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果是一个不靠谱、长不大、有点帅、很自私的北京男青年,快三十岁了,依然混迹在一家汽修厂做屌丝。某日,一个顶着一头小卷毛、从美国奔到北京的小正太忽然抱住他的腿喊起了爸爸,从未结婚的于果惊吓之余落荒而逃,同时忆起少年时的往事——他曾去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交换生,和名叫夏小白的美女有过一段浪漫故事,之后,两人再无联系。多年后,他们6岁大的儿子,降落到他面前。
这就是电视剧《小爸爸》的开头,随之而来的轩然大波、惊慌失措、啼笑皆非此起彼伏。不得不说,作为一部国产剧,剧集开场非常大胆,抹去一切生活的鸡毛蒜皮,让冲突和戏剧性在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中展开。而卷毛小正太娇憨卖萌的桥段更令人想起车太贤那部韩国喜剧《极速绯闻》。《小爸爸》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韩国和好莱坞的创作文本,完成了本土化的再生,用京腔对白和生活流表演,把这个略显危险的设定挥发得妙趣横生,造就了《小爸爸》的收视蹿红、话题迭出,而文章的导演处女作、与马伊琍夫妻联手等周边讨论也纷至沓来。
公平地讲,《小爸爸》不愧为2013年年度话题剧集,剧作创新、独特又年轻化,京痞风格铺陈得有滋有味,而这部作品播出的过程中,也展现了一次巨大的观众分流:一部分人沉浸在父子情深、屌丝逆袭、爱与成长的玩味幽默中颇受触动,深以为是;而另一部分人则惊憾于其价值观的自行其道,男主角于果始乱终弃、不负责任、顽劣固执、自私自利,以及开头对儿子的各种嫌弃与逃避,令人难以接受。另外,这个主打个体成长的故事,最终也没让观众体味到于果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争夺儿子抚养权的庭审大结局里,他依然上演着幼稚冲动的煽情,剧作更出现了各种现实意义的硬伤:在美国,一旦具有家暴倾向,加上无法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即便是亲生父亲,公诉方也有权剥夺其抚养权,而《小爸爸》为了普天同庆的大团圆结局,忽略了法律和逻辑真实性,父子牵手而归,却多少让故事落入虚空的感性之中。
《小爸爸》的确成功勾兑了时髦的剧情和趣味的笑料,但从根本上,它并未逃脱国产偶像作品对于当下生活扭曲的理解,从《奋斗》到《小时代》再到《小爸爸》,年轻人的生活与梦想都在“咔嚓一声”中完成,陆涛从天而降了有钱的父亲、林萧从天而降了工作机会、南湘从天而降了时尚比赛、于果从天而降了个儿子,且最终带来幸福结局和无数金钱。他们的生活总是逃离现状,梦想总是触手可及,成功则永远忽如其来,这种突兀的青年勵志准则也暴露了社会的隐秘心理:那些以为需要努力、需要磨去棱角、需要胼手胝足才能成功的想法已经属于过去。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成人童话,电视剧是这种童话狂想的直接体现:金庸武侠满足了70后“侠以武犯禁”的心理暗示,大侠们身上寄托着在法律逐渐完善的年代里,个人对社会秩序束缚的隐性挑战;而80、90后面对的则是社会阶层僵化的现状,青年们被房子、车子、户口等生计问题扼杀着,《小爸爸》这类剧作自觉可以浅薄地满足他们的情感唤醒:无须努力与责任,自可等待“咔嚓”一声的美好降临。但真的人生哪有那么简单?对大多数人而言,幸福是只有踮起脚才能看到的那点光。
这就是电视剧《小爸爸》的开头,随之而来的轩然大波、惊慌失措、啼笑皆非此起彼伏。不得不说,作为一部国产剧,剧集开场非常大胆,抹去一切生活的鸡毛蒜皮,让冲突和戏剧性在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中展开。而卷毛小正太娇憨卖萌的桥段更令人想起车太贤那部韩国喜剧《极速绯闻》。《小爸爸》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韩国和好莱坞的创作文本,完成了本土化的再生,用京腔对白和生活流表演,把这个略显危险的设定挥发得妙趣横生,造就了《小爸爸》的收视蹿红、话题迭出,而文章的导演处女作、与马伊琍夫妻联手等周边讨论也纷至沓来。
公平地讲,《小爸爸》不愧为2013年年度话题剧集,剧作创新、独特又年轻化,京痞风格铺陈得有滋有味,而这部作品播出的过程中,也展现了一次巨大的观众分流:一部分人沉浸在父子情深、屌丝逆袭、爱与成长的玩味幽默中颇受触动,深以为是;而另一部分人则惊憾于其价值观的自行其道,男主角于果始乱终弃、不负责任、顽劣固执、自私自利,以及开头对儿子的各种嫌弃与逃避,令人难以接受。另外,这个主打个体成长的故事,最终也没让观众体味到于果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争夺儿子抚养权的庭审大结局里,他依然上演着幼稚冲动的煽情,剧作更出现了各种现实意义的硬伤:在美国,一旦具有家暴倾向,加上无法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即便是亲生父亲,公诉方也有权剥夺其抚养权,而《小爸爸》为了普天同庆的大团圆结局,忽略了法律和逻辑真实性,父子牵手而归,却多少让故事落入虚空的感性之中。
《小爸爸》的确成功勾兑了时髦的剧情和趣味的笑料,但从根本上,它并未逃脱国产偶像作品对于当下生活扭曲的理解,从《奋斗》到《小时代》再到《小爸爸》,年轻人的生活与梦想都在“咔嚓一声”中完成,陆涛从天而降了有钱的父亲、林萧从天而降了工作机会、南湘从天而降了时尚比赛、于果从天而降了个儿子,且最终带来幸福结局和无数金钱。他们的生活总是逃离现状,梦想总是触手可及,成功则永远忽如其来,这种突兀的青年勵志准则也暴露了社会的隐秘心理:那些以为需要努力、需要磨去棱角、需要胼手胝足才能成功的想法已经属于过去。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成人童话,电视剧是这种童话狂想的直接体现:金庸武侠满足了70后“侠以武犯禁”的心理暗示,大侠们身上寄托着在法律逐渐完善的年代里,个人对社会秩序束缚的隐性挑战;而80、90后面对的则是社会阶层僵化的现状,青年们被房子、车子、户口等生计问题扼杀着,《小爸爸》这类剧作自觉可以浅薄地满足他们的情感唤醒:无须努力与责任,自可等待“咔嚓”一声的美好降临。但真的人生哪有那么简单?对大多数人而言,幸福是只有踮起脚才能看到的那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