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顺应发展要求,综合类高校钢琴艺术指导课程内容改革显得意义重大,丰富课堂内容,努力调动学生课上积极性,帮助学生创造舞台实践机会,积攒宝贵经验,提升其社会就业竞争力,都是思考如何改革该门课程内容及形式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所在。
【关键词】综合类高校;钢琴艺术指导课程;改革
综合类高校开设的钢琴艺术指导课程,本身就具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及实践意义。在教育改革与时俱进的今天,钢琴艺术指导课程改革怎样不断合理更新,进一步跟紧综合类高校时代发展步伐,就显得格外迫切和必要。
钢琴艺术指导课程内容与声乐作品密切相关,其中,以外国作品较为常见,其次是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最后,摄入量相对较少的为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类作品。而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作品是中华各民族集文化、信仰、地域风格等方面于一体的多元化智慧结晶,对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及实现民族复兴有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及意义。
第一,要做的就是适当扩充中国民间优秀传统音乐作品量。比如安徽号子《舂米号子》、川南山歌《槐花几时开》, 篇幅较为精短,曲调地域性风格浓郁,画面感清晰具体,其中《舂米号子》体现了劳动人民集体劳作时的场景,强壮、有力的节奏型及演唱风格将舂米时一起一落的劳作动作表现的惟妙惟肖。《槐花几时开》,演唱时个别咬字着重突出四川方言,比如“高高山(三)上呦”、“一树(速)喔”、“几(记)时开呦”等,可将作品浓郁地方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节奏自由、情感细腻美好。以上内容分析都将作为学生课下需了解,课上需融入演唱的重点部分,这一过程,既丰富了学生对于中国多彩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认知,又积攒了不同风格的曲目量,更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起到了推动型作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钢琴艺术指导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类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作品,多以钢琴即兴伴奏形式呈现,自由性节奏往往要求伴奏织体流畅、自然,合理不繁冗,清新不单一,民族调式和弦配置也要科学优美,地域方言更要有所了解研究。另外,此类作品多为山歌、小调等类型,因此,演唱呼吸口位置选择相对多样化,要因人施教,鼓励学生合理个性设计,切忌千篇一律,千人一声。
第二,为丰富课堂内容及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适当加大引入一部分现代影视作品、以及流行单曲进课堂也是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比如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以《枉凝眉》为代表的影视插曲,还有韩红的流行歌曲《天路》就早已作为民歌作品引入课堂教学及考试内容中了,再比如近些年兴起的电视连续剧红高粱的片尾曲 《九儿》等,此类作品新颖,传唱度高,与学生课余生活更加贴近。另一方面,除美声、民歌这类传统声乐演唱方向外,流行演唱方向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并青睐,流行音乐作品也随之出现该课堂中,此类作品特点是:情绪表达清晰,言词情景易学易懂,作品量大,更新快,旋律性强,传唱度更高。易于学生根据自身嗓音特点、个人优势来合理设计及把控整体作品风格,可以说益于学生形成独特地、自我风格式的演唱风格。
这一内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演唱的兴趣及欲望,调动了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演唱作品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学校庆典、演出、音乐会内容,也为今后的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寓教于乐的同时,更进一步满足了与现当代音乐发展接轨这一重要时代要求。
当然,授课教师也必须紧跟时尚音乐潮流,及时关注信息更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新作品,其中不乏出现部分英文作品,因此要求授课教师要常开阔视野,提高英文水平,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快吸收新鲜音乐资讯步伐,努力成为学生坚实的后盾力量。
第三,综合类高校钢琴艺术指导课程形式多以一对一、一对二的小课形式,在独立琴房授课,长期以往,无法满足其他学生观摩学习的要求和渴望,为避免此类局限性现象带来的困扰和不便,可分配出每学期课程后三分之一的课量,以大组课授课形式出现。前三分之二课程解决学生个人实际作品问题,精准塑造作品人物形象、风格,熟练、独立、完整诠释多首不同风格音乐作品。那么在授课地点上也不得不有所调整,大组课人数一般在6-10人左右,因此授课集中在音乐厅是很好的选择。首先,满足了学生集体观摩学习的要求,丰富了课堂形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将课堂搬上舞台,将学生角色转化为了演员和观众。在台上,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其尽可能熟悉舞台、灯光,走位,避免陌生环境造成的演唱发挥失常及肢体语言僵硬、不自然,或是站位不合理等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与台下观众交流、互动能力。这一方面是传统钢琴艺术指导教学中最造成容易缺失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舞台实践经验积累部分。最后,学生再作为观众,一方面加强观看礼仪文明培养,其另一重要方面是更加直观感受到台上演员台风稳健、自然、亲和力的重要性,扬长避短,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慢慢摸索、从而为形成自然、具有自我独特演唱风格的舞台风格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以上三大课程改革思考,对于综合类高校钢琴艺术指导课程本身及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满足高速时代发展要求,我们要一直勇往直前,敢于创新、用于创新,为综合类高校发展尽一份力,也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前进。
参考文献:
[1]钢琴艺术指导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王小侠. 音乐时空. 2016(09)
[2]钢琴艺术指导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J]. 李恺. 黄河之声. 2015(05)
[3]声乐钢琴艺术指导课程的教学思考与革新[J]. 吴启健.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06)
[4]刍议钢琴艺术指导课的价值取向[J]. 宋艳. 音乐时空. 2014(17)
[5]钢琴艺术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讨[J]. 贾伊娜. 科技风. 2013(15)
[6]鋼琴艺术指导下的实践教学[J]. 郝丽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02)第13卷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8年度项目“依托重点高校陆续入驻雄安新区,进一步推进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项目批准号:HB18YS053 )
作者简介:郝丽莎(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学。
【关键词】综合类高校;钢琴艺术指导课程;改革
综合类高校开设的钢琴艺术指导课程,本身就具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及实践意义。在教育改革与时俱进的今天,钢琴艺术指导课程改革怎样不断合理更新,进一步跟紧综合类高校时代发展步伐,就显得格外迫切和必要。
钢琴艺术指导课程内容与声乐作品密切相关,其中,以外国作品较为常见,其次是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最后,摄入量相对较少的为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类作品。而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作品是中华各民族集文化、信仰、地域风格等方面于一体的多元化智慧结晶,对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及实现民族复兴有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及意义。
第一,要做的就是适当扩充中国民间优秀传统音乐作品量。比如安徽号子《舂米号子》、川南山歌《槐花几时开》, 篇幅较为精短,曲调地域性风格浓郁,画面感清晰具体,其中《舂米号子》体现了劳动人民集体劳作时的场景,强壮、有力的节奏型及演唱风格将舂米时一起一落的劳作动作表现的惟妙惟肖。《槐花几时开》,演唱时个别咬字着重突出四川方言,比如“高高山(三)上呦”、“一树(速)喔”、“几(记)时开呦”等,可将作品浓郁地方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节奏自由、情感细腻美好。以上内容分析都将作为学生课下需了解,课上需融入演唱的重点部分,这一过程,既丰富了学生对于中国多彩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认知,又积攒了不同风格的曲目量,更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起到了推动型作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钢琴艺术指导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类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作品,多以钢琴即兴伴奏形式呈现,自由性节奏往往要求伴奏织体流畅、自然,合理不繁冗,清新不单一,民族调式和弦配置也要科学优美,地域方言更要有所了解研究。另外,此类作品多为山歌、小调等类型,因此,演唱呼吸口位置选择相对多样化,要因人施教,鼓励学生合理个性设计,切忌千篇一律,千人一声。
第二,为丰富课堂内容及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适当加大引入一部分现代影视作品、以及流行单曲进课堂也是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比如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以《枉凝眉》为代表的影视插曲,还有韩红的流行歌曲《天路》就早已作为民歌作品引入课堂教学及考试内容中了,再比如近些年兴起的电视连续剧红高粱的片尾曲 《九儿》等,此类作品新颖,传唱度高,与学生课余生活更加贴近。另一方面,除美声、民歌这类传统声乐演唱方向外,流行演唱方向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并青睐,流行音乐作品也随之出现该课堂中,此类作品特点是:情绪表达清晰,言词情景易学易懂,作品量大,更新快,旋律性强,传唱度更高。易于学生根据自身嗓音特点、个人优势来合理设计及把控整体作品风格,可以说益于学生形成独特地、自我风格式的演唱风格。
这一内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演唱的兴趣及欲望,调动了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演唱作品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学校庆典、演出、音乐会内容,也为今后的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寓教于乐的同时,更进一步满足了与现当代音乐发展接轨这一重要时代要求。
当然,授课教师也必须紧跟时尚音乐潮流,及时关注信息更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新作品,其中不乏出现部分英文作品,因此要求授课教师要常开阔视野,提高英文水平,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快吸收新鲜音乐资讯步伐,努力成为学生坚实的后盾力量。
第三,综合类高校钢琴艺术指导课程形式多以一对一、一对二的小课形式,在独立琴房授课,长期以往,无法满足其他学生观摩学习的要求和渴望,为避免此类局限性现象带来的困扰和不便,可分配出每学期课程后三分之一的课量,以大组课授课形式出现。前三分之二课程解决学生个人实际作品问题,精准塑造作品人物形象、风格,熟练、独立、完整诠释多首不同风格音乐作品。那么在授课地点上也不得不有所调整,大组课人数一般在6-10人左右,因此授课集中在音乐厅是很好的选择。首先,满足了学生集体观摩学习的要求,丰富了课堂形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将课堂搬上舞台,将学生角色转化为了演员和观众。在台上,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其尽可能熟悉舞台、灯光,走位,避免陌生环境造成的演唱发挥失常及肢体语言僵硬、不自然,或是站位不合理等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与台下观众交流、互动能力。这一方面是传统钢琴艺术指导教学中最造成容易缺失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舞台实践经验积累部分。最后,学生再作为观众,一方面加强观看礼仪文明培养,其另一重要方面是更加直观感受到台上演员台风稳健、自然、亲和力的重要性,扬长避短,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慢慢摸索、从而为形成自然、具有自我独特演唱风格的舞台风格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以上三大课程改革思考,对于综合类高校钢琴艺术指导课程本身及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满足高速时代发展要求,我们要一直勇往直前,敢于创新、用于创新,为综合类高校发展尽一份力,也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前进。
参考文献:
[1]钢琴艺术指导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王小侠. 音乐时空. 2016(09)
[2]钢琴艺术指导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J]. 李恺. 黄河之声. 2015(05)
[3]声乐钢琴艺术指导课程的教学思考与革新[J]. 吴启健.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06)
[4]刍议钢琴艺术指导课的价值取向[J]. 宋艳. 音乐时空. 2014(17)
[5]钢琴艺术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讨[J]. 贾伊娜. 科技风. 2013(15)
[6]鋼琴艺术指导下的实践教学[J]. 郝丽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02)第13卷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8年度项目“依托重点高校陆续入驻雄安新区,进一步推进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项目批准号:HB18YS053 )
作者简介:郝丽莎(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学。