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与放歌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xiy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求道与放歌”——吴国平、谢少承、柳江南书法作品展,于2011年5月15日至17日在南京博物院展出。这是一个规模不大,也没有很大排场和宣传的三位军旅书家的书法作品展。然而,当我们走进这个展览,推究三位书家的艺术审美风格、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特别是其文化背景后,就不难看出,这个展览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品性,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对当下书坛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书展的主旨是“求道与放歌”。这就明确地表达出三位书家的艺术追求,是将书法放在了一个更加宽广的视野中去审视、展现、表达。在三位书家的艺术实践中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形式、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思想、文化的诉求,是一种书道的沉思和传统艺术在当下的“时代放歌”。
  2.三位军人,既是专业书家、文艺工作者,又是文化艺术的创作、管理者。这个展览不仅带给我们书法艺术的审美享受,也是一次书法艺术和文化的紧密结合与碰撞。使我们既能看到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在审美层次上的展示、欣赏;又能在文学、诗歌等艺术形式上阅读、抒发一一在真草隶篆的传统语言中,融入了当下诸多新的元素,如白话文、现代诗词以及新的装帧理念等。是传统与现代,艺术和实用,欣赏和阅读等文化的互为融汇的现代存在。
  3.这个展览让我们从书法本体和书法之外两个方面来切换着书法的身份,考量书法作为艺术、作为文化的关系和渊源。让我们敏锐的嗅到书法在经历了新中国60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30年以来从复苏、发展、创变以及传统回归后,将面临着怎样的“现代转换”的历史归宿。一方面书法作为一种纯艺术而独立,另一方面其根本属性是文化,这正是书法作为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化特性的无穷魅力和新的困惑所在。
  4.这三位军旅书家,其艺术追求和书法风格具有显著的特点。吴国平的书法古意盎然、飘逸流畅,是典型的碑帖结合之追求;谢少承的书法典雅、精致、俊迈,不失大气,是典型的“二王”帖学传统;而柳江南的书法更多的取法唐宋以来的草书传统,向我们展示出一种艺术的胸襟和文艺的才情,是文人书家的追求。三种书法的艺术特质和审美倾向共同融入于时代的文化之中,成为当下书法文化的缩影。
  以上4点意义和价值是建立在这3位书家的艺术成果和文化价值之上的。因此对这3位书家作品的分析、把握、赏析、阐释,是以上观点成立的基础。
  吴国平,1956年12月生于江西鹰潭,现为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编导室主任,大校军衔。吴国平先生涉猎多个领域,具有多重身份,并且均有相当的建树。他是一个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学作品、报告文学两部,书画评论文章200余万字。他是一个诗人,著有诗集三部,长篇散文三部,创作歌词百余首。他又是一个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著有剧本和长篇电视作品六部。然而,他更是一位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展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书法作品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国家级展览,数十次参加军内外各种展览,连续三届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大赛一等奖。
  他的书法语言非常丰富,魏碑、二王、唐宋诸家,以及清代之后的碑学大家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显现。特别是他对碑版、章草、简牍等古质一路书法的取法、追慕,是支撑其书风的主干,在厚重、质朴、率真中呈现出道逸、洒脱的审美感受。更加难得的是,在其生性内敛、良好修养、笔墨扎实的基础下,他对碑和帖有着深度的理解,很好地将碑的古质、率意的结体、线条、用笔等融入到帖学之中,克服了当代这类书风的创作者出现的乖张、变形,草率、轻佻等毛病。
  谢少承,1963年7月生于江苏宝应,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秘书长。他是三位书家中唯一的专业书家。他从小就表现出极好的艺术天赋,早年学画,后来在乡贤的指导下学习书法并名闻乡里,从军后书艺大进。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获得该年度“刘海粟奖学金”。
  当今书坛人才辈出,高手如云,要想崭露头角实非易事。在全国的重大展赛中入选、获奖是当代书家特别是中青年书家实力、水平得到肯定、展现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式,但是其难度书坛共知。近年来,谢少承在中国书协举办的重要展赛中屡获佳绩: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总分第一名),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览获奖作品(最高奖),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展三等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获奖提名。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国画家、书法(篆刻)家”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是非常不易的,也是专业书家的重要标志和基础。
  谢少承擅长多种书体,行书、小楷、草书、隶书均有很高的造诣,特别以行草见长,对二王以来的帖学传统有着非常扎实的笔墨功夫。他的书法线条酥润、流畅,结体雅致、富于变化,章法独到、新颖,形式感强,追求现代视觉意识。在现代视觉审美的营造下不失传统的气息和韵味,保持了帖学传统蕴藉、典雅、人文的审美追求。
  柳江南,1964年出生,现为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大校军衔,南京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柳江南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法,他将书法作为“文人的余事”。因为他首先是一个作家,评论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匍匐》,散文集《海之忆》,小说集《追梦》,随笔集《独步或搏击》,纪实文学《第三野战军征战纪实》《建党伟业》等。曾获国家图书奖,全国精短小说奖,文艺评论金狮奖,解放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等。就凭这些成绩就让人敬佩、赞叹,然而再能写一手好字就更加难得了。
  柳江南选择草书作为抒发情怀、展示心灵的艺术手段,这是传统文人常用的方式。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最高的表现形式,在笔墨技巧、审美境界和艺术欣赏等方面都是最难的。这主要因为“速度感”和“时间性”要求书写者有很高的技术锤炼和文化修养。柳江南的草书取法王铎等明清以来的草书大家,又能上推张旭、怀素、黄庭坚等唐、宋草书巨匠,对草书线条和结体有着良好的把握。他的草书草法规范、气息儒雅,特别是他的线条笔笔到位,沉着不燥,这是他的草书有着很深的传统笔墨功底,特别是他综合修养的重要体现。他用白话文、现代诗歌作为草书创作的素材,正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现代创新。
  军队,作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发挥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独特作用,涌现出了大量的艺术人才。这三位书家作品的展示不仅表达了他们的艺术、文化和思想追求,也从部队这个独特的领域和角度,让我们感受到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特有的艺术审美现象,正和全社会一样走向专业的独立和文化性角色的转变。这是社会的长期安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百年来东西方文化碰撞后,对中华传统文化理性回归的历史选择。
  书法作为艺术,让我们陶然,并展示着我们的心灵;书法作为文化,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博大和深邃。
  
  
  
  
  
  
  
  
  
  
  
  
  
  
  
其他文献
我总是踌躇着。  每天都要从怡园的门前经过,我踌躇着是否要进去看一眼?看一眼怡园里的一株芭蕉。我曾经在那芭蕉下的石凳上聆听宋先生玄谈。往事年深月久,往往不忍去触碰,就让它沉在心湖之底吧,可是怀念的潮水总是袭来。我明白,在我们的记忆里,有一些人,有一些事,他们犹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进去或者不进去,其实,我放不下的是一种心情,飘飘忽忽。怡园里那一株芭蕉,芭蕉荫下的石凳上,那一抹冰凉的秋意。  清
期刊
我与围安结识,早在上世纪的90年的黄河碑林奖时。当时国安作为获奖作者代表来碑林参加活动,与我促膝交流,共研书道。岁月如流,垒今已25年了。2008年苏州成为中国书法名城,举办了不少有影响、有创意的书法活动。我曾多次去苏州,在苏州和国安接触多了,也对国安的书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传承有绪,人文荟萃。苏州的书家追求高雅,重视积淀。老一辈书家费新我、沙曼翁、祝嘉、宋季丁等以碑人帖,碑帖
期刊
“东武小邦,不烦牛刀,实无可以上助万一者,非不尽也”。每每展卷苏轼的《东武帖》,就会想起诸城的兆德兄。  诸城,是东武故地,宋时密州州治所在。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兼收并蓄的地域文化个性。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如陆放翁所言:“盖其山川气俗,有以感发人意,故骚人墨客,得以驰骋上下。”兆德兄正是这方钟灵毓秀水土的受益者。  作为当地知名青年书法家,丁兆德走了一条师法唐宋,上追魏晋
期刊
李文华 1975年8月生,江苏无锡人。199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主要从事古代文物的研究、鉴定和文博展览艺术的研究。发表《一般优孟衣冠别样精神血肉》《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陶器浅说》《景德镇宋代青白瓷》《江阴余城遗址试掘简报》等多篇论文。现任职于无锡博物院。  《西林园景图册》是明代画家张复所作,现藏于无锡博物院,为国家二级藏品。该图册共16开,为纸本,设色。每开纵35 8厘米,横25 6厘米
期刊
本刊讯2015年5月9日下午,静观风来——黄悙书法篆划作品展和娄东诗韵——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两场重量级展览在_人仓市博物馆拉开帷幕。双展集中展示了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悸的70余件书法篆刻精品,以及当代中国书坛35位著名书法家的60余件书法作品,较充分地体现了当今中国书法界的艺术水平。太仓市委常委、副书记张彪,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雪嵘出席开幕式?  亮点一:极高的艺术水准  “在县级市举
期刊
书者,散怀抱也    续潇湘水云千里,有苍山万叠。此间风物,皆楚韵遗绪,沉厚而浪漫,在数千年间传承、积淀、滋化。1000年前,五峰先生自闽入湘,追觅廉溪故迹,居行衡湘,述作其间,开宗明义,创湖湘一派,遂大理学。其风沾被,以至于今。羲明先生亦如他的乡贤,循其旧辙,而上溯屈贾、帝舜及神农之迹。于间沉思、感叹,若入境的鸿雁,抱守这里的多情与朴素,不再他适。  我与羲明先生的道缘,源于他的书法。其各体兼能
期刊
今天的山水画家在面对自然写生时,很难摆脱长久的素描训练所形成的观察方法和视觉经验。这种丢失母语的尴尬,使得当代中国画去离中国精神越来越远。出于对西画写生观念的厌弃和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批山水画家重新走上临古的道路。这种对传统绘画肤浅的所谓回归,对那些迷茫中的画家来说,或许是不得已的选择,然而真正让人惊讶的是,近十年来收藏家对复古绘画的热情追捧,却造就了一批以摹古为能事的“
期刊
“美术(绘画)史”一向被视为历史的一个分支,尤其是文化史的一支,而美术(绘画)作品就如历史的“文献”或证据的被引用。“美术(绘画)史”与一般“历史”一样有“史”字,当然被限定了活动的性质:必须以当下“回顾”的姿态,面对过去的时空。美國历史学家班纳特(William J.Bennett)曾说“历史”就是“组织起来的回忆”。陈國球曾利用现代理论将“历史书写”归纳为:“以书写行动将所能掌握的‘过去’按照
期刊
予长于瓮牖之家,所庆者惟绝少膏梁之气。  先大人以才名于里邑,廉而能书,惜困踬于身心,扼囿于时代,不及远奉,常怀殃殃。及老,寄托于小子,俟续厥志。  闽地乃父祖之乡,岂敢弗爱,然风月虽佳,亦未敢久恋。未及弱冠,予负囊笈及大人之志,涉泛学海江湖,不虞竟数十年耳。  初,行事之余,无时日敢废翰墨,拳拳握心,念兹在兹。行游坐卧,帖笺与俱。因唐欧、褚、颜、柳为基,上溯汉魏,下涉宋明,无不心慕手追,积有微力
期刊
阅读陈羲明的书法使我产生了少有的感动。因为他很古典,同时又很现代。既古又新是当代书法创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最具有魅力的境界,而陈羲明正接近这个目标前行着。  当代书法艺术,由于电脑的普及而实用功能越来越被弱化,越来越在更大程度上走向审美的殿堂,这也正符合中华民族解决了温饱而追求精神生活的客观需求。陈羲明的书法创作道路恰恰顺应了这一客观要求,因而前景十分广阔。  陈羲明其人,里里外外都散发出一种时代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