括人文生态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营造。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构成了生态校园环境的物化环境,而人文生态环境构成了生态校园环境的精神环境。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校园环境的生态性。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生态环境的营造,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曾说过:“一所大学的价值观能从各个部门的每件小事中体现出来,而且,这些小事往往比学校高层宣传的政策更能传达学校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会更大。”学者高旭国也指出:“好的理想的生态文化校园环境,从自然景观看,一草一木都散发出生态的气息;从人文景观看,一人一事都印证着生态的理念。”人文生态环境虽眼不能见,却无处不在,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包括学校精神、人文底蕴、学习氛围、校风校训、价值观念、审美品味、人际关系、群体形象等,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最后,高校教师主体角色的转变。生态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通过教育主体(教师)来实施和完成,因而对教师的要求就变得十分重要。在当代世俗化的文化语境中,单从媒介文化角度看,知识分子经历了主体性的悲剧转变,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说到:“媒介不仅延伸了人类的感官,而且超越了当下性和统一性的领域,但是却肢解了人类的感官并分裂了人类的同一性。”
从消极意义上说,这种同一性的丧失很可能使知识分子走向岗位化、个体化,甚至卑贱化。如此,在世俗化语境中丧失了同一性的知识分子可能无法更好地实现应有的教育目的,这势必影响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建构。因而,让当代回到岗位的知识分子重返公共知识分子的神圣职位是非常重要的。
客观地说,尽管目前中国尚未构建成一个生态的公共领域,但当代中国不能缺失有良知的公共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如此:“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需要知识分子的警示和指引,……公共知识分子必须学会使用新興媒体,来参与民主论战、塑造当代社会和未来文化。”这是历史赋予知识分子的使命,是公共知识分子的天性,也是知识分子群体存在的意义所在。
同样,作为教育生态系统内的重要一环,高校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也将发生转变,应自觉地将教师职责和培育人才、社会建设、文化传承等宏大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开展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与反思,引导民众进行文化选择,树立正确的伦理观;用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去影响民众,引领他们批判吸收大众文化中包含的真善美的元素。实现教师队伍向公共知识分子的转型。
(作者为滨州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滨州学院重点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YJYZD201309)
责编 /韩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