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诱导学生的思维意识
兴趣是调动思维的催化剂,是主动学习的原动力。生活情境的建立拉近了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有意识地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猜想和辨析,迅速地激活了自己的思维,积极融入到课堂的讨论中,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益。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材料来展开教学,为学生提供细线、瓶盖、木条等,看谁能选择其中的材料画一个圆,并且画得又快又好。生活中的材料和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开始选择物品,有的学生拿起又放下,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更改,反复地尝试比画,企图画出更好的圆来。学生的积极探讨,使学生掌握了几种简单的画圆方法:用细线的一头绑在铅笔上,另一头固定在纸上,铅笔带着细线转动一周,即为一个圆;将瓶盖放在白纸上,铅笔围绕瓶盖的边缘画一周,就是一个圆;将铅笔和木条的上端绑在一起,使其下端分叉,木条固定在纸上,铅笔跟着旋转一周,即为一个圆。学生想到了很多不同的方法,不断地探索更新、更快的方法,还灵活地选择了教师没有提供的且生活中常用的材料,在不断的尝试中拓展了原有的思维,顺利地推进了教学的进行。这样的情景建立,为每个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积极思维。
二、建立生活化的操作交流,激励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都希望自己是个探索者、发现者”,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直观地揭示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够有效地锻炼大脑,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从简单的感官认识逐步上升到抽象的数学思维,缩短了形象思维与抽象知识之间的距离,搭建了学生进步的台阶。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就可以开展数学实验,让学生来制作圆柱,学生对这个手工活动非常感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硬纸片、剪刀、胶水等材料,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手工活动。然而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却完成得不是很好,学生制作的圆筒与底面两个圆不能很好吻合,在不断修剪下才能勉强过关,学生心中都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将底面圆与圆筒完美对接?教师将学生制作的圆柱进行展示,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希望学生找到更好的制作方法,然后进行拆解,学生会发现:圆筒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底面圆的周长就是这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一条边长。这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只要测量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计算出圆的半径,然后用圆规画出这两个底面圆就可以了,同时也掌握了怎样裁剪最合理、最省料。通过学生的操作交流,都清晰地理解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为深层地掌握了各个面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利用生活化的点拨,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
教师的“导”在课堂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个性的发挥。封闭的课堂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呆板、狭窄,教师灵活地融入学生的讨论,适时点拨,能够增进学生思维的跳跃、拓展和创造,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我们班42名学生去动物园游玩,正好赶上搞活动,每买5张票就赠送一张,请问一共要买几张票?学生们一听说要去动物园游玩,都非常的兴奋,纷纷地开始计算着怎么购买更省钱,学生们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42÷5=8……2,这样的话还剩6张票,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们相互讨论着、尝试着,一时学生的思维陷入了误区,教师就要适时点拨:“我们可以先不买那么多票呀?把5个当做一份的话,试试看买几份最合算?”这一点拨转变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采取了少买票的方法进行尝试,很快得出了这样的算式:42÷5=7……7。学生们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在这个方法的启迪下,还有了更为创新的算法:42÷6=7,采用了6人买5张票的方式,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们非常兴奋,领悟了数学带来的便利。这样的适时点拨,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了思维障碍,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了拓展创新。
四、引入生活化的应用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运用
练习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了场地,既巩固了新知又提供了思维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开单纯的题海战术,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递进性的练习,采用“跳一跳,摘桃子”的方式,为学生的思维搭建台阶,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呈现螺旋式的上升。
例如,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小常识,以“人体有趣的比例”为题,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比例:妈妈在买袜子的时候,总是将袜子在拳头上翻滚一周,这说明拳头翻滚一周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为1:1;人的脚长和身高之比大约是1:7,这个原理可以帮助侦探预测罪犯的身高,生活常识的引入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在此引导下,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见比例来设置判断题,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将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巧妙设计为应用型题目,通过比例的应用来解决操场上旗杆高度问题;通过比例尺来计算地图上各省市之间的距离。递进型问题的设计,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实现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思维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生活化的练习,拉近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融入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领悟到了数学的力量和魅力,实现了学生数学思维的突破和创新。
生活的融入,给小学数学改革开辟了广袤的原野,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广大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生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韩洋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兴趣是调动思维的催化剂,是主动学习的原动力。生活情境的建立拉近了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有意识地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猜想和辨析,迅速地激活了自己的思维,积极融入到课堂的讨论中,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益。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材料来展开教学,为学生提供细线、瓶盖、木条等,看谁能选择其中的材料画一个圆,并且画得又快又好。生活中的材料和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开始选择物品,有的学生拿起又放下,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更改,反复地尝试比画,企图画出更好的圆来。学生的积极探讨,使学生掌握了几种简单的画圆方法:用细线的一头绑在铅笔上,另一头固定在纸上,铅笔带着细线转动一周,即为一个圆;将瓶盖放在白纸上,铅笔围绕瓶盖的边缘画一周,就是一个圆;将铅笔和木条的上端绑在一起,使其下端分叉,木条固定在纸上,铅笔跟着旋转一周,即为一个圆。学生想到了很多不同的方法,不断地探索更新、更快的方法,还灵活地选择了教师没有提供的且生活中常用的材料,在不断的尝试中拓展了原有的思维,顺利地推进了教学的进行。这样的情景建立,为每个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积极思维。
二、建立生活化的操作交流,激励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都希望自己是个探索者、发现者”,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直观地揭示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够有效地锻炼大脑,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从简单的感官认识逐步上升到抽象的数学思维,缩短了形象思维与抽象知识之间的距离,搭建了学生进步的台阶。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就可以开展数学实验,让学生来制作圆柱,学生对这个手工活动非常感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硬纸片、剪刀、胶水等材料,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手工活动。然而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却完成得不是很好,学生制作的圆筒与底面两个圆不能很好吻合,在不断修剪下才能勉强过关,学生心中都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将底面圆与圆筒完美对接?教师将学生制作的圆柱进行展示,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希望学生找到更好的制作方法,然后进行拆解,学生会发现:圆筒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底面圆的周长就是这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一条边长。这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只要测量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计算出圆的半径,然后用圆规画出这两个底面圆就可以了,同时也掌握了怎样裁剪最合理、最省料。通过学生的操作交流,都清晰地理解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为深层地掌握了各个面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利用生活化的点拨,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
教师的“导”在课堂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个性的发挥。封闭的课堂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呆板、狭窄,教师灵活地融入学生的讨论,适时点拨,能够增进学生思维的跳跃、拓展和创造,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我们班42名学生去动物园游玩,正好赶上搞活动,每买5张票就赠送一张,请问一共要买几张票?学生们一听说要去动物园游玩,都非常的兴奋,纷纷地开始计算着怎么购买更省钱,学生们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42÷5=8……2,这样的话还剩6张票,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们相互讨论着、尝试着,一时学生的思维陷入了误区,教师就要适时点拨:“我们可以先不买那么多票呀?把5个当做一份的话,试试看买几份最合算?”这一点拨转变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采取了少买票的方法进行尝试,很快得出了这样的算式:42÷5=7……7。学生们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在这个方法的启迪下,还有了更为创新的算法:42÷6=7,采用了6人买5张票的方式,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们非常兴奋,领悟了数学带来的便利。这样的适时点拨,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了思维障碍,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了拓展创新。
四、引入生活化的应用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运用
练习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了场地,既巩固了新知又提供了思维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开单纯的题海战术,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递进性的练习,采用“跳一跳,摘桃子”的方式,为学生的思维搭建台阶,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呈现螺旋式的上升。
例如,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小常识,以“人体有趣的比例”为题,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比例:妈妈在买袜子的时候,总是将袜子在拳头上翻滚一周,这说明拳头翻滚一周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为1:1;人的脚长和身高之比大约是1:7,这个原理可以帮助侦探预测罪犯的身高,生活常识的引入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在此引导下,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见比例来设置判断题,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将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巧妙设计为应用型题目,通过比例的应用来解决操场上旗杆高度问题;通过比例尺来计算地图上各省市之间的距离。递进型问题的设计,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实现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思维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生活化的练习,拉近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融入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领悟到了数学的力量和魅力,实现了学生数学思维的突破和创新。
生活的融入,给小学数学改革开辟了广袤的原野,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广大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生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韩洋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