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观教学是最好的传授知识的途径。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创设的情境,将儿童带入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世界。在教或欣赏一些形象较鲜明、优美的歌曲乐曲时,就特别适合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或范画,配上与之相应的音乐(可自弹),接着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描述歌曲或乐曲意境。一个生动的情境就这样产生了。教师如何进行情景教学?
一、教具辅助感受情景
幽默语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教具的辅助更能增添教学色彩。为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常常我会准备挂图、相关乐器、卡片道具等,教具的出现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5年级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中我带入乐器:手鼓、木鱼、三角铁,学生一见到乐器就表示出浓厚的兴趣。首先就把学生学习情绪调动了起来,分配乐器时,学生们都积极争取,在歌曲中遇到休止时就敲响乐器,休止几拍就敲几下。任务简单又有趣,学生们乐此不疲。 不仅仅可以使用现有的乐器,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准备乐器。下节课程前,请同学们自己准备乐器,首先准备两个矿泉水瓶,然后在操场沙坑里装上水瓶1/3的细沙。这样一个自制的沙锤就完成了,在课程中我们就可以使用。让学生自制乐器即让学生动了手又让学生动了脑,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除了自制乐器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环境的物品作为乐器,比如:铅笔与文具盒、课桌、水桶、纸杯、易拉罐等,当然还有身体乐器。利用教具辅助教学可培养学生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动手能力,这样既可丰富我的音乐课堂也可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喜爱,更加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
二、自然环境了解情景
有人提出音乐的起源是模仿自然界的声音,也就是说音乐中有许多源自于自然的东西或是表达自然的东西。音乐课程不能始终禁锢于教室,教室的环境有限,在必要的课程时我会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去体会大自然。比如《手拉手,地球村》一课中让学生们在大树底下席地而坐学唱音乐,同学们带着自制的乐器,边演唱边打节奏,在自然环境下学生们的感官都得到不同与以往的感受,既新鲜又刺激。更能促进同学们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非常有趣味的乐曲,我带领同学们在草地上聆听,观看周围的环境,听着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身临其境。让同学们听出哪些动物的声音,然后模仿动物的叫声或者动作。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学生们更能深刻的体会音乐的感染力。
三、图画、录音再现情境
在歌曲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设置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灿烂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被人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得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领会感情,深入情景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连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
初学音乐的学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有限,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我认为运用情景的创设将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如《龙咚锵》可以运用直观教具鼓、锣、钹,并投放敲锣打鼓的幻灯图,播放其打击乐器的音响,让他们去模仿幻灯片上鼓、锣、钹的情景,分角色进行练习敲打锣鼓。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体会内容,教师可以边敲打边提问:“我敲小鼓?”学生:“咚咚”教师:“我敲小锣?”学生:“锵锵。”教师:“咱们两人一起敲打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学生:“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接着让他们学习打锣鼓,并要求一边打一边念词,这样,学习的劲头有了,兴趣浓了,在这敲锣打鼓中体会了歌词,也渐渐地理解音乐的内容,而且也能体会到用欢快、活泼的情绪不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五、师生互动促进情景
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能一味的让老师去教,学生被动的学习。应该让师生互动起来,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音乐教学是一个相对其他科目更开放的课堂,我们在设计情景教学的时候,不妨考虑设计一些能提升课堂气氛的小游戏,提高学生积极性,对教学的实施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源头活则流泉清,根本固则叶宽松。”课堂教学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的生命潜能才能释放出熠熠生辉的火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就得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我在教《小青蛙找家》这课时,在穿着上,我把衣服设计成与青蛙外形接近的颜色;在角色上,整堂课以青蛙为主角,我也就装扮起青蛙妈妈这个角色,同学们扮起了小青蛙的角色,这样让学生们一下子就有了参与学习互动的兴趣,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在之后的教学环节,他们的学习的很开心,我也教得很轻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是多么的重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充分认识师生互动的优势与特点,发挥出师生互动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教学优势,优化互动情境,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参与,是学习的动力之一。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让每一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动”起来,让每一堂音乐课都焕发活力,何乐而不为呢?
一、教具辅助感受情景
幽默语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教具的辅助更能增添教学色彩。为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常常我会准备挂图、相关乐器、卡片道具等,教具的出现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5年级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中我带入乐器:手鼓、木鱼、三角铁,学生一见到乐器就表示出浓厚的兴趣。首先就把学生学习情绪调动了起来,分配乐器时,学生们都积极争取,在歌曲中遇到休止时就敲响乐器,休止几拍就敲几下。任务简单又有趣,学生们乐此不疲。 不仅仅可以使用现有的乐器,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准备乐器。下节课程前,请同学们自己准备乐器,首先准备两个矿泉水瓶,然后在操场沙坑里装上水瓶1/3的细沙。这样一个自制的沙锤就完成了,在课程中我们就可以使用。让学生自制乐器即让学生动了手又让学生动了脑,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除了自制乐器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环境的物品作为乐器,比如:铅笔与文具盒、课桌、水桶、纸杯、易拉罐等,当然还有身体乐器。利用教具辅助教学可培养学生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动手能力,这样既可丰富我的音乐课堂也可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喜爱,更加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
二、自然环境了解情景
有人提出音乐的起源是模仿自然界的声音,也就是说音乐中有许多源自于自然的东西或是表达自然的东西。音乐课程不能始终禁锢于教室,教室的环境有限,在必要的课程时我会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去体会大自然。比如《手拉手,地球村》一课中让学生们在大树底下席地而坐学唱音乐,同学们带着自制的乐器,边演唱边打节奏,在自然环境下学生们的感官都得到不同与以往的感受,既新鲜又刺激。更能促进同学们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非常有趣味的乐曲,我带领同学们在草地上聆听,观看周围的环境,听着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身临其境。让同学们听出哪些动物的声音,然后模仿动物的叫声或者动作。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学生们更能深刻的体会音乐的感染力。
三、图画、录音再现情境
在歌曲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设置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灿烂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被人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得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领会感情,深入情景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连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
初学音乐的学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有限,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我认为运用情景的创设将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如《龙咚锵》可以运用直观教具鼓、锣、钹,并投放敲锣打鼓的幻灯图,播放其打击乐器的音响,让他们去模仿幻灯片上鼓、锣、钹的情景,分角色进行练习敲打锣鼓。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体会内容,教师可以边敲打边提问:“我敲小鼓?”学生:“咚咚”教师:“我敲小锣?”学生:“锵锵。”教师:“咱们两人一起敲打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学生:“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接着让他们学习打锣鼓,并要求一边打一边念词,这样,学习的劲头有了,兴趣浓了,在这敲锣打鼓中体会了歌词,也渐渐地理解音乐的内容,而且也能体会到用欢快、活泼的情绪不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五、师生互动促进情景
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能一味的让老师去教,学生被动的学习。应该让师生互动起来,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音乐教学是一个相对其他科目更开放的课堂,我们在设计情景教学的时候,不妨考虑设计一些能提升课堂气氛的小游戏,提高学生积极性,对教学的实施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源头活则流泉清,根本固则叶宽松。”课堂教学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的生命潜能才能释放出熠熠生辉的火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就得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我在教《小青蛙找家》这课时,在穿着上,我把衣服设计成与青蛙外形接近的颜色;在角色上,整堂课以青蛙为主角,我也就装扮起青蛙妈妈这个角色,同学们扮起了小青蛙的角色,这样让学生们一下子就有了参与学习互动的兴趣,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在之后的教学环节,他们的学习的很开心,我也教得很轻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是多么的重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充分认识师生互动的优势与特点,发挥出师生互动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教学优势,优化互动情境,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参与,是学习的动力之一。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让每一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动”起来,让每一堂音乐课都焕发活力,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