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网路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葛根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检索葛根有效成分及靶点,通过OMIM、DisGeNET、DrugBank及GeneCards数据库检索溃疡性结肠炎的靶点.采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关系网络,并将葛根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靶点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富集分析,得到葛
【机 构】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 临沂 276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网路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葛根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检索葛根有效成分及靶点,通过OMIM、DisGeNET、DrugBank及GeneCards数据库检索溃疡性结肠炎的靶点.采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关系网络,并将葛根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靶点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富集分析,得到葛根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作用通路,再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 从葛根中筛选出5个潜在的活性成分,共有60个靶点作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葛根成分靶点中拓扑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葛根可通过炎症相关靶点及作用通路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葛根素和刺芒柄花素与关键靶点蛋白(PTGS2、JUN、TNF、STAT3、PTGS2、JUN)的结合能力较强.结论 葛根调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可行性,可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血清胆汁酸谱变化及其与肝脏酶学指标、肝/脾CT值(肝脏密度CT值与脾脏密度CT值的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收治的30例MAFLD患者设为MAFLD组,将在同期招募的该院职工及学生志愿者30人设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肝脏酶学指标、上腹部CT,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检测胆汁酸谱.比较两组胆汁酸谱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存在差异的胆汁酸与MAF
目的 研究肩关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联合缝线桥双排修补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单位2019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因巨大肩袖撕裂伤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手术方式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接受肩关镜下缝线桥双排修补术;实验组25例,接受肩关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联合缝线桥双排修补术;比较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短期疗效与再撕裂率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及Constant-Mur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半定量鉴别诊断良恶性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0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手术切除后的病理结果,将肺癌患者作为恶性组(n=47),将良性肺部占位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组(n=55).所有患者均行DCE、MRI扫描,获得半定量参数,包括达峰时间、最大浓度、对比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最大线性斜率.比较良恶性肺部占位性病变组半定量参数的差异,并用ROC曲线评价上述各参数鉴别价值.结果 恶性组病例中病
目的 探讨环泊酚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抓取的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环泊酚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环泊酚组复制帕金森病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葵花油.环泊酚组大鼠ig环泊酚溶液2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ig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14 d.电镜下观察中脑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Wnt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环泊酚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联合超声小探头在早期食管癌诊断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原宿迁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106例高度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NBI-ME检查及NBI-ME联合超声小探头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所得到的病理组织学结果及图像清晰度,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通过NBI-ME检查和NBI-ME联合超声小探头检查,共发现病灶123个.NBI-ME
目的 对黄槿中6种天然倍半萜类成分进行衍生化改造,并对所得衍生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分析其构效关系.方法 选取各种芳胺对黄槿中发现的6种倍半萜成分进行席夫碱修饰,采用噻唑蓝(MTT)法考察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HeLa、HepG2和MCG-803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 衍生改造了19个不同的倍半萜类衍生物,结合1H-NMR、13C-NMR、HR-MS确定其结构,其中17个衍生物首次得到.部分衍生物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苄胺基团对此类骨架化合物的结构修饰能够较好地提高其抗肿瘤活性.结论 部分衍生物表现
消化系统肿瘤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目前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研究方向从单纯研究肿瘤细胞内部机制延伸至研究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与免疫细胞之间的作用和关系.消化系统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可以通过传递信号抑制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细胞通过释放外泌体传递信息,诱导巨噬细胞极化,抑制免疫细胞活性,促进肿瘤转移及免疫逃逸.该文综述了消化系统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对免疫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早期胃癌患者组织中miR-134、青霉素结合蛋白1A(PBP 1A)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住院治疗并在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31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活体组织检查证实存在Hp感染;同期纳入131例Hp阴性的早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PCR)法检测组织中miR-134和PBP 1A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 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2(JNK1/2)通路探究染料木黄酮对荨麻疹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染料木黄酮低、高剂量(150、300 mg/kg)组,MAPK激活剂(茴香霉素)组、染料木黄酮+茴香霉素组,每组12只.通过卵蛋白血清致敏诱导建立大鼠慢性荨麻疹模型.观察大鼠搔抓症状;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抗体(IgE)及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PGD2)、5-羟色胺(5-HT)水平;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百部发挥止咳作用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探究百部止咳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并筛选百部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将作用靶点标准化,利用Cytoscape构建百部“成分–靶点”网络;利用GeneCards获取并筛选疾病“咳嗽”的作用靶点,利用VENNY获取交集靶点,将结果提交至String平台,获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